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7、故人(中) ...

  •   见她如此,秦简拿不准她在想什么,沉吟了沉吟,还是道,“不管你怎么打算的,眼下还是先放下的好。等过了这一段再计议,自有人替你做主。”
      德琳敛眉“嗯”了声,到底有许多话不能跟秦简说——愈来愈觉得元成不易,背负着天大的秘密,她连睡觉都不能安生,怕一个不小心会呓语泄了密。元成却要若无其事地与各色人周旋,真不知他怎么做到的。

      秦简见德琳再无事,便先去了。德琳回到屋中,墨莲和绿菱都看她的脸色。德琳摇了摇头,示意无事。见两个丫头都红着脸颊,额上沁着汗,袖子挽到肘弯,一副粗使丫头的做派,暗暗叹息:她俩个何时吃过这种苦……“能住人就罢了,休出无谓的力。你俩个也忙了这许久,歇会儿去吧。”她淡声。
      墨莲看看她,顺从道,“那小姐您闭眼歇一会儿。我和绿菱姐姐就在隔壁,有事您敲敲墙我们就过来了。”看德琳点头,遂看了绿菱一眼,俩人都退出去了——两间屋子出入都是各自的门,中间并不相通。

      德琳在桌前坐了一阵,细细把秦简说的话思量了一番,想到他说的“黄雀”、“猎隼”,只觉得忧心又茫然,闭目屏了屏息方静下来。又想到自个儿如今的处境,太一如既往或太颓丧只怕都引人耳目,既偏居于此,少动少言当不至于有是非吧?
      德琳打定了主意此后要少与人打交道,却不料当夜就有人找了来:寿昌宫的大宫女彩月。还有,银月。

      两人替换着抱着个竹夫人来的,也未多停留,放下东西给德琳行了礼便回去了。绿菱送了她们回来,墨莲还大睁着眼,一脸迷惑,“她们送个竹夫人来,我能明白是一片好意,咱们来时东西拿得少,她们是怕小姐热——其实这里前后树多,倒比寿昌宫凉快。我想不明白的是银月怎么会来?还是和彩月一块儿?”
      绿菱瞅了她一眼,本懒得说,却见德琳也望着她,只得坐下来,说小姐你们到行宫后不久,银月便病了,因为之前闹那一出,寿昌宫里的人都远了她,若不是彩月心细,发觉她两顿饭未出来吃,赶过去看,还真不知会怎么样。虽说她做的事可恶,可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有个好歹的。我和彩月便给她请了侍医,彩月尽心尽力照顾她。

      银月当时未说什么,病好了可来找我,问我可有法子帮她换个地方,她在寿昌宫实在是待不下去了。我当时也未客气,说待不下去是为什么?寿昌宫容不下你还是你对不起寿昌宫?若是你对不起寿昌宫还要人对你和从前一样,你这不成不讲理的了?她便哭了,说自个儿当时鬼迷心窍,如今明白过来也晚了。我看她那样子也不像装的,便跟彩月说了。彩月是什么人,小姐您也知道,说她对不起的是史姑姑,史姑姑都未撵她,她若能好好的,我自然没有话说。我听她这么说,便原样学给银月听,让她自个儿选,要么离了寿昌宫,但当日的事谁都知道,你是愿意走到哪儿都被人指指点点的、心里防着你,还是继续留在寿昌宫,把从前的糊涂毛病改了,等史姑姑回来再诚心认个错,毕竟你在这里许多年,人熟事也熟,那一篇儿要翻过去了,人人还是看到你的好。最终……绿菱偏了偏头。

      “最终她选留下来?然后洗心革面?然后和彩月好了?然后现在寿昌宫太平了?”墨莲看着绿菱的脸,一句一句地猜。
      “太不太平的怎么说?牙咬舌头、勺打锅沿算太平还是不太平?”绿菱翻眼。德琳却是笑了,“当日史姑姑是怕银月闹事,倒不想还能有这么个结果。你倒是能干。”德琳放了心:昨夜还真想过她们要都走了,史姑姑所托该怎么办。
      “还是银月本性不坏,不然可真回不了头。乍开始的时候和彩月还有点儿别别扭扭的,如今是真好了。往后怎么样就看她自个儿的了。”看到德琳露出笑容,绿菱忙在这事上又多说了两句。
      主仆三人闲话了一阵,便各自安歇了。次日德琳到琅嬛阁,秦简已安排好了,她还是做曾做过的事,待下了值已是申时,阁中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放松挺了一整天的脊背,慢慢走向居处,却见屋前树下有男子的身影负手而立,不由心中一跳,停下步来。

      那人仿佛有所察觉,“倏”地转过身来,德琳一怔,暗嘲自个儿都想些什么,一面已经迈步向前,对那男子蹲身行礼,“参见宁王殿下。”
      有细碎的光影在元俭眸中闪过,“起来吧。”他笑意清浅温煦,“听说你回来了,便来打扰。有事要请你帮忙。”
      德琳望向数丈外抱琴而立的内侍,不十分明白,“殿下是说?”
      “父皇的寿诞,我编了首琴曲,要请你这高人帮着听听。”
      “殿下高看。”德琳敛衽,“抱歉,劳您在这里久等。”墨莲和绿菱怕没轻为难,两间陋室,能请他到哪里就坐?
      “我亦是刚到。正觉着清风习习、古树悠悠的,倒胜过宫中许多地方。”元俭淡笑,“怎样?可否赐教?”
      “敢不从命?”德琳欣然,“只是……”
      “那边的石案就好。只是要委屈你……”

      “殿下休折杀我了。”德琳赶紧打断,他一个为王的都不介意,她一个教习、还是个落魄的教习还挑剔什么?“请吧。”庭中石案也是晾晒书画用的,平整洁净,做琴案倒也使得。
      内侍得指点放下琴,接过墨莲和绿菱送出来的两把交杌给元俭和德琳分设了座,元俭自取了义甲戴于指上,略静了静气,起手挑弦。
      他的琴技德琳一向拜服,这次也不例外:是最易落于俗套的颂祝之曲,元俭却避开了富丽喧闹,琴声中松傲高山,日出东海,无一不扣着“祝寿”的主旨,却也无一不令人觉着心旷神怡,只是……抬眸,元俭的眼正疑问地对着她,自思在他面前直言惯了,因笑着道,“殿下莫非有什么心事?”见元俭眉目一滞,遂道,“有几处起承不是那么流畅,”本该渐高的音却低了下去,该拖足的韵又仓促地断了,常人听不出来,德琳这样的人听了就不同了,一处两处瑕不掩瑜,一再出现就让人有心不在焉的错觉了,“或许是坐的高矮不同又是在石案上弹奏,不趁手……”

      “是编曲的不足。”元俭否认了弹奏的原因,“那你觉着怎么样好?”
      德琳把自己的感觉说了,元俭听罢想了想,选了其中一节,分别试了不同的音高和停顿,点头,“我明白了。总是觉得欠点儿什么,却总是找不到症结。听君一席话!我回去细琢磨琢磨再改一改,过后少不得你还要帮我听一听。”
      “承蒙不弃。”德琳笑答。元俭摘了义甲,叫内侍连琴一并收了。望着德琳,若有所思,“教习的气度,实在令人起敬。”

      “殿下此话……”德琳正要谦辞,却对上元俭洞若观火般的眼,嗒然。垂眸片刻,扬起时只是浅笑,“不然又能如何呢?我垂头丧气或寻死觅活又于事何补?不过更令亲者痛仇者快罢了。德琳如今唯可依傍的也就是一身傲骨了。”
      “未到那么糟的境地,”元俭沉声,别开了眼,“你父亲的口碑、官誉都甚好,不过赶上父皇抱病,暂无精力勘定乱局,故要多受些磨难。你放心,若真是有人借此生事,本王不会袖手。”
      “谢殿下。”德琳深深施礼,感激和抱愧都发自肺腑:元俭的关切毋庸置疑,但元成的谋划不足为外人道,她只能按预想好的受屈却自傲的面目去对所有人。

      “休多礼。”元俭欠身虚扶,看着德琳坐下了才又道,“父皇之疾需静养,本王亦许久不曾面圣了。不过,”他看着德琳,“太子三不五时要向父皇回禀国事,他若建言……父皇当会采纳。”
      德琳垂眼,抿紧了唇,隐隐的受伤和不以为然掩饰不住。宁王看得清楚,眸色一暗,神情莫辨。停了停才无事般地换了轻快的语调,“对了,有件事,去岁大约是春天的时候,教习可曾男装出行过?”
      德琳一顿,慢慢道,“应是有过。殿下……”
      “西城的鸟鱼花市?”
      “不曾去过。”德琳暗吁了口气,“殿下怎么想起问这个?”

      “伊布王子酒后画了幅人像,说是去岁在鸟鱼花市见过的,眉目间与你有几分相似。故冒昧问你。”
      德琳好好想了想,才理会了听到的是件什么事,伊布、回纥的七王子,在鸟鱼花市上见到了位……女子,男装的女子,念念不忘……又惊又笑,“王子并不知那人是谁、且……至今尚未找到?”
      “应是如此。”见德琳瞠目,元俭亦笑,说王子只有那次借着酒意多说了几句,过后再问便推搪是酒话,当不得真。他既不愿说,自然谁都不好迫他。

      “这么说并非那么上心,不然拿了画像请殿下帮他张榜找寻,岂非容易许多?”
      “他断不会那么办。”元俭摇头。德琳言罢也觉出不妥:又不知那男装女子的身份来历,若是个名花有主的,这一张榜还不闹出满城风雨?只是正这么想着,却听元俭道,“他也就是酒后失言收不回去了,不然连一个字都不会漏的。”
      德琳奇道,“这却又为何?”

      元俭看着德琳道,“七王子这回进京,名义上是为父皇祝寿,还有层用意应是为他的婚事来的。迟迟未向父皇请旨,当是怀着线希望,想要找到当初那个人——从进京之日起,他几乎日日到鸟鱼花市,回过头看,其意昭然。可惜人海茫茫,王子未能如愿。既如此,他只能收心……”
      “要如此可就忘了那人吧,”德琳明白了伊布的意思:若能找到自是一番打算,找不到则只能求娶公主,自不能让人、尤其是天启的王爷——那是公主们的兄长——知道他心有别属。“想的是一个,终日要对的却是另一个,是要怎么样呢。”
      “有什么稀奇呢?”元俭敛眉,“王族子弟的姻约,多少身不由己……”咳了一声,抬眼,含笑道,“我看王子的情形,这几日就该上奏求指婚了。今日这些闲谈,教习听过便罢了吧。”
      “德琳今日光听殿下说要为陛下祝寿,一心都在想曲子要怎么改,还说过别的么?”德琳迷糊。
      元俭笑了起来,起身,忽看到内侍手里的琴,停了下来,“要不琴就放在你这里吧,省得下回还得再抱过来。”瞥了德琳一眼,“你闲来抚抚也好,不像绣花那么伤眼,也不像画画……心不静,纸上凝聚的都是忧郁之气。抚琴是发散的,有助抒解。”

      “谢殿下。”德琳施礼,示意墨莲上前接了琴。待元俭和内侍走了,才疑疑惑惑地问,“殿下知道我眼睛的事?”
      墨莲摇头,“殿下来光问了您何时回来,再就在那儿来回踱步等您,并未问过我们话。”
      绿菱道,“许是听太子殿下、或者太医说的?”
      德琳顿了顿:她确信元成不会跟宁王说,太医处应也吩咐过了……不过也许是她多心,元俭只是随口说的,恰合了她的境况而已,况也不是什么大事,遂放下了。随手拨弄了几下琴弦,铮然之声甚是悦耳,想到元俭的提议,生出兴致,叫墨莲把她的义甲找出来——元俭的义甲虽在琴匣里放的,可一来不见得合她的手,二来既是男子又是王爷的东西,她也不便用。至于她自个儿,不管技艺精不精,琴棋书画的东西可都是齐备的。

      墨莲和绿菱把东西找出来,德琳已想好了要练什么:《凤翥》,从前没有功夫也不肯吃苦,琴技生疏得很,虽喜爱这曲子,却不能自如弹奏出来。如今被“放逐”了,权做是磨练心性也好。自然了,若有所成就更好。
      德琳自此白日在琅嬛阁当值,下了值便多数时候在树下练琴,墨莲看得又忧又喜,对绿菱说“小姐这是被琴迷住了吗?可也好,她一门心思扑在这上头,倒不必被那些烦心事折磨。”
      绿菱给瓶插的荷花换着水,淡淡道,“我倒觉着小姐是借着练琴不想跟你我说话。”不想说什么,自然是不想说那些烦心事。
      墨莲道,“那是何苦?我们两个又不会多话,小姐不想说就……”

      “小姐今儿反常,你未觉着吗?”绿菱打断。
      “有么?”墨莲往外张望,将信将疑,“那不好好儿的在看琴谱吗?”
      “你看那琴谱上落的叶子。”她头遍过去送茶的时候,那片叶子就在,这半天过去了,那叶子还在。
      墨莲好好看了看,觉出不对来:德琳竟一个姿势不动,哪是在看琴谱?不是睡着了就是在发呆——发呆的可能性更大,睡着了还会打盹儿的不是?未多想,抬步就要出去,却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跟着就见秦简汗流满面地进来,“德琳!”
      沉思中的德琳被这一声唤得回神,惊立起身,琴谱落在地下,“秦大哥?”
      秦简“呼呼”地喘着粗气,瞪着德琳一时说不出话。屋中的绿菱和墨莲一看情形不对,赶紧都出去了,秦简恰已匀过一口气,“太子下令,查封杜府。”

      “什么?!”
      “小姐!”
      看到德琳摇晃了一下,墨莲和德琳顾不得别的,齐伸手要扶,德琳却只是晃了一下,慢慢坐了下去,“原来是这样。”
      她没有意外,只有疲惫,似乎还有点儿如释重负。秦简看出异样,坐到了她对面,“你已经知道了?”论理不该啊,他得到消息就赶过来了。
      德琳迟疑了一阵,说了句“等我”便进屋去了。不一会儿拿了张叠好的纸笺出来,拆开,递到秦简面前。

      “信我。”两个凝重的字,墨浓笔沉,是承诺,也像是封缄,让所有的话都问不出来。
      秦简看了好一会儿,原样叠了还给德琳,“太子的?”问句,却不需要回答,太子殿下的字,他认得。原来他提前给德琳警示了。他还顾念、防备着德琳听到消息会惊惶,那他便不会对杜氏做绝吧……
      墨莲和绿菱不知纸上写的什么,见秦简看后的脸色不那么难看了,多少放了点儿心,一齐看德琳。
      “昨夜瑾言送来的。”德琳告诉秦简。两个丫头互看了一眼,羞愧:这几日太劳累,一入夜便睡沉了,竟丝毫未听到隔壁的动静。不过从回来再未见到太子或东宫的人,还以为……原来是她们想多了……

      “那你要信他?”秦简盯问。听口气,瑾言是太子的亲信吧。
      “……信!”瑾言送了信便走了,她从那时到秦简来之前,心一直悬在半空,此时忽然落地,只觉得筋疲力尽。混混沌沌中,难以理出头绪,先想到的只是不能令秦简误会了元成,免得义愤之下有什么举动,坏了元成的事,也白把自个儿搭进去,“那天你说过的话,我一直在想。或许这次,他真的是陷在一个困局里,有些事是不得已……只要是为了天启,秦大哥,我信,信他能力挽狂澜,也信我们杜氏真金不怕火炼。”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27章 故人(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