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5、杯酒8 ...

  •   一切都如宁楚林预期的那样发展,他每一步棋走得不疾不徐,最终是在立冬之前收拾完了王李两家。

      在弄死了王凡之后,宁楚林才知道,王司徒这个人平日里不温不火,但手腕真的狠毒起来也是忒狠。宁楚林只收拾到了平远伯,而李司空则是王司徒这个人一力拔起来的。

      让人不能不望而生畏。

      宁楚林琢磨着,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王司徒族中少有王公,却能够以一己之力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原因。至于王家其他人,多是地方州县官员,那些人若是在自己职位上秉公办事,他自然不会动,而若是徇私枉法,倒也不需要宁楚林现在便收拾了,来日方长。

      李氏一族倒台后,王司徒便也抱病在家,朝堂上只剩宁楚林一人手握重权了。虽然还剩了些王公世族,但那些都掀不起大风浪,可以徐徐图之。

      冬天正冷的时候,王司徒让人带了个信,请宁楚林过府一谈。

      宁楚林不明原因,但听说王司徒病得厉害,已然不见得能熬得过这个冬天,便也没有推辞,反正一个卧病在床的老人也害不了他了。

      仆人将宁楚林带到王司徒的房间便退了出去。房内烧了三个火盆,把屋子烘得暖暖的,王司徒斜倚在榻上,身上还盖了厚厚的棉被。房中空气弥漫的药味竟然盖过了炭火燃烧的味道,这怕不是天天把药当水喝了。

      “宁大人,老夫终于见到你了。”王司徒的声音很是虚弱,面容却带笑。

      自从王司徒抱病以来,宁楚林就没见过他,仔细想想也有月余了。他扯了张椅子坐在塌边:“司徒请我来,不是闲来叙话吧?”

      王司徒低声笑了笑,又咳了两声,问道:“如今的朝堂,可是如了你的愿?”

      宁楚林坦然一笑:“差不多吧,至少您替我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王司徒哼了一声,反问道:“侄儿一死,我就知道你拿我当刀,借我铲除司空,但你知道为何我要遂了你的意吗?”

      宁楚林一惊,他却没有想到王司徒早就知道了他的打算,便顺着问道:“为何?”

      “与其说我帮了你,不如说我帮了陛下。李氏倒台,而我王氏已无高官在朝,只剩些太守刺史,想来只要他们不过分,陛下便会放我族人一马。”

      宁楚林讥笑:“我倒是没想到,王司徒竟如此爱惜族人。”

      王司徒摇了摇头,慢声说:“宁大人,不要打断我的话,刚才那只是其一。而这其二,你害了我侄儿,我也必不能让你好过。”

      宁楚林晃了晃脑袋,颇为漫不经心:“怎么会呢?我现在可是好过得很。”

      “很快你就要不好过了。说到底,你如今的处境不过是数月前的我。陛下怎会允许你一家独大,总揽朝政呢?”王司徒眯了眯眼睛,“听子宽说,皇上除了他这一位太傅,还有你这么个老师。可惜了,你对我们颇有心机手段,对陛下却很坦诚。想来你的手腕,让陛下学了个十成十吧?很快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宁楚林却摇了摇头,只把王司徒的话当做挑拨:“陛下大约再有一两年便能亲政,到时候我便请命戍守边关。更何况,陛下知道,我如今收拢朝堂,只为报先帝养育之恩。陛下知我,我知陛下,因此无论如何,我都沦落不到你这一步的。司徒找我来若只是为了说这话的,便不必多言了。”

      王司徒边笑边咳,叫住转身离开的宁楚林:“我只问你一事,我侄儿,是不是你杀的?”

      当时他虽然知道宁楚林借刀杀人,但也多少被侄儿之死冲昏了头脑,将报复的矛头对准李司空,可李氏倾覆,他卧病在床。空闲下来之后再思索当时的事,王司徒便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当初那假死药,怕不是宁楚林在其中动了什么手脚。

      宁楚林转身,看着王司徒苍老的眼睛,点了点头,并且缓缓吐出一句话:“我在布局之前,已经尽数告知了陛下。”言外之意,皇帝是默许了王凡之死的。

      王司徒不为所动,边笑边说:“要不了两年你就能明白老夫的话了。”

      宁楚林扬长而去。

      王司徒看着他的目光带毒,宁楚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早晚得死在他对皇帝毫不保留的信任上,他不着急。

      “你本有一条活路,运气好了还能畅享荣华富贵,可谁让你害了我侄儿呢。让咱们那个还没亲政就对王公世族耿耿于怀的皇帝知道,你不到一年就能搞垮两个权臣,怎会不对你防备呢。”王司徒喃喃自语,“只不过老夫是看不到那天了,往后地府相会,倒要听听你怎么死的。”

      王司徒死在了腊八这天。

      挑拨离间的话,饶是宁楚林不在意,也终究是埋下了种子。

      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宁楚林就明白了功高震主的道理,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与皇帝的关系没有随着皇权而疏远,反而越发亲近,这才让宁楚林慢慢放松下来。只是司徒的话给他提了个醒,日后皇帝亲政,他一定得做足了放权的姿态,不仅不能再留京中,最好连戍边的军权都别握得太多。

      谨慎为上,虽然他是愿意相信皇帝的。

      又过了一年,皇帝已经十五岁了,太后有心让皇帝尽早参与政事,因此宁楚林总是带着尚书台的折子来见皇帝,除了按照惯例教他权谋之术以外,还让他开始了解如今以尚书台为核心的整个中央权力运行的机制。

      虽然朝臣私底下对宁楚林如今权倾朝野的状况颇有微词,但皇帝却对他信任有加,仿佛一点都不在意以宁楚林为核心的班底已经足够动摇皇权了一样。

      “陛下当然不用担心,我手下有哪些人,他大多是知道的,而这些人与其说是为我效力,不如说是为我现在的地位服务,等陛下亲政,他们自然会成为陛下的得力干将。”宁楚林慢条斯理地说着,手下不闲,递给了对坐之人一杯茶,“不用为我担心。”

      右仆射曹彬忧心忡忡,饶是宁楚林如此说,面上也挤不出个笑容:“你倒是心大,要是真如你所说的,倒是好了。先不说武将,单说你在州县的那些人,你当真有把握?”

      宁楚林云淡风轻,笑着说:“他们大多是寒门士子,能为我所用无非因为一身才华却报国无门,知遇之恩我能给,陛下也能给。太傅与我教了陛下这么长时间,知人善任总能教会。再说了,太傅这一大把年纪,门生不知凡几,他都没事,我怎么会有事呢?”

      曹彬反驳:“丁老可跟你不一样,你看他这些年,除了教书,还干过什么?说是让他辅政,但这家伙向来能跑多远跑多远。”

      也不怪曹彬对太傅丁宥颇多意见,太傅不管政事,宁楚林又拔了王李两家,全天下的活都集在尚书台了,而宁楚林还时不时进宫教皇帝,就只能辛苦左右仆射了。曹彬估摸着,现在全天下没有一个官比他勤劳。

      曹彬摇了摇头,自知说不过宁楚林,便另提一事,带着促狭的笑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娶个夫人回来?我可听说了,不少人在打你主意呢。”

      宁楚林今年二十又八,按理来说是早过了娶妻的年纪,寻常人这岁数家里都有几个孩子了。原身早年确实娶过一位夫人,可惜夫人身体不好,怀了一胎,生孩子的时候难产,原身做了一个与其他男子格格不入的决定,保大人。只可惜那次伤了底子,没过两年就去世了。

      那年原身才二十二,他太爱亡妻,娶妻后为她遣散姬妾,后来又拒绝了先帝另给他娶妻的打算,之后便赶上了国丧,宁楚林来了之后便一心扑在政治上,根本没想过续弦。皇帝年轻,不懂得这些,倒是太后提过两次,只是被宁楚林找借口顶回去了。思及他对亡妻的感情,便不敢再提。

      这对宁楚林倒是方便的,他继承了原身的记忆,却继承不了对方对女人的情感,但这个时代他又没法明晃晃地把“我喜欢男人”这话说出来,便只能各种编理由。

      “陛下再有一两年便要亲政,我到时候肯定是要请求外放的,去哪儿当官都不合适,戍守边关最好了。你说如今看上我的人,哪家会乐意女儿跟我去北地过一辈子?更何况,我沾上姻亲关系,想要放权放得彻底,就更麻烦了。”

      宁楚林摸了摸下巴,犹豫片刻轻声说:“我琢磨着,我不沾姻亲,没有儿女,是对我最好的保护。”

      宁家是行伍出身,祖父从一士卒做起,立下赫赫战功,父亲战死沙场,他这一支是一脉单传,至于其他远亲,没有走动近的,也没有做高官的。因此宁楚林只要绝后,往后便是封侯封王也无人袭爵,便是将他对皇权的威胁尽数除掉。

      这是宁楚林最大的依仗,也是因此,他才敢在如今权倾朝野。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5章 杯酒8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