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章 ...
-
周六的打击馆人挺多的,姜沉意推门进入,和前台打了声招呼。
“给你留了一个位置。”前台的姐姐说,“发球机6号。”
姜沉意谢过她以后,走过去关上铁门,开始了练习。
她站在打击区,挥棒的动作行云流水。球棒击中的瞬间,震感沿着手臂蔓延开来,伴随着清脆的“咚”的一声,球被稳稳送了出去。一记扎实的安打。可惜,这里只是打击馆,不是真正的比赛球场。
她收回球棒,心里有些烦躁。
“我不想放弃。”
去年全国大赛,明川高中又一次止步首轮的时候,她对着走过来安慰她的方老师说。
方老师拍了拍她肩膀:“你已经很厉害了。”
小学的时候,训练营的教练也曾这样拍拍她的肩膀,不仅称赞她的努力,还评价她的棒球天赋值得培养。如果进入更强的队伍,她或许有机会站上更高的舞台。
但现实从不顺遂——家里的安排让她不得不留在棒球氛围普通的地方高中,和一群水平一般的队友们训练。她希望带领球队变强,但面临的事实是,即使她拼尽全力,这支队伍也很难在全国大赛中走远。
她其实也不确定,自己该不该把比赛胜负、甚至棒球本身看得那么重。高中棒球不过只是青春的一部分,又不是要成为职业选手。
那她究竟在不甘什么?不想放弃的又是什么?
她重新握紧球棒,面对发球机投来的下一颗球。
——如果站在打击区的人是我.......
姜沉意下意识回想沈时的球路,寻找击中的方法。
但是发球机的球路太死板,和沈时投的球相差甚远。姜沉意在脑海里模拟的站位和挥棒角度完全没有用处。
就在她有点意兴阑珊的时候,身后忽然传来声音:“学姐这么努力啊?”
姜沉意转头,看到沈时还穿着校服,懒散地倚在铁丝网前,一只手抓着围栏,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她没回话,只是转回身,大力挥出下一棒。球砸在远处的护栏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沈时没有走,但也没说话,就那样靠在那里,悠闲地看着。
又过了几球,姜沉意停下来,问她:“你要打吗?”
“嗯——”沈时双手手插在口袋里,随意踢了踢脚下的地砖,“但没位置了。”
姜沉意左右看了一下,发现两侧的打席都有人,她最后看向右边的男生,直接开口:“你打完了吗?让一下我们,没打完的话我把次数补给你。”
男生有点犹豫,但姜沉意动作飞快地去前台拿了张优惠券塞给他。他接过,耸耸肩,收起球棒离开了。
沈时拉开铁门,走了进来。她甩了甩球棒,做了几次试挥动作,随后站上打击区,准备迎击球。
砰——
球同样飞到了远处,狠狠撞上护网,落地后还滚动了几圈。
姜沉意眯了眯眼。沈时的挥棒不急不躁,打击姿势标准,击球时机精确,不像来随便玩玩的样子。
两人沉默地打了几轮。沈时专注地打击,没有要交谈的意思,球馆里只剩发球机的机械声与球棒击打的闷响。
姜沉意没忍住,明知故问:“你之前上的哪个学校?”
“B市的江和学校。”
“啊......”,姜沉意有点刻意地拉长了语调,“那所学校棒球很强。”
“嗯。”沈时并不抗拒这个话题,但语气有些含糊。
“以学姐的实力,应该能进更强的学校吧?”她随意问道。
姜沉意愣了一下,球棒挥出得稍微晚了点,球打在棒头,快速沿地面滚动。
她调整了一下球棒的位置,淡淡道:“我挺喜欢a市的。”
沈时轻轻“哦”了一声,打了一个高飞球。
她似乎没打算深究,但过了几秒,还是问道:“可学姐看起来不像是‘随便打打’的人。”
“只是想打棒球而已,在哪儿都一样。”
姜沉意的击球次数很快用完了。她把球棒收回球袋,准备离开。
沈时漫不经心地挥了几棒,像是有点无聊。就在姜沉意拉上背包拉链的时候,她说道:“学姐,要试试打我的球吗?”
“不了。”姜沉意干脆地拒绝了。
“因为很难打到?”
姜沉意笑了一声:“投手应该多休息。过度练习容易受伤,没必要。”
她拎起包,径直走出球馆。
-
方老师给大家安排了一场练习赛,对战的是同省的东城高中,实力比她们略胜一筹,希望借此磨合团队。
“这是对手的资料。”她给每人手里塞了一本装订好的册子,厚度惊人。
新队员随手翻开,看到里面不仅有详细的选手分析,甚至还配上了扇形图、折线图、趋势分析,不由地说:“......我们在备战奥运吗?”
老队员们都了解地笑了:“方老师就是特别喜欢做资料,她可享受了哈哈哈。”
方老师推了推眼镜,十分受用这番夸奖,语气认真道:“这次练习赛的重点是左手投手。”她指着第一页,上面标注着林芷的各项数据:惯用手左投,擅长球种、平均球速、三振率、四坏率等等。
“对手实力和我们差不多,可能稍强。”她继续说道,把排好的棒次表也分发下来,“正好,新加入的两名有经验的新生补上了毕业学姐留下的空缺。刘芷晴第八棒,张悦第九棒。”
棒球比赛每队上场9人,职业队通常会有25人的大名单,其中投手会占到10个之多。但高中棒球强度不高,队伍规模精简得多。能有十几名可轮换的选手,已经算是强队配置。
明川高中今年的阵容和去年基本一致,唯一的变化是多了一名投手,而其他位置算是勉强维持住了原本的配置。
“投手的话,”方老师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姜沉意身上,给了她一个眼神。
姜沉意没说话,轻轻颔首。
“还是俞佳玟先发。如果情况有变,沈时,你做好准备。”
沈时点点头,声音平淡:“嗯。”
方老师刚刚讲完比赛安排后,队员们陆续走向休息区去做准备。
“左投,左投,真是最烦的那种。”刘芷晴嘀咕着,手里挥舞着棒球棒,“尤其是那种球速快的,真心打不准。”
“没错,”兰靖笑了笑,“我记得上次西城高中有一个左投来着,我被三振得怀疑人生。”
“可能因为你是左打,她左投会克制你。”张悦说。
姜沉意表示同意:“是的,不过左投也是可以适应的,只要找准节奏。”她拉开练习用具袋,准备开始热身,“方老师的资料应该会有用。”
“老实说,我每次都没仔细看。”黎擎月耸耸肩,“到时候看球再说呗。”
二垒手秦攸宁瞥了她一眼,忍不住吐槽:“你每次都‘到时候再说’,白白浪费那么多好球。”她排在第五棒,若黎擎月没打出好球,她就得扛起“清道夫”的角色,设法把垒包上的跑者送回本垒从而完成得分,“不是长打就是挥空,看得我汗流浃背的。”
“你这话说得——”黎擎月不服气,立刻和秦攸宁争论起来。
这时,俞佳玟走了过来,问姜沉意:“队长,这次还是我来吗?”
姜沉意点点头:“麻烦你了。”
俞佳玟看向牛棚——也就是投手的练习区,沈时正在那里投球。她沉吟一会儿,说:“不知道沈时是不是遇到什么投球上的问题了,我要不找她聊聊?”
姜沉意想了想,说:“她的问题......好像比较复杂。”
“那她在比赛中还能上场吗?如果你都接不到的话,很容易漏球吧。”
姜沉意戴好手套,系好护具,叉着腰说道:“或许吧。我多少能接到一些了,但她的球路不稳定,可能有某些诱发因素。如果这点不克服,在比赛中确实会是个隐患。”
兰靖打趣道:“没办法,投手都是又有个性又脆弱的啦。想当初俞佳玟一到我们落后的时候,就开始乱投一通,还老哭,大家得叫暂停过去安慰她,哈哈。”
“我什么时候‘老’哭了——”俞佳玟涨红了脸,急忙反驳,“明明是你每次在休息区哀嚎,影响士气!”
姜沉意无奈地摆摆手:“好了好了,都去练习吧。”
两人互相瞪了一眼,哼了一声,走向球场。
姜沉意站在场边,双手抱胸,目光扫过正在练习的队友们。左投固然是一个需要应对的难点,但今年的打线没有太多变化,应该可以应付住。
棒球分为攻防两部分,进攻端基本不变,而防守端的话,从守备方面来看,整体水平比去年没退步,唯一需要额外加强的是张悦的一垒守备,得单独加练。
果然,突破点还是在投手吗?
她迈步走向沈时。
沈时正在投直球,手臂挥动间,白色的棒球干脆利落地击中防护网,力度与她最初见到沈时投直球时无异。
“我们对一下比赛时的暗号吧。”姜沉意站定,开口道。
投捕配合是防守端战术的核心,暗号是交流球种与策略的重要方式。投手和捕手的默契度直接决定了比赛中能否压制对方打线。而破解对手暗号,同样是一场技术较量。
姜沉意比了几个手势,分别代表直球、曲球、滑球,沈时点头,问:“曲球的话……你打算怎么配?”
“根据对方的站位和挥棒习惯,我们可以尝试外角低位。如果对方打者习惯打低球,那就改用内角高位,逼她挥空。”姜沉意边说,边比划了一下目标落点,“但前提是,你的球得有足够的下坠幅度。”
沈时调整了握法,手指扣紧缝线,投出一球。
“你在赛场上如果突然投出这种幅度的球,我可能也会一时反应不过来。”姜沉意看到球在接近网前时猛然一沉,落点比她预想的低了一个球身的高度,“如果你想增加下坠幅度,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暗号和接球方式,不然这种变化太突兀了。”
暗号虽然定好了,但比赛中会怎么样,姜沉意一点把握都没有。毕竟,这种“不按常理出牌”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你的球速和旋转有时候会突然变得不太一样,是有意的吗,还是自己感觉不到?”她试探着问。
沈时的语气轻描淡写:“我已经尽量照着直球去投了,但它还是会带点变化。可能最近状态就是这样。”
她补充道,“所以后来,我干脆顺着手感来了,想投什么就投什么,反正也掰不回去。”
说完,她蹲下来,捧起一颗球,漫不经心地转动着。
“让俞佳玟上吧。如果漏球的话,一定会输。”
她的意思是,她根本无法控制球路?还是说,她其实知道自己手感会发生错乱导致乱投,但已经习惯了顺从这种“手感”?
姜沉意叹了口气,走到她身旁蹲下:“别这么快就认定会漏球啊。”
沈时侧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隐约藏着什么情绪。姜沉意继续道:“手感发生变化的时候,提前打暗号告诉我吧。但比赛中,配球策略还是要根据情况来。”
“如果投不到你要的位置呢?”
姜沉意坦然道:“那就只能请你下场了。”
沈时微微睁大眼睛,像是没料到她会说得这么直接,她笑了一下,抛起手中的球:“行,听队长的。”
她站起身,甩了甩手腕,仰头活动了一下脖子,准备投下一球。
姜沉意看着她的动作,若有所思。后半句没说出口——不过,这也可以算是一种战术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