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灰色的欲望9 ...

  •   计划赶不上变化,周五下午,何妍给宁楚林打来了电话:“你们还在东北还是已经回来了?”

      “还在东北,周日到哈尔滨再回。”

      何妍说:“编辑那边报了个选题,我觉得不错,我发你手机上,你跟陈婕看看,你们谁有兴趣就做了,比较急,跟视频那边合作,正好这边再过去个视频记者。”

      宁楚林答应下来,正好轮班到陈婕开车,他便迅速浏览了一下何妍发来的选题,对陈婕说:“妍姐发了个选题,说让咱俩看看谁做了。是长春有个啤酒屋火了,廉价啤酒,好多人去那儿喝,开了三十多年了,里头的人都是生活失意的穷人,最开始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下岗潮。”

      “讲历史,时代变迁吗?”宁楚林自言自语,继续往下看,“噢,还有个民谣歌手的事,他唱了首歌火了,讲的是一个在啤酒屋里头喝酒的人的故事,他还上热搜了。做时代变迁的方向,那个歌手的事也带上。妍姐问咱俩谁有兴趣,正好人在东北,直接做了,还挺急的,估计其他记者手头都还有活,抽不出来。”

      陈婕思考片刻说:“你手头没事的话就你来吧,抢时间的你比较擅长。而且这种年代感的我不太搞得来,你写文章比较有这种调调。我之前看后台评论,有人说你有一种淡淡的口吻写了深刻的伤痛,啧。”

      宁楚林撇了撇嘴:“你怎么不提还有人说我文章写得太平呢。”

      陈婕笑了笑,没说话。

      宁楚林沉思片刻,问齐訾铭:“你后面没事的话先跟我一块做这个题,我一个人搞不了这么快。”

      齐訾铭一口应下。

      “你是回公司远程跟我弄,还是一块出差?”宁楚林征求齐訾铭的意见,“还是房钱饭钱都能走我这儿报销,就是飞机高铁什么的报不了。”

      齐訾铭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问道:“如果我留在这里,需要做什么?”

      宁楚林想了想说:“和广东差不多,拍摄和采访,视频记者不知道是谁来,但这时候估计也只有一个有空,你们要是两个人的话就能拍个双机位,而且这篇文章得采不少人,节约时间的话咱们两个可以分头采。”

      齐訾铭说:“那我就跟你一块去长春吧,也不差这点路费了。”

      “行,我回头问问妍姐,能怎么报销一下,估计能有法。”

      宁楚林退了二人回上海的机票,退签扣了不少钱,又买了去长春的高铁,周日的时候只有陈婕和何璐璐回了上海继续上班,而宁楚林与齐訾铭无缝衔接出差。

      视频记者比他们早一天到长春,周六傍晚就到了,并且已经去啤酒屋观察了一个晚上。巧的是,被派过来的视频记者还是郭一飞,三个人继续搭班,连从公司给齐訾铭借的设备,都和上次一模一样。

      周日中午见到二人,郭一飞连呼:“缘分啊,兄弟们。”

      宁楚林一见到郭一飞就头疼,因为这人性子直爽又极爱开人玩笑,中午吃饭的时候说:“我已经提前去踩点了,都是好人、良民,这次你肯定不会被揍了。”

      宁楚林扶额:“这句话你还不如不说。”

      自从广东回来之后,宁楚林就成了公司的名人,尤其是部门内,在人力资源市场的经历可谓是人尽皆知。

      本来这事当时交付公司法务与警方处理后,宁楚林就没想声张,何妍是上司,需要掌握选题动向,知道也就罢了。其他人全仗着郭一飞那张嘴,连细节都知道得一清二楚,除了群殴勒索外,连他与赵全同住来采访的事都知道了。

      郭一飞倒没有恶意,只是觉得宁楚林无比敬业,因此乐意与人说道说道,全然不知这让宁楚林在短时间内成为了部门内的稀有物种。

      因此宁楚林对郭一飞那张嘴是怕了,只希望长春这次不要出什么意外。

      中午吃完饭,三人便直接去了啤酒屋,郭一飞在前一天晚上就和老板打好了招呼,因此老板见三人带着设备来,也没什么反应,只是给他们上了水。

      这个点里头人不多,有几个工人打扮在吃饭的。这间啤酒屋还提供饭食,价格也很便宜。

      唯一引起三人注意的是一个模样五十多岁的老头,桌子上两扎啤酒,透明塑料壶装的,目测一壶得有两升。其中一壶已经见底,另一壶还慢着,桌上堆着小山高的瓜子,还有吃了一半的炒饭。

      郭一飞低声说:“昨天晚上我就看到他了。”

      宁楚林点点头,打了个手势,示意再观察一会儿。按照这老头的速度,八成是上午就在啤酒屋了,应该是个常客,宁楚林准备观察完他一天的轨迹再进行采访。

      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一整个下午,老头都没有离开啤酒屋,除了嗑瓜子就是喝酒,喝完一扎后,老板上来收了空壶,还劝他:“你少喝点。”

      傍晚开始,人就慢慢变多了,郭一飞和齐訾铭便开始拍摄,过了饭点,还有五桌人在,一桌有仨人在喝酒聊天,一桌是一个戴着帽子的年轻人,一桌是个四十来岁的光头男人,一桌是个长发男人和短发女人,还有一桌是下午就在的老头。

      宁楚林便开始采访。

      因为要拍视频,宁楚林的习惯便是先采郭一飞用得到的内容,全部拍完后再慢慢采自己写稿需要的,这样比较节省时间。因为拍摄视频的同时要收音,没法两个人一起采访,会互相干扰,而采文字稿需要的内容就可以同时行动,只要录音不影响转文字稿就行。

      晚上的时间很长,他们采完了四桌人,只剩老头没有采访。

      根据啤酒屋老板说,这些人里头,只有老头每天都会来啤酒屋喝酒,其他人都是隔三差五的,因此宁楚林选择第二天再采访老头。

      拍完郭一飞需要的视频内容后,宁楚林继续补采了男女二人和光头男人,而齐訾铭则采了聊天三人与年轻人。

      喝酒聊天的三个人单纯是享受啤酒屋里这种廉价的、平民的氛围,这里头与外面的高楼大厦格格不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更有人情味儿了。

      戴帽子的年轻人是来借酒消愁的,他去年三战考研失败,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错过了校招,没有想做的工作,不知该做什么。他本科学的是视觉传达,偶尔能接到点设计的单子,勉强养活自己,却前途迷茫。

      光头男人是在这里逃避生活的,妻子抛弃了他和女儿,女儿年纪不大,以前成天要妈妈,他搪塞了两年,却越来越搪塞不下去,现在女儿大抵是感觉到了,也不再问。后来女儿上小学,同班的孩子都有父母辅导功课,有的还从小就上学前班、辅导班,因此女儿成绩很差,但他现在却连四年级的语数外都辅导不了。生活一团糟,他也不能把负面情绪带到家里,因此总是在啤酒屋喝到困了才回家睡觉。

      长发男人与短发女人组了个乐队,二人打大学就认识,早几年乐队混出了点名堂,但这热度来得快去得快,大学毕业后支撑了几年,渐渐入不敷出,乐队便分崩离析,原先的鼓手、贝斯手、吉他手都另谋出路,只剩一个键盘和一个主唱苦苦支撑,有时出点原创新歌,粉丝寥寥,靠在酒吧唱歌的收入来平衡做音乐的支出,生活很苦,他们走不出长春,也根本看不到未来。

      最绝望、最失意、最贫穷的人才会来这儿喝酒。

      采访一直持续到十一点多,啤酒屋打烊。

      整个采访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受访者流露出不耐烦或者想回家的情绪,对他们来说,倾吐或许是一种发泄方式,而时间早晚、回家与否对他们没什么意义。

      这时候,老头还在啤酒屋里。

      直到老板关店,宁楚林三人跟老板聊着天走到大街上,老头才离开了啤酒屋,佝偻的背影慢慢走向另一个方向。

      宁楚林问:“他怎么这么晚?”

      老板叹气说:“他没地方住,睡大街,这晚上多冷啊,他就在我店里暖和,我走了他才走。天天我九十点钟开店,我还没到呢,他就已经来等开门了。”

      宁楚林和郭一飞对视一眼,后者说:“我们明天早点来。”

      宁楚林点点头,又看向老板:“那他靠什么赚钱啊?”

      “捡破烂,我们都管他叫破烂王,人苦啊!”老板叹着气。

      宁楚林已经打定主意,转天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采访老头,他的身上可能会有很多故事。

      回了宾馆,宁楚林和齐訾铭都没闲着,把所有采访录音都拷到齐訾铭的电脑上,用软件转写成文字,等待转写的功夫,宁楚林问齐訾铭:“什么感受,今天?”

      齐訾铭皱着眉头:“惨,但如果是我的话,我不知道怎么下笔写。”

      宁楚林挑了挑眉:“为什么?这应该是你的强项,文学里面不是很多写很惨的平民吗?”

      齐訾铭沉吟片刻说:“我不知道怎么写得既真实,又不卖惨。”

      “这就看你写的重点是什么了,群像、时代,会更让人感慨历史与命运遭际,而不是个人多惨。”宁楚林想了想又补充,“而且我写的比较淡。”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7章 灰色的欲望9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