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杂思(四) ...

  •   1.幻影化私奔之恢恢乎其于礼教有余地矣:

      “《离魂记》叙王宙与倩娘相爱而不能结褵,王宙出走,倩娘病,魂离躯体,奔随王宙,王宙不知其异,同居生子,五年后二人归乡,倩娘魂体合一。”

      你就说我们到底私没私奔吧!

      2. 广岛原子弹爆炸:来自远方的投射,蘑菇云的升起,快门的暂停,胶片的冲洗,历史性时刻的见证,军事摄影的命运在闪光灯下开始摇摆起来。

      3. 白居易:一生顺遂,受过的最大委屈就是江州之贬了。

      年少成名: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凭空出世,惊艳全唐。
      科举考试: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迹升清贵。
      诗歌事业:“救济人病,裨补时阙”与“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两面调和,互不冲突,无需呕心沥血,自是悦人心目。
      赢得生前身后名:所作诗篇于当时流传度知名度大众喜爱度相当高——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去后得当朝皇帝唐宣宗亲自作诗凭吊——文章己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符离初情: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软玉温香: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轻风高谊: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你以为的江州之贬,天涯沦落,抑郁潦倒,而实际上的江州之贬,“岁廪数百石,月俸六七万”,受伤的只是心灵,物质从未被侵扰。兼济之志,独善之义,江河万古之名,初恋知音佳人,什么都有了,什么都体验了,什么也都实现了。圆满一生。

      4. 有些国家发动战争最大的敌人不是目标指向国,而是出师有名否(正义性)。这也是为什么春秋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得以成为流行时尚,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被后世人人喊打致以遗臭万载。

      5. 《基督山伯爵》真正的爽点所在是直到最后伯爵都没有丧失善良的人格,这是最大的胜利。我和你们永远不一样,也曾迷失,但最终找回了自己。

      6. 刘禹锡:一身反骨俗难剔,满颈逆鳞犹完存,吾又归来矣!

      十二年前诗人被贬后应召回京,作《戏赠看花诸君子》,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影射朝廷新贵,因语涉讥刺,遂又遭贬谪,十二年后诗人再次应召回京,不改其志,作《再游玄都观》,以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嘲笑政坛匆匆过客。前度刘郎今又来,归来仍是少年。此时再看《秋词二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中尽是斗争之意,振衰之情,生命之力,一次次的打击,一次次的坚守,刘禹锡无疑是在永不服输的战斗中感受到了恢宏的欢乐。

      7. 相较于《老人与海》,《飘》中的白瑞德才应该是漂亮国真正的形象代言人。

      8.这是何意?

      “他会这样说,也是由于他是带有悲剧色彩的同性恋,并染上了令人扼腕的绝症。”

      “他宣称二不可分离,同时他在对他人进行精神侮辱时花样百出。”

      “展开空间,正确地对待你的身体。”

      “吉尔·夏特雷喜欢参加夜间的聚会,正是遵循了这条生命的金科玉律。这比其本身看起来更具有禁欲的风格,因为,至少对夜间欢愉空间的构建与对其赞同在责任上是一致的。”

      “吉尔?夏特雷阅人无数,但在那些泛泛之交中,孤独和逃避是大剂量的但最终无疑是致命的毒药。”

      9.苦吟——文章憎命达之困

      痛并快乐着,清贫寒蹇固然不堪承受,但功名富贵确会折损诗歌生命,两者摇摆之间,浮沉倒悬,忧得患失,于是愈加消瘦、冷清、僻苦。

      10.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中生。

      真的,有些诗人在历史深处的身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事实的检验与后世的对照越来越伟岸。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