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地下9 ...

  •   细数宁楚林经历过的任务世界,这一遭可以说是最无趣的了。除却偶尔刺杀个人,以及南京大屠杀前劝离了不少百姓,宁楚林感受不到他的价值所在。

      或许对于战争、对于百姓,他实实在在做了些有益的事情,但于他自己,却觉得这不过是托了历史的福,他自己却没真正做些什么,大部分时候都是待在家里做个米虫,尤其是来到上海之后。

      虽然无聊,但宁楚林并不难受,或者说,他对自己能不能做出一番所谓的事业并不在意。做个历史的过客也挺好,以往都是在历史书上、影视剧里看到这些故事,如今倒是可以亲历一番。

      在上海也不是全无事做,姜晓天偶尔会遇到难以获取的情报,这时候便需要宁楚林出手帮忙。姜晓天胜在枪法、特务工作,而在搏斗与警觉性方面还是略逊一筹,不及自小习武的宁楚林。

      宁楚林在上海呆了整整八年。

      起初他没想在上海呆这么久,只是后来战事愈酣,上海又是极重要的租界地,加之汪精卫公开投降,上海还在汪伪政府的管辖之下,各方势力暗潮涌动,姜晓天后来忙得焦头烂额,宁楚林便经常帮帮忙。

      宁楚林能做的不多,他在权谋方面并不擅长,对各方势力也远没有姜晓天来得熟悉,便只做一些武夫工作,奉行一个原则——能动手的不动脑。且他有个原则,除了姜晓天的命令,其他人他一概不听、一概不见,只做杀人越货的活儿。

      1945年秋天,上海的气候还为转凉,宁楚林与姜晓天在旅店的房间里一边拿书扇着风,一边对着一张世界地图谈论战事,突然收到电报:日本投降。

      二人均是愣了片刻,宁楚林前一分钟还说着:“日本也快该投降了,德国投降之后,日本打不下去持久战。”呆的时间太长,竟然连历史上日本受降的事件都不记得了,宁楚林只能记得是在1945年下半年的。

      姜晓天没有半点战争结束的狂喜,他毕竟在特务处呆过一段时间,又加入了gong(放)chan(过)dang(我),对两党的行事作风相当了解。jiang(放)jie(过)shi(我)从未停止过fan(无)gong(语),gong(放)chan(过)dang(我)也绝不可能就这么屈服,因此外患平定,却十有八九还有一场内战要打。

      他与宁楚林对了个眼神,便已明白,对方心中有与自己相同的猜测。日本投向,不过是暂时的喘息,待一应对外的事务交接好,内战就要打响了。

      对于这一战,姜晓天却是没有把握的。jiang(放)jie(过)shi(我)背靠美国,装备精良,部队又训练有素,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国民党有钱。

      在这个现代战争的时代,有钱是有很大优势的。

      “你觉得能赢吗?”

      宁楚林笑了笑:“总有一方能赢。”

      姜晓天无奈:“你知道我说的不是国民党。”

      宁楚林耸了耸肩:“这就不知道了,你也没有把握不是吗?总之,就算打内战,也打不了多少年了,中国耗不起了。”

      宁楚林有在上海呆了将近三个月,他向姜晓天辞行了。

      双十协定如历史中记载的那样签订,其他人可能暂未察觉,或者仍心存侥幸,但宁楚林知道,这只不过是一时缓兵。眼见着上海的情报工作愈发密集,国民党内部动作频繁,宁楚林便知道,自己该走了。

      原先留在上海,是为了抗击日本,宁楚林与gong(放)chan(过)dang(我)人合作无可厚非,但如今国共内战,宁楚林如果再呆在姜晓天身边,就是站队了。那么到时候战争结束,就算他无意掺和gong(放)chan(过)dang(我),也势必会有逃不开的纠葛。

      如果留在国内,宁楚林只希望做个默默无闻的人,他知道建国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此后可能遭遇的麻烦是他一点都不想面对的。

      思虑再三,宁楚林决定在开战之前离开。现在姜晓天的情报工作虽然密集,但还不至于忙不过来,。虽然宁楚林对姜晓天的具体情报工作内容没有十分的了解,但他知道,若是等到开战之后,单是刺杀窃取这一条,上海这边缺不了宁楚林,他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虽然信任姜晓天,但宁楚林也不能完全保证,在最需要人的时候,姜晓天能够完全尊重他个人意愿,放他离开。如果姜晓天强留,宁楚林知道,自己是狠不下心一走了之的。

      大概是得益于生活的悠闲,宁楚林的大脑愈发有发散思维,他甚至联想到如果他在战时离开,姜晓天在上海没有其他地下党支援,万一为了什么任务以身犯险送了性命。

      “你脑子想得还挺多。”系统冷不丁地吐槽他。

      宁楚林也很无奈:“这很现实,难得有个这么懂我的人,到时候如果我真的觉得上海地下工作很危险,而且他又留我,我真的没法走。”

      宁楚林没给自己再纠结的时间,直接找姜晓天辞行。

      姜晓天对他的离开并不诧异,早在南京的时候,他就知道宁楚林不喜欢参与这种党派内战。虽不意外,但宁楚林的离开会让他的工作相当难做。毕竟宁楚林算是在上海一位非常得力的帮手。尤其是在这个有内战风险,需要密切监控国民党内部动向的关口。

      “你准备去哪儿?”

      宁楚林说:“香港。”

      这倒是让姜晓天意外了。他本以为宁楚林只是在国内找个安稳的城市呆着,不掺和他们这些事情,等待战争结束回归正常生活。但既然他的选择是香港,就很有可能是存了离开再也不回的心,甚至有可能远遁海外。

      “战争结束之后,你还会回来吗?”

      宁楚林摇头:“香港只是中转站,我会出国。这些年我手上也攒了些钱,以我的英语在国外找一份翻译或写作的工作也不算难。”

      姜晓天的心沉了沉,这已经不是普通的辞行了,而可能是此生不再相见的诀别。

      “如果定居下来,给我写个信。”姜晓天沉默良久才吐出这一句话,勉强笑了笑,“我想国外也许更适合你生活,但万一你过得不舒服了,回国找我。”

      宁楚林点了点头,笑笑说:“在国外只要我不涉党派斗争,不涉政治,应该能过得不错。”

      “我猜也是。”

      宁楚林叮嘱:“在上海一切小心。”

      “放心。”姜晓天说,“我明天就给组织打电报请求支援,这样你走之后,别的同志也应该就是到了。幸亏你这时候跟我说,要是真忙起来没人能过来,我就为难了。”

      宁楚林不禁喟叹,姜晓天果然了解自己,连他选择这个时机的原因都能想到。

      也不知道到国外之后他还能否找到这样的知己。

      时局紧张,送别都显得仓促,宁楚林一早去码头坐船,薄雾泛江,太阳都还没完全出来。

      “天明,时局稳定以后,能退则退吧。”宁楚林临别前交代。

      天明这个称呼让姜晓天一时恍惚,自从离开特务处后,便没有人再这么称呼过他。宁楚林此时突然提起,定然是有他的深意。

      宁楚林到底是不敢提示得太明显,他了解历史,却不能对一个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的人透露太多。他想提醒姜晓天那段特务处高级长官的经历,这段经历在二十年后——如果他能活到那时——极有可能变成有些人为了活命而歪曲抹黑、相互攻讦的话柄。

      宁楚林在香港呆了一年,国内战事打响,他便去了英国。

      英国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目的地。

      在二战中,欧洲无疑是受损最严重的地方,这些国家的人一定是最渴望和平的,同时,这里会加速建设,这对宁楚林是最有利的。不像美国,他还得防备抗美援朝时,会不会有人把他揪出来。

      此外,宁楚林对徐志摩诗中的剑桥很是向往。

      正如他对姜晓天说的,他的英文水平虽算不上好,但配合字典,足以完成简单的翻译。起初在英国的几年,他翻译了不少国内的文学作品,后来英语娴熟之后转向写作。只是他毕竟用中文时间长了,还是习惯中文写作,便每次写完之后再自己翻译成英文交给出版社。

      值得一提的是,宁楚林在国外也交到了好友,出版社的编辑便与他很是聊得来,给宁楚林漂泊的生活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慰藉。

      宁楚林在英国安顿下来之后,曾经往国内寄过一封信,正是上海的旅店。他没有把握姜晓天还在那里,却相信旅店的人可以帮助他联系到姜晓天。等了三个月没有回信,宁楚林又往南京的茶馆寄了一封。又是三个月没有回复,宁楚林最后寄了封信给长沙的杂货铺。

      等了一年,三封信如泥牛入海,宁楚林这才惊觉,自己在国内的联系实在是太过薄弱,以至于乍然离开后,老友都不再联系得上。

      后来有英国的朋友正好去长沙,宁楚林便托他去当年那个杂货铺看过,只是时过境迁,杂货铺早就换成了新的店面,已经没人再知道当年杂货铺的老板伙计去了哪儿。

      也不乏朋友去南京与上海,只是宁楚林没有再托他们打听过。

      说不得这是不是一种恐惧。如果打听了,传回来的消息与长沙一样,那宁楚林也可以安心,毕竟地下党隐姓埋名、藏匿行迹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传回来什么噩耗……

      宁楚林干脆如缩头乌龟,在英国不听不问,只管写作翻译,攒下些钱就在欧洲四处逛逛,见识了不少后世的知名景点。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地下9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