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子房黄石 ...

  •   哑叔走上前打开书舍的大门锁,然后把钥匙留给刘醒一,比划了个手势就转身离开了。
      一想到往日里自己都是和爷爷同来,此番故地重游花草依旧,但身边同伴却已人面全非,刘醒一不免百感交集,伸手抚摸着这扇既熟悉又陌生的门心潮澎湃,她望向门楣上挂着的那块木板,上面刻着两个刚劲的行体字“遁舍”,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推门而入,李摩西王五紧随其后鱼贯而入。
      屋外阳光明媚鸟语虫鸣,屋内几明窗净,光线柔和恬静整洁,没有一丝陈旧腐败的气息。在适应了屋内斑驳交融的声光后,三个人四下打量,看得出这书舍其实不大,由竹墙隔成了一室一厅,总共也就六七十平米不到,大厅内陈设简洁,除了一张放着文房四宝的大书案、茶几、太师椅和几张圆凳,剩下的全是书架,摆满了各类书籍的书架,房间里的布置也十分简朴,一铺空床和一个衣柜而已。
      别看地方不大,这里书却多得像个小型图书馆,李摩西浏览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嘴上赞叹不已,“Amazing!Incredible!这么多市面上绝版的大部头,人家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没想到这屋中全是黄金书呀,唔,你们闻一闻,真的是书香满屋呀。”
      李摩西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一边啧啧称奇一边念书名:“康有为、梁启超的《新民丛报》、胡适的《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王国维的《国学丛刊》、周作人的《欧洲文学史》,Wooh,这里还有明朝金陵刻本的《本草纲目》、《四库全书》、《梦溪笔谈》,乾隆本《景岳全书》,京都本的《格致余论》耶。Oh my god! 还有本一九一零年出版的《牛津英汉词典》。”
      王五识字不多,但张家祠古玩街上有好几家卖古籍旧书的店铺摊档,凭他常年混迹其中耳濡目染的经历,也略懂哪些旧书值钱,比如说存世稀少的古籍善本的影印版、碑刻字帖印谱插图本、唐宋时期的雕印版、民国初期的石印版、三十年代的部分铅印版,还有一些特定年代特殊地区的出版物,例如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时期、伪满、汪伪政权占领区的出版物等。这屋子里的书多是些上了年头的蝶装、经折装、甚至卷轴装古书,而且保存完好品相精美,种类繁多,肯定价值不菲。
      不过王五对书的兴趣不大,没工夫听李摩西絮絮叨叨,他正在两眼放光饶有兴趣地欣赏着书舍里的各种小摆设,几上的茶具、桌上的文房四宝、书架上的印章、镇纸和各色石头,这些文玩表面上不起眼,但王五一望便知全是无价之宝,他忍不住拿起来一件件摩挲把玩。
      刘醒一睹物思人,自从进屋后就没再说过话,还沉浸在伤感的回忆中,这时候才回过神来,干咳两声,喊住李摩西和王五说:“两位爷,别忘了我们来这里要办的正事,以后有机会让你们慢慢欣赏。等替我爷爷报了仇,我答应你们,这里的东西随你俩每人挑两样拿走当作谢礼。”
      李摩西和王五被她一说,不由得脸上一红清醒了过来,连忙放下各自手上的书画文玩,三人凑近围在书桌前,装成认真思考的样子开始头脑风暴。
      王五忍不住发问:“咱们来这里究竟是要找什么呢?”
      刘醒一想起来还没和他讲过爷爷遇害的细节,于是简要地把事发经过又复述了一遍,她说:“爷爷临终前留下了三个血字——画中人,这是他留给我们的唯一线索。根据我的推测,画是爷爷书房里挂着的张良拜师图,画中人指的应该是子房和黄石公,所以我们来他儿子的房间这里看看能否找到爷爷隐藏的秘密。”
      王五说:“哦,我明白了,这里就是子房,可这里除了书还是书,你爷爷是个学者文人,他会不会是把什么藏宝图或者秘密字条夹在书里了?”
      “很有可能,” 李摩西附和说:“不过这里书实在太多,如果毫无头绪一本一本找,就像大海捞针一样,咱们仨就算翻书翻得再快,没个十天八天估计看不完,我觉得还得琢磨一下,缩小范围才行。”
      刘醒一和王五都点头表示同意,王五冷不丁又问了一句:“姐,这书舍门外的横匾上刻着两个字,叫啥舍?”
      “上面写的是‘遁舍’二字。爷爷平生极为推崇苏轼,苏轼生命里最重要的人是三王四子,三王指的是他的两任夫人和最爱的一个侍妾都姓王,四子是指四个儿子,其中第四子是侍妾王朝云所生,叫苏遁,不幸早夭。爷爷选这个名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取遁隐山林草舍之意,二是为了纪念同样早逝的儿子,也许是感叹自己和东坡先生的遭遇一样,何其不幸。”
      李摩西若有所思地说:“你爷爷的书房叫子由斋,这里叫遁舍,取名都源自苏东坡,我估摸着,你爷爷留下的提示很可能也和苏东坡有关,刚才我看到这房里的书架上有不少苏轼的诗文集,咱们应该重点翻看一下。”
      这个方法值得一试,刘醒一点头赞同,于是她和李摩西两人一起在书架上仔细搜索,不一会儿工夫就找出来十几本和苏轼有关的人物传记、诗词集、碑刻拓印、字帖、画作集等书籍,摊在书桌上认真翻查。王五感觉自己帮不上忙,又不好意思打搅她俩,于是独自一人走开,检查书舍里的旮旯角落,顺手摆弄一下书舍里的各色古旧文玩和稀奇物件。
      刘醒一李摩西把那十几本书逐一摊开来,仔细查看其中有没有夹带字条纸张,但毫无发现,接着又逐行逐页查看书上的笔记和各种备注,一连看了一个多小时,仍是一筹莫展漫无头绪。刘醒一泄了气瘫坐在椅子上,揉着眼睛喃喃自语地说:“苏东坡诗书词画字五绝,又是个高产的文人,他的文集、字帖、词画作品实在太多了,你看,光是诗集就有几大本,这么找法感觉还是在河底捞针呀。”
      李摩西听她一说,也停住了手,他闭上眼睛深思,嘴里喃喃自语:“画中人,子房和黄石,子房我们找到了,还有黄石在哪儿呢?黄石呢?”
      正在兴致勃勃地把玩着书桌上文具的王五突然冒出来一句:“黄石?你们找什么黄石,我手里攥着的这块印章就是田黄石。”
      刘醒一楞了一下,突然雀跃地轻呼一声,“对呀,画中人,画字中间就是一个田字呀,画中人也就是田字加黄石公,田黄石,就是谜底呀。”她高兴地跳起来搂住王五,“你真棒!快给我看看你找到了什么?”
      李摩西也兴奋地凑了过来,王五被刘醒一又搂又夸,一分激动三分害羞,他伸出手掌,小心翼翼地把印章放在手心。刘醒一李摩西两人饶有兴致地望向这一小块方形的蜡黄色石头,刘默一指着印章问:“这就是田黄石?”
      “嗯呐”,王五见他俩一脸好奇的神情,心里稍稍有点得意,这对金童玉女饱读诗书,眼界和谈吐都远胜自己,几天相处下来一直令他有种隐隐刺痛的自卑感,他撩了下头上那撮金毛,开始略带卖弄地讲解说:“这就是四大国石中寿山石里最为珍贵的田黄石,被誉为“石中之王”,古时候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现在光是像这么大一小块上好的田黄石石料就值几十万呢。”
      李摩西不解地说:“田黄石我听说过,确实价值连城,可这石头看上去好像也不怎么起眼嘛,细看纹理中还有一条条萝卜似的筋纹,这么宝贝?”
      王五:“对,这是田黄石特有的萝卜纹和血丝,由于它只少量产于福建寿山的水田地里,黄色又是宫廷御用色,合起来叫福寿田黄,特别受到皇族的喜爱,又被称为帝石。乾隆皇曾命工匠制作并珍藏了一组田黄三链章被奉为清廷大内至宝代代相传,听说闹辛亥革命时,溥仪被赶出紫禁城,他冒了杀头的风险就只夹带了这一件宝贝偷出宫外。我曾经仔细看过图片,其中一枚四方形的和这枚很像,不过真品现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而且印章上应该还有环环相扣相连的田黄石链,这个嘛应该是仿刻的。”
      刘醒一这时候回过神来,她补充说:“哦,我想起来了,你说的这个田黄三链章,爷爷也曾经和我提过,不过我只记住了他当时讲的印章上的字,一个刻的是乾隆宸翰,一个刻的是惟精惟一,还有一个刻的是乐天。”
      李摩西拿出手机,唰一下就搜索到这组田黄三联印的照片了。
      王五把手心里这枚莹黄的椭圆印章翻过来,露出了底下刻着的印文,是四个阴文篆体字,他看不懂,于是拿在手凑近李摩西,和他手机屏幕上的印章真品图片对照,果然与其中一枚极为相似。
      刘醒一拿起王五手中的田黄章看了一眼,说道:“这枚章刻的是惟精惟一,出自儒道思想里经典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概意思就是:人心危险难测,道心幽微难明,只有专一,精诚恳切,才是秉行中正之道。允执厥中,这四个字现在还被挂在故宫中和殿的匾额上呢,用来警醒芸芸众生。”
      王五不解地问:“姐,你说了这么多,我听得云里雾里的,爷爷让我们找到这枚印章,那它暗示了什么线索呢?”
      李摩西微微一笑,说:“我大概猜到了,你们看,这屋里最多的是啥?是书!刚才翻书的时候我看到每本藏书的扉页都盖有印章。你们再看看大姐手上这枚章,底下还沾着少许印油呢。”
      他这么一说,刘醒一和王五都明白了,李摩西的意思是得先找到盖有这方印章的书,秘密应该就藏在书里。
      于是,三个人振奋精神,又重新翻看那十几本和苏轼相关的书籍,这次立马有了发现,大部分书上多是盖印了“师承和仲”、“眉山老人”、“道法自然”、“道德文章”等另外几枚印章,只有一本旧薄而不起眼的《黄州寒食帖》,扉页上盖印了这方“惟精惟一”,上面还有两句不知道谁手抄下来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刘醒一接过字帖,打开来念道:“《黄州寒食帖》是苏轼的行书字帖,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撰诗并以行书书写的墨宝,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总共十七行,129字,真迹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读完简介,刘醒一接着翻下去,书里全是黄食贴放大后的局部高清图片,字帖上各种涂写、盖印、题跋的细节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书中间还有一幅折叠起来的内页,打开来就可以把苏轼笔下这两首五言诗一气呵成、光彩照人、跌宕奔放、完整地展现在纸上,一览无遗,刘醒一展开内页,轻声念了一遍这两首诗: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这两阙诗说长不长,李摩西、王五听完了也只是似懂非懂,并没有得出任何启发,于是三个人把字帖平摊在桌上,围着书桌一页页逐字逐句仔细分析。
      王五虽然不懂书法,在他眼里那些笔划就像铁画银钩一样,但他却能感受得到这字帖上行云流水般的气势,他轻轻抚摸着字帖上的字,怯怯地说:“乖乖隆地洞,天下第三,非同一般。那第一是谁?”
      刘醒一回答说:“第一是《兰亭序》。”
      李摩西抢答:“这个我知道,《兰亭序》是王羲之写的,就是那个手抄《黄庭经》拿去换一群鹅的书圣。”
      刘醒一挑衅地问他:“那第二是谁,你知道吗?”
      李摩西挠头干咳两声,“第二嘛,咳咳,我从来不记第二名,只有冠军才有资格名留青史。”
      刘醒一戳了一下他的脑袋说:“又强词夺理,承认自己不会很难吗?”
      王五忽然轻呼了一声:“咦,原来字帖上这里也有一个田黄三联印章,你们看,这里,是不是乾隆墨宝?”
      两人顺着王五手指的地方看过去,果然是那枚鲜红小巧的田黄三联印“乾隆宸翰”,刘醒一高兴地说:“嗯,真的是乾隆的印。乾隆有个书房叫三希堂,里面收藏了各种传世书画珍品,这本字贴也曾被收入三希堂,以乾隆最爱乱涂乱贴小广告的臭毛病,绝对少不了题个跋写个拆字上去。听说乾隆总共有1800多枚印章,没事不多盖几个印,怎么可能用得完。你们看,这里还有好几个他盖的印,喏,古希天子、三希堂精鉴玺、乾字印、隆字印等等。”
      李摩西嘴里念叨:“最怕流氓有文化,他对这些书画墨宝的痴迷和病态呵护,简直就是画蛇添足式的破坏!祸兮~福兮~”
      三人仔细地把字帖从头到尾查看了一遍,又琢磨了一遍,连字帖里的各种印章和错别字都讨论过了,王五听刘醒一讲得津津有味,李摩西却不合时宜地吐槽说:“咱们可不是来这里学习鉴宝的,赶紧想想还有啥线索吧。”
      刘醒一皱着眉重新翻开这本字帖,扉页上除了那枚暗红的“惟精惟一”印章,还有两行用钢笔书写的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她松开微皱的眉头,自言自语道:“奇怪,这两句诗不是苏轼的,是戚继光写的。”
      “戚继光?就是率领戚家军大败倭寇那个英雄?”王五听过不少戚继光的传奇故事,忍不住发问。
      刘醒一说:“是的,戚继光不只是位抗倭名将,他还是个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他留下了不少军事著作,还有一本诗文集好像是叫《止止堂集》。”
      李摩西插了一句话,“哎,止止堂集?我刚才在书架上看到过这本书,还纳闷这书名好奇怪呢。”
      刘醒一又喜又急地说:“那你快去找出来,止止堂就是戚继光的书房,名字取自《周易》里其中一卦的卦文。”
      王五脱口而出接着说:“我知道,止止出自大畜之卦,上卦为艮,下卦为乾。艮为山,为止;乾为天,为健。卦意是健而止,即刚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
      这时候,李摩西已经找到了那本《止止堂集》,掀开封面一看,扉页上赫然印着一枚椭圆形小章,印上是小篆字体的乐天二字,还刻着一左一右两条纹龙。三人大喜,刘醒一掩盖不住脸上的笑意,欢呼说:“终于圆满了,田黄石三联章全都找到了!快看看,书里有什么提示没?”
      李摩西把书迅速翻了一遍,没有夹带什么,唯一特别之处是在乐天印章上面还有手写的两行数字,看笔迹和写在寒食帖上那两句诗的应该是同一个人,用的也是同一支笔。
      13 310 2,19 97 2,108 21
      67 14,68 87 2,45 15 4
      “什么鬼?这是摩斯密码吗?”刘醒一看得一头雾水,她问李摩西。
      李摩西摇摇头,“不是摩斯密码,摩斯密码是采用最简单的二进制代码也就是用点和划来发送信息的,一般通过电波或者声光发送接收,方便实用,常用于战时通讯,书上的这串数字应该是你爷爷留下来的哑谜。不过猜谜我真的不在行,还得靠你啦。”
      看着这行数字,刘醒一哭笑不得,猜灯谜吧,她倒是有点心得,可这串数字是什么意思,毫无头绪,难不成是道奥数题么?
      王五这时莫名其妙地插了一句,“哎,你们有没听说过反切码?”
      见刘醒一李摩西一起摇头,王五顿时来精神了,“我曾经听江口村里的说书先生讲过戚家军扫荡倭寇的故事,里面提到过戚继光为了秘密传递作战讯息,发明了一种特别的军事暗码——反切码。就是用事先规定的两首诗作为口诀,用诗里的字重新组合拼出新字的加密方法。这样一来,即便密报被截获了,没有口诀,敌人也无法破解其中含义。”
      “范特西,太绝了,用诗文来加密,明摆着欺负文盲和外国人嘛!”李摩西不禁摇头感叹,“小五,那你还记得那口诀吗?”
      王五摇摇头,“我只记得头两句好像是‘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和‘春花香,秋山开’。”
      李摩西突然怔住了,打了个响指说:“我懂了,刘爷爷留下的数字谜语,解密口诀应该就是寒食帖里的两阙诗,就在这十七行129字里。”
      刘醒一钦佩地拍了拍李摩西的头:“果然聪明,不愧是门萨俱乐部的精英会员。是不是呢,我们试一试便是。”她扭过头问王五。“三弟,你还记得怎么用反切码解密吗?”
      王五比了个OK的手势说:“嗯,很简单,反切码通常由三个数组合成一个字,三个数分别代表一个字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第一个数代表选用第一首诗里第几个字的声母,第二个数代表选用第二首诗里第几个字的韵母,第三个数字代表声调。”
      李摩西补充说:“我看这几个数字串都是五位数的,这字帖里总共17行字,每行字10个左右。那前两位数代表的应该是字帖里的第几列第几个字,第三第四位数代表的是字帖里第几列第几个字,最后一位数代表的自然是声调了,咱们一起来试吧。”
      接下来三个人分工合作,王五念数字,李摩西对照着字帖负责找字,刘醒一用笔记下拼出来的字,备注好字的声母、韵母加声调,很快就把这一长串数字的谜语解译出来了,
      (13-310-2,19-97-2,108-21,67-14,68-87-2,45-15-4)
      (来秋2,寒舟2,菜食,何黄2,殊势2,海州4)
      谜底一共六个字:留候祠黄石后。
      看着这六个字,大家都如释重负似地齐齐舒了口气,李摩西笑着说:“一一,我看你爷爷留的线索始终都绕不开张良和黄石,等我谷歌一下留候祠在哪里?搞定!”他看着手机屏幕,有点意外地说,“留候祠又名子房祠、张良庙,原来国内有好几个留候庙,最出名的两个一个在江苏徐州,一个在陕西汉中,嗯,你爷爷说的大概就是陕西汉中这个吧?”
      “我也不知道,爷爷一生醉心文史考研,天南地北走过很多不为人知的边陲古镇,像徐州和关中这种历史名城他肯定都去过。江苏徐州是张良遇到黄石公、圯桥授书的地方,至于汉中紫柏,则是他封侯建业后晚年师从赤松子归隐之处,这两个地方都很有可能呢。小五,你怎么看?”
      王五摸着脑袋说:“我也不懂,不过我曾听龙虾师傅讲起过,汉中的留侯祠是道教全真派的圣地,二哥不是开玩笑说咱们最近一直都在寻仙问道么,如果让我选,那就先去看看汉中这个留侯祠吧。”
      李摩西也附和说:“对,不应该舍近求远,汉中就在附近,就算找错了也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刘醒一刚想反驳,这时候,王五突然比了个嘘声的手势,他用手指了指窗外,用嘴形挤出两个字:“有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