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因祸得福 ...

  •   县里多了一个复习资料,这事不经意间在知青群里刮起一阵风,而且这风越刮越大。

      特别是听说高考试卷只供应在校学生后,一部分知青怒了。他们不管不顾,一封封举报信雪花一般飘进县教委的办公楼里。

      杨双复拆着信封,脸色越来越难看。

      他把信仍在桌上,“他们说的什么试卷你去买一份我看看,还有这个油印厂,你也去查查。”

      秘书小林很快离开。

      刘忠接到好友消息时,整个人是麻木的。不为别的,知道他油印试卷的人不多,大多都是老客户。现在厂子被查,他自然脱不了干系,他倒是不怕,现在关键是要摘除刘小六。偏偏这时候还有人在门外敲门。

      “里面有人吗?”

      “有没有人啊?咱们来买试卷的,老乡,你卖一份试卷行不行。”

      “实在不行,咱们砸门看看。”

      ......

      眼看外头越闹越厉害,刘小六停下手里的活,一张脸皱成一团,“叔,要不我出去跟他们说说?”

      天天围在外头,他家早晚要出事。

      刘忠点燃一根烟,他看了一眼墙角处堆放的试卷,这是给县里另外一所高中准备的。可惜他压根没机会拿出去。门口二十四小时被人盯着,导致他现在出门都很困难。

      “烧了吧。”

      刘小六没听清,“叔,你说啥?”

      刘忠没理他,他拧起一摞卷子,放在院子中央,刘小六不明所以看着他来回忙活,很快,印好的试卷全部码放在院子里。

      只见刘忠沉默的盯着它们,半响后从房间里拿出一盏煤油灯,里面的灯油被他全部倒在试卷上。

      “叔,你这是干啥。”

      刘小六跑出阻止,可是还是晚了一步,灯油尽数淋在试卷上。刘小六来不及惊呼,刘忠划燃一根火柴。

      时间像是禁止一般,火柴在空中留下一道弧线飘落在试卷上,轰然窜出一条火龙。

      刘忠打开门,他手上只留了一份卷子,一群人围在门口,他们看见院子里燃起的火堆,大家茫然对视。

      刘忠淡淡道:“我这只剩一份卷子,我会上交给县教委,至于能不能印,教委说了算。”

      这群人不敢相信,刘忠直接敞开门让他们进去,搜寻一圈一无所获后,大家看着院子中央的灰烬。

      刘忠道:“我知道大家想买现成的卷子,但是我这里被人举报了,大家要不不想被牵连,都回去吧。”

      “你都烧了,为什么不卖给我们?”

      刘忠只淡淡望着他,“为什么不卖你们不知道吗?现在这种情况我自己自身难保,你要是愿意可惜现在抄写一份,等人来了什么都没了。要是你们连抄写都不愿意,还考什么大学?”

      那人讷讷不言。

      大多数人还是有羞耻心的,这么一想,越发觉得举报刘忠的人不是什么好东西。

      刘忠把试卷往墙上一贴,有胆小的害怕被牵连赶紧离开,也有胆大的留下来,拿着本子一题一题的抄写。

      刘忠见留下的人不多,看他们抄的辛苦,最终叹了口气,让刘小六重新给他们印了一份。

      那些人自然感激不已。

      等人散了,刘忠对刘小六说:“你去茶树沟找一下叶知青,告诉他最近风向不明,试卷咱们先停印。等风头过了咱们再考虑其他。”

      刘小六心疼极了,这么多的卷子说烧就烧,不说别的光成本也不少钱呢。

      “真不知道这些知青搞什么,明明说好的等学校的试卷印刷完了,就给他们加印,这点时间也等不了。”

      刘忠却不这么想,他总觉得这次举报事件没那么简单。不过现在试卷已经烧了,要是上头仍旧抓住他不放,大不了再被批斗一次。这么多年下来他已经习惯了。

      “这几天你回家去,别来油印厂了。”

      刘小六想要拒绝,却被刘忠眼神制止,他不敢跟刘忠对着干,只能把怒气窝在心里。

      叶宴清见到刘小六的时候,这小伙气的像个青蛙。

      叶宴清没有多问,只开门让他进来。

      刘小六几次欲言又止。他不敢看叶宴清的眼睛。

      叶宴清啧了一声,“行了,有话直说。”

      刘小六瞬间泄了气。“哥,我叔让我跟你说声对不起。《对战高考》咱们不能再印了,风头太大。县教委前天找我叔去谈话,今天县油印厂又找我叔去聊天了。”

      说这话的时候,刘小六心在滴血。钱也就罢了,关键他叔老受罪了。

      偏偏他叔是个倔脾气,不让他问。就连他也被人旁敲侧击的问过出试卷的是谁,好在他机灵混过去了,可是能瞒住别人,却瞒不住那些有本事的人,这些人早晚会查到叶宴清身上。

      刘小六不明白,只是一份试卷,还能帮助学生考大学,他们怎么搞的跟犯罪一样。

      叶宴清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他眉眼淡淡的,并没有因为这个消息有什么起伏。

      盛玖却有些着急,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要是上面的人追究,一旦查到叶宴清,怕是他今年别想高考了。当初他的身份可不光彩。

      “我知道了,停印就停印吧。”

      叶宴清无波无澜。盛玖摸不准他的心思。

      刘小六道:“哥,我叔说等高考过了,要是上面允许,咱们再印。”

      叶宴清无所谓的点头,“行。”

      刘小六很快走了。盛玖坐在边上叹气,“哥,不会出事吧?”

      叶宴清摆手,“没事,或许咱们会因祸得福。”

      盛玖挠头,他不太明白,可惜叶宴清没有过多解释。

      刘小六离开没多久,陆勇来了。他大概三十岁左右,身形微胖,见人一张笑脸。嵇欢颜给他倒茶,陆勇特别夸张的说叶宴清眼光好。

      叶宴清只蹙眉笑了一声。

      陆勇叹气道:“之前你出的那份卷子现在可是出大风头了。油印厂那边不知找我谈了多少次,他们也后悔当初拒绝和你合作,看在兄弟的面上,你这边的卷子以后能不能专门交给他们印刷,放心,价格好谈。”

      叶宴清挑眉,“怎么?他们没有说服刘忠?”

      陆勇哈哈笑道:“什么也瞒不过你,不过你才是出卷人,你的意见最重要。”

      叶宴清给他添上茶水,“这事不急,我听说县教委最近在查这份试卷,你也知道我的身份,这个关头还是算了。等高考过后再说吧。而且当初是刘忠第一个愿意印我的卷子。怎么说在我这他也有优先权。”

      陆勇靠在椅背上点燃一根烟,他抽了一口摆手道,“刘忠这人胆子太小,你跟他合作难保不会牵连自身。现在试卷停印对你也是损失。而且油印厂怎么说也是大厂,保障还是有的。”

      叶宴清只微微笑了笑,并没有接话。刘忠这人虽然保守,但是他可不傻,他能在那样的背景下撕开油印厂的围墙,杀出一条血路,可不是面上表现的老实。这一招以退为进,说不定能闯出一片新的机遇。

      等陆勇走了,盛玖才问:“哥,你早知道会这样了?”不然他哥怎么不生气。

      叶宴清把玩手里的钢笔,“不知道。你认为一套试卷能用几年?”

      时代在交替,高考自然也会不断变革,初次开放高考和以后高考常态化,考试的内容自然不一样。别的不说,那个奇怪的地方给他出的题目,花样百出,每一次给他的试卷他都能看出其中的变革。

      但凡他想,可是立刻出一百套不同类型的试题。

      《对战高考》从来不是主角,他才是。

      可惜他没那么多时间折腾。不过只要有眼光的,会知道怎么选择。

      于此同时,永安县委办公楼。

      唐文贤是永安县的县委书记,他刚调任永安县的时候,一心想着做出一番为国为民的业绩。可是永安县太贫穷了,他耗尽心力几乎熬破了脑袋,才在永安县办了造纸厂。

      国家恢复高考后他是第一批想要油印高考复习资料的人。结果不知道是不是特殊时期给百姓留下的阴影太大。那几家油印厂压根不敢生产,导致复习资料一本难求。

      最后还是他亲自交代下去才缓解了部分压力。就在最近,县里突然多了一套试卷,叫什么《备战高考》。

      说是县里的槐中校长发现的卷子。教育局的老杨对着他是夸了又夸,就差说这份资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卷子他没看见,但是接连两天,天天有知青上访投意见,让他出面让油印厂加印卷子。

      在那些知青的嘴里,好似没了这份卷子他们就没办法复习,一定考不上大学一样。

      唐文贤本以为是哪个老教师出的试卷,才会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但是打听过后才知道出卷子的人同样是个知青。唐文贤差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结果他让人去油印厂的时候,油印厂却告诉他不是他们印刷的。是一个小作坊私人印的。唐文贤不在乎小作坊私下搞印刷,他在意的是这么好的卷子,那么大的油印厂竟然没人看上。他可是听说了,出卷子的人第一个找的是油印厂,结果被拒绝了,没办法才去找小作坊合作的。

      关键是这份卷子卖价极低,专门供应县里的两所高中。导致他们县今年的高中联考成绩远远高于淮海县。当初出成绩的时候,老杨那张嘴压根没合上过。

      他的秘书王禅林说;“书记,卷子确实很好,你看看里面的内容,不仅出题严谨,知识总结更是一大亮点。

      可惜试卷出现的时机有点晚,现在又停印了。但是好饭不怕晚。咱们完全可以把这份卷子加印,顺便打上咱们县的名字,您觉得叫《永安秘卷--备战高考》怎么样?马上要高考,咱们乘着这股东风在全国范围内打出名声,这样咱们县可就出名了。”

      唐文贤接过卷子,视线停留在最后的课后总结上,他陷入沉思。

      他是做官的,多多少少能发现一点上头的风向,现在开放高考摆明了国家已经意识到知识人才的重要性,准备拨乱反正了。

      他们县因为位置的关系,这么些年一直没什么发展,但是深处南方,自古也算人才辈出。要是不抓住机会,往后想出头可不容易。

      “能出这份卷子的人本身学识毋庸置疑,这次高考要是能获得全省前几名,按你说的去办。” 唐忠贤伸手在桌上敲了敲,他有些心动。“不过让试卷加上县名,这事要和出卷子的人做好商量。”

      他们可是人民的公仆,可不能以势压人。

      “这事你去办,和那位同志好好商议,实在不行,咱们政府给报酬。”

      王禅林点头,“我会亲自和他谈谈。”对方好像是茶树沟的知青,想到茶树沟,王禅林决定还得先跑一趟油印厂。

      刘小六不敢相信一份卷子竟然惊动了县领导,而且对方的意思是让他们加印试卷,他们不仅没被扣帽子还被表扬了?

      刘小六觉得自己在做梦。

      偏偏他叔镇定的很。

      王禅林笑得一脸温和,“刘同志,我刚刚提的意见麻烦你跟叶同志通通气,条件好谈。”

      刘忠微笑点头。

      “小六,你去跟叶知青好好说说。”

      “知道了,叔。”

      叶宴清早有预料,在收到消息的时候停顿了三秒,同意了。挂上镇府名称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不仅如此他们还得到镇府扶持,可以跨县跨省对外出售,试卷销往全国。他不在乎原来的那点小钱,但是销往全国他没理由拒绝。

      这些都是钱,没人会和钱过不去。至于油印厂,他们有本事自己去和镇府争取。

      在叶宴清点头同意的当晚,刘忠让新招来帮忙的几个工人打开了新买的油印机包装。整个油印厂的灯亮到天明。

      王禅林一大早拿着热乎乎的印着“永安秘卷”字样的试卷,敲开永安县各领导办公室的大门。不管是管教育的还是管治安的,每人一份。他们还被安排了一个任务,给隔壁县的同行邮寄试卷,力保一人一套。

      他们要在高考来临前打响第一枪。

      隔壁淮海县教育局,马德明收到杨双复寄给他的试卷时,压根没当回事。

      淮海县和永安县是邻居,作为省里发展最慢的县,他们一直抱团垫底,垫底内容涉及方方面面。

      他打开信,里面是杨双复给他的来信。

      杨双复在信里把他们县的卷子夸成一朵花,好似有了这份卷子,他们县可以多增加几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老杨这牛吹过了。”马德明抖了抖手里的一沓试卷,脸色带着不以为意的笑。

      别看他们两个县都有高中,可是自家人了解自家事,两个高中是什么教学水平他们自己人了解。虽然上次永安行在联考上超过了他们,但是在本质上差别不大。

      学生自己也清楚,他们上学不过是为了混个高中文凭。真要去考大学,几乎都没戏。

      他儿子今年正好参加高考,好在他管的严,孩子成绩一直不错。

      他儿子不缺复习资料,但是试卷还是不多的。聊胜于无,他决定带回去给儿子看看。

      马德明的儿子拿到试卷随意的看了一遍,他成绩好,学校出的卷子他基本都能拿满分,扣分也是扣在文科上面。他拿起笔做了几道题,结果越做越慢。

      马德明晚上起夜,见儿子还趴在书桌上学习,既高兴又忧心。

      他的儿子顶着两个黑眼圈一脸兴奋,“爸,这试卷哪来的?题目出的太好了。”虽然偏重基础,但是也做到难易结合。最关键的是后面的每一道大题几乎都是各知识点的整合,可以测试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就像他,虽然每次考第一,但是这份卷子依旧能显示出他的不足。

      还有几天时间,他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弱项查漏补缺。

      “爸,我觉得我可以考的比原来更好。”

      马德明沉默了,他儿子性格内敛,不是个爱说大话的人,难不成这份卷子真的不错?

      这卷子是杨双复给他的,这不是说明在高考成绩上,永安县要压他们一头了。

      “等等,我去写封信。”

      一定找老杨多拿一些卷子过来,哪怕临时抱佛脚他也可以让下面的学校试一试。万一呢,万一多考上两个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因祸得福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