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十三
      转眼又到腊月初一了,农闲时节,挑着担子的“担糖客”也多起来了,听着他们敲打铁片的“叮叮”声,挷歌总会叫他们把担子放下,阿妈也会凑上前来,挑选一些针头线脑的。同时,他们也会带来外面的消息,这时段,大多“担糖客”总在重复着一句话:“这年头,生意无法做了,外面全是鬼子兵,只能在你们山区走走了,年成不对啊!”挷歌不时地问道:“鬼子怎么样的?”“担糖客”“叮叮”两声敲了一小片糖,递给了挷歌,回道:“那鬼子可恶毒了,用皮带把女人绑在马牯肚子上呢!说马也要慰安的,你说,女人怎么吃得消马呢!”挷歌听着,打了一个寒颤。四牯佬这几天总是在翻《奇门遁甲》或是《五公经》,阿妈总在念叨:“太公们早就说过了,江山海河暗昏,野兽龙蛇不分,六国不顺,白骨堆山,今年不就是蛇年吗?”四牯佬也接腔道:“《五公经》上写着呢!龙蛇二年,东南方出一刀兵,石上生风剑千把,弓枪万张,怕人不?”挷歌非常疑惑地问道:“怕什么呢?”四牯佬回道:“孔明碑上写着呢!裂破平地开花,谨防二八交加,四大龙蛇走马,五洋大闹中华,完了完了,看来鬼子要大闹中华了!”阿妈又对着西面,双手合十,念了着:“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次日,阿爸带着四牯佬去了屋后的深山之中,在那儿找到了一个大石坎,又在石坎下搭了一个寮棚,且筑了一个简易灶台。
      腊月初五,“保长太公”带着高栋村的两个人来到了家里,阿爸敬过一袋烟丝,挷歌泡了一碗茶,“保长太公”吐了浓浓的一口青烟之后,说道:“鬼子打来了,《五公经》上说的真对啊!”“真要菩萨保佑,我们村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还请保长太公带着我们多烧几柱香啊!”阿爸躬着腰,陪着一脸的笑,“保长太公”用手捻了一下胡须,呷了一口茶,说道:“昨天,我们村的几位头首到观音庙点香了,本来,观音庙是不会降神的,奇怪了,可能是弟子落难时节吧!法清老先生竟然出坛了。”阿爸有些惊讶,问道:“他老先生指示凡人什么?”未等“保长太公”回话,另一人就模仿起来,在廊凳上盘起了双腿,板起了双眼,两指夹着向外一伸,道:“酒、酒、酒宝,你们弟、弟子有难,佛母叫我来、来保平安,抽、抽兵保平安,男丁十、十八岁以、以上都要去当兵,抽、抽兵保平安,不去当兵,有难,天、天罗地网,天罗地网。你们弟子懂不懂?阿呿,纸、纸宝!”阿爸说道:“法清老先生是仙家,可以调动天兵天将,定能将鬼子赶走吧!”“保长太公”又吐了一口青烟,说道:“凡人也要打鬼子,才能赶走鬼子兵啊!原来的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方略没变,现在上峰还是要求执行,已在本县设师管区筹备处,负责国民兵役及训壮丁工作,自古皇命如山,你家大牯佬、四牯佬,还是要去一人,明日就去补充兵训练所报到。”四牯佬在一旁听着,走上前来,说道:“保长太公,还是我去吧!大哥娶了媳妇,不能去了!”挷歌用手擦了一下眼睛,阴沉着脸默默地走开了。当晚,阿爸连夜为四牯佬打了一双特别厚实的草鞋,挷歌也为他整理了几件衣裳,次日早,四牯佬走路去了乡公所。临行前,四牯佬扔给挷歌一张黄纸,回头盯着她望了一会了,说道:“抄写练字吧!”只见纸上写着:“屏西青,栝西青,两邑青山相送迎,我知别无情!哥泪盈,妹泪盈,蝴蝶同心未变成,江海潮已平!”挷歌回房间读着黄纸字迹,呆了半日未出门。
      当天,阿爸叫人带了口信去顺港镇,三天后,大牯佬挑着担子回家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是一部江南版本的《红高粱》,再现女儿英雄的纯真、柔美和勇敢。无为公子《烟花三月下扬州》,百年难寻觅,千万别错过!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