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7、以后想标题16 ...

  •   往后数天,大抵如此。

      王如锋蒙混过柱四处打探,偶有闲暇,都用来陪谢琅。今天,他依然选了一柱穿上去,走过浩荡的云梯。现在他爬云梯、找仙门已然不是之前的陌生,轻车熟路,娴熟地摸到了某某天,照例去看看钜道上君有没有新动向。

      王如锋入得府中,才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只有些小至人候门。王如锋出来,站在门边上听了一会,听小至人回拜访的仙说上君忙绿箓科去了,今日都不会回来;他这才恍然大悟,想起来:今日下午,就要举办公开的绿箓科了。

      绿箓科,一场公开的通神仪式。

      绿箓科上,众仙家将汇聚一年来所有道地凡修写在绿箓上的请愿,经过商议后,选择合适的部分实现。这决定了往后一年道地的走向,需要慎之又慎,所以请上道天的凡修们一同参观、监督。绿箓科期间,开启视检窗口,大闻道天的凡修可以在窗口里看见上仙拿了绿箓之后的施法决议、会议章程等内容,并可写出建议,直接传递给上仙。

      此科,一方面促进凡修了解仙人,另一方面促进仙人贴近群众,意在让凡修与仙人其乐融融,增进了解,在彼此帮扶中共同进步。

      这也是大闻道天最后一个大型活动了,设置在七七四十九天的第四十天,为期共七天。过了绿箓科,凡修们就差不多要预备归去,重回道地了。

      这最后一个压轴的活动,涉及的神仙也最多。众仙人在绿箓科期间都要谨言慎行,海纳百川,保持仙家仪态,不得有失,不能在凡修面前露出“非仙人”的一面来。因此,不少被开了视检窗口的天已经提前整改过,而钜道上君作为道地司法的神,需要更加小心翼翼,因此,今日上午,他就已经去下午绿箓科的仪场做准备了。

      王如锋站在空阔的府前,想:料多待也无益,在绿箓科之前,钜道上君肯定不会回来了。他不回来,我不能主动翻他的东西,唯恐留下线索,被抓到破绽。
      算了,我还是到处走走、转转吧。

      他先前就对一处留意,但是因时间关系,只在门口浅尝辄止了。而后几天他又观察钜道上君、琢磨虫域布局去了,更加抽不出空。既然现在有空,王如锋就想把那一块天重新摸索一遍。

      他凭着记忆,从八柱东边的开明门,绕到西北的幽都门,又跑到正北的寒门,一路往上行走,一鼓作气,直爬到顶端。王如锋从北柱顶点探出头去,低头下视,果不其然,云天陷落,广博渺远的一片,无边无垠;而地上横七八竖,不知道都是些什么法器,没有该萦绕的息流,也不能寄托思景,看上去,就是半掩半埋的一地零件。王如锋置身其中,就如星在海里,

      王如锋回头,看见来路上立碑曰:破法天。他当初就是被这“破法”二字吸引,远远的一瞥,就一直惦记在心里了:道天是道法大盛之地,将养天人,为什么会有“破法”之所?

      他转脚回去,仔细端详那碑。碑前三字“破法天”显眼夺目,边上竖着一行小字“原典阁”。碑后有长文,是由太上体写的,王如锋仔细研读一会儿,不能完全明白,只能大概读出:此地是中古末,登天梯破前,道天地尚连通时,凡修与仙人流通碰撞而产生的一切奇人奇事、怪诞怪谈。

      只不过,随着登天梯破,这些可能完成的或者不可能完成的设想,统统被打入破法天,变作停滞状态,不能启封了。因为,这里的每一件事物再启封的时候,都可能威胁到目前稳固的天地秩序,产生灾祸;所以,无论好的坏的,一概被封存在这破法天里,伴随破碎的登天梯一起长眠。

      换句话来说,这里是上个时代的老古董的大冢。

      王如锋读到这里,心领神会。他离开石碑,顺着柱沿垂落的一架悬梯,小心翼翼地爬下去,想看看这些到底是

      深一脚浅一脚,看见法器都有碑文,碑文刻录与法器有关的人之生平,多数没亡。王如锋心下沉重,知道这不仅是藏物,更是纪念前人、保存史实之所了,走了一端,越过一处倒伏的碎块,眼前开阔了……可也看见了一个,怎么也想不到的人。

      王如锋睁大了眼睛。他浑身的汗一瞬间冒出来了,攥紧拳头,手心发冷。他站在后面,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吸气又吐气,对着那个背影看了半天……又转到前头去确认。然后,他终于确定了,那个长身玉立、清雅如画的身影,就是苏大夫苏茯苓。

      他怎么上来的?
      他怎么跑到这里来的?
      还有其他凡修能如我一般漫天乱跑、自由行动么?
      他背后也有天尊站台?
      ……

      王如锋脑子里一时乱糟糟的,没拧出个具体念头,却忽然觉得浑身一轻:原来,楚霄把他潜行诀给解了。

      草!

      唯有这句不文雅的话能表达王如锋此时的心情。他一个大活人横空出现,把苏茯苓吓得往后跌倒,撑在地上,满面惊慌失措。但是他下一刻又强自镇定了,抬头看见王如锋,好不容易安置好的表情又要崩坏;但他很快又克制住,王如锋看他这番自我拉扯,很担心他的心脏还好不好。

      苏茯苓面上镇定,轻咳了一声,看着王如锋,反客为主地怒容道:“你区区凡修,如何上得此地?”

      “……”王如锋看着他拙劣的演技,也很崩溃。他说:“苏大公子,苏茯苓,茯苓哥哥……你也是凡修啊?你在说什么啊?”
      不是,我还没问你怎么跑上来的,你倒问起我来了?

      “啊?”苏茯苓装的镇定马上就挂不住了,吓得直摸自己脸:“你看我难道不是仙君的样子吗?怎么回事?刚才在外面都好好的啊?”

      “……”王如锋说:“你先冷静。”他双手下压,做了个“镇定”的手势:“我先说,我先跟你坦白,是天尊让我可以到处走的。”王如锋又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苏茯苓:“好了,到你了。你为什么会在这里?”

      苏茯苓还在混乱中,一时说不上来话。王如锋只好补充一下自己的说法:“虽然我现在跟你说了,你也看见我了,但是你估计一会就不记得了。天尊会给你消除的,包括我这句话,也会消除。别担心,我的存在不会干扰你。我们俩是两条线——除非你背后也是天尊的话。”

      苏茯苓吃惊地看了他一会,说:“我……我偷偷上来的。”他面皮发红,像任何一个做错了事的好学生一样,心虚地说:“是、是我的错。和任何神仙都无关。”

      王如锋看他,很难想出,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做坏事被抓住了连辩解都编不出来的凡修大夫,是哪来的勇气干这种惊天动地的大反抗之举的。苏茯苓还在结结巴巴地坦白:“我学、学了一些歪术,能扮作仙人,观察好久了,趁今天绿箓科忙,我我就鼓起勇气,上来了。前面很顺利……但你怎么能看见?”

      王如锋简直要扶额:“这个重要吗?你快点下去……不是你来这么危险的地方干什么?你?苍天啊,给你弟弟知道……不是,给你爹知道都要吓破胆子吧?”

      “我不下去。”说到这里苏茯苓倒硬气起来了。他看着王如锋,认真地说:“你得告诉我为什么你看出我是苏茯苓了。前面的仙人都没有看出来。”

      王如锋大为头痛,只得就这个话题跟他探讨一刻钟,得出结论:这“歪”术确实可以用来骗过一些道行浅的神仙,但是对大神仙无用;对凡修也无用。而王如锋正是凡修,此术设立的时候,没把他圈进范围里去。

      王如锋此时已经意识到七八成,直说道:“苏大公子,这不是你学的歪术吧?这压根就是你自己想的歪术吧?”话锋一转,道:“而且,这是你为此行专门研制的歪术,是不是?且你还说留意过绿箓科时此地空虚,说明为了此行,已经规划很久了。”

      苏茯苓又露出那种被说中的心虚表情,把头低下去,眼睛垂下去,东看西看:……

      王如锋不想他一身清雅道骨竟钻研如此下三滥的勾当,看着一脸心虚的苏茯苓,痛心疾首道:“你何苦呢!”他当下什么破法天也不想了,四面张望:得想个办法把苏茯苓平安弄下去。此地危险万分,苏茯苓随时可能暴露。

      这里戒备森严,就算他之前冒顶天尊名头,也被查得透彻;要是没有天尊早做掩护,怕是不堪设想。苏茯苓不知道吃了什么熊心豹子胆,竟然一个人偷偷爬到这里。

      他怎么敢的?

      苏茯苓好像看出来他的想法,当即说:“我不会下去的!”

      他说这一点,倒是很坚决,也硬气起来了:“你问我为什么会在这里,那你又为什么会在这里呢?”

      “我已经说过了,天尊。”王如锋即答。

      苏茯苓盯着他:“具体原因。你是为了什么?”

      王如锋也寸步不让,道:“你先说。”

      苏茯苓下意识脚往右边一步,把一处陷落地面的法器冢保护在身后:“我就是为了这个来的。”他说起这个,也不害怕,也不退缩了,骨子里那股对喜欢的、热爱的事单纯的“轴”劲,就浮上来了。

      此时,他非常大胆,已经忘了畏惧为何物。

      “你有没有听过一个传说,上古时期有一面镜子……”苏茯苓轻轻地讲,脸上先是憧憬,又慢慢浮上来一种病态的潮红,眼睛发亮,充满了狂热:“这面镜子,拿来照人,可以透过皮肉,照出内里,无需望闻问切,直接显出病灶。”

      王如锋对医学知之甚浅,无法理解他的狂热,也不知道这有多神奇,只能尴尬无言地看着他:……

      “原本人是一个不透明的盒子,内部有什么问题,在不破坏外观的情况下,我们都只能从外部看,如雾里观花。”苏茯苓笼袖一握,道:“可是若有了这镜子,一切就不一样了。拿镜子一照,病灶自然显出,直接对其下药,攻其核心。这样,省去多少谬误,又节约多少时间……你懂不懂……你能不能理解,这是多么大的进步?”

      王如锋道:“可是它已经永远埋葬在这破法天的冢里,不会再现。”

      苏茯苓道:“是的。所以,我今天就是来见它的……”他的嘴角慢慢浮现一丝笑意,如初恋一般甜蜜的笑意:“‘能直接照出病灶的法器’,多么美妙,多么梦幻。上古有人开题,设想有这样一件法器;中古开始有人拿着这个题目进行研究。有了雏形后,概念和研究方向变作‘能照出病灶的镜型法器’,多了镜字,好像变得具体了,更可能实现了。然后随着登天梯破,它作为一个未完成的杰作,也永远埋葬在这里。”

      他让开一步,指着那石碑上的长文,极尊敬地说:“你看。这就是研究此镜的先师,这就是他们为实现这个概念,付出的努力,和他们最后的成果。一人一人、一代一代……一切或成功、或失败,或前进,或证明此路不通的努力……一切的经验教训,一切可参考的内容,全都记在这里了。”

      苏茯苓也庄重道:“为了今天来到这里,我已经规划很久了。不仅是为了朝圣,也为了接过前人的火种……王公子,你可能不知道我的努力,或者觉得我在痴人说梦。但是我是一定,一定要把生命奉献给它的。”

      “从我年少时,听说过这个概念,听说了一面‘能直观病灶的镜’这样的概念……我就知道,我是一定要研究它的。就算不能研究出来,把我的生命给后人铺路,也不枉此生。王公子,在这面镜子现世之前,如你一样不懂医术的人,是不会理解它在医道上的重要的;但是我是个医师,我明白,所以我一定要去做。”

      “我要推动这医道空前绝后的大革新,我要救更多的人。为此,我自然来到这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追求的东西,或隐晦,或光明,或潜而不发,或直白坦陈。素来温文尔雅、不出差错,规规矩矩的苏茯苓,显然属于隐忍的前者。但是他在面对他一生的信仰时,最终还是不能再按捺,就在王如锋面前,全盘托出他恢弘的设想,他的愿景,他毕生的希望。

      一个医师最朴素,最朴素的,对治病救人的执著。由此执著,衍生出的欲望:要更好的工具,救更多的人。更进一步,要所有医生都用上这更好的工具,救更多的人。
      他不拿力不能及蒙蔽自己,他不甘于当下的安稳。他要更进一步,再进一步,向前,再往前。
      直到不能再前。
      如蛾向火,义无反顾。

      王如锋看见碑前一地破碎的镜,有如冰片。
      因这个概念产生的所有奇形怪状的镜子,都被打碎,混在一起,黯淡无光。或许有小成,但最终都失败了,静静地,埋在这里,如同死水,不再前行。

      它在上古万年前只是一个模糊的设想。在万法争鸣的中古时,有人接过这个设想,要把它做出来。然而到中古末,它还未实现,就被永远埋藏在这破法天。
      它数千年前沉睡,然而数千年后,终于有这样一个受到召唤的年轻人来到这里,捡起它。

      跨越千年,薪火相传。
      他想实现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他想掀起一场如火燎原的大风暴。他要震动这亘古不变的医道,他要……

      王如锋跟着叹了口气,说:“苏公子,你知道,中古时期是万法争鸣之时,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实现部分这些新奇怪诞的设想。在如今,这些旧物已经没有当时的条件可以依托,对于仙家都危险万分,更不用说凡修……所以它们才被彻底封存在此地,不见天光。

      苏公子,你不会不知道。你要重启中古时期的研究,这真的很危险,真的很可能死人。”

      “事到如今,死生之事我已经完全不怕了。”苏茯苓坦然道:“为做出这面镜,就算要牺牲我自己,也值得。”

      王如锋不再相劝,冲他拱一拱手,以表敬意。苏茯苓紧接着问他:“那你呢?”

      王如锋想一想,说:“我要做出一把最好的剑。”

      他微笑地看着苏茯苓。苏茯苓起初不能理解,但略想了一下,说:“你对剑,有如我对此镜一样?”

      “是的,一样。”

      两个理想主义者立刻理解了彼此的心情。王如锋对苏茯苓一拱手,预备散开;苏茯苓却叫住他。

      “王公子,我想,你并没有听我的话,好好服药罢。”

      他说得委婉,但是其中指责之意一点儿不少。王如锋几乎已经把苏茯苓塞给他的一兜子药忘完了,此时勉强想起来,尴尬一笑,说:“见谅,见谅。确实没有时间。”

      苏茯苓平和地说:“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有更重要的事情,比你自己的安危,更重要的事情。不是吗?”

      “哪就有这么严重。”王如锋被他嘴里“安危”二字唬了一跳,马马虎虎地说:“你看我这不是能跑能跳的吗,想来不要紧的。现在确实抽不开身,等有时间了,我一定遵医嘱,好好调养……”

      苏茯苓看着他,叹了一口气。医师深深地想:我该如何说出,他眉宇之间,分明萦绕一股死气?

      他看过的病人太多,以至于,照面查体之时,就能看出其日后的忧患。或许是眉心的青光、或许是眼下的浮肿,种种特殊而又不易察觉的端倪,别人看来可能并无异样,但是苏茯苓却看得揪心。

      那种不祥的预兆如影随形,如阴生的蟹,如水洼的蜉,攀附在人身上的暗处,对苏茯苓彰显它们的存在感。但是王如锋一无所知,他并不关注他身体的轻微变化,因为那并不影响他的活动;他全身心都投入眼下的事业,在奔赴的路上,显得异常快乐。

      他又生,又死。眼下生,可能日后死;但是若要勒住了他,他一郁结,意识到身体里的祸根,就会立刻被埋伏的病气吞噬殆尽。所以,不如放任自流。

      苏茯苓最终什么都没有说,他对王如锋一拱手说:“保重。”

      王如锋也停下来那些托辞,同样深深地看了苏茯苓一眼,一拱手,郑重地说:“保重。”

      他们都希望对彼此的猜测是错的,怀着对对方的担忧和祝福,在破法天里,各自散开了。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7章 以后想标题16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