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4、杯酒7 ...

  •   老虎的事果然如宁楚林预料的那样,不了了之了。但因有老虎一事,春猎便提前结束了。

      汪朴找人剖了老虎,又令懂野兽的医者细细检查,这才发现,老虎是吃了猎场内的一株毒草,这才发了狂,禁军又在猎场内仔细搜查,确实在一处生长毒草的地方发现了老虎的行迹。

      如此一来,便也没什么可再查的了。那毒草对人来说并非要命的东西,因此在没出事之前便没管过这玩意儿,如今只能令人仔细搜查,把所有此类毒草都掘了。至于老虎这么一个食肉猛兽,在腹中不算饥饿的时候为何吃这毒草,便不得而知了。

      皇帝知道汪朴已经尽力,只以失职为由罚了他两月俸禄,便轻飘飘揭过了此事。

      只是这事情在宁楚林这里并不算完。

      虽然明面上查不下去,但不妨碍宁楚林猜。他自匈奴凯旋,军功加身,又与皇帝关系日益亲厚,自然打破了朝堂上权臣相互制衡的平衡,隐隐有一家独大之势,因此一定会有人朝他动手。

      这次春猎有一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司徒司空都在京中,是个对他下手的最好时机,可宁楚林一直都没收到京中传来的消息,说明京内风平浪静。他敢确信司徒司空不会放过这个时机,那么京中没有异动,便只能是从塞外下手了。

      宁楚林一直陪驾左右,若是龙体有恙,他自然得吃个瓜落。要是这次他没有这么快速的反应,让皇帝被老虎伤到,问责事小,怕是皇帝对他的信任也会减少。

      此外,皇帝安全归禁军负责,要是皇帝查办了汪朴,那么禁军便会移权。而汪朴的副将正是李司空的人。

      “这一招一石二鸟,司空好算计。”宁楚林喃喃自语,眸带厉光,他刚整治完王司徒,准备歇一歇再动李司空,却没想到对方先犯上门来了。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他是要好好琢磨琢磨,怎么还司空一份大礼了。

      回京之后,宁楚林在书房里对着这两年来搜集的所有信息琢磨了好几天,最终拿上一份卷宗进了宫。

      照例给皇帝上完课后,宁楚林说:“陛下,臣想讨两个人的命。”

      皇帝这段时间有宁楚林教导权谋,大约也能猜出来,宁楚林是想报那老虎的仇。这事他是支持的,老虎背后如果真的有人为,那么就是将皇帝的安全也算计了进去,他自然不爽。就算没有人为,继续对王公世家出手也无不可。

      “哪两个人啊?”

      “收押在狱中的两名犯人,王凡、邱肃。”

      “这王凡是王司徒的侄子朕知道,邱肃是何人?”

      宁楚林把卷宗递给皇帝,解释说:“邱肃曾是平远伯李礽的师爷,三年前先帝寻了个错处将他下狱,既不罚也不放,是因为他是平远伯的亲信,掌握着平远伯府上一切秘密的书信往来、人际关系。只可惜这人身体不好,上不得大刑,因此这么多年都没审出个子丑寅卯。”

      皇帝看着卷宗上记录的邱肃的个人信息,疑惑道:“杀邱肃,便意在平远伯。父皇临终前提醒过朕,要留心平远伯一脉,只是他未说明原因。这平远伯又与司空是表兄弟,若是平远伯有什么问题,父皇为何会令司空辅政?”

      “陛下可还记得,平远伯的女儿嫁给了端王爷?”

      端王是先帝的弟弟,只是年岁差了太多,先帝即位时他刚崭露头角,争不得至尊宝座。后来先帝对端王的态度一直是淡淡的,既不重用,也不贬斥。

      皇帝点了点头,沉吟片刻,眸光一闪,皱着眉头问:“楚林的意思是,平远伯是端王一系,而端王有谋逆之心?”

      “端王幼时机敏,只是生的太晚。他母妃出身高,他又有本事,早年自然会有这心思。只是先帝即位后,端王日渐沉寂,只在府中研究些经史,如今还有没有这心思倒不好说。只是颖王病逝,先帝身体每况愈下,陛下又年幼,平远伯当年大约是勾结了不少朝臣欲推端王。陛下还在,端王即位虽名不正言不顺,但摄政却无不可。”

      宁楚林无奈道:“只是那时已经太晚,先帝自知大限不久,等不到陛下成年,因此不敢行雷霆手段,只能抓了邱肃敲山震虎,而令司空辅政,也不过是对李氏一脉的妥协罢了。”

      皇帝脸色铁青,厉声问道:“为何父皇从不与朕说?”

      宁楚林在皇帝问邱肃是谁的时候便有此疑惑,只能揣摩着先帝的心思,回答道:“先帝以仁治国,大约是不想让陛下太早接触这些朝臣之间的阴诡心思。况且,先帝没有抓住平远伯的把柄,也不敢断言他有二心,因此担心太早告诉陛下会对您不好。”

      “那你为何告诉朕?”

      宁楚林一哂:“我与先帝不同,陛下也与先帝不同,在我看来,权谋之术让陛下了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陛下亲政后总归要恩威并施。”

      皇帝看着宁楚林,笑道:“楚林懂朕。”他虽年少,但早早即位让他比寻常十四五岁的少年多长了几分心思,因此极是认可宁楚林的处理手段。

      宁楚林笑了笑,皇帝对他行阴私手段的纵容才是他将这件事的筹谋告诉皇帝的原因,就算没有皇帝允许,他照样能完成他想做的事,收拾了李氏一脉。只是皇帝想学,他便教他,这样宁楚林也可以在未来放心还政。

      “其实一直有人想杀邱肃,在食物中下毒、乔装狱卒之类的手段用了很多次,只是狱中戒备森严,一直没能让刺客得手罢了。”

      “杀人灭口,这就证明了平远伯确实有二心。”皇帝冷声道。

      宁楚林摇摇头:“也不见得,有二心和勾结朝臣不是一码事,陛下要是拿了我府中的亲信,查出来我私下使的手段,也够我喝一壶的。”这件事他倒是不怕与皇帝说,反正皇帝一直都知道。

      皇帝不在意宁楚林的玩笑,而是问道:“杀了邱肃,有什么用?”

      “邱肃这么长时间不开口,不过是因为他觉得这份供词对陛下极有用,可以借此扳倒李氏,因此陛下不仅不能轻易杀他,还得派人保护他。而平远伯的人到现在都杀不了邱肃灭口,他自然知道邱肃还没招供。那如果邱肃死了,平远伯会怎么想?”

      “邱肃已经招供,没有利用价值了。”

      宁楚林点头:“只要平远伯觉得邱肃招供,便一定会动起来,不仅如此,他所勾结的人也一定会有所行动,只要他们都动了,就好找到把柄了。多抓一些人,总有能审出来的。只要实实在在审出东西,平远伯就能倒霉了。”

      皇帝缓缓点头,又问道:“这与王凡有什么关系?司徒应该没少费心思想弄他出狱,朕还以为你是想借王凡出狱来整治司徒呢。”

      宁楚林坦然点了点头:“原本是这么想的,只是谁让李司空先犯上来了呢。陛下想,平远伯与李司空同气连枝,李司空与这件事也少不了牵连。可是他位高权重,轻易动他还是有难度的。李氏一脉属他位高权重,因此只要平远伯将罪过一力承担,把司空摘出去还是不难的。他自己也肯定知道这个道理,因此他想做的事绝对不是保命,而是保权。”

      皇帝苦笑:“楚林所言极是。”

      宁楚林狡黠地笑着:“陛下猜猜,司空若想保权,会向谁求助?”

      皇帝恍然大悟:“司徒。”

      宁楚林点头:“现在朝堂之上,太傅与太尉忠于陛下,太傅年事已高,且惯来不涉争斗,而太尉又与臣交好,因此司徒决然不会与这二人联手。至于我嘛,他不视我为眼中钉就不错了。算来算去,只有司徒。

      司徒现在一心扑在侄子上,司空若是想找他求助,自然少不了个投名状。可留给司空的时间可不多了,陛下觉得,短时间内怎么弄出一个犯人来呢?”

      “假死。”皇帝脱口而出,“你要弄假成真?”

      宁楚林摇摇头:“非也,若是假死的人真死了,司空会不会遭怀疑两说,但我这个把人下狱的幕后黑手,可是第一个被司徒记恨上的。侄子一死,司徒反扑可不好受,我还不想跟个疯子争斗。”

      “你就别卖关子了,赶紧说。”皇帝佯怒。

      “假死不能成真,但药却可以动个手脚,是药三分毒,更何况是能够让人短时间承死亡状态的药。若是王凡活着出现在司徒面前,却过不了多久就重病,不治而亡呢?

      假死药出了问题,那司空可就是个加速王凡死亡的罪魁祸首了。本来王凡在狱中平安无事,司徒等也能把人等到出狱。那到时候司徒不得咬下李氏一块肉来报仇?司徒膝下无子,王凡一死,他定然一蹶不振,到那时候,王氏一族没了他庇护,族中又无第二个权臣,也便不足为虑了。”

      皇帝定睛注视宁楚林半晌,叹道:“楚林好计谋,王李两家落马,朝中其余权贵便树倒猢狲散了。”

      宁楚林目光深远,轻声说:“臣只不过是想要完成先帝未竟之业罢了”

      皇帝的脸上少有地露出与他年纪不符的忧思,最终叹了口气,摆摆手道:“你放手去做吧,只是莫让人抓了把柄,否则朕不好保你。”

      宁楚林点点头,皇帝对他的信任与叮嘱让他颇为宽心,不过他却有自信,不会让人抓到把柄。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4章 杯酒7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