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012 摆摊 ...
-
她在那儿站了好一会儿,根本没有人来问。她心里不禁焦急起来。她走到街道中间把自己当作一个游客,她发现她这地摊实在太不起眼了。必须得吸引人她秒到了来看才行。
她瞄到了旁边的摊子是一个卖笛子、二胡、葫芦丝等乐器的,她灵机一动,上前问摊主道:
“老伯,你今日生意好吗?”
“别提了,都还没开张。一大早就来了,坐到现在一个问的人都没有,这年头,人也是越来越俗,只有吃喝拉撒的生意好做,吹拉弹唱的东西根本卖不动。”老伯满口抱怨。
“老伯,你要把这些乐器动起来,别人听到声音好听自然就会被吸引过来。”
“唉,又不是没动过,没用的。”老伯虽然是这么说,但他还是拿过一个二胡,坐在那儿吱吱地拉起来。
果然,效果不咋滴,除了吸引来一两个老者来问了下价便没有了下文。
林菀上前毛遂自荐道:“老伯,让我试试行不?”
“姑娘,你也会拉二胡吗?”
“我会吹笛子,让我试一下行不?”
“当然行,只是,姑娘,我这小本买卖,赚不了几个钱,就算卖出去了我也给不起佣金。”
“老伯,我不要你的佣金,我就是想给咱们赚个人气。”
“行,那你吹。”
林菀从摊子上的笛子中挑了一支,她试了一下音,笛子虽然做的简陋,但是声音却很洪亮,这就够了。
林菀站在两个摊子中间吹起了笛子,她吹的是电视剧主题曲《梅花三弄》,顿时,宛转悠扬而极具煽情力的曲调一波波荡了出去,在街上来回飘荡。
路上的行人,或漫无目的,或行色匆匆,或悠哉悠哉,或欢喜,或欣喜,除了那些实在没有音乐细胞的,大多数人顿时间都被这煽情悠扬的曲调所震慑,其中又有大多数人驻足寻找这音乐发源地,其中又有大多数往音乐发源地走了过来,其中又有大多数人停留在了音乐发源的摊子前。
围观群众越来越多,里三层外三层,这些围观群众的目光都集中在吹笛子的人身上。
“啊呀,这姑娘,不仅人长得漂亮,笛子还吹得这么好,真是了不得。”
林菀把曲子吹了两遍,吹了大概有七八分钟,她觉得差不多了,便停了下来。
“姑娘,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呀?我怎么从来没听过。”一个青年男子问,看那穿着打扮气质,大概也是个读书人。
“我吹的曲子叫《新梅花三弄》。”林菀知道晋代就有一首《梅花三弄》的曲子流传下来,和她所吹的完全不一样,所以就加了个新字。
“哎呀,这曲子妙啊,是姑娘所创吗?”
“不是,乃是我以前一位故人所创。”
人群中又有一个人冒出来说:“姑娘,可以再吹一遍吗?”
林菀心想,我又不是来这吹曲卖唱的,可不能把重要的事情给忘了,一旁摊主老伯也早就在旁边递眼色、摆手脚暗示她不要忘了主业了。
林菀便说:“等一下我再给大家吹。在此之前,我想请大家看看我们的笛子、葫芦丝、二胡,我吹的这根笛子就是从这摊上拿的哦。”
众人方才将视线投到老伯的摊子上,几个感兴趣的便拥上来看、挑拣、问价,老伯忙热情地招待,“笛子四十文一根,这是上好的竹子做的,我们也是老工艺了,声音大,音色好。”
林菀记得之前有老者来问过价,他说的是二十文一根,没想到这一下子就坐地起价了。
即便是坐地起价,也有几个买了,老伯一下收入一两百文,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林菀想着,自己家三口还等着买米下锅救命呢,便也忙给自己招揽生意:“各位客官,也来看看我这里的手帕,上好的刺绣,大家看看这梅花,这诗句,和刚刚的曲调也是极其配称的。姑娘们拿一条拿在手里特别漂亮,正所谓女人的美先从手上开始。公子们拿一条也特别风雅,闲适吹吹笛子,赏赏手绢的花,真正有气质。大叔大婶们随身携带着擦擦手擦擦脸也是极好的。大家都来看看吧。”
林菀一边拿着手帕展示,一边滔滔不绝地说,林菀没想到自己一下子就能说出来这么一大串,看来她要是去做个销售也是有潜力的。果然,在她的忽悠下,立即有接过她的手帕去欣赏的,也有蹲下去去地摊上看的。
“多少钱一条。”
“不贵,二十文一条,除了针线绢布,也就赚两个辛苦钱,这个价格童叟无欺,懂行的都可以对比对比。”
看客也不是傻子,林菀那刺绣一眼看过去就好看,而且又有图又有诗句,真正有逼格,当然也有很多人觉得好看归好看,上档次归上档次,但是一方手帕,也不需要这么好看上档次,所以大多数人也就赞叹一番,就放下了,但是没关系,只需要抓住目标客户就行了。当下,便有两个青年男子和一个年轻姑娘付了钱,只是有个青年男子付的是一钱银子。
林菀便说:“公子,我现在找不开,你等一下,我等下再找你。”
“好的,不着急,我还要在这儿听一会儿笛子呢。”
于是,林菀又开始吹起笛子,旁边的老伯现在看林菀怎么看怎么觉得有光环,笑嘻嘻地把凳子递过来:“姑娘,你坐着吹。”林菀免不了要推辞一番,老伯说:“你坐你坐,我也坐累了,想站一会儿。”
林菀便没再推辞,坐下来,专心致志地吹起了《梅花三弄》,这下子发挥得更好,吹得如泣如诉,又吸引来一大批围观群众。
然后,老伯的笛子又卖出去好几根,林菀的手帕也卖完了,她也有钱找给了那个青年男子。林菀卖完了,准备收摊,那个青年男子还站在那儿,他也是买了笛子的,他问她:“姑娘,你可有这首乐曲的乐谱给我吗?我也想回去吹。”
“公子,得回去找找,如果有,我以后就带到这里,我以后会经常来这里摆摊的。”
“好的。”青年男子走了。
林菀提着篮子准备走,老伯上来问:“姑娘,你以后天天都来这儿摆摊吗?”
“应该吧,要看我针线活做得怎么样。”
“你要来,就来这儿摆,我给你占位置,以后咱们就搭档着卖东西,怎么样?”
“好啊。”
一番交谈,林菀了解到这位老伯姓周,林菀自然也介绍了自己的名字。
告别老伯,林菀随即去采购东西。她现在手里有一钱银子和二十文。
她先找到卖布一条街,经过货比三家,砍价还价,花了六十文买了一打手绢绢布,花了二十文买了几束丝线。然后她又去了农贸市集,去粮食铺买了十斤米,花了二十文;去买了两斤面粉,花了四文;去买了一块豆腐,花了两文;去肉铺看了看,想给两个面黄肌瘦的孩子补补营养,营养不良也非常容易生病。但最终还是忍住了没买,现阶段实在太穷了,兜里只剩下十四文钱,说不定突然又要冒出个花钱的地方。
林菀提着篮子从农贸市集的巷子里走出来,在巷口见到有个卖炸鳝鱼的,割出来的鳝鱼骨就丢在一只桶子里。
林菀便上前问:“大叔,你这鳝鱼骨要的吗?”
“不要,都倒了的。”
“既然如此,你给我怎么样?你也不用辛苦去倒了。”
“行,你拿去吧。”
林菀不禁很欣喜,她从篮子里掏出油纸,油纸是阿福给两小只包了馒头的,还是很大一张,林菀拿了也是准备摆摊的,但是今天摆摊没用,这下子却派上用场了。她把桶子里的鳝鱼骨都倒进油纸里,用油纸包裹好,又放进篮子里。
林菀回到家,两小只没在家,大概又到河边去拔野菜去了。
这时,也接近午时了,林菀便开始生火做饭,一个灶上坐着饭锅煮饭,另外一个灶也生起火来,在锅里盛了水,等到水烧开了,把那包鳝鱼骨倒了进去,盖上锅盖。
一会儿,茂茂和蓉蓉回来了,果然又带回来两兜荠菜。
“太好了,茂茂,蓉蓉,赶紧去洗一把荠菜来,我们很快就可以吃饭了。”
“我们今天有饭吃吗?哪来的米呢?”
“当然是姐姐赚来的,有姐姐在,不会让你们饿着。”
两小只一听,便十分高兴地奔到后院打水洗菜去了。
林菀揭开锅盖,一股浓香味扑鼻而来,热气散开,只见锅里的浓汤翻滚着。林菀左手拿着豆腐,右手拿着刀,把豆腐划成一颗颗小丁,下到锅里去,撒上一点盐。
蓉蓉提着洗好的菜篮子进来了,林菀抓了两把荠菜丢进锅里,稍微烫了一下就起锅,两大碗荠菜豆腐鳝鱼骨汤就出锅了。
林菀将三个饭碗里打上了汤,姐弟妹三个就坐在灶台边喝汤。
“哇,好香的汤。”“嗯嗯,好好喝。”两小只喝得喜滋滋。
林菀尝了一根鲜嫩的荠菜,荠菜浸染着鳝鱼骨浓汤,也是别有滋味。
喝完汤,再吃饭,就着白嫩嫩的豆腐丁和鲜嫩的韭菜,这顿饭也是吃得鲜甜。两小只很满足,饿了几天,觉得幸福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