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2、凉夜(三) ...

  •   元沔从龙诞前就在别苑陪伴太后,住了一个多月,前些日子觉着诸事平安了才回去,结果刚觉着歇过乏了(天天陪着个吃斋念佛的老人家,她容易吗?),还未等精神奕奕地进宫呢,又出了今日的噩耗,她急三火四地又赶回来了,许多的事自是不知——自然了,魏妃有喜的事她是知道的,也打发人去东宫道过贺了。她颇想知道的,是此事对那二人有何作用?是雪上加霜呢还是以毒攻毒了?不过再怎么好奇,她也知此时是什么时候,断不敢造次,不过是眼里看着、暗暗揣测罢了。
      元沔心中计议的功夫,德琳已给骆清远行了礼。清远起身回礼,只道,“多谢。”言简声沉。德琳懂他未竟之言,微微颔首致意,为木槿觉得暖心。
      德琳行过礼本欲退出去:她已看到室内并无侍女,来时也已看到,内侍、使女们都在远离正堂的庭院里侯差,显是避嫌之意。靖懿太后却先发话了,“你也坐下吧。不是什么大事,听了,也好替槿儿记着些。”说着对元成道,“太子请说吧。”
      “遵皇祖母命。”元成在座中抱拳,才对着靖懿太后和木槿,一样样慢慢道来:裕王之难是天启的不幸,嘉德帝已诏命礼部,除按亲王礼治丧外,悬云寺鸣钟万响,玉霄观诵道德经十昼夜,裕王灵位入皇家宗祠。说至此,德琳已想到了,裕王的灵柩犹在陈地——别苑前殿所设的是衣冠椁——元成之意是裕王要葬于封地?方这么想,就听元成道,“受父皇所托,孙儿明日启程前往陈地,代父皇送王叔最后一程。皇祖母可有什么要格外交代孙儿的?”
      德琳抬眼——木槿起身了。面向了太后和元成,木槿深深施礼,“皇祖母,太子王兄,请让木槿同行!木槿与父王……”
      “郡主,不都说了嘛,你身子弱,哪禁得住千里迢迢的?”元沔上前挽了她,头痛:之前好容易才劝下的,这怎么一句话又提起来了?那边儿人都不在了,赶回去也算不上送了终,何况刚刚儿清远跪禀了太后,欲在热孝里完婚,太后也俯允了,她要回了陈地,百日内上哪儿迎新娘去?跋山涉水的去陈地?那不是闹嘛。可这些话还不能告诉木槿:她如今正悲恸,这当口却提婚事,不更激得女孩儿伤心?要再恼恨起来,可就屈了骆家的好意。“郡主,殿下这一路是要日夜兼程的,你……”
      “皇长姊,木槿不怕苦累!木槿只求……”
      “槿儿,坐下吧。”太后开口,“你父王殁于封地,后事有诸多难为之处,陛下与你太子王兄已在尽力周全了。京里的丧仪,总要有你父亲的一脉在场,你若一味要回去,难道要由皇祖母来替你父亲……”说不下去了,以帕拭泪。
      “皇祖母。”木槿哀叫。
      元沔又要劝太后,又要看木槿,一时兼顾不暇,德琳见了正要上前,却有人出声,“木槿,你的孝心,王叔在天之灵必有感知。反而你耽于忧苦,王叔怕是难以瞑目。”
      “你太子王兄说的很是。”太后娘娘接口,德琳肃然起敬——丧子之痛刻在老人家嘴边眼角的每一条褶子里,可仅是一瞬的功夫,人又坐得直直的,拭干眼泪的同时,语调亦复平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你父王早去了也好,一了百了,是享福去了。让他无牵无挂地去,早早地修、好好地修,修个踏踏实实、安康平顺的来世,岂不是好?”
      “……好。”木槿哽着应了,垂首坐回太后身侧。元成却站起来,对太后行礼道,“皇祖母豁达,孙儿景仰。王叔的后事,孙儿定会……”
      “皇祖母很放心。”太后摇头,对元成道,“凡事你做就好了,不必过于想着皇祖母,事事都来回报。槿儿的长兄一心游学,次兄又生来体弱,他们的母亲无人帮扶,怕有许多虑不到的地方,太子此去,要多操劳了。”
      “是孙儿的本分。”元成恭敬。
      靖懿太后点头,从腕上褪下一串木珠,“这珠子哀家戴了许多年了……,你拿去,搁在他……里头吧。”
      “是。”元成行礼接过。德琳低头,抑去泪意:太后说的,是棺木里头——为人母的,以随身之物,伴嫡子共往轮回之路……“皇祖母还有何吩咐?”
      太后摇头,问明元成明日是从宫里出发,便催他快回去、天眼见就黑了,又嘱他千里远行定要小心。元成一一答应了,自元沔、木槿、骆清远到德琳便都起身欲送他。此前只目注太后的元成这才环视了诸人,抬手阻道,“都免了吧。你们……也都顾好自个儿。”元沔闻言便回去坐了,木槿站着未动,清远则只在原地行礼,德琳默默行至门边,打起了帘子——室中诸人的身份,唯她该当此责。
      元成微滞,却是低头迈出去了,慢慢踱过外厅——正堂门口还有一道帘子,德琳还需快步过去再打起那道帘子。
      别苑的屋舍委实不够阔大,短短的几步,路便已走到了头,眼前是张起的帘子,低眉垂目的女子为了照顾他的身量,尽力挑高了手臂,薄暮的天光映过来,仿佛能看到手臂纤细的轮廓,冷硬的心,再也绷不住,迈步出去的一刹,低声,“受累。”
      他迈出去了,珠帘落下,碰出悦耳的琤瑽簌簌声,德琳有一瞬恍神,他,似乎说了句什么?很低、很沉的声音,宛似……从前……,然,他已迈步下了台阶,珠帘还在身后晃动着,能听到窸窣的碎响,她不由暗嘲自个儿是傻了,依礼蹲身,向那笔直行远了的背影道别,“恭送殿下。”声音夹杂在庭院里一众跪送的内侍、使女中间,杳杳,渺渺,即便有心,也难辨闻。
      垂目回到屋中,元沔略略挑眉,似诧异她怎这么快就回来了,口中依旧在回靖懿太后的话,说先已叫人去收拾了几处空院落,即便三、五十人,也尽能住下了。德琳听了几句,方知清远今日起便要执子婿礼,为裕王守灵,方才已议定了木槿守前半夜、他守后半夜——明日杜太傅率宗亲重臣们来吊唁,木槿要有精神答礼才行。
      德琳听的心中感佩,接着元沔话头说了明日湘、沁两位前来的事,元沔道这简单,郡主的西屋空着,那姊妹一块儿住着就行,倒是你……,想了想道,太后佛堂左近的挟屋清爽规整,和郡主的院落又只隔了个游廊,因问太后可使得?太后自道“你做主就好”。元沔随即起身,道“那我且领杜教习过去看看。”
      德琳知她这是借由告退,一来太后像是有话要对清远和木槿说,二来她俩还未得着机会接洽,元沔自是要知道宫里的意向,才好把握行事的分寸。遂随着她辞了太后出来,听她吩咐两个侍女到太后门前伺候了,便将傅尚司要她转告的事逐件交代。元沔听到帝、后只在皇祠祭奠、就不过别苑这边儿了时未说什么,待听到后日云贵妃率宫眷和命妇来拜祭,不过当日来去,只在别苑用一顿斋饭,倒是点头,连说两句“这就好”。怕德琳不解,跟着道“女人事儿多,吃穿住用没一样儿不挑剔攀比的,别苑就这么大地儿、这么些人手,哪顾得过她们?依我心儿,一人三炷香,拜完了赶紧走是正经。”说着话已到了挟屋,指点着德琳看了,见德琳并无嫌弃简陋之意,才提起问道,“你未带随侍的人?”
      德琳回,“傅姑姑安排韶言跟着了。”
      元沔看了看她,摇头,“那是皇后娘娘的女卫。外头的事她自错不了,要照顾起居……”一脸的不敢领教。忖了忖,道,“罢了,过后我的人打发一个过来,你先用着。明日那姊妹俩来了,带的人里拨一个给你就是了。不是本公主小气啊,是我的人你不熟,我怕你不自在。”
      德琳忙道,“公主就别费心了。您要用人的地方多,德琳过后跟郡主要人就行。”元沔爽快,她便也直言。这一路元沔身旁也无侍女跟随,显是都被她派了别的差使。
      “成。你也别多想,并非别苑就没有人手,是我用惯了自个儿的人,笨的、拖沓的我都看不上,也就懒得用他们。有需用处,你来找我就是。”元沔看着她道。——这丫头看着言语不多,心里可真是有数,不怪和太子闹成那样了,母后还看重她。她这么明镜儿似的,定能明白当初在彤辉宫里,她训她并非有恶意,那亦就不需再格外提出来跟她解释,否则反倒讪讪的了。
      元沔乐于修好,再回太后处就跟木槿提了要人的事。木槿自无二话,直道几个侍女,姐姐都可以随意用。德琳自不会那么做,过后点名儿要了那个叫“申儿”的二等丫头。半夏听了直发愣,说教习你光听到名儿、都未见过她人,怎想起要她?德琳未答,倒是韶言接口,“为了你。”
      韶言说那申儿听着是个挑事儿的,调开了,下头的人好管些,再则教习若是要了那五人中的哪一个,她的差使就需分到另几个的身上,郡主这时候顾不上,怕是得你来分,这是给人加活计,你觉得那几个能痛快儿地听你的?
      半夏听了直合掌,连连谢德琳,一面又是惭愧又觉不平,说自个儿做事、对人从来都很公道,亦不藏奸,怎么就换不出她们的好儿?从前在宫里还太平,到别苑这才两个多月,就越来越不像了,整天摁倒葫芦起来瓢,谁有那些好脾气老哄着她们?絮絮地说到最后道“我也知她们不全是冲着我,实在是别苑太清苦了,她们是逼着我去跟郡主说要回宫。可太后娘娘不舍得放人,郡主怎么能走?我去说这个话,不是为难郡主吗?”
      德琳和韶言听到这句,对了下眼色,心里都道这这半夏倒还有可取处。德琳道,“你刚说的这些,等过几日学给郡主听听,她自能教你怎么做。”——闲话之中忽想到的,若拿这些琐事去纠缠木槿,她便无法一味耽于悲苦,倒比空泛的劝慰有用。自然了,得等过了这几日再说。
      韶言听了德琳这层打算,只道“明白”,私下往宫中传讯的时候,道“杜教习擅听明辨,行事刚柔兼济,不退避亦不冒进,轻重缓急拿捏的甚好,尽请放心。”仁慧皇后听了,自是满意不提。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62章 凉夜(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