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杯酒4 ...

  •   这么想着,宁楚林便把李默将军与他的前锋大将白御请到了帅帐。

      宁楚林将他对匈奴人的揣度对二人说了之后,对着沙盘道:“我准备带五千骑兵绕到,于此处突
      袭匈奴人的粮草。”

      李默问:“你如何得知运粮军队一定经过此处?”

      宁楚林勾勒出一道路线:“按照匈奴五万大军的整顿速度来估计,他们一开始并没有把你我放在眼里,因此一定是准备大军压境,尽快攻城略地。这样一来,他们的粮草运输一定会走最快速的道路,这一条就是匈奴境内最适合他们押送粮草的路线。”

      李默面露思索,他一向求稳,便问道:“如果他们没走这条路线呢?你带五千骑兵深入匈奴腹地,实在是太冒险了。不说遇上匈奴大军,要是迷路了怎么办?”

      宁楚林自信道:“我可是从小就开始研究匈奴人了,不会迷路的。就算没有遭遇匈奴运量不对,我也可以由此绕后,与你前后合围。”他继续指着沙盘路线。

      随后宁楚林又画了另一条路线:“伯武,你另带一万人到这一处埋伏,等我与李将军合围匈奴时,你从侧翼切入,一定要把匈奴单于给我留下,必不能让他跑了。”

      白御字伯武,是宁楚林当年与羌族打仗时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虽然这些年没有什么来往,却是他的心腹。同时,白御也继承了宁楚林善用奇兵的特点。

      白御点头。

      宁楚林继续说:“李将军,这样一来你这里还剩下三万余将士,在我抵达匈奴背后之前,一定不能展开大规模战争。”

      李默说:“据我所知,匈奴后方有呼比努尔防卫,你如何避开他的耳目?”

      宁楚林道:“这就要给他们下个套了。首先,你我要假作争权闹翻的样子,因此我两日后就带兵拔营,他们在战场上看不到我一定会起疑。那么为了防止匈奴人猜到我不在军营,你要做场戏。帅帐灯光晚上一定不能熄灭,时常让人进入,无论你用什么法子,反正要让他们觉得我还在军营。此外,还得再加一道苦肉计,等你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卖个破绽受伤,再骂我两句,让匈奴认为我龟缩不出,派你当替死鬼。”

      李默点头:“此计甚妙。”

      宁楚林叮嘱:“苦肉计一定不能太早,等匈奴单于确定你我为争权闹崩了的时候,一定会大军进攻,这时候如果我和伯武还没到地方,就麻烦了。”

      李默应下:“你还是没说,呼比努尔你要如何解决。”

      宁楚林道:“很简单,如果我带人劫了粮草,那么匈奴人一定会知道,你我的戏就演不成了,所以我要伪装成匈奴人。匈奴虽然带着复仇之心,但未必人人都有把握一定战胜大齐,尤其是昨日一战后,定然会有人心生动摇。而匈奴是部落结构,各部都有自己的心思,为了过这个冬,有人要打粮草的主意也是有可能的。”

      白御疑惑:“可你如果全部劫掠,单于很难怀疑到自己人身上,毕竟谁都知道,粮草没了,这一战就没有赢的可能了。”

      宁楚林点头:“这一点我想到了,所以只是做个戏,抢一部分,恰好能让一个部族过冬,而对战事没有大损伤。你想想,如果我只劫一部分粮,却杀了所有押送粮草的匈奴人,单于会怎么想?”

      白御大悟:“他一定觉得,是自己人劫掠粮草,为了不暴露身份才杀了所有士卒的。而粮草如果没有按时到达,单于一定会派人查探,那么粮草就算晚几天到军营,对战事也没有太大损失。按照情理来说,这不是我们会做的事。”

      宁楚林笑了笑:“正是如此,你再想想,如今大军开拔,谁手里还有能歼灭整支运粮部队的兵?”

      “呼比努尔。”白御拍着大腿说,“这样一来,单于肯定会召呼比努尔,此人极看重自己的部族,吞没粮草延误战机的罪过可不小,所以他知道自己有麻烦的时候,一定不会再轻易动兵,而是想办法把这个罪过撇给别人。”

      “这样我进入匈奴腹地,就不会有任何威胁了。”

      李默说:“但这是建立在你真的能找到运粮军队的前提下。”

      宁楚林耸耸肩:“就算没找到运粮队,我也可以想办法在后方制造一些部落的争斗,给呼比努尔找点麻烦还是容易的,只是这样就需要更长的时间,你在这里就需要与匈奴大军多坚持几日了。”

      李默自信道:“匈奴大军奔来,本就需要休息,再加上我们那一场胜仗,多坚持一段几日不成问题。”

      其实宁楚林对能不能找到粮草的问题没有太担心,他善于揣度人心,匈奴一定是小看他的,且李默又以稳健出名,在匈奴压境的时候,不会想到分兵的策略。再加上胡努尔此前的战绩,匈奴人定然准备速攻,因此粮草必定走最正常的路线,倒是李默多虑了。

      不过这是李默一贯的风格,他若没这么谨慎,宁楚林反而不敢让他带三万余士兵和匈奴大军耗着了。

      “伯武,你再适时找人散点谣言出去,一个是我在朝内争权,因此才一意孤行亲自挂帅,但实际上我几年不上战场。与胡努尔的一战是我为了早日立功,才执意分兵突袭,而李将军本不同意。此外,我在首战之后骄纵自大,而李将军不服我,因此被我排挤,所以才每次匈奴来犯都是他迎战,而我不出面。反正怎么坏了怎么编。”

      白御想的远,颇为担忧:“让匈奴人能听到风声,朝内也一定会知道的,将军也要小心朝内攻讦。万一此战真出了什么岔子,未见得没有人会建议临阵换帅。”

      宁楚林也知道这个问题,只是他相信太尉江平会帮他斡旋,也相信小皇帝对他的信任。反正最坏的情况,临阵换帅,无论戍守边关的李默还是前锋大将白御,都是宁楚林的人,只是回朝之后境况会有些艰难。但反正他已经给司徒司空留好了王大侄子,就算艰难,回去之后他也还有算计人的手段。

      不过宁楚林对自己的用兵本事还是很有信心的,虽然兵行险招,但绝对是一场大胜。

      “放心吧,我有安排,现在不是担心这个的时候。”宁楚林倒是没有对白御明言,朝中的利害关系牵扯太多,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白御也不是善于勾角的人,他没必要把一个好好的武将,培养成他这样成天算计内朝的人。

      战事也确如宁楚林筹划的那样,他在预定的地点硬上了匈奴人押运粮草的军队,不过三千人,比宁楚林原想的还少。

      宁楚林喃喃:“这不只是小看我,连李将军也一块小看了啊。”

      他却没纠结这个,反正这一战之后,匈奴人就不可能再小看他了。

      宁楚林带领骑兵全歼三千匈奴,没取粮食,而是杀死了大部分牛羊,让士卒饱餐一顿,吃不了的便带上,反正他们绕后也需要军粮,让将士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吃点好的,颇有利于他作战。

      宁楚林成功绕到匈奴腹地,便给李默传了信,李默那边便开始施行苦肉计,将帅不和,李默再一受伤,匈奴人便抓准了这个时机,大举进攻,连宁楚林先前带领奇兵奇袭胡瓦尔前军的勇武都抛之脑后了。

      匈奴大军趁李默受伤之际突袭,李默却早有准备,他的伤并不重,伤皮不伤筋。他举枪迎敌,大军也不是全无准备之态,立刻变阵放箭,随后厮杀而上。

      匈奴单于一见事情不如他所料,还在犹豫是否退兵之际,便被宁楚林拦了后路。五千骑兵从后方疾驰而来,宁楚林换了长刀,他一挥刀,匈奴人不死也是重伤。在胡瓦尔一战之后,骑兵营早已将宁楚林捧上神坛,紧随他身后奋勇杀敌,个个有以一当十的勇气。

      此时,白御也率军从侧翼切入,他选择的位置极妙,将匈奴单于留在了宁楚林一侧。

      宁楚林知道,单于能集结大军,全靠他自身在各部中的威信,因此一旦拿下匈奴单于,各部族首领便会各自为战,逐一击破便容易了许多。

      距离单于尚有距离,宁楚林便挽了大弓,三箭齐发,其中两箭命中单于左右护卫,可惜对准了单于的那一箭被他躲了过去,只射中手臂,没立取了他性命。

      匈奴单于身边立刻围了更多士兵,并且在三路合围之下有且战且退之势。宁楚林见错失良机,便干脆不再去管匈奴单于,而是尽可能在战场上留下更多匈奴人的命。

      此战大捷,清理战场后统计得出,杀死俘虏匈奴人共两万余人。只是匈奴各个骁勇善战,宁楚林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不过万余伤亡是值得的,这一战打散了匈奴人的士气,只要让他们知道与大齐此战胜负难料,各个部族首领便会生出其他心思,更何况宁楚林在粮草一事上,还给呼比努尔留下一份大礼。

      恐怕单于回去第一个要查的就是宁楚林如何在匈奴腹地如入无人之境。
note作者有话说
第71章 杯酒4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