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 40 章 ...
-
公孙策错愕的站起身,于惊讶中隐藏着恐惧。他忽然想到一个可能的事实。一个所有人都不会认同的可能的事实。他紧张的注视着孙忆梅,犹豫的开口询问:“孙姑娘……你,认识沈蓉么?”
“沈蓉?”孙忆梅迷茫的眼神对视上他。仅此而已,他便已经能确定她的答案。果然,仔细思考了一会,她摇摇头:“不认识。”
“……什么?你怎么可能……?”展昭惊讶之余有些哭笑不得,哪有人不认识自己婆婆的。只不过话还未说完,就被公孙策扯了回去。
“……那,你知不知道方卓是谁?”包拯隐隐感觉到了什么,随着他之后继续询问。
“……这……不知道。”
包拯自然而然的与公孙策的目光对视上,两人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同等的惊恐和疑惑。
难道她是想故意洗脱自己的嫌疑才这么说?可是这种做法反而会让人加深对她的怀疑,试问,哪个人不认识自己的婆婆和丈夫?故弄玄虚未免太过可笑。而唯一名正言顺并且能被接受的解释就是,她根本就是失忆了。
失忆?但是她记得自己的名字,记得华儿,记得公孙策来过。就算可以用失忆来解释,那么沈蓉的尸体呢?灵堂呢?那个回廊是怎么回事。他们第一次到这里抓方卓的时候,她又在哪里?
而公孙策在意的是,孙忆梅会不会是和肖茹雪一样,终日活在梦境里而不自知。亦或者,她也已经死了,灵魂日日在此徘徊,等待一个时机去完成心愿。而如果她已经死了,那其它无关的人为什么又会被卷入这里。他们是否又会有危险?
“……公子……你们……怎么了?你说的那些人……都和我有关系么……?”突然沉闷下来的气氛让她局促不安,孙忆梅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小心翼翼的询问。
“……不……”事情的转变太过突然,让公孙策难以适应。空灵的风声在天花板上萦绕旋转,仿佛有人在轻轻啜泣,也许其中还杂糅着孩子的笑声。让众人的神经都紧绷起来。他突然灵光一闪,若无其事的掩盖住自己的慌张,对一旁不知所云的孙忆梅说:“……可以带我去看看华儿么?”
“咦……”她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很快又被欣喜所取代:“当然可以。”
众人互相交换了眼色,便静默跟在她的后面。包拯察觉到古怪。刚踏入院中的时候,他只注重了这里不该没有灵堂,却忽然想不起来,这个院内是否还和初次来的时候一样。他甚至忘了这个院子原本的样貌,难道他也失忆了么?
他们都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小的院子还要有回廊,也不知道这看似能一眼望尽的曲折蜿蜒的回廊到底会通到哪里去,只知道这又是漫长且恍惚的路程。这里就像一个迷宫,拐过一个又一个转角,无论是眼前还是栏外,看到的却是相同的景色。眼前的世界模糊的晃动着,让人几欲呕吐。他们甚至怀疑孙忆梅只是在带着他们绕圈子,一圈,又一圈。直到某个人的执念肯停下来。身体却不由自主的跟着她的脚步走,无力反抗。
直到阵阵腥臭味传来,众人才突然清醒。回过神,院子,兀长的回廊,和孙忆梅都已消失不见。周围是茫茫开阔的平坦的土地,他们的旁边耸立着,贴着符纸的再熟悉不过的二层茅草屋。屋后的田地青苔疯长,腐烂的味道更加浓烈。
“……怎么……怎么回事?”展昭行走江湖,什么世面没见过。但如此让人不着头脑的诡异事件,真是生平头一遭。
“迷香么?”庞统眯了眯眼睛。被神不知鬼不觉的带回这个地方,也只有迷香这种能控制人精神、让人意识混沌的东西能做到。但是没理由,屋内若有迷香之类的气味,他和展昭不可能发觉不到。而且,虽然总是听到若隐若现的脚步声,但是除了屋内的几个人,他感觉不到任何外人的气息。
“……不是……”公孙策几乎无意识的出口否认。他是唯一一个清醒着的人,他亲眼看着孙忆梅带着他们走过漫长而错综复杂的回廊,看着回廊终止在这里。然后风将那些影像碎沙一般的吹走,支离破碎的彩色碎块在身后流转纷飞。只留下这块清冷贫瘠的土地,兀自单调着干涸着。
“公孙……你知道什么吧?”包拯一开始就觉得他不大对劲。从踏入院门的那一瞬间,他就显得很紧张。而且与孙忆梅说话时,明显是话里有话,在对他们周围的这些人暗示:“华儿是谁。”
“……孙忆梅的儿子。”公孙策抬头看了看阴沉的天空。乌云密布,不透缝隙,似乎随时都有一场暴风雨来临。
“什么?”其他三人异口同声。包拯扳过他的肩,莫名的焦躁:“孙忆梅有儿子?你早知道,为什么不告诉我们?”
“你别紧张。”轻轻握住他搭在自己肩上的手,公孙策的语调依旧淡然:“我没办法确定那是不是她的儿子,也不能确定,那个孩子是否还活着。”
“……什么意思?”
“……先看看情况再说。”现在不是解释的时候,他们同时踏入了结界,还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公孙策需要快速的反应,预知将要的发生的事情,然后将众人带出去。
包拯还想说些什么,周围却渐渐蒸腾起雾气。从地面开始,慢慢呈弧形将众人包围并聚拢。这雾绝对不正常。庞统与展昭站在外围,警惕的将另两人护在中央。
透过薄薄的雾,若隐若现不远处蹲在泥地中的孩子的身影。公孙策眯起眼睛仔细的观察着,直到能确定那个人的身份,慢慢向着孩子接近。
“你干什么!?”手腕被大而温暖的手握住,庞统微微愠怒:“这么大的雾别随便乱走,很危险的知不知道?”
“……那里有我们需要的真相存在,我必须过去。”失神的望着田地的方向,掌心的温度让人安心。似乎一切的焦躁不安都可以在这双手里融化。他忽然觉得疲倦,大概是紧张的情绪忽然放松下来的关系。
“……什么?你到底在说什么?”或许是察觉到了他的不寻常,庞统放轻了握紧他的力道,眉宇间忧心忡忡。
“庞统,”没有回答他,公孙策收回远眺的视线,对视上身边人那灼灼的目光:“你相信我吗?”
你相信我吗。曾几何时,他也像现在一样,用如水般清澈见底的眼眸,沉静的望着自己。庞统还记得那一天的阳光,穿透散发着檀香的窗格,直渗入屋中,铺洒在某个人的心底,明媚而烂漫。
人的感情总是那么神奇。这不是用语言和文字可以叙述和解释的东西。只是那一刻的柔软,就让他在心底发誓,无论公孙策做什么,他都要不留余地的相信。因为那种信任,是那一年在血雨腥风的厮杀中,他们送给彼此的,最珍贵的礼物。
庞统没有说话,但他已经能从那双眼中确定了答案。温婉的绽开一个笑容,算是给他的馈赠。公孙策将视线转向另两人:“你们呢?”
包拯和展昭默默注视着他。他们能感受到,这两人之间萦绕的微妙的气场。那是一个眼神就能确定彼此心意的心照不宣,却又远比与包拯的眼神交流来的亲密。其中的种种,说不清道不明。他们只知道,这两个人都变了,变得自信满满。相信自己,并且相信彼此。让人妒忌。许久,他们同时点了点头。
“好。你们都先站在原地别动,我过去看看,有事的话我会叫你们。”
公孙策摸索的向雾中走去,孩子的身影越来越近。虫鸣声窸窸窣窣的响起,响彻在浓雾中,他站在华儿的身后,听见咀嚼的声音。像在吸食着人的内脏,沉闷又粘稠。咕噜。咕噜。他甚至看到在田地中晕开的,深红色的血迹。
心跳不可遏止的加速。公孙策深吸了一口气,告诉自己什么都不要想。压抑住颤抖,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而欢愉:“华儿?”
咀嚼的声音有一瞬的停顿。他缓慢缓慢的回过头,像相隔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白净的脸,干净的眼神,稚嫩的唇边沾着泥土的污渍,口中满是腐烂的青苔。
公孙策捂住嘴,猛的退开,强忍着不让自己吐出来。两人无言的对视,风在异常空旷的地方反复回响。他听见脚步声。欢笑声。拍球的声音。糅杂在风声中,一闪而过。
华儿慢慢站起身,用沾满青苔的手拽住他的白裳。那双手上除了青苔,还有浓稠的血液。没错,确实是血。一滴一滴的顺着他的手落在地面上,融入土地里。公孙策惊恐的望着他,看着他从头开始,缓缓裂开了一个缝隙。缝隙渐渐扩大,里面隐约有东西蠕动。一只稚嫩娇小的手猛然从里面伸出来,撕开缝隙。并没有血涌出来,华儿的身体就像承载着不明生物的皮,一点点被撕开,露出本来的面目。柔软无骨的手臂支撑着它,从扩大的缝隙中艰难的钻出来。他也由此,看见它撕裂的唇和幽绿的眼。
“大哥哥,不是告诉你不要再来了么?你怎么不守信用呢?母亲和我,都不喜欢坏小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