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濠电姷鏁搁崑娑樜涙惔銊ュ瀭闁兼祴鏅滃畷鏌ユ倵閿濆骸澧┑顖氥偢閺屾稖顦虫い銊ユ閺佸秹鏁撻敓锟�闂傚倷绀侀幖顐﹀箠鎼搭煈鏁勯柛鈩冪⊕閸庢捇鏌ㄩ悤鍌涘,闂備浇宕垫慨鏉懨洪妸鈺傛櫇闁跨噦鎷�闂傚倷娴囬惃顐﹀幢閳轰焦顔勯梻浣告啞閻熼亶骞忛敓锟�/濠电姷鏁搁崑娑⑺囬銏犵鐎光偓閸曨偉鍩為梺璺ㄥ櫐閹凤拷]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

  •   出游结束,就临近年关了。
      回了府,严惩了投毒之人,孟曦将此事上奏,又派了人前去追查,以防出现遗漏,然后就静候过年了。
      她躺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人生二十多年来,头一次有些幽怨地叹了一口气。
      金兰戳了戳金玉:“你听到了吗?”
      金玉:“噫,见了鬼了。”
      不为别的,孟曦只要一想到过不了多久,自己就要搬去宁国公府里住,天天对着那个木头疙瘩,要违心地面对着顾程安,以及与各家贵妇迎来送往,就觉得自己命苦。
      她原本期望着这次过年热热闹闹的,把以后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不再能重现的热闹一次性闹干净,但今年这年,比以往冷清多了。
      孟曦依稀记得,往年过年都要换着地方吃饭吃酒,礼物嘛不管是送出去的还是收回来的,都能摞得快到她头顶,今年什么都没有。
      然而顾程安却是十分热闹,热闹且忙碌。
      圣上下旨,让镇守西境的昭瑞亲王回京,着顾程安前去迎接。孟曦这几日有多清闲,顾程安就有多繁忙。
      孟曦也是无意间瞥见顾程安给老爹写的信,才知道的。信上除去问这个好那个好的空话,便是向孟公讨教迎接亲王的相关事宜。
      “多大点事儿吧。”孟曦觉得顾程安稚气未脱,心情愈发烦闷。
      勇毅公见女儿对顾程安颇有成见,觉得她是不明白与皇室相处有多艰难。为了让她有所体会,便赶在十五前挑了个日子将孟曦塞进宫中,说要让她在皇家人身边亲自感受一下,什么叫“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到了皇宫内城,勇毅公老孟塞给孟曦一个包裹便急吼吼离开了。
      “重量很轻,应是些衣物?”
      等她打开,却发现里面是一道圣旨和一张内城地图。
      孟曦看着老爹急匆匆离去的身影陷入沉思,然而没给她留多少思考的时间,一场突变就给了她答案。

      云州建国的第三十四年冬,圣上病重,欲在上元节前传位太子。奉命回京的昭瑞亲王突然起兵造反,而北边的镇远军则按兵不动。
      昭瑞亲王突然率兵攻打京城,城中民众有不少被误伤,王城里也陷入混乱当中。
      昭瑞亲王进攻王城之时遭到一支精兵的阻击,为首的将领护着圣上与一干嫔妃和皇子皇孙,将昭瑞亲王的兵马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此人正是孟曦。
      昭瑞亲王是收到了皇城内发生骚乱的情报才动手的,此刻的他才明白,内城根本没有情报中的乱象,一切都是孟曦在做戏,为的就是诱自己进攻,再与皇城外的勇毅公里应外合,好将自己一举击溃。
      看着眼前的人一脸不可置信的表情,孟曦这才明白为何当初圣上力排众议,要让她一个女娃娃去带兵剿匪。
      西边和北边的将领,一个要造反,一个对皇城乱象无动于衷,朝堂之上除了一个眼中钉勇毅公,老皇帝无将可用。而自己出身武将世家,剿匪时常以男装示人,今日境况,女儿家的身份,便是最好的掩护。

      在勇毅公父女的里应外合下,皇城这边不多时便稳住了局面,但顾程安那边恐怕就要遭老罪了。
      顾程安奉命迎接昭瑞亲王,负责亲王回京后的大小事宜,便随亲王一同住在别院中。叛乱发生时,不出意外,他也在府上。
      当时情况紧急,等到昭瑞亲王那边败了之后,才有人来报,说顾小公爷不见了踪影。孟曦也是这时候才想起来这个文文弱弱,又有点迂腐的顾程安。
      顾程安一连几日不见踪影,宁国公府上下笼罩了一片阴霾。谁都没说,但谁都心里清楚,这样的混乱里,顾程安这个没有一点功夫的书生,怕是凶多吉少了。
      然而还不给顾家伤怀的时间,顾程安这一失踪,朝堂上不少人便开始蠢蠢欲动,说顾程安是昭瑞亲王同党,此时失踪不仅原因可疑,还要一并弹劾宁国公有知情不报的嫌疑,要求老皇帝严惩。
      顾家累世荣耀,从开国时便追随皇家,忠贞不渝,在朝堂上因地位显赫,也从不与人结党私交,日积月累下来,早已被许多新贵视为自己更上一层的障碍。
      老皇帝病重,倚靠在榻上翻着奏折。一旁的内官时不时瞥一眼自己主子,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表情变化,只好静默伫立,眼观鼻鼻观心的当个摆件。
      次日,老皇帝拖着病体上朝,还宣了宁国公。
      孟曦作为此次事件中的功臣之一,也一同加入到上朝的人群中。刚抵达朝堂,她就看见了前几日在昭瑞亲王叛乱之后便失踪了的顾程安,顾程安也看见了她,冲她点了点头。
      说不出具体是何缘由,她看到顾程安好好地站在自己前面不远处的时候,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孟曦站在角落里,看见后入殿的宁国公也一眼看见自己的孙儿。
      两人虽然都十分激动,但也都十分克制地没有当场抱头痛哭。
      孟曦想了下顾程安和老国公抱头痛哭的场景,觉得十分荒谬。
      人差不多都到齐了,朝堂上骚乱渐平,顾程安这时才呈上几张信笺纸。孟曦所处的位置,可以看见上面有红黑不同颜色的字迹,依稀可辨的还记录有人名和数量,具体是什么不得而知。转头一看她爹,却发现老孟一副洞悉一切的神色。
      朝堂上有几个人,眼见顾程安现身,便又拿出那套宁国公或与昭瑞亲王叛乱关系密切的说辞,要让老皇帝惩处昭瑞亲王的时候,将顾家一并严惩。
      老皇帝闻言睁开眼,巡视了一圈座下的大臣。
      苍老的面孔上,投射出两道凌厉的目光,所及之处,那些叫嚷着的人噤若寒蝉。
      孟曦还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目光,瞬间觉得此处的温度骤然降低。
      老皇帝拿过信笺,象征性翻了两眼,又交还给内官,挥了挥手,示意他开始宣读。
      内官得了示下,照着纸上的内容开始大声念起来。
      本以为顾家此次定会被处罚,有些人脸上便是一副看戏的神情。
      结果内官念的越多,下面站着的官员中也渐渐听出了门道,部分人额头上冒出汗珠,脸色愈发苍白,还没念完,已经有人差点要跪在地上了。
      老皇帝眯着眼,看见下面这些人的模样,微不可查地发出一声冷哼。内官听见主子的动静,便紧跟着展开一道圣旨,宣读起来。
      孟曦听了半天,没听到圣上欲将宁国公和顾程安治罪,反倒是刚才那几位表现得异常心虚的官员,同昭瑞亲王一起,被投入大牢,等候问斩或是流放。
      直到退朝,都没有出现一些人盼望的对宁国公及其家眷的处罚。事后,她听她爹说起,才知道顾程安那日送来的信,并非专程向他请教如何迎接亲王,甚至这信本身也不是送到勇毅公府上的。
      那信笺是勇毅公在宁国公府附近接到的,当时送信人徘徊在宁国公府门前,东张西望,正巧碰上准备回府的勇毅公,便凑上前来,小心翼翼将信笺给了勇毅公。还反复叮嘱他,一定要转交给宁国公。
      现在想来,许时那人发现自己被跟踪,不能把信传给原本要给的人,这才给了勇毅公。
      倒也算是歪打正着。
      勇毅公一头雾水的走到宁国公府门前请人前去通传。
      就在等人的当口,他摸着信纸觉得有异,颠来倒去看了半天,这才知道这是封密信,也才明白方才那人为何在门口踌躇半天不去送信。待到宁国公府的下人将他引入府内,他便与宁国公一起解读了密信,看到了信上真正的内容。
      老皇帝早就知道昭瑞亲王有不臣之心,所以又是让顾孟两家联姻,又是派孟曦领兵剿匪,只是昭瑞亲王起事突然,多亏了这封密信,才让皇城中的人有所准备。

      顾家人从朝堂上下来回到家中,拉着顾程安左看右看。饶是他母亲萧氏,宫变之时都镇定自若调派府兵保护家宅,此刻却还是没忍住流下泪来。老国公拍着孙儿的肩膀,手也在止不住颤抖。
      “德谦,你怎会出现在大殿之上?这几日你去哪了?”萧氏擦了擦泪,这才想起来询问顾程安这几日的动向。
      顾程安望向祖父和母亲:“长辈们可还记得圣上让宣读的那几页纸?”
      老国公和萧氏点点头,顾程安便将自己这几日的经历全盘托出。
      老皇帝先是命他负责亲王返京相关事宜,他住进别院后没多久,便发觉王爷总是不在住处,有时有些事情要找他商定细节他也不在,问起下人来也多是含混其词。顾程安便悄悄去寻。
      结果一寻,让他发现王爷竟然和山匪秘密相见。
      顾程安认出山匪,是因为这人手上的刺青,和那日将自己掳走的那群山匪的一样,再加上他们的神态语气,他直觉这人也是从那伙山匪中逃出来的。
      也许是王爷觉着大事将近,又或许是觉得自己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时之间竟也没发现顾程安。顾程安探听到一些消息之后怕被发现,也便不再跟踪,而是给家里写了信,希望祖父可以上报朝廷。
      没想到这封信差点没送到,还得多亏了勇毅公,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递交给老皇帝的那几张纸,就是顾程安查到的包括昭瑞亲王在内的许多官员,与山匪私下交易,勾结昭瑞亲王谋反的证据。也正是因为自己查到了这些证据,成为了抵御朝堂上流言攻击的有力武器。
      孟曦此刻正在家里窝着,听老孟也在讲这段曲折。
      孟曦越听越惊讶——这还是那个劝自己对山匪网开一面的圣人吗?
      老孟弹了她一脑瓜崩:“人家只是人性本善,不是傻。”
      孟曦揉着脑门儿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