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 14 章 ...

  •   给王守仁浇下一盆冷水的人,名叫许璋。
      这天,王守仁正在余姚郊外的一处山林边吟诗作赋。作为一名爱好辞章的文人,时不时寄情于乡野山水是他们的标配,他的爷爷王伦在世时是这样做的,记得小时候,爷爷偶尔会在竹林边支起古琴,时不时地弹奏一曲,也许,他“竹轩翁”的名号就是这样来的。遍观历朝历代,许多文人雅士也是这样做的。
      王守仁年轻气盛,他的很多诗作都是借山水风物表达自己宏伟志向的,今天,他在山林边吟诵的诗作也不例外。
      “好一个有志青年,可惜,志向没用在正途之上。”突然,一个白衣男子从山林中飘然而至。
      来人正是许璋!
      多年来,许璋一直过着云游天下、居无定所的生活。今天,他刚好来到余姚的这片山林里。
      现在的王守仁已经不同于早年的那个毛头小子了。在师从了娄谅,又先后经历了这么多的波折之后,他已然变得沉稳而从容。
      “请问先生,什么才是正途?”王守仁淡淡地问。
      “军事!”许璋不给他绕圈子。
      “军事?”这正是王守仁感兴趣的事情,早年间,他舞刀弄棒、任侠游猎,不就是一个小军事迷吗?
      然而,王守仁不露声色,只是继续淡淡地问到:“文章乃千古之事,可为万世开太平,怎么反倒不是正途了?”
      没想到,接下来,许璋把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此言差矣!文章是小技,小技难成大业,更何况是圣贤呢?”此前,许璋已在王守仁吟诵的诗章中窥得他有圣贤之志,所以说出这样一番话。
      仔细想想,像诗仙李白、爱国诗人陆放翁之辈,虽然有千古名篇传世,但是,终其一生,也不过如流水浮云,并没有带来社会的实质性变革。想到这里,王守仁突然生出一丝悲哀和失落——他王守仁怀有成圣成贤的大志向,本就不想单从某一种技艺上哗众取宠,走上辞章的研究,也是因为屡受人生的打击,实在找不到万世开太平的路径的无奈之举啊!
      许璋的话,无疑正中他的“软肋”。
      “那敢问先生,为什么军事之学就是实现宏图大志的正途?”王守仁接着问。
      “时代社会风云变幻,而军事之学是挽大厦于将倾的不二法门。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为国建立奇功当是第一选择,而这,也是通往圣贤之门的一条通途啊!”如果说刚才王守仁还是假装镇定,那么,许璋这一番慷慨陈词真是再一次戳到了他内心深处的渴望——为国建功立业,为万世开太平,这不正是他多年来一直在苦苦追寻而不得的东西吗?
      许璋此言一出,王守仁再也不能冷静,他一把拉住眼前这位颇具仙风道骨的高人的手,激动地说:“先生,愿闻其详!”
      想这许璋也不是空有其表没有真才实学之人。他早年曾经师从陈白沙,对理学也颇有研究,不过,他也像王守仁一样,并没有真正参透理学的精髓,所以,才转而研究军事理论的。
      接下来,许璋从《孙子兵法》的精要之处开讲,一直讲到诸葛亮的排兵布阵和奇门遁甲等奇幻法术。有些知识王守仁只是从传说中听过,没想到竟然有民间的高人真得精通这种法术。这样的军事知识无疑对王守仁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王守仁本就有一定的军事基础,加上自己悟性极高,很快,他就掌握了许璋的真传。有了这些东西,王守仁“经略四方”的志向瞬间死灰复燃,从此,他果断丢掉了不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辞章之学。
      公元1945年,一年一度的会试又要来临了。王守仁在家人的敦促下,从余姚回到北京,准备参加考试。所有人都对他抱有极大的期望,认为他经过总结上次的经验,一定会在此次会试中大放异彩。然而,很快人们就发现,王守仁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温习功课上,而是利用一切机会跟人们大谈用兵之道。每当遇有宴会,他就用餐桌上的糕点、水果“排兵布阵”,不失时机地在众人面前演练自己刚刚思考出来的阵法。他的很多军事理论,甚至连一些久经沙场的将军都闻所未闻。
      一天,王守仁在一位将军面前又兴高采烈地演习起自己的阵法来。这位将军不以为然地说:“阵法倒是非常精妙,可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我们总不能摆起阵来等着敌人往里钻吧?”将军的意思很明白:你一个文弱书生,根本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怎么尽干这些不务正业的事情呢?
      可是,王守仁不以为意,他把阵中的几个果核稍微改变了一下位置,然后对将军说:“你看,只需变换一下,就是另一种阵型,如此精妙的布局,足以应对任何的变化!”
      将军讥笑:“你这就是纸上谈兵,真正的大战不是靠摆个阵型就能应付的了的。”
      “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王守仁并不气恼。
      “那你还搞这些不着调的东西?”
      “怎么能是不着调呢?”王阳明说,“真正的战争其实不在战争之中,而是在战争之外!”
      这句话听起来颇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将军皱着眉头问:“此话怎讲?”
      “阵法只不过是形式而已,阵法的精要之处在于攻心,战争就是攻心为上!”王守仁进一步解释。
      将军仔细想了想,他认为王守仁说得不无道理。但是,将军也是个好面子的人,他不想这么快就被这个书生给弄得颜面尽失,于是气急败坏地说:“对!你说得都对!但是,你真得带兵打过仗吗?你又有机会上战场吗?”
      王守仁哑口无言——是啊,他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如果连会试都过不了,又怎么有机会带兵打仗呢?
      这当头一棒,一下子把王守仁打醒了——不管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先获得一个平台啊!唉,带兵打仗的事目前看起来无疑于空中楼阁,还是先把会试过了,等有了一个合适的平台再琢磨其他事情吧。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 14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