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经(藤原秋川) ...

  •   宴席散后,旁的人都已经散去,倪裳独独被关无策拉着留下,带着她把宫里四处好玩儿的地方都逛了个遍,又把宫中御厨做的特色好吃点心各自包了些,这才亲自把她送出宫门外,分别时原本约着过几日要一起去徊河划船,结果这一约却被一延再延,足足迟了好几个月都没再见面。

      缘由是关无策年岁已及弱冠之年,男子到了弱冠便可议婚,身为皇子,更是要一马当先。

      原本圣上属意于礼部尚书律仕的长女--律菘菘,宫中也找人批算过,两人八字极合,加之那律菘菘相貌好而性聪敏,是个能稳家的,正好可以收收关无策平素过于放荡的性子。
      原定于中秋前后正式过礼迎亲,结果还未等到那个时候,关无策就因为同人争芳春馆娼妓的头夜而大闹了一场,甚至还出动了宫中的侍卫。
      这事不小心到了律仕的耳中,一刻未停,涕泗横流地跑去了宫中面圣,口口声声说着:“小女无貌无才无德,实在不敢高攀四殿下,四殿下是明珠,岂可置于陋室中蒙尘。臣不惜让小女终身不嫁,也不敢让皇子明珠蒙尘。”

      瞧瞧这话说的,女儿不嫁了都不能把四殿下这颗“明珠”请回家摆着。

      圣上心里跟明镜似的,自然知道他因为什么闹这般,踌躇思虑良久,也没其他好说法,毕竟自己这儿子是什么德性他最是清楚。

      好好的一桩姻缘,就这么被关无策自己给作没了,他着实懊恼悔恨了许久,又被罚在宫中闭门思过,所以也就好久都没露面。

      每年到中秋节前后的时候,都会从关外进来很多胡人,这些胡人有的是贩物,有的是贩人,还有的是贩技,总之是过来赚取财帛的。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中秋节前几天的时候,关无策终于被解了禁足,第一件事便是派人给倪裳送信,约她八月十五未时三刻徊河边二道湾渡口处见。

      约在未时三刻,但其实关无策未时初就已经等在那里,倪裳是赶着时辰过来的,不早不晚。

      几月不见,关无策还是老样子,仿佛被退婚的那个不争气皇子不是他一样。

      他见着倪裳从老远走过来,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小翻折领胡服,衣襟子在腰际收拢,被一条半掌宽的细腰带束紧,下裙摆刚好垂到膝盖下半尺,又配了一双白绸面儿的布靴子。就连头发都是绾起来高高束在头顶的发式,清爽而利落。打眼一瞧,若不是熟知她,还当真要被她唬过去,当成是谁家的俊俏少年郎。

      关无策背手看着她从远走近,笑吟吟的,待到身前时,这才从身后拿出一把八角纨扇,递给倪裳,道:“送你。”

      那扇子边框材质是打磨细腻的竹条,扇面是纹理滑腻的丝绢,上面画着好大一轮银月,月下是远山树木,再近处是几只草虫,线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上面留白处还题着一首小诗:

      玉门一轮月,非君不忍赠。
      君如月皎皎,星汉两相映。

      扇面左下角扣着的红漆印章,正是关无策本人墨宝无疑了。

      倪裳接纨扇在手里翻转细看着,道:“想不到几月不见,殿下文采见长。”

      关无策这人,虽然于诗文一道造诣不高,但是他有一件事做得颇精,那便是作画。他的画作虽然流出来的不多,但仅有的几幅作品却一直受到极高的追捧,倒并非是碍于身份的阿谀之捧。

      能得他一幅画作,大概是很多爱好收藏之人的长久念想。曾有私交不错的人想央他墨宝一幅,数月都未得他一笔虫腿儿或虾须。

      关无策谦虚道:“哪里哪里,只是若拿来赠你,即使诗文浅陋,自然是也不能假手于他人。不过···”,他话锋一转,又道:“好歹被闷在宫中三个月无事可做,日日也就画几笔画写几首酸诗遣怀罢了,文采有些见长其实倒也是没什么稀奇。”

      说胖,他倒还喘上了。

      “殿下闭门三月,可是避开了很多风流债啊。我听说,那叫雎儿的女子,因感念你因她遭过,还丢了大好良缘,故央了门路,已经赎出了娼身,现下正在东门市处卖豆腐。殿下不去看一看吗?”

      “唉···”关无策轻叹一口气道:“当日若如愿,那便是春宵良夜,可若隔了三月再如愿,那便如啃了一把风干了的玉米,索然无味。我还去找个什么劲?”

      倪裳陡然站住,对着关无策抬臂虚虚做了个拱手礼,真诚道:“殿下你可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

      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口,不过依关无策对倪裳的了解,那定然也不会是什么好话。

      既然猜到了是不好的话,谁还去主动问清楚捡骂啊?

      关无策一笑,指着河岸不甚在意道:“你看,这徊河有两岸相隔不远,这边望着那边总也是影影绰绰就像美人戴纱,可待船开过去,其实也不过如此。所以风景嘛,总还是要远着看。”

      倪裳一点便通,当即直身接道:“殿下说的是,就像对面河岸上那座石像,远看是个人形,走近了看,不过是最粗劣的泥瓦匠堆出来的,拿手一抠四处掉渣。可不就是个人渣吗?”

      终究,还是没躲开这句骂。

      两人说着话,上了一艘画舫,画舫是关无策一早便叫人租下的。

      二道湾渡口不是野渡口,平日是连接南北河岸两边水路交通,每到年节,这里又会有很多画舫、游船。

      此时这些画舫、游船都挤挨着排在渡口等着上客,奢华一些的便是雕梁画栋、彩纱飘垂。质朴一些的就只是漆了原木,随便再布置上几条帘子,显得很有些寒酸,当然价钱也自然是天差地别的。而关无策租的画舫,自然是其中最气派雅致的一艘,上下就有两层,飞檐翘角、雕工精美,上层有半敞开式的赏月观景台,下层是私蔽性很好的舞乐厅。颇富设计感的拱月雕花窗,上面卷着竹帘,外面又罩轻纱,河面上但凡有风吹过,便是一阵轻纱飘曳,隔着轻纱望向里面,人影朦胧而曼妙。

      画舫里有乐师和舞伎,都是玉门城里近日名声最响的艺班子,有的是塞外过来的,更远一点也有来自东洋那边的人。

      这些以远游卖艺赚生存的伎人,一般都有着超长的学习力,他们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必然要学习当地时兴的歌舞,再杂以自己的特色,往往能很快声名鹊起。

      两个人进了画舫,被一名着鹅黄色衣衫的女子引着,到雕花拱窗前坐下,旁边矮几上美食美酒俱备,关无策侧头对倪裳说:“我今天给你寻的这两个艺班子,你肯定会喜欢,有惊喜。”

      说罢他一扬手,原本垂下的幕帘后依次进入几人,有男有女,大多各自怀抱乐器,这其中却有一人空手而入,这人穿湖蓝广袖长袍,束带缠发于脑后,脚上着木屐,形象颇文雅。初时入场,他以右手提袖,挡住自己下半边面孔,只露出眉眼,待众乐师各自就位,手拨乐器将做发声之势,他这才缓缓将掩面衣袖落下,露出全副面孔,那眉眼那神情,竟让关无策和倪裳都各自吃惊了一场。

      关无策忍不住抚掌低叹道:“像,太像了。”

      原本李思给他引荐时特意说过这件事,他也是因为这个才点名要了这个班子,但是当亲眼所见时,还是超出了自己的预料。

      倪裳平淡道:“这就是殿下说的惊喜吗?”

      关无策微微一笑道:“我知道你厌烦那人眼高于顶、惺惺作态的德性,特意找了这个班子来,让你看看他那张面孔如果卖艺讨生该是个什么模样。”

      这人虽是男子,但是身段柔软不输女子,随着乐律慢慢舒肢折腰,跳着略有些奇怪的动作,歌吟的气息却可以丝毫不乱,所吟之歌赫然正是今年春亭山雅集传出来的佳作之一,如今在市井也多有流传,更是被坊间乐师所钟爱,广泛传诵的--陌上歌。

      一曲歌罢,乐师们正要徐徐退下,倪裳突然起身,走到那人面前,问道:“你叫什么?”

      那人一怔,随后吐字一板一眼但声调却颇怪异地回道:“藤原秋川,这里的朋友都叫我秋川。”

      倪裳道:“方才那曲儿不甚喜欢,可还有其他新曲儿?”

      秋川短暂愣住,似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正为难间,倪裳却从袖袋里摸出一块小碎银子,打眼估量大概是三两左右。

      关无策不动如山地坐着,却不知何故笑了起来,只一瞬又收住了。

      秋川片刻之后躬身双手心朝上,将银子毕恭毕敬收进手中,再放进自己的袖袋里。
      他道:“吾之故乡有一首小曲儿,用贵国语言唱出来也甚优美,在下便将这首小曲儿献唱于二位尊客。”

      他退后几步,目送倪裳回到座位上之后,转身从一位同伴手里取来一件大类于琵琶、却又有些微不同、带有明显异国风格的乐器。

      在这间隙中,关无策向倪裳侧头低语道:“他对你可有所不同,居然单独赠你一支曲子。”

      倪裳道:“我付了银钱的。”

      关无策笑道:“你可知他一支曲儿卖多少银钱?”

      倪裳道:“左不过就是两匹布帛、千文钱而已,我付了他三两银,还不够买一支小曲儿吗。”

      关无策竖起一根手指摇了摇,道:“远着呢。他目下在玉门城的价值,一支曲儿,可值三两···金!”

      倪裳登时坐直了后脊背,仿佛自己方才不但白嫖了一桌花酒,还厚着脸皮让姑娘给自己赠了一盘花生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章 第八章·经(藤原秋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