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墨菲定理 ...

  •   秋天已经过半,天气渐渐冷了起来,然而在长生村东北角的一处山坳中,数十名大汉穿着麻布短打,头上包着一块黑布,喊着号子运送一根根长木,汗水从身体各处流淌而出,将一个个汉子包裹得油亮。

      山风呼啸,山坳中热火朝天的景象同几里外渐渐迈入蛰伏的乡村俨然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地面有被特意平整过的痕迹,大点的石头和灌木全都消失一空,而在山坳西边的一处拐角,有热气不断从山洞里涌出,隐隐可听得见打铁的声响。

      再往前走数百米,一座小山伫立,这正是大汉们最终停下的地方。

      山脚已然积了许多木头,在木头堆旁是十几座简陋的木制房屋,更远处则是更多房屋的地基,此时屋中已经飘起炊烟,厨娘们正在为晚上的餐食做着辛勤的准备,几个汉子正背着矿镐从小山中走来,每人推着一辆独轮车,车上满是新采的铁矿石。

      这些汉子面容凶悍,肤色较黑,一看就是好勇斗狠的性子,与他们身上的矿工装备格格不入。

      棚屋对面是正在烧炭的炉子,一个头发斑白的老汉守在炉前,嘴里叼着水烟袋,双目微阖,偶尔看一眼天色。

      突然,老汉鼻子动了动,慢悠悠地站起身来,将水烟袋放在一旁,拿起手边一根尾端弯曲的铁棍,将面前其中一个炭炉打开,里面净是烧好的木炭。老汉用铁锨铲起一把,放到眼前细看,接着再用手捏,脸上顿时浮现满意的神色,将木炭挖至旁边一个大筐当中。

      路过的矿工上前帮忙,老汉也不推辞,笑眯眯地站在一边,嘴上又叼上了水烟袋。

      矿工也是个识货的,一边挖一边赞道:“王二爷,您这炭烧得可真好,去年你送我那三十斤,把屋子里烧得热乎极了,味道也小,我看不比张员外家那什么银丝炭差。”

      王二爷吸了一口烟,心里正舒坦,被这后生一吹捧,心里就更舒坦,满脸皱纹都舒展开来:“那还是不能比,不过银丝炭是给达官贵人用的,要的是干净漂亮,咱们这炭是用来炼铁的,没那么多讲究,就是越热越好。”

      “嘿,就是这道理!”矿工放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道,“我听那边的人说,咱们这次炼的铁可不一般。”

      王二爷抬起眼皮,炭炉的热气蒸腾,老人家脸上的汗已经被蒸干了好几次,脖子上结了一层薄薄的盐精,他伸手抹了一把,搓了搓,端够了架子之后,才慢吞吞地回道:“当然不一般,这次要出的货,是百炼钢!”

      矿工眼睛瞪圆,兴奋从瞳孔深处一点点蔓延开来,他忍不住挥拳朝空中舞了舞:“嘿,今次定得让狗朝廷好看!”

      老汉笑而不语,但脸上却没有半点否认的意思。

      在这种地方,敢这么大放厥词的,自然是废太子党的手下,自两个月前敲定了行刺的目标后,程仪一行人将铁矿山周边所有地皮全都买了下来,安排人日夜巡逻,为的就是大批量锻造武器盔甲。

      而这项计划最远可以追溯到十几年前,毕竟他们之所以选择以长生村为核心蛰伏,除了天高皇帝远之外,就是冲着这处铁矿而来。

      这地方算是唐家私藏下来的密矿,原本是为了借助皇亲贵戚的身份发战争财,后来一朝事变,就成了翻盘的底蕴。

      此时,多日没有回家的程仪正在山坳里听下属汇报,在接近两个月的忙碌下,这地方的框架已经定好,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的完善而已。

      程仪一边走一边侧头和属下说话,两人谈起粮食运输和买粮的事,不能引起旁人注意,又得尽快完成,他们找到了一条山间小道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小道崎岖危险,山里还有猛兽,粮食是能悄无声息地运过去,但人也可能悄无声息地死在山里,因此造成的损失倒可以接受,但那些装满粮食的麻袋若被上山的猎户无意间发现,才是让人头疼的麻烦。

      程仪不假思索地回道:“趁着秋天再开出一条道来,写信给唐迁,让他增派人手,现在还好,等到了冬天问题会更大,不如多费些心思一劳永逸。”

      属下点了点头,快步走向居住区,不一会儿,一只灰鸽往故庸城方向飞去。

      程仪捏了捏鼻翼,比起前一段时间,他肉眼可见地瘦了许多,头上的白发逐渐明显,双眼隐隐可见疲惫,但在他环视众人时,却有一股不可忽视的压力加诸其上。

      事情已经过一段落,这本不应该是他的工作,奈何谢纶的妻子前些日子重病,这位弟妹和他们一道从京城逃出,身子落下不少暗疾,谢纶一直觉得亏欠,程仪也觉得亏欠,所以便揽了这活,并且将自己手下的情报人员也带了过来。

      不过,他家里也有一个得病的,想起这事,程仪嘴角浮现一丝苦笑,但他家里这个得病的大抵不愿看见他吧,他不在家,她可能过得更好些。

      毕竟他几次回家的时候特意没去找她,她也没有像之前那般为了尽礼数还会来正院探望,到头来父女两人竟像是各过各的。

      但终究还是挂念的。

      程仪招来长贵,这些日子的粮食就是他负责收购,经常往长生村那一带跑,他刚成亲,有时候太晚回不来就住在程府,也算是程仪对他新婚的补偿。

      程仪斟酌了几秒,还是先问出了那句话:“小姐最近如何?”

      听到程仪的问话,长贵一脸纠结,好一会才支支吾吾地回道:“小姐她最近过得挺开心的。”

      程仪微微皱眉,他扫过长贵心虚的面容,冷声道:“说实话。”

      长贵霎时抖了一下,咬了咬牙,这才道:“小姐她在书上学了许多奇巧玩意,她让人把这些东西做了出来,然后分给了府里下人,鼓励他们私下里玩乐。”

      “嗯?”

      “是正经的玩乐!”长贵吓得声音都尖了,恨不得扇自己一巴掌,“小姐说那是娱乐道具,是给人做游戏用的,府里人都很喜欢,这些东西又传到了村里,村里人也开始跟风,长生村现在已经有了两处游戏场,据说是用来打保龄球的。”

      程仪转过身,盯着长贵看了许久,直到长贵的腿都开始软了,他才移开视线,望向程府的方向,声音平静:“今天我回去一趟,路上你给我好好讲讲这游戏的事。”

      长贵闻言刚松了一口气,就听到程仪继续道:“出了这么多事都没人和我说,呵呵,自己领罚吧。”

      长贵紧紧抿唇,汗水从额头滑落,他立马跪在地上,僵得像一块木头。

      而他跪的那个人已经往山坳外走去,鞭声响起,长贵一声不吭,等响了七下后,他才爬起来,小跑着追上程仪的脚步。

      额头上的汗滴落,背上的血正在往下淌,但他仿佛没有感觉一样,在程仪到达马车之前就跑到了他身后。

      程仪瞥了他一眼,抬步上车,长贵坐在车外,驱动马匹,同时嘴唇开合,事无巨细地讲述这些日子程渡韫在程府所做的一切。

      程仪回到家时,已是傍晚,同行的长贵留在外院治伤,现在他身边的人已经换成了更加熟悉程府事务的长福,他面容平静,长福却越讲越哆嗦。

      他以为这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小姐就算是两次离家出走老爷也没有怪罪她,如今只是迷上制作玩具,应当不算什么才是。

      而且这些物件长幼皆宜,如果不是聪慧灵巧的人定是想不到的,这不正好可以消除小姐前段时间得病的影响,挽回小姐的名声吗?

      虽然……虽然喜爱玩乐也不是什么好名声,但总比痴傻癫狂要好上许多……吧

      看着老爷那张在黄昏中平静淡然的面孔,长福怎么也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恰好这时,两人越过影壁,长福余光中发现小姐的贴身丫鬟正走在前面,这丫鬟应该是翠珍,最近走了大运让小姐看中,和那个叫翠珠的丫鬟每日被小姐教授学问。

      虽然长福不知道小姐究竟有什么学问,但总归是要比这些丫鬟下人强上许多的,何况小姐最近托他买了许多书,若是个公子,往后说不定是个大儒呢。

      他向来是知道老爷对小姐有多宠爱的,不管他对他们这些下人用的手段有多严苛,到了小姐身上,老爷的表现——大逆不道地来说——简直堪称懦弱。

      长福相信,老爷现在看起来生气,但他气的也就是他们这些下人,而不是小姐,因此,越早把小姐拉进来,他们这些下人受到牵连的可能性才越小。

      这样的话,小姐的贴身丫鬟,就是个不错的切入点。

      想到这,长福假装咳疾发作,用力咳了好几声,试图唤起翠珍的注意力。

      而此时翠珍手里正捧着一块玉,这块玉正是她此行的差事,玉的质地极好,即便如今天色逐渐昏暗,也可见起透亮温润的光泽。因着长福的声音,翠珍下意识回头,自然就看见了不远处的老爷,她面色一惊,快步转身上前行礼。

      程仪点了下头以作回应,本来想的是尽快去找程渡韫谈话,但眼光一扫,发现这正是女儿的丫鬟,便存了问话的心思。

      程仪上下打量这个丫鬟,看上去是个守礼的,他正要开口,眼角不经意瞥到丫鬟手里的玉。

      目光顿住,接着瞳孔骤缩,他看似漫不经心地指了下丫鬟手里的玉,淡声问道:“这是小姐新买的玉么?”

      翠珍神色微讶,没想到老爷竟会对这么个小东西感兴趣,这短暂的失神很快被调整过来,翠珍迅速答道:“不是,是谢家小姐派人送来的,送玉的人说这是那位落水小姐的随身之物,先前过于忙乱,不小心遗落在了船上。”

      “把玉拿来,我看看。”程仪道,他的嗓音很稳,但现在周围的人都能感觉到他对这块玉的重视。

      翠珍有愈发疑惑,程家在四里八乡是出名的富裕,老爷怎么会对这么一块玉另眼相看,难不成那位小姐真的有什么非凡的来历?一边想着,翠珍倒也不敢怠慢,连忙将玉送了过去。

      程仪将玉举起,借着暮色里昏黄的光亮将玉中的雕饰仔细打量,随后,他将玉还给了翠珍:“你仔细说说那位落水小姐的事。”

      在翠珍急匆匆跑来的时候,程渡韫正在院子里看鱼,霞光点点,池塘中的锦鲤在本身的色彩斑斓之外更多了一丝可称为华丽的璀璨,日光也不照人眼睛,最是适合赏景。

      翠珍急促的脚步和呼吸无疑打破了这一份静谧,但还没等她出口询问,翠珍就紧张地开口道:“小姐,老爷叫你过去。”

      “嗯?你不是去帮秋香小姐拿玉佩了吗?”程渡韫心念一动,表情逐渐严肃,“中途出了什么事?”

      翠珍咽了咽口水,声音干涩:“我在路上碰见了老爷,老爷看了那块玉佩。”

      事情很简单,但背后隐藏的含义却叫人忍不住发寒。

      程渡韫见状叹了一口气,看了一眼对面那间安静的厢房,燃火迈步往正院方向走。

      果然,问题麻烦还是来了,虽然根据墨菲定理,坏事总会找上门,只是程渡韫怎么没想到会这么早,她才刚刚给人起了个名字而已。

      希望秋香小姐的来头稍微小点吧,太大了的话,小小的长生村会过载的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墨菲定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