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欢迎访问晋江,请[登入/注册]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潮生归途 ...

  •   晨光初起,海天之间已显现朦胧的金色亮纹。微风吹拂岸边苇草,发出如叹息般的颤动声。此刻,清隐岛上竹舍之间,一片离情潜滋。

      柳墨絮轻轻推开竹舍的门,只见院中古树叶影斑驳。她眼神在晨光里稍作停留,心中却已腾升出对归途的期冀与轻微不安。她抬手摸了摸怀里的锦囊,那里安放着沈霖劭当初寄来的书信与玉佩——那块玉,温润如他的人,让她想起两人昔日在岛上对星月的探究。

      柳墨絮心头浮现他的谦和与坚定,不由得微微一笑,却又将这暖意压在心底。她知道自己此行不仅要见旧识,更要以墨家理想面对纷繁的朝局。离岛之日即是再生万象之时,她蓄势待发。

      房中摆满墨家典籍与建筑图册,案桌上则堆有卷轴与月相观测记录。此皆她苦心收集与编纂的研究资料,证明月之盈亏与潮汐涨落之间关联密切。若能于国都宫廷或学堂中阐明此理,或许能证明“科学之道”不只存在于逸人之手,也能为世人所实用。

      白瑶正坐在矮桌旁整理药囊,小心地将自己调制的几种药散、茶包细细分类。她腹中也满怀对远方的憧憬与忐忑。见柳墨絮进来,她抬头莞尔:“你可收拾妥当?若万师与青师前来送行,定又是一番不舍。”

      柳墨絮轻轻点头:“早已将多数经卷寄放于木箱,只留要紧卷宗随身携带。你那边如何?路上倘有意外,也需仰仗你这医者之能。”

      白瑶目光柔和:“我已准备了粮草丸、防风草和解毒粉。墨絮,你带着那些天文资料时千万小心,怕是路途上难免颠簸,万一浸入水气……”

      柳墨絮笑道:“放心,我早已将其密封在油布里。且我还带上瀚师特制的防潮盒,即便海风再盛也不惧。”

      走出竹舍,日光已升高。岛上万师、青师等长辈正于院前等候。万师一身朴素布衣,面容虽给人沧桑,却笑容慈祥。他手中持一卷拓印帖,上面标注了航路、潮汐时辰与部分海域变幻的记录。

      万师递给柳墨絮:“这是近半年来岛上对于潮汐升降的补充记录,你可将之与月相研究对照。我知你素来谨慎,但海上终究瞬息万变,多留心为妙。”

      柳墨絮郑重接过,屈身行礼:“多谢师长,这些珍贵数据必能佐证我的潮汐推算理论。”她将卷轴翻折收好,心想若能在国都提出更成熟的月相与潮汐关系,亦可证明墨家之学并非空言。

      青师走上前,取下腰间那把小巧木雕护身符,郑重地递给白瑶:“这是我昔日从先师处承得,虽仅是一枚素木,却曾见证过先师救人无数的仁心。你如今医术有成,愿你行医途中也能时时不忘‘兼爱’之本。”

      白瑶双手接下,含泪点头:“多谢青师的栽培与信任,日后若能悬壶济世,也不负岛上这片深恩。”

      岛北岸边,海潮声不绝。一艘中型木船正泊于浅滩,数名船工忙着检查帆索与舵橹。柳墨絮与白瑶合力将大小行囊搬到船边,而竹舍学生、师兄师姐们也接踵前来,眼眸里满是眷恋。

      “柳师妹,待你在朝堂得志,有朝一日莫忘咱们清隐岛的初衷!”

      “白瑶师妹,也要好好保重身体,别太操劳。”

      两人连连点头答谢,心底暖意泛滥。此间相伴学习的岁月虽短,却留下许多纯净无暇的回忆。

      万师与青师亦一前一后走来。青师伸手抚着柳墨絮的肩:“去吧,你有大志向,就需更广阔的天地来实现,何必拘于岛中。只盼你不忘初心。”

      柳墨絮眼圈微热,却仍稳住心神:“师长放心,我一定会将所学用在正道。”

      万师看着白瑶:“你自幼体弱,如今身体虽渐好,仍不可大意。外头局势更纷乱,你与墨絮互相照应。”

      白瑶微笑低头:“谨记在心。”

      随着潮水渐涨,船工高呼“起锚”,绳索声回荡。柳墨絮与白瑶站在甲板上,挥手向岸边送行的人们告别。海浪一阵阵拍打船身,宛如为她们的旅程注入活力。

      当崎岖的海崖渐渐远去,清隐岛那片青翠与寂静也化为视线中逐渐模糊的一抹。柳墨絮心头生出怅然,却同时感到前路的召唤愈发强烈。

      她轻叹:“终究要离开这片安宁之所,不知在国都是否还能如同在岛上一样保持内心清明?”

      白瑶听了轻轻一笑:“我们带的是墨家精神——那才是真正的清隐,不会因地点而消散。”

      柳墨絮望向远方天空,将沈霖劭那块玉佩捏在手心。玉面光泽依旧温润,与她对未来的想象相互交融。她闭目片刻,脑海里闪现他在竹林间夜观星相的画面,随后又幻化成他于宫廷里言辞恳切、勾画兼爱蓝图的形象。她暗忖:“如今出发,或许就是走向他所规划的宏大理想。”

      船行于波涛之上,桅杆随风大幅摇摆。夜幕将临,西方霞光褪去后,半轮清月挂在海天之际。柳墨絮将潮汐记录表展开,与夜空遥遥对照。

      “今日近海潮水上涨较预期有所提前……”她凝眉思量,“这与昨夜月相的偏差是否有关?若将实地观测与天文理论结合,今后在国都提交一份完整细节,或能说服更多人相信这套推算体系。”

      白瑶放下药篓,凑过来看:“对墨家而言,科学研究不光是自我证明,也是救济民众的关键。沿海居民若能知道确切潮汐变化,也能早作防御,避免水患。这正是师长们常说的‘兼爱’,用理性的方式护佑更多性命。”

      柳墨絮轻轻点头,心中对这番理想愈加笃定。她把记录表收进防潮盒,却在盒底又看见那一份“沈霖劭亲笔信”。她暗自想到,自己从未回礼一封,却不知若在京城中重逢,能以怎样的身份与态度去应对。她咬唇,收拾好心情,朝窗外望去——海上月只剩淡影,却越发教她念起那人来。

      船舱内昏黄的油灯温暖闪烁,白瑶已熄灯就寝,唯有柳墨絮仍坐在小桌旁翻阅卷册。她写下几行心中对“潮汐与月相联系”的思考,却发现纸笔一时难以承载她所有思绪。

      她提笔又停笔,脑中浮现沈霖劭说过的“以墨家思想治世,实现兼爱非攻”的话语。那日他于岛上林亭里认真倾述,眉梢里闪动的希冀宛如光芒,令人不忍辜负。

      柳墨絮轻声自言:“若到了京城,究竟是先将建筑与天文的构想呈献,还是先观察朝局?我虽不谙宫廷之术,却知若想推动变革,不可只凭一腔热忱。”她拿起书信轻触信封边缘,脑中油然浮现出沈霖劭或许正在王宫某处星台上,望月牵怀,也在等待墨家学问的助力。

      忽然,她脑海里又闪过白瑶曾提醒的“师长教诲”,让她谨记:“行事不可被私情牵累,但适度的情感支持,能令理性之路更具温度。”想及此处,她嘴角溢出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收起信封,用书本将它稳稳夹好。

      天明时分,海面泛起层层涌动的白浪,远处已经可见霁月国都的低矮剪影——高耸的城垣、若隐若现的塔楼,以及连绵不绝的房舍。随船工人指引,木船渐渐减速,驶向临港的一处码头。

      柳墨絮站在船头,心跳微微加速——那高大气派、却又显出繁复人世景象的国都,正是她此行的目标之地。她想知晓这里的百姓对“月神”的信仰,会否容纳“理性”的新生?也好奇含蓄谦和的沈霖劭,如今在朝堂权力编织的大网中,可保留多少初心?
      白瑶与她并肩而立,目光中透出小小的紧张:“我们……终于抵达了。”

      柳墨絮轻拂额前发丝:“是啊,一切才刚开始。我们先寻落脚处,再将这些资料与心愿,一点点带入朝局。”她说话虽轻,却自有沉稳。

      船帮一声轻响,船工抛下缆索,用力将船身拉向码头。柳墨絮与白瑶提起随身行囊,缓步走下舷梯。迎面便是嘈杂的人声,街巷上货物堆积、各色行人往来穿梭。欧风雅韵与灰尘杂陈,既让人感到新奇,也须提防各种不测。

      两人步入城门时,都默默对视一眼,心里皆知:门内的风云变幻才是真正考验。此刻她们带来的资料、医术、兼爱理念,再加上那份对沈霖劭与未来的相知相惜,能否在这座城池里得到实践?又或是在保守旧势里受限?

      柳墨絮心里似掀起潮汐般的悸动,却转瞬化为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她把怀中护着的玉佩与墨家典籍稳稳抓紧,睫毛微颤,却带着笑容。潮声在遥远的后方回荡,再回首,清隐岛的青山云雾已湮没于海天交汇处。那方净土的记忆与墨家理想,就这样藏于她们的脚步之中,引领向未知的宏阔世界。

      夜将远,日将新,归途恰是另一段起点。在这国都的风霜与人事里,柳墨絮与白瑶即将上演更丰富的篇章。而那份承自清隐岛的精神,或许会成为她们克服艰难、守护初心的明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嗑到了嗑到了
    kswlkswl
    [展开]
  • 内容:请您先登入后再发言![登入/注册]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