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良辰(中) ...

  •   嘉德帝此言一出,满殿失笑,德琳莞尔,略知元沁的个性由何而来——有人反叛是因太过憋屈,要靠特立独行来引人侧目,有人反叛则是因太过受宠,即便出格也不会被惩罚,是以更加无拘无束。只是再往深里想一想,元沁公主到底是因受宠才如此无拘无束、还是因她无拘无束才如此受宠?德琳也不觉困惑起来。正散漫地思忖中,却听仁慧皇后道,“陛下,请恕臣妾孤陋寡闻——臣妾想请问三位教习的茶艺能否登得大雅之堂?”

      嘉德帝笑道,“皇后,朕不是已经说了‘好’吗?”

      “哦,也是,”皇后嗒然一声,像是有憾的,“陛下既说了‘好’,几位教习连日来的辛劳也就不算白费了,这一向起早贪黑的……”

      “皇后娘娘,”嘉德帝笑了起来,“你这是在为她们讨赏?”

      “陛下圣明。”仁慧皇后一本正经在座中浅浅弯腰。

      “皇后娘娘,她们可是在为……”想说她们可是在为你做事、帮着你来赢过我的,如何还能要我赏她们?虑及众儿女在场,并不是他们夫妻私下相对那般可随意笑谑,只得在笑目神飞中摇头道,“罢了,朕既输了赌约,不能连气度一并输了。唔,赏什么好呢?”嘉德帝笑望了望几位教习,忽得了主意,“太子!”

      “儿臣在。”元成正和诸人一道等着看嘉德帝能赏出什么来,不意圣上却点到了自个儿,忙起身应到。

      “父皇一时实难想到赏什么好,此事就交由你办好了。”一抬手,不许元成推诿,“你这一向为你母后筹办的事办得很好,父皇的事你也就多费心吧。”孝敬孝敬,太子既能孝顺母后,自然亦当敬仰父皇。

      “是,父皇,”元成拱手,“只是儿臣突然受命,实不知诸位教习喜好什么……”

      “王兄,”乐平公主元湘忍不住在座中笑了起来,“你难道是要问诸位教习喜好什么就赏什么吗?就算你问得、她们又如何说得?你这不也是在为难人吗?”母后为难父皇,父皇为难王兄,王兄又不知在算计什么,他们还真不愧是一家人。

      “这么说湘儿你有主意了?”元成像是求之不得地转望了乐平公主。

      元湘在座中仰望着元成,旁人看不出她面上曾转过什么样的神色,只是最后都看到她粲然一笑,“主意倒是有一个,就怕王兄不赞同。”

      “你都未说,焉知我会不赞同?”

      元成含笑望着元湘,兄妹二人的神情竟极为肖似,上座的帝、后彼此对望一眼,未发一言,都有志一同地望着那兄友妹恭的一双儿女,只听元湘笑笑地道,“今日刚开过‘赛墨’大会,不如就把教习们各自中意的那幅字赐给她们以作纪念,王兄以为如何?”

      “不可!”元成的否决太过迅捷,上座的帝、后不由因意外而交换了个眼色,再看向元成时眼中都带了些探究的意味。元成似浑然未觉,只对元湘道,“这主意行不通。你想她们三人要是所见略同选了同一幅字当如何?难不成要把好好的字一分为三?”

      “王兄,你多虑了,那么多幅字,怎么至于那么巧三个人都选一样的?”元湘对此似极有把握。

      元成眸光微闪,望了元湘一霎才沉沉吟吟地道,“即便两个人选了同一幅字也是一样的难题……还是说,湘儿记得三位教习都选了谁的字?”今岁的坤榜计数是由元湘领着人做的,她若有心查问,自然会知道谁的金花投给了谁,元成能寄望的唯有这位公主未周全到记下了每位教习的选择。

      “这个……”元湘语塞——她果真被元成算中了!掩不住的懊恼在对上元成眼底隐隐的笑意时变成气恼,不甘地望了望几位神态自若的教习,突有灵光闪现,对了元成便又是笑靥如花,“我不记得不打紧,三位教习自个儿一定是记得都选了谁的,就请她们自个儿……”

      “不妥不妥不妥!”

      元成不等答话,安王元信先跳出来摇头了,“字幅上都是隐去了名字的,教习们上哪儿知道她们选的都是谁的字?难道要把那些字都扛了来、让教习们一轴一轴地找不成?那哪还能叫做赏赐、不整个是在罚她们做苦工了?”

      “信王兄!”

      元湘作色,只是不等她对元信发难,元沁倒是先站到了他一边,“信王兄说得有理。要那么挑下去,今夜竟是什么好玩的都不用玩了就到三更了!”按俗例,冬至夜的火烛至少要亮到子时,届时接上又一轮节气的初始阳气,故而会有许多戏耍之事以免人沉闷早睡。

      元沁这话显然极得人心,诸位皇子公主口中不说,神情却都是赞同的了,元沁又道,“太子王兄,你要就是不知道赏什么好,我也能给你出个主意,”不等人问就接着道,“你就赏她们每过一段日子回一趟家,保准她们乐意——那就不用想家想到偷偷地哭了。”

      元沁说这话时瞄着木槿郡主,明眼人就都明白她这话的由来了,木槿自然也是明白的,想要辩,却只是张了张嘴就先脸红了,只得低下头去。元成则已面向了帝、后,“儿臣觉得寿昌公主此言极具情理,请父皇、母后斟酌。”

      他忽然用了如此郑重的口气,皆因他知这样的事涉及宫规礼法,不能轻率,而他并不回绝元沁,反报之于帝、后,他的倾向也就可想而知了。此事是后宫内政,故嘉德帝望了皇后,但笑不语,皇后慢条斯理地瞅了元成一眼才对座后侍立的人道,“傅姑姑,记下吧,过后你们好好商议商议。”

      傅尚司恭声答应了“是”。皇后又道,“把那三个一块儿算进去吧。省得一桩好事有的得了有的没得——都是为皇家做事的,就休分什么功劳苦劳了,”傅尚司又答应了“是”,皇后却对她悠悠叹了一声,“转了一大圈儿,这赏还得本宫出,早知如此,何必费这许多功夫?”

      皇后话落,殿中又是一片笑声,德琳三人都离座叩首谢恩,丝毫看不出当中谁曾在太子和弟妹们论赏时心神不定过。

      嘉德帝这时因儿女们说起“赛墨”而想起件事,问乐平公主道,“湘儿,今岁坤榜的排名如何?”

      元湘正在和元沁纠纠缠缠地理论着什么,听到皇帝问到她了,忙起身回话,“禀父皇,和您预料的相差无几:榜首正是骆清远骆少师,榜眼是徐侍郎的长子徐兴祖,探花是魏云庭魏翰林,第四是工部的杜昭杜郎中,第五则是俭王兄,这也是皇族子弟里唯一一个上榜的人。”

      “哦?”嘉德帝来了兴致,“这若没有宁王撑着,皇族子弟岂非全军覆没?”元湘点头称是。嘉德帝叹,“幸亏有宁王!”温润如玉的宁王元俭忙谦逊躬身,口中道“儿臣惭愧”,嘉德帝笑道,“惭愧的不该是你!湘儿,那其余诸人能占个什么位置?”

      元湘便从高到低一一报了出来,“……信王兄三朵,俊王兄两朵,王兄两朵,没报的就是颗粒无收的。”

      元湘公主的好记性在宫里有口皆碑,故众人对她不看簿册就报出的数字并无怀疑,除了安王元信。

      “怎么可能,湘儿?我不过才练了不到一年的字,我怎么可能比王兄多?”元信对自己的字很有自知之明。

      元湘笑指着元沁道,“这你得问她。”

      元沁道,“别问我。我也不知道那是你的字,光是觉得那字写得曲里拐弯儿怪好看的,故而就投了。”

      元湘笑道,“不光她投了,她还鼓动潇儿、漓儿一块儿投了。”潇、漓是两位年幼的公主,加起来还不到十四岁。

      元信头上青筋直冒,“我写的那是篆字!”还曲里拐弯儿,当他那是鬼画符啊?!

      元信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满殿的人皆掩口胡卢,宁王元俭都忍不住摇头,“可别让清远听到这些话!”任哪个师傅听说教出个写字“曲里拐弯儿怪好看”的徒弟都不会觉得是荣幸。

      嘉德帝更是开怀,“还好沁儿能鼓动的人不多,不然照这样子出来的坤榜可真是贻笑大方了!”又对元成道,“太子今朝更名为孙山,真是可喜可贺!”

      嘉德帝这是拿“名落孙山”的典故来嘲弄太子在皇族子弟中排名最末,众人听了多有偷笑的,元成倒不以为意,一本正经道,“儿臣觉得还好,父皇,曲高历来和寡。”

      嘉德帝听了笑道,“难得太子豁达!只是湘儿,太子的知音又是何等样人?”

      元湘笑望了望元成,元成也正望着她,兄妹两个交换了唯有他们自己明白的意味深长,元湘对嘉德帝笑着摇头,“父皇,那个我还真未留意——我只叫人把上榜的那几幅字都是谁投的记下来了,母后的伯乐奖是要据此发放的。余下的光记了各人所得金花的总数,并未细分都是谁投的,信王兄这个不过是沁儿她们投的时候我正好在场才知道的。要不我叫人去重查了再来禀告父皇如何?”

      “那倒不必了,”嘉德帝摆手,“兴师动众一查,谁都知道我们的太子殿下收获惨淡,不光是他、连投他的人都面上无光了。要公平说,我们太子殿下的字还是极有风骨的,投他的人也算得上独具慧眼,可惜得不着伯乐奖,太子,你这是误人匪浅啊!”

      “父皇,儿臣不会误人,”嘉德帝是在打趣,太子元成亦只是似真似假地回应,“儿臣对知音人的首肯铭记在心,过后必有所报答……”

      “哦?”嘉德帝称奇,“太子要如何报答?”

      “这个不能说,父皇,”元成笑,“否则倒像是在贿选了,往后人人都为了儿臣的报答而想法来投儿臣,那对旁人哪还有公平公正可言?”

      众人听了他这话都觉有理,元沁则被他提了醒,追着安王元信也要他的报答,把金花投给别的皇子的公主们也都照着样儿来,彤辉宫中一时热闹无两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4章 良辰(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