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5、杂思(三) ...

  •   1. 你可以虚构一篇调查报告吗?

      纳博科夫《微暗的火》,一部由前言、一个999行的诗、正文注释、附注索引四部分所组成的长篇小说,全文皆为作者虚构,前言含混其词,第三段评注部分似由故中人物金波特凭空想象,碎片四的实证又与前文所述内容相互印证,无为有处有还无,什么是真实?

      2.由《过华清宫》看杜牧诗的电影镜头感:

      近景[诗人停马暂驻,绿杨阴下抚摸着马背,心不在焉]
      特写[低眉顿足、心神恍惚的诗人缓而回头远望]镜头给到赋有深意的眼神。
      全景[远望的诗人、打着响鼻悠闲吃草的马儿、平坦辽阔的平原、闾阎扑地、层峦耸翠的骊山]
      远景[山顶上华清宫千重门依次打开]悄然转换摄影主体。
      近景[伴着清风白云、管弦歌舞,杨贵妃随着依次打开的重门曼步走出,立定而后惊鸿一笑]
      中景[黄尘四起,是南方送的荔枝鲜果到了]
      再次切换摄影主体[思绪回笼的诗人眼睛清明,流动着深切的忧愁痛愤,回过头来看向前方,那是(全景)——为使贡荔色香具持,州县邮传疾走,行人避让,力穷命绝,人马僵毙,相望于道]

      3.《世界的仿品》中“希腊的复兴,意味着我们完全不再是希腊人”与“当我们开始怀念一个时代的时候,说明那个时代已经逝去”为同声相唱之慨,但似乎每个人、每个群体、每个时期都会向往憧憬着一段我们不曾存在或已经不再属于我们的过去。

      4.李贺的诗像在一张冥色的刮纸上作画,铅成的刮刀磨磕砺刃,油墨屑四散,诡形奇制的斑斓色彩显现,于是浓暗与艳丽、衰残与惊魅、幽冷与华美一齐如枯兰愁谢。

      5.诗者……上自圣贤,下至愚騃,微及豚鱼,幽及鬼神。群分而气同,形异而情一。

      白居易诗歌主张(x)当代文艺创作准则(√)

      6. “对于博雷耶来说,风格通常是一种将恶心之物装扮起来的方式”

      不禁联想到近来一位民国大师的平反昭雪、洗冤除屈,诚然,其于民族性格、精神、语言、文化等的见解不可谓不深刻独到,但堂而皇之鼓吹一夫多妻、明目张胆宣扬忠诚大宪章、 食古不化致力于□□实在触犯了大原则底线上的错误,更有公开拿自己“嬉笑怒骂的怪人”的称号为“茶壶茶杯论"等一系列陈旧自私、自大傲慢的观点打掩护、作掩饰之嫌疑,确为无耻。

      7. 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孤兽走索群,衔草不遑食。

      晚秋寒蝉的可怕之处在于奄奄一息的残响哀鸣,那是灾难的前影,随后冬将铺天盖地。而薄暮是黑与白,夜与昼,天与地,所有的交界之处,所相消散,妄念停息,归鸟,我何处有归,走兽,人不如兽。

      8.人与猫:

      人不愿被同为独立主体的他人pua,但愿意被猫,并且甘之如饴,此非智识性的高低,而是关乎美。人愿意臣服于美,但只是精神层面的自说自话,不必寻求回应,也毋要遭受想象之外的痛苦。

      9.一分钟了解《赠白马王彪》的顶真回旋:

      山冈高耸入云,我的马身染玄黄之疾,(身染玄黄之疾犹能前进,可我的心绪却忧郁曲折!)

      想要回去绝无可能,(我只能紧握缰绳在原地踟蹰徘徊,可徘徊踟蹰在原地又有什么可以值得留恋的呢?)我对王孙的思念没有极点!

      感于物象触伤了我的心怀,(我以手抚心发出长长的叹息,可叹息又有什么用呢?)天命与我的意志两相违背!

      ……

      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使人读来有种“世界以痛吻我,活着又能抵抗什么呢?”的悲愤之感。

      10. 夜晚意味着什么?

      失眠是一个人与自我思想的狂欢。它们会一个个从脑子里蹦出来与你一起思考白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