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如何阅读《战国策》? ...

  •   答:直接看注释与译文(X)
      从文中不同人物所处阶级立场去寻求各自破敌致胜之法(√)

      例:卷一 东周策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原文: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齐将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曰:“大王勿忧,臣请东解之。”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周赖大国之义,得君臣父子相保也,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晖台之下,少海之上,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谋之于叶庭之中,其日久矣。若入楚,鼎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弊邑固窃为大王患之。夫鼎者,非效醯壶酱甀耳,可怀挟提挈以至齐者;非效鸟集乌飞,兔兴马逝,漓然止于齐者。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万人輓之,九九八十一万人,士卒师徒,器械被具,所以备者称此。今大王纵有其人,何途之从而出?臣窃为大王私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弊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

      译文:秦国发动军队逼近洛阳城下,向东周朝廷索要九鼎,周君为这件事感到忧虑,就告诉大臣颜率,和他一起商量对策。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让臣往东去齐国借兵救援。”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秦国的这种行为残暴无道,想兴兵来周索要九鼎,周的君臣在朝廷里商量对策,认为与其将九鼎给秦国,不如将它送给贵国。使处于危险中的国家得以保存,将会给您留下美名;能够得到九鼎,将是厚重的宝物。请求大王考虑一下这件事。”齐王听了大为高兴,就发动了五万人的军队,派遣陈臣思做大将,前去救援东周,于是秦国的军队撤退了。
      齐国向东周索要九鼎,以兑现颜率的诺言时,东周国君为此事感到忧虑。颜率说:“大王不必忧虑,请允许臣去齐国为您解除烦忧。”于是颜率来到齐国,对齐王说:“这回我东周仰赖贵国的义举,才使我君臣父子得以平安无事,所以东周愿意献出九鼎,但是却不知贵国准备走哪一条路将九鼎运送到齐国?”齐王说:“寡人打算借道梁国。”颜率说:“大王不可向梁国借道啊!梁国君臣很早就想得到九鼎,他们在晖台和少海一带已经谋划很久了。一旦九鼎进入梁国,就很难能出来了。”于是齐王又说:“那寡人向楚国借道。”颜率回答说:“大王这也不可以啊!楚国君臣为了得到九鼎,很早就在叶庭(地方名)进行谋划了。一旦九鼎进入楚国,就很难能够出来了”。齐王说:“那么寡人应该从哪条路将九鼎运送回来呢?”颜率说:“我东周君臣也在私下为大王这件事忧虑。因为九鼎,并不是像酒瓶子或酱罐子一类的东西,可以提在手上或揣在怀中就能拿到齐国,也不像群鸟聚集、乌鸦飞散、兔子奔跳、骏马疾驰那样飞快地进入齐国。过去西周讨伐殷商的时候,得到九鼎,就一只鼎都要九万人一起才能够抬动,总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用到的兵士和工匠,以及所需要准备的搬运工具和被服用具更是难以计数。如今大王即使有这种人力和物力,也不知道从哪条路把九鼎运来齐国。所以臣一直在私下为大王担忧。”齐王说:“贤卿屡次来我齐国,说来说去还是不想把九鼎给寡人了!”颜率赶紧解释说:“臣怎敢欺骗贵国呢,只要大王能赶快决定从哪条路搬运,我东周君臣可迁移九鼎听候命令。”齐王终于打消了获得九鼎的念头。

      解:
      全场“最大输家”齐国:
      问题在于没有沉得住气。此时是东周国前来求齐国出兵救援解除秦围,而不是互相交换筹码换取利益达到双赢,也就是说齐国完全可以借此机会继续往上要价、往上加码、提更多的要求从而获得最大利益成为全场最大赢家,而实际操作中颜率至齐话还没没有说完,齐王直接大说,立即马不停蹄地出人出兵出力,最后落得了个两边吃力不讨好、被用过就扔、无处申辩的窝囊结局。

      破:
      1.对颜率提出的请求与报酬不作明显表态,再偷偷放出风声给秦国,看秦国如何出价,秦如何出价是秦需要思考的难处,无论最后我们做出什么样的度量抉择,先让自己占据主动位置,此为上策。
      2.颜率所述说的“存危国,得美名”的好处是确实存在的,但九鼎是画出的一只大饼,东周国处境紧张,需求迫切,可以拿捏住这一点将九鼎握在手里再出兵援助,此为中策。
      3.再不济不出兵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倚桥看水流,坐收其利,也为一策。

      出师无名的秦国:
      离间即可。东周既然可以画大饼,那么秦国也可以轻松地揭穿此骗局,言明利害,陈说按兵束甲的对其的益处,再给予相应的金银财宝等实在好处劝说其按兵不动,以成大业。

      看似大获全胜的东周国:
      计谋永远只是计谋。外交辞令只可解一时之渴,不能解长久之饥,东周的根本弱势在于他的国力衰微,国防军事力量受人挟制,不解决这个问题,灭亡只是或早或晚的事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3章 如何阅读《战国策》?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