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013 结识殷泽轩 ...
-
之后,林菀便赶紧绣手帕,这次她打算绣桃花,她绣了两个图案,一个是灿烂的桃花,配上诗句“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个是湖面、鸭子和桃花枝,配上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林菀绣到深夜,两小只早已熟睡多时,林菀此时觉得肩膀和手臂都酸了,眼睛也涩涩的。已经绣好了五方,她决定就此打住。正要上床睡觉的时候,她方才想起还有一件未毕的事——她答应过那个青年男子,要给他乐谱的。
可是家里连一支笔和一张纸都没有,她想了想,从一只柳条编的小篮子里摸出眉笔,又拿出一方白手帕,用“宫商角徵羽”把《梅花三弄》的乐谱大致写了下来,然后才去睡觉。
次日一大早,林菀起来,揉了面团,生起火,烙了三张饼,这时两小只也起来了,洗漱后,正好吃烙好的热乎乎的面饼。
林菀照常简单梳洗打扮了一番,然后就提着篮子到和阳街上去摆摊,周老伯的摊子已经支好了。看见林菀来了,便打招呼:“菀菀,你来了。瞧,我今天给你带了桌凳,给你摆摊用。”周老伯说着就搬了一张桌子过来,随即又搬了个凳子过来,紧挨着他的摊摆着。
“太好了,谢谢老伯。”
“别客气,咱们互帮互助,应该的。”
林菀用自己的手帕把桌子擦干净,然后将绣好的手帕一一铺在桌子上。
“哎呀,你今天绣的这个更好看啊,看这鸭子,像活的一样。”周老伯说。
“哈哈,谢谢老伯夸奖。”
“这么好的活计,可以把价卖高点。”
“我也正有这个想法,今天就卖25文一方吧,毕竟这图案绣起来也比昨天的难一点。”
“菀菀,我今天特地从家里带了支好的老笛给你,这支笛子吹出来的音色更好,你试试。”
林菀试了下音,这笛子果然好音色,声音比昨天的那支普通货悠扬悦耳不少。看着明媚的春光,林菀吹了一曲《踏青》,轻快悠扬的笛声在街上飘荡,又吸引来一批围观群众。
人群中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进进出出来了好几次,拿着手帕看了又看,显然是很喜欢手帕上的图案,但她又没有开口要买,林菀看她所穿的一身粗布衣服上还打着补丁,想来她是没有钱买。
最后,林菀的手帕卖的只剩下一方了,她终于忍不住说道:“姐姐,我没有钱,我可以用鸡蛋来换吗?”
林菀一想,家里也正缺鸡蛋,于是说:“可以。”
那姑娘马上转身跑了,很快就提了一篮子鸡蛋过来,显然她是在那边卖鸡蛋。姑娘蹲下身,把鸡蛋一双双往林菀的篮子里放。
“姐姐,鸡蛋一文钱一个,我给你二十五个。”
林菀想着,小姑娘家估计比较清贫,靠着卖鸡蛋贴补点家用,也不容易,于是就说:“给二十个就可以了。”
“谢谢姐姐。”小姑娘将手帕叠好,小心地塞进怀里,提着篮子走了。
今日老伯的笛子卖了几根,还带出去了一把二胡,他也挺高兴的,“菀菀,这摊子你就不用管了,我替你收着。”
“周老伯,你每天都要推着这么大个摊子来来回回也不容易吧。”
“不怕,我家离得近,而且我儿子会给我接送。”
“那还挺好,那就多谢您嘞。”
“不客气,不客气。”
林菀提着篮子正要走,一个年轻男子走过来,虽然他换了衣服,但林菀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他就是昨日要乐谱的那个男子。
“姑娘,这么快就要收摊了吗?好遗憾今日没听到你吹曲。”
“是的,今日来得早些。”林菀昨日找地方考查市场花了不少时间,今日直奔这里所以确实来得早很多,“不过,你昨日问我要的乐谱,我带过来了哦。”
“没想到随口一说,姑娘还真带过来了,姑娘真是一个信义之人。”
林菀从篮子里拿出那张用眉笔写着的乐谱手帕,递给男子,“我水平有限,是凭感觉写的,有些可能不太准确,希望公子不要见怪。”
“那怎么能呢,姑娘有心带来,殷某就已经很感激了。”
“原来是殷公子。”
“我叫殷泽轩,敢问姑娘芳名。”
“我叫林菀。”
“有幸认识姑娘。”
“我也是。”林菀莞尔一笑。
这时,一个小厮模样的年轻男子跑过来,说:“大少爷,有人送名贵药材来了,掌柜的叫你去看看。”
殷泽轩便说:“我家经营药铺,现在有点事,改日再来听姑娘吹曲。”
“好呀。”
“对了,这锭碎银子是给姑娘的酬劳,感谢为我写乐谱,希望姑娘不要嫌弃。”
林菀忙推辞,“不要,不要,举手之劳而已,就当是交个朋友。”林菀说着,灿然一笑,拎着篮子轻快地走了。
殷泽轩也淡淡一笑,看着这位姑娘,虽然穿着粗布衣裙,却是个有才华又有品格的人。
林菀又去了菜市场,去肉案问了问,发现猪肝最便宜,肉吃不起,猪肝还是可以的,花了五文钱买了一斤猪肝,又花了一文钱买了根生姜。走到巷子口的时候,看到卖鳝鱼的,桶子里还是有一堆鳝鱼骨,于是她又厚着脸皮问:“大叔,可以把这鳝鱼骨给我吗?”
大叔记得她这个长相秀丽娇俏的姑娘,自然还是爽快地答应:“拿去吧,反正我也不要的。”
林菀从篮子里拿出油纸,把鳝鱼骨都包了起来,放进篮子里。她从篮子里摸出两个鸡蛋,放在大叔的摊子上:“大叔,给你两个鸡蛋。”
“不用,不用。”
“大叔,我自己家鸡生的,不花钱,你拿回去打荷包蛋吃。”
“行吧。”
林菀回到家里,今天回来得早,还不到做午饭的时间。她用一只柳条小篮子装了十个鸡蛋,又把钱袋子的钱倒出来数了数,有一百零八文。就是今日卖手帕得的一百文和昨日剩下的八文。
她一根线串了一百文,一起放在柳条篮子里。林菀提着篮子来到隔壁江家,江家的大门此时正敞开着,里面的情景一览无余,只见院落里生着一堆小小的篝火,一个夫人拿着个簸箕出来,后面紧跟着江芷兰。
“娘,你别烧,这是我辛辛苦苦采来的药。”
“整天就整这些没用的,你说能卖钱,你卖掉了吗?”
“哪些药铺不识货,我肯定能卖出去的。”
“肯定能卖出去,我信你个鬼,搁在家里占我眼睛,一把火烧了干净,省得你整天整这些没用的。”薛氏说着就要把簸箕里的药材往火盆里倒,江芷兰忙上去抢,母女两个在那儿争执着。
林菀见状,忙敲了敲门,叫了声:“大娘,芷兰。”
母女俩闻声,停止了争执,江芷兰叫了声:“菀菀姐。”
林菀来这里也有段日子了,薛氏是见过林菀的,还打过招呼,只是薛氏一想到林菀欠他们家钱,心里就老不大舒服,她勉强地笑了笑:“菀菀,我听说你前两日病了,我家芷兰又是给你扎针又是买药的,我看你今日气色不错,应该是好了吧。”
“的确是好了,托大娘的福和芷兰妹妹的妙手回春,我今日特地来感谢大娘和芷兰妹妹的。”林菀走过去,把手里的篮子递了过去,“这里有十个鸡蛋,拿来给大娘一家添个菜,我们刚刚立家,没什么好东西,希望大娘不要嫌弃。还有这些钱,是前两日,芷兰妹妹给我买药的钱,真的是太感谢了。”
薛氏一看见篮子里的钱和鸡蛋便高兴了,忙嬉笑着说:“不客气,不客气,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是应该的么,钱我就收下了,但是鸡蛋你就拿回去吧,你们姐弟三个也怪可怜的,尤其是你那两个弟妹,收的可怜,应该好好补补。”
“大娘就一起收下吧,我家里还有呢。”
“那好吧,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薛氏把手里的簸箕放下,接过林菀的篮子。
江芷兰忙去把地上的簸箕拿起来,她娘瞟了她一眼。林菀忙问:“这簸箕里的是什么东西呢?”
“是她采来的什么破烂草根,她说是药材,可以卖钱,结果根本没人收。”
林菀立即想到了殷泽轩,“大娘,芷兰,我正巧在做着个小买卖,这药材要不给我拿去,我看能不能顺便卖出去,卖出去了我拿钱回来给芷兰妹,没卖出去的话我再还回来。”
“行,你拿去,若是卖出去了那敢情好,要是没卖出去也别带回来了,就扔了吧,辛苦你啦。”
薛氏把鸡蛋滕好以后,就把柳条篮子还给林菀,林菀顺便把那些药材装进柳条篮子,装了满满一篮子。
林菀回到家,就赶紧做刺绣。到了午时,茂茂和蓉蓉回来了,他们又挖回来两兜荠菜,还打回来一把细笋子。林菀开始做饭,她打了三个鸡蛋在三个饭碗里,放在饭锅里蒸成闷蛋,又煮了一锅荠菜鳝鱼骨汤,把汤起锅后,又把切好的猪肝和姜丝放进锅里炒,炒一大盘猪肝,够他们三个吃两三顿的了。
两小只记得上一次吃这么丰富还是爹在时,一下子不知道有多高兴,那嫩嫩的闷蛋吃起来也太滑嫩了,那猪肝炒得也太香了。林菀知道猪肝和鳝鱼骨汤都能补血,可以给这两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补点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