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濞嗐垼绻嬬拋鍧楁6閺呭鐫�,鐠囩﹤閻ц鍙�/濞夈劌鍞�]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照影成双 ...

  •   晨光微熹,清隐岛上东风拂拭,海鸟盘旋于苍穹,时而掠过高大悬崖上方。柳墨絮步履轻盈地走向木桥,手中执着一卷绘图纸,心神尚沉浸在昨夜构思的图景中。此乃万师与青师近期教授的新课:将天文观测与建筑设计巧妙融合,于宫殿园林中营造“天人合一”的意境。她立于桥头低头轻叹:“若这风月如此静好,何时能将所学付诸于王都宫殿,使众人仰观星汉之美,又能亲近自然,不被尘世纷扰束缚?”

      呼吸间,脑海里浮现曾与沈霖劭共观天象的夜晚——当时月色如洗,星海浩瀚,他在树影之上,安静地等待她测算天时的心得。那一双专注又谦和的眼神,仿佛汇聚万般热忱,却不张扬,似一汪清泉让人不禁想加以守护。如今想起,她心底微热,却仍谨守理性之线,不欲让情思过度扰乱学问。

      来到岛中那片开阔的研讨广场,万师与青师、几位同门弟子已在此。中央放置数幅皆以灰白线条勾勒的图纸:其一为宫殿侧影图,勾示出重重飞檐与高阁;其二为星象方位示图,各学子于其间标记星宿与月份变迁。万师见柳墨絮到来,向她招手:“正好,你先观看这展示图,请谈谈你的见解。”

      柳墨絮凝眸,仔细分辨:“此宫殿大概坐北朝南,以宫门对正正午日影。若想融入夜观星象,而非仅在白日采光,或可在檐廊上设计一处可开启的穹顶,便于在特殊时辰观测天空。此外,若搭建园林长廊,也可沿用类似‘子午线’标记,将星宿方位刻于两侧石壁,令往来者观测星轨、生辰,或能藉此对万物时序有更深体悟。”

      青师欣然点头:“不错,墨家研究的建筑,需要实用与启迪兼备。天文学也是如此,若仅限一己兴趣,并无大益;唯有将星象变化与宫殿布局相融,方能更好宣扬‘兼爱、尚同’之理——人人对大自然怀抱敬畏,于天地间自有包容之心。”

      万师轻抚胡须:“你等所学,不仅关乎构造力学,更关乎人心教化。当日先贤墨翟环游列国,倡导兼爱,也以巧思建筑为君侯府邸布局。只可惜,天下动荡,许多理念被忽视。如今沈霖劭身在朝堂,你与白瑶亦将扶其一臂,观乎局势,或许某日这般‘天文与宫殿’的构想能真正落地。”

      听至此,柳墨絮脑中一闪而过——想见到沈霖劭时,若与他同于朝堂阐述这番设计,是否会令守旧派朝臣眼前一亮?这念头让她嘴角含笑,却也瞬息收敛,她仍不愿让私心逾矩,谨代表理性之心对万师一礼:“弟子当竭尽全力。”

      长廊尽头,柳墨絮与白瑶共享一碗清茶,远眺海岸。淡淡的阳光在她们发梢撒下光晕。白瑶微笑:“你方才谈起的宫殿方案,听来颇具新意,可见你对沈霖劭的远景谋划并不陌生。”

      柳墨絮微窘:“倒也并非专为他而想,只是此刻思绪连结曾经与他一同观星之种种。那夜天色澄净,他手执铜制天文仪,欲测量星宿位置,却因仪器调校尚不娴熟,向我请教。我记得当时他一脸纯然好奇……那时我在岛上也未曾见过如此温暖谦虚的外来学子。他虽贵为王族,却能尊重学问,这在俗世是不易之事。”

      白瑶点头,眸中透出一丝含蓄笑意:“你若真对他并无半分私心,也不必在言语上如此避讳。兼爱之道并不排斥个人情怀,只要不失理性判断,适度情感能令我们行事更加坚韧。再者,他也正期盼与你分享更崭新的思想,甚至他对墨家的期待,恐怕超出多数王族想象。”

      柳墨絮轻抚茶杯缘,神情略带晃神:“或许我该卸下几分顾虑。师者常言,我若能与志同道合之人携手,则所学之技不再局限岛上一角,而能惠及天下。”

      而远在京都王宫的沈霖劭,恰于御花园阑干处驻足沉思。晨光穿透高耸的红墙,投下斑驳光影。他身边立着几位心腹幕僚,纸笔在手,正低声与他商讨一份新的布防与权力分配策略。

      “殿下,若要真正推行墨家理念,必先在王宫外围设一处新的学馆,让宫中子弟与民间士子皆有机会接触天文学与工程之技。只是保守贵族恐生抗拒……”一名幕僚语气犹疑。

      沈霖劭侧目望着那不甚宽阔的御花园:“是啊,各方势力派系林立。若贸然在宫内设置学馆,难免触动既得利益。不过,墨家之道绝不该局限少数人之手。既要兼爱,则需让更多人受惠。”

      话毕,他微微握拳,瞥向宫墙外一角灰暗的天际,暗忖:“若柳墨絮携其构想至此,或能助我速绘出宫苑改造图,既讲究美观与礼制,也暗合兼爱与天人理念。到那时,朝中学官或许会对这项变革另眼相看。”

      一念至此,他心底顿生期待:回想当年夜宿清隐岛时,他与柳墨絮一同记录星轨,声音轻且柔,却犀利地指出他仪器的失准之处;她神色间无半点敷衍,只为真理、为精准而执着。那一瞬,他看到的不只是温婉少女,更是肩负“理性”之光的同行者。

      他收回思绪,对幕僚肃容道:“先将这份权力部署书暂搁,待我再行润色。另请你悄悄物色能工巧匠,若日后宫苑重修,或需请他们相助。”

      片刻后,清隐岛上。燕子从檐下掠过,柳墨絮与白瑶并肩来到师长庭院深处,只见竹篱笆旁,堆放着多块石条与木料。一名擅长建筑的年长弟子正执着凿刀,试凿出弧形的窗洞模型。听闻柳墨絮到来,他转头笑道:“墨絮师妹,你可有新的设计灵感?前些日子你提及‘圆状穹窿天窗’,要将之与三重拱梁结构相结合,坚固又能扩大观星视野。真是颇具匠心。”

      柳墨絮俯身观察那半成品模型,抚摸纹理,感受石料质感:“对,我在想若将内壁涂以浅色、光滑的材料,夜晚可减少烛火反射干扰,让观星更分明。日后若见沈……殿下,想必他也会欣赏这番匠思。”最后一句,她在心中掂量后,依旧脱口而出,语带一丝细微的柔软。

      白瑶立在一旁,笑而不语,却暗自向师兄们使了个眼色,表示莫要多言,毕竟柳墨絮虽提到“殿下”,却仍警惕外人探问过多。众人了然,纷纷点头称是。

      年长弟子继续敲击石料:“师妹所言极是。更何况,若宫廷采纳这般设计,既能彰显王者气度,又不违背我们墨家崇尚实用与朴素的精髓。只是……不知朝中当权者能否接受此等‘不循古制’之作。”

      柳墨絮举目,神色并未动摇:“天下万事,总要有人先踏出探索之路。若朝堂只知循规蹈矩,天下何以进步?”

      夜晚,海浪拍打岸边的声响犹如低鸣,清隐岛的明月再度升起,幽蓝色光辉泻落满地。柳墨絮于竹舍内研画图设计,但思绪竟渐渐飘至遥远的京都宫殿。她回忆当初与沈霖劭同游岛上林间时,他指着枝头半遮的残月,半是欣赏、半是迟疑地说:“若月亮有神,是否也会关照世间百姓,愿他们得以免于兵焚?”

      当时她仅回答:“月神与否,我不敢断言。但我知若能以科学发展获得实质力量,再辅以仁者之心,世道或可减些痛苦。这正是墨家想达成的目标。”

      如今想来,那一夜的问答亦可能正埋藏在他心中,让沈霖劭一步步走向将“兼爱、非攻”融会于朝政的道途。从不相信空洞玄幻,只相信以理性援助芸芸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她深吸一口气,放下笔,走至窗边,月光映在她肩头。她忽而想到,若真有一日,她与沈霖劭并肩站在那高耸宫阙之巅,俯瞰山河与百姓,是否会看到彼此的身影似双影相照,在这世间形成坚固的互助之姿?

      同一时刻,京都王宫深处,沈霖劭辗转难眠。他披衣立于殿外,抬头凝望满天星斗。屋檐高耸,他慢慢走到庭院一角,那里有一方浅浅的池水,倒映着天上璀璨银河。月光与灯火交织,在池面形成淡淡涟漪。

      他忽然执灯照见自己的倒影,却似乎见到另一道身影与他重叠,恍惚间仿佛柳墨絮也在这一方光影里注视着他,二人同在星月之下,默契共存。那份喟叹与欣喜让他心头微颤。

      “想必她还在岛上潜心研究那种‘观星与建筑相辅’的新理念吧。若有朝一日,她能踏入朝堂,将此思路化为实参,再辅之以军事防御与民生工程,吾国何等荣耀。她是我在这冷宫权斗中最渴望的——不,仅是良友与知己,更是必不可缺的谋智共修者。”

      他轻声念叨:“照影成双,唯有真正并肩之人,方能在朝堂与民间都携手看清前路。”

      夜色深沉,他将灯笼交于侍从,静默地返回殿内,脑中却在勾勒一幅宏大愿景:王宫自外而内扩建新的学宫。新建成的殿阁顶尖处安置穹顶观测台,以供每月举行天文启示大会,让年轻学子对星空、对万物的序列有更透彻的感受。若真能如此,则象征墨家精神或将于此发扬光大。彼时,柳墨絮也定能在这片宏大天地里自由运用智慧……光是想象,就足以冲破他近来压抑的心绪。

      深夜里,清隐岛海边响起凛凛的潮声。柳墨絮难得心绪激昂,却未能安寝,于是披衣走到沙滩。她望着波光摇曳,心下微有波动。隐约想象彼端的沈霖劭,是否也在这一刻仰望同一轮月亮,心意相通。她对自己轻声说:“离岛之期将近。我不知京都风云多变是否会令我们错失初衷,但唯有一试,才不负我等的信念。”

      潮浪轻拍她的足踝,海风撩动她的衣摆。忽而,一阵念头奔涌:建筑与天文学,如果只是修于岛上并不算开创;唯有应用朝堂与民生,才算不枉师长多年期许。她脑海里仿佛呈现一幅浩大的宫殿蓝图场景,层叠飞檐之间,内含专为观星而设计的开阔天幕,四周立柱上镌刻《墨经》要义,往来学子与官员、庶民在此相会,兼爱与尚同或可渐渐渗入每个人心中。

      思及此,她反复回味沈霖劭对待百姓那般温和与维护正义的态度,心里升起一种明朗温暖,宛若夜空中重新点亮的星星。也许,这就是“照影成双”的征兆——在同一片星空下,二人的志向交汇成一道光。

      翌日清晨,柳墨絮将新绘的宫苑设计图呈给万师观看,上头注明多处借用天文观测与建筑融合的巧思。万师看完,连连颔首,但也告诫她:“世人若习惯旧制,创新必艰。然而墨家从来无惧质疑,若为众生福祉,便当奋力行之。”

      柳墨絮缓缓合上图纸:“是,我定会谨记师长教诲。届时若顺利入京,我会先与沈霖劭商定如何一步步施行。而白瑶师妹也将辅助我在医道、政事等方面稳住根基。”

      万师笑叹:“好,去吧。即便山高水长,只要真心不变,势必有成。”

      柳墨絮垂目施礼,起身离去。翩然而出的身影消失于竹林间,只留晨风柔柔扫过,扬起尘埃细微,却预示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新风在日后即将席卷王都。

      那一日清隐岛的天际分外澄明,踏出院门时,她依稀看见自己与未来某个身影重合,仿佛映在日光所投下的水面:二人并肩于巍峨宫阙,彼此目光交汇,书卷与星象在身边巡回旋转——当真是“照影成双”的预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嗑到了嗑到了
    kswlkswl
    [灞曞紑]
  • 内容:鐠囬攱鍋嶉崗鍫㈡閸忋儱鎮楅崘宥呭絺鐟封偓閿涗箷閻ц鍙�/濞夈劌鍞�]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