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24章 ...

  •   骆驼坪仅剩的一些村民,他们下不了决心离开,许多上了年纪的或已经饿得奄奄一息的人,他们走不动远路,而且他们对故土有深重的依恋,觉得与其风餐露宿、客死他乡,还不如饿死在这里体面一些。

      姒儿在院里望着屋顶,师门仙人之前经常会出现在那,如今却已许久未见。

      姒儿晃了晃脑袋,想起他作甚……

      入了屋,姒儿准备去关窗,窗外抬起一脸,庞大的兽脸将窗口都挡上了。

      “哎哟!”

      姒儿被吓得不轻,她顺了顺气,发现竟是那头巨狐作祟,它是故意冒出来吓唬她,姒儿气得怒火往上冒:“你……你可恶。”

      姒儿伸手出窗想打它,还没打到,巨狐已经淘气地逃之夭夭。

      “这家伙……算你跑得快。”姒儿又好气又好笑,“本以为你迟早会被人抓走,原来你还是个逃跑好手,我真是操哪门子心呢。”

      姒儿依在门口,用小刀刮着几株砍来的芭蕉芋,一些行人哀怨结伴,拖家带口路过。

      他们饿得面黄肌瘦,脸上的皮就剩个颧骨撑着了。

      有个男子走过来,“姒儿,你家可还有余粮?借点路上吃。”

      姒儿亮了亮手里的芭蕉芋,说道:“哪还有余粮?你看,我们都已经准备用这个充饥了。”

      “那你们还等什么?不跟我们一起逃命去?在骆驼坪只能等死了。”男子说。

      姒儿耸了耸肩:“我们也准备走了,就这几天。”

      国君所赐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逃荒已是一种必然。

      “你们往哪里去?”姒儿问。

      “去蜀国……或者一路往东吧……”男子说话萎靡不振,对生活的希望是一点也感受不到了。

      看着人们背着家当逃离,姒儿叹了口气,又继续往盘里刮着芭蕉芋。

      这时,姒大兴高采烈地进门,“姒儿,你看爹爹抓到了什么?”

      姒儿抬头,见姒大手里提着一头叫不出名字的鱼,还不时往地上滴着血,他掩不住笑:“这褒河枯竭了那么久,竟还有鲜鱼捡,你说奇不奇怪?哈哈,看,这鱼丑是丑了点,还没了尾部,但胜在肉多,我们又能撑上几天了。”

      姒儿放下手中的活,上前看爹爹手里提着的怪鱼,怪鱼全身乌黑的鳞片,尾部残缺还散发着腥味,它瞪着一双大眼,看来是死了。

      “爹爹,这怪鱼褒河捡的?”

      姒大可高兴坏了,“我沿着褒河边走,就看到它躺河道里,还好我眼明手快抢先一步,才没让别人捷足先登。”

      姒大眼睛睁得锃亮,像捡到宝一样。

      姒儿捏着鼻子皱眉道:“咦~什么味道?这鱼馊掉了吧?”

      “不会。”姒大胸有成竹,以过来人的口吻说:“看起来才刚死不久,炖开了就能吃。”

      姒儿仍捏鼻嫌弃道:“爹爹,这东西看起来就不像能吃的,快把它扔了吧!”

      “瞎说,这年头还有挑剔食物的。”姒大像个老顽童,护着鱼不撒手。

      见姒大一意孤行,姒儿冷漠道:“反正我是不吃。”

      姒大把怪鱼往案板上一搁,拿刀就准备宰,还对女儿笑道:“嘿嘿!话别说太早,等煮开了闻到香味,你肯定抢着第一个尝。”

      说着,姒大的刀就往鱼腹切去。

      姒儿好说歹说都不管用,姒大铁了心要煮了那怪鱼,但凡不用为下一餐担心,她的反对也能坚决点,最后只能讪讪地由他去了。

      姒大将怪鱼刮去鳞片、去掉内脏,然后大卸八块,进屋将它下了锅,烧制许久,揭开锅盖,一锅浓白的鱼汤终于熬制成功。

      姒大用长勺舀了鱼汤尝了一口,吞下一口热乎后满意地点点头,“嫩滑鲜美,不错不错。”

      姒儿也出门找吃的,她前前后后逛了许久,不说田地里,这里每家每户的菜园子也都完全没了产出。

      姒儿又往更远处走,终于在一处野地寻到了疑似能吃的东西,这是一种野山果,在灾年里还能结果,看得出它的生命力是极强,

      姒儿采了一颗放在口中咀嚼,口感既柴又酸,姒儿难受地吐了出来,“怪不得没人采去吃……”

      姒儿本想算了打道回府,思来想去最后还是采了一篮,这有总比没有好,家里余粮已经不多,必须最大程度地预备能吃的东西,不然最后只能去啃树根树皮。

      姒儿回到家喊了一声,没有第一时间听到父亲回应她就觉得奇怪了,她把篮子搁在石桌上,进了屋,姒儿先闻到一股鱼汤味,然后发现晕倒在灶边的姒大。

      “爹爹!”

      姒儿急声上前搀扶姒大坐起,“爹爹!怎么回事?我出趟门的功夫你怎么就晕倒了呢?”

      姒大虚弱道:“我尝了一口鱼汤……就觉得天旋地转地……”

      姒儿扶着他慢慢站起,“我就说那鱼不能吃吧,你不信,那鱼你都叫不上名字来,还敢吃。”

      “这样看来,确实是吃不得……早一点知道就好了。”姒大后悔不已。

      这老头真让人不省心。

      姒大只能又躺回了房,这段时间于他真是多事之秋,不是被饿倒,就是被毒倒。

      姒儿为他拭额头上的汗,见爹爹的晕眩之症迟迟没有缓解的迹象,姒儿急得不行,说:“我去请老村医来给你看看。”

      姒儿默默一个人消化情绪,她不畏天灾,依旧对生活保留希望的根本原因,是她清楚知道自己要坚强,才能照顾爹爹挺过灾荒。

      当姒儿去到村医的住处时,村医的小徒弟却道村医逃难去了,姒儿诧异之余又觉得合理,空有医术也得吃饭,再说了每天都有病倒饿倒的人,身为村医生会没有一刻安宁的。

      真是没有一件事是容易的,可是父亲中毒,事情可大可小,姒儿看那年约十岁的小医徒正整理着一墙的药架,姒儿说:“小鬼,既然你师从村医必也有所见识,你就带上药箱帮忙出诊吧,我爹爹现在正难受着呢。”

      “姐姐您高看我了,我交了拜师礼还未学到本领,师父就跑路了,你敢把病患的安危交给我?”想起放他鸽子的师父,小医徒也是痛心疾首。

      姒儿:“我已经找不到别的办法了,我爹爹就是个普通中毒,你看看带点什么药,现在就随我去给他瞧瞧!”

      “不行,我真的看不了,要不,你去请大巫给看看?”小医徒建议道。

      大巫?可行吗?

      小医徒的话点醒了姒儿,骆驼坪确实常驻着一伙巫师。

      这些巫师在村里是特别的存在,他们职责广泛,大到被国君请去作法驱邪谋国策,小到为村民占卜解梦治伤病。

      姒儿一家对巫师没有好感,爹爹是信神仙的,对巫术不太相信,姒儿则是觉得巫师造型奇特、行事阴森,每每遇见他们姒儿甚至都绕着走。

      巫师们所住的巫庙位于村西,由数间宽大的茅屋组成,宽敞程度在骆驼坪排得上号,庙顶覆盖着树藤,只是藤叶已经枯黄。

      如果不是今日爹爹有难,如果不是没有其他办法,谁会想不开来巫庙,这里一点吸引人的地方都没有。

      现在对姒儿来说已经不存在信神仙还是信巫教的问题了,她必须找到人为父亲解毒。

      姒儿壮着胆子往里走,见庙里庙外巫旗招展,巫旗上的巫徽给人一种神秘感。

      姒儿听见中堂传来有节奏的鼓声、念咒声。

      巫师一派就是这样,虽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信仰他们,他们还是不遗余力、不分昼夜地做着法事。

      姒儿直达中堂,中堂大门敞开,姒儿一近门口,见到一室披着头巾带着面具的巫师,大巫师盘膝而坐,左右两排巫师同样依次正襟危坐,他们围着一口高挂的大鼎,鼎底用铁索绑着一烤炉,正给大鼎不断加热。

      姒儿猜测,他们正进行着一个目的不明的仪式。

      姒儿对这里的嫌弃没有好转,在一个不喜欢的地方,感觉眼睛和心灵都受到了腐蚀。

      注意到门口的姒儿,巫师们齐刷刷回头看她,说起来姒儿还是第一回进巫庙,一时间与十几名面具人对望,强烈的压迫感让姒儿内心很难不发毛。

      大巫师坐在正中间,气势凌人,他也抬头看这名突访的少女。

      姒儿一眼就猜出他地位超然,是这里的巫师头头。

      离最近的一名小巫起身走来,“姑娘,巫庙今日不接待访客,请回吧。”

      姒儿壮了壮胆,心想如果对这里有偏见就别来,既然来了就不要退缩。

      姒儿镇定地说:“可是我有急事求助大巫师,都说大巫师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烦请通融引见。”

      那小巫有点不耐烦,“国家正值危难,大巫师正忙着作法求天神拯救褒国,无空抽身助你,你请回吧!”

      这时,身后传来动静,两排巫师像是得了指令,纷纷起身退场,他们不紧不慢地从姒儿身旁出了门。

      刚才说话的小巫见同伴们都走了,也连忙转身向大巫师躬身致了个礼,然后也退了出去。

      姒儿看明白了,是大巫师命令他们退下的。

      “姑娘!请进。”

      大巫师的声音虽低沉,却中气十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