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边关第卌四 ...
-
“夫人也不必如此见外,我们……当初叨扰多日,还是我们要感谢余小公子才是。”周霁那双凌厉的眉眼微垂,倒在此刻显出了几分温和的气质来。
林湘听着周霁的话总觉得有哪些地方不对劲,可是又说不准,只得说道:“该感谢还是要感谢的,周大人若是今后有什么需求,大可以向我们说。”
其实几人都知道,以周霁的身份和地位,根本是不会有什么能求到丞相府来的,只是有了这个口头约定,也算是拉近了两方的距离。这于余家而言是有利的,周霁自然也是求之不得。
“那我便承下这个情了。”周霁道。
又寒暄了一会儿,周霁借口有事离开了丞相府,林湘自然也不会多留,只是将人送到了门前。
待人走远后,林湘才回头和余恕说道:“我听你父亲说,这位周大人性情怪异,极不好相处,可我今日见了,好像也没有他说得那么糟嘛。”
余恕干笑了一声,没敢接过话茬。
没有得到余恕回应的林湘也没有觉得不对,只是继续说道:“昨天兮凉回来的时候,和我说你留在了宫内,我还在担心你会不会受人欺负,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母亲……”
余恕骤然打断了林湘的絮絮叨叨,林湘蓦得停下了话茬,这才回过头来,眼眶微红。
“您、您怎么了?”余恕被林湘的这副模样吓了一跳,连忙问道。
林湘抬手拭了眼角的泪,声音还有些哽咽,“没事,我就是想到你又要离开我们,心里有些舍不得。”
“我向您保证,只要一切都结束了,我就立刻赶回来,好吗?”余恕看着林湘,认真的说道。
林湘沉默着回望他许久,最终还是忍着难过,点了点头。
*
几天后,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日子。余期尧和林湘在家中送别了余恕和程兮凉,走出街道时,才发现两侧的道路早已站满了百姓。
这才舒华盛没有再跟随余恕一同前往,他和余期尧等人一同站在丞相府的门前,看着不知何时竟已学会骑马,做事也极为有主见的余恕,内心一阵感慨:“小公子也长大了。”
余期尧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突然觉出一丝不对来,“恕儿何时会武功的?”
林湘也反应过来,“对啊,以前他连骑马都不会,如今做起这些来怎么如此得心应手。”
余恕会武功这件事,也是他自己向余期尧坦白的。因为在这几日余期尧和林湘一直担心余恕无法保护自己,余恕不想让他们为自己忧心,便主动承认了这件事。可是再要细问是何时学会的,余恕便又闭口不答了。
舒华盛被余期尧和林湘盯着,一时也有些慌张,可是他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大人、夫人,我就只是一个下人,小公子的事我是真的不知道啊。”
“难道是在建安郡的时候?”林湘猜测道。
余期尧狐疑的反问:“短短数日的时间?”
“我家恕儿聪明,没准真的就是那短短几日呢。”林湘不疑有他。
“若当真是在建安郡……”余期尧被林湘这副笃定的模样左右,便也顺着她的话推测道,“难道是那位周大人?”
余期尧和林湘互相确认了这么一个猜想,又将目光投向了舒华盛确认。
舒华盛虽有些无奈,却还是解答道:“此事恐怕并非周大人所为,周大人在余府时虽常与小公子作伴,可我也时常在场,他们平日里都是看些书打发时间的。”
当然,看书的是小公子,至于那位周大人在做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见猜想被否认,两人便又接着讨论了起来,身后的舒华盛见状,只能主动说道:“其实若论夫人刚刚的说法,恐怕还真有一种可能。”
话音刚落,两道视线齐刷刷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只听舒华盛道:“那位程姑娘也是精通武艺之人,而她的武功是她的母亲所教。所以不妨一想,小公子的武功也可能正是那位夫人所教。”
林湘听着舒华盛的描述,倒对那位素未谋面的程氏有了些许的好奇,“你口中的那位夫人,究竟是何来历,竟也是位奇女子。”
舒华盛摇了摇头,“我与她也不过匆匆见了两面,至于她是何来历,我也并不知晓。”
想到程氏最后的结局,林湘微微叹了口气,有些惋惜的道:“只可惜,红颜多薄命。”
而此时此刻的另一边,早已离去的余恕等人,自然不清楚余期尧和林湘的那番议论。他们一路走到了城门外,才真正是离开了京城,踏上了前往边关的路途。
没走过多久,走在余恕身侧的程兮凉突然回过头,向城楼的上方看过去。
“怎么了?”余恕不明所以的跟着看过去,可是距离已经过远,他除了模糊的层叠人影外,再也看不出任何的事物,“你看到了什么?”
程兮凉回过头,面上的神情还有些疑惑,“没什么,只是刚刚突然觉得,有什么人在看我们。”
就在刚刚的那一刹那,那道视线有如实质一般的落在她的身上,让她在一瞬间感到寒毛倒竖。
“也许只是错觉吧。”余恕这么安慰道。
程兮凉点点头,那道视线如今已经消失,她也没必要再疑神疑鬼。
两人不知道的是,在他们回过头时,城楼上的人仍旧还站在原地。
今日依旧一身红衣的容卿站在袁琸的身侧,旁若无人的挽着袁琸的手。他那一双含情的丹凤眼落在袁琸的身上,嗓音一如既往地温和,“陛下在担心什么?”
袁琸没有去看容卿,而是落在那掩叠在层山之后的驻南关的方向,声音似笑非笑的说道:“我只是在想,程小将军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京了。”
容卿蓦得一笑,好看的眸子里却见不到丝毫的笑意,又听他笑道:“这不是要看陛下您的意思吗?”
袁琸闻言笑了笑,没再说话。
这边众人走出一段距离后,余恕才看着一路没怎么说话的程兮凉,问道:“你刚刚是在想,太子殿下有没有来送你吗?”
程兮凉抬起头,却没有扭头去看余恕,即便到了今天,她还是觉得这个词格外的陌生,“不是。”
余恕叹了口气,“将军还是少和太子殿下少来往的好。”
程兮凉心下悲戚,却还是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他会害了你的。”余恕如是道。
程兮凉察觉到余恕话中的疑点,当即就追问道:“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余恕不想程兮凉再追问,便只能说道:“我不能告诉你有些事,你若不信我也无能为力。只是我断不会害你,所以这些事你自己判断便好。”
说罢,余恕便闭口不再言语,徒留下程兮凉一个人在原地思索。
方才他们的谈话并没有被旁人听了去,所以这番谈话便如路边的野花一般,被马蹄踏进泥里,再也没有被提及过。
大军走了月余才抵达驻南关。正如旁人所说,驻南关的气候恶劣,不比京城。明明是三月天的时节,驻南关却依旧寒冷异常。
程兮凉和余恕被分别被人带到了各自的帐篷内,许是有人打过了招呼,余恕的帐篷内居然燃着少量的炭火,这才让余恕原本冻僵的身体缓和了过来。
“多谢了。”余恕向那位领自己过来的小士兵道谢道。
小士兵骤然听到道谢的话,还有些没有回过神,等明白过来是在向他道谢之后,才憋红了脸连连摆手,“这不是我们准备的。”
“那是谁?”余恕不解。
“我们边关常年气候恶劣,资源也紧缺,这些好的炭火自然拿不出来。是前些日子京城有人过来,说是您身子不好,所以就特地送了好些驱寒保暖的物品过来。我们大家也都沾了您的光,才好过了些。”
余恕左思右想也没想到到底是谁想的这么周到,也没有再为难小士兵,便笑着说道:“我知道了。”
“那您先休息,我就不打扰了。”小士兵说着,就慢慢退出了帐篷。
临走时,余恕还看到他站在帐篷外,冷不丁打了个寒颤。
余恕简单的将东西收拾好,随后便坐下取暖,同时还在想着到底是谁为他准备了这些。
不知道过了多久,帐篷外突然多了一道人影,“军师大人在吗?”
余恕惊了一下,神游天外的心思终于回了位,“在,进来吧。”
下一秒,一个青年模样的人走了进来,他的眉带着笑,只是面上还带着一道狰狞的伤疤,此刻一笑便显得更加狰狞了些,不过显然他自己并不在意这些,只听他笑着说道:“大人一切都好吗?”
余恕点头,然后说道:“挺好的,有什么事吗?”
“哦,是这样的。兄弟们想着您和大将军这是刚来边关,便打算今晚给您二位准备一个接风宴。”那人解释道。
“接风宴?”余恕皱了一下眉,“不用麻烦了吧。”
“不麻烦,不麻烦。”那人连连摆手,又道,“大人不必客气,其实也就是兄弟们在一起聚聚,算是让您二位在大伙面前露个面,彼此熟悉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