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我,在城市 ...

  •   希腊神话中,丢卡利翁扔的石头变成了男人,皮拉扔的则成为了女人。但幸运的是,我们的心和身体都拥有石头自然的属性——坚硬。这则神话告诉我们,男人和女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人类的心生来便能够忍耐痛苦,承受怀疑。人类的身体和坚石一样强壮。而现实正与希腊神话背道而驰。男女自古以来便不平等,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只是轮流交替的存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反而越来越无法忍受痛苦,甚至感到每一天都举步维艰。往往还没有受到伤害,却以软弱的姿态去回避。正如含苞待放的爱情,还没有得到对方的肯定,就已经蜷缩回自己的安全区域;正如尚未完成的梦想,还没有制定可行的计划,就已经半途而废;正如一场没有开局的赌约,只看了开头,却迟迟不敢下注。我们软弱,足够的软弱,软弱到无法相信自己,无法承受孤独,无法面对失败。所以,我们沉浸于异于现实的世界;我们寻找伴侣,即使是陪伴一夜的情人;我们伫立在安全区等待,冷静地分析,却迟迟不肯行动。我们已丧失人类的本质属性。
      人类并不是从进入这个世纪以来才开始承受这样的痛苦,在梭罗生活的十九世纪已经是如此。他认为十九世纪的农民,被生存的压力限制在几十英寸的耕地中,隔绝的知识流和信息流阻碍了他们行走的步伐。农民的围城,来源于物质生活的局限,和精神的匮乏。所以他们习惯性地从一出生就开始掘好坟墓,等待着死亡的降临,生而不知其所往。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每天被谎言、阿谀,和竞争所包围,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去与别人比较,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在旁观他人的生活,而没有专注在自己的身上。从此,网红的直播,和编纂好的明星形象,像潮水一样把我们淹没。这种无关紧要的旁观,恰恰可以麻木自我对人生的检讨。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和时间,同样不真诚。在地铁上,所处可见的是在拥挤的人潮中,艰难地拿着手机,或歪着头,或扯着脖子,双目炯炯地盯着屏幕的人。我们依赖的不是手机,而是手机带给我们的,能够缓解无聊和无所适从的安全感。我们为何会变得无聊和无所适从,是因为我们迷惘。
      迷惘,似乎是一个非常笼统的词汇,很多人用它来形容青春。但这并不仅仅是青春期的一种状态,更是很多人从生到死的一种状态,所谓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大抵如此。简单来说,迷惘即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发生了巨大的断裂。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两个时期,一是从懵懂无知的孩童开始成长为有独立人格的青少年;一是由勇敢无畏的青年成长为独立的社会人。前者便是我们常说的青春期,这个时期可长可短,因人而异,发生的时间也没有一致性。比如大多数00后的青春期要比80后的青春期要早得多了。青春期的迷惘所有人都会经历,也都会成为过去。这个时期的迷惘来源于三观的确定,大部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在这一时期稳定地确立下来。在此之前积累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会对三观的最终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除非日后发生极其重大的变故,否则人的三观很难再次转折。我们开始渐渐抛弃长出翅膀飞上天空的理想;我们开始慢慢懂得生老病死的人生循环;我们开始区分哪些是童话故事,哪些是现实生活;我们开始学会用理性思考问题,而不是用感性来反抗生活;我们开始面临分离,面对选择。这时,理想和现实的界限已经逐渐清晰起来。青春期的结束,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模仿时期的终结。人,已经有了一套自己潜在的原则和体系,等待日后加以完善和丰富。
      后者则是我们大部分人正在经历,甚至穷尽一生都在经历的时期。我们必须,也不得不成为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这个时期的迷惘来源于我们对自己的质疑。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我们开始发现自己和理想分道扬镳;我们开始发现自己能控制除了欲望,没有其他。这时,理想和现实的桥梁彻底断裂,所以我们无从适从。很多人发现,以前不如自己的朋友现在过着更加幸福的生活;更多人发现,以前所设想的完美蓝图现在根本无从下手;大部分人发现我们其实都只是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这种普通和平庸极大地刺痛了我们的自尊心。我们开始自我怀疑。这种怀疑,让我们更加无法面对和剖析真实的自己。为了逃避,围观和旁观成了最好的解决方法。
      但事实上,想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先解决的便是刚刚提出的两组问题。第一,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想回答这组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人生而平等,每一个人都需要尊重。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些定义是社会添加上去的标签。如果被这些标签一叶障目,我们或许永远也无法享受到平等的快乐。平等不仅是法律和政治上给予的自由,更在于人能否抛弃外在的形象,一视同仁地看待相同的本质。无论是希腊神话中丢卡利翁和皮拉丢下的石头,还是中国神话中的女娲造人时扔下的泥土,他们创造人类时,我们的本质是相同的,无异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有了不同的职业,甚至阶级,阶级在政治统治中更迭着,分化着,同样也相互作用。我们必须明白,人类社会也正像一个时刻运转的机器,从他诞生之初,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我们需要每一个部分,否则,社会这个机器就会失效崩溃。人无高低,只是分工之异。我们需要农民,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粮食;我们需要工人,因为他们给予我们资源;我们需要资本家,因为他们控制生产。
      重新回到我们的两组问题,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们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在过什么样的生活。这两组问题的矛盾和冲突,构成了一个终极的迷惘。因为现实中,这两组原本应当同向的问题正在反向而行,我们想成为的人,想要的生活,和现实生活拉开了巨大的鸿沟。我们想成为家人的依靠,却无法陪在他们的身旁;我们想给爱人美好的生活,却无法平衡爱情和面包,生活和工作;我们想给生活一个拥抱,却挨了生活一个巴掌。
      好。
      让我们在自己心中回答这两组问题,第一组,不考虑你的生活现状,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要过什么样的生活。第二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正在经历什么样的生活。如果这两组问题的答案是一致的,那么证明你的生活很快乐和满足,你懂得享受生活,请一直保持这样的生活态度。如果这两组问题的答案是不一致的,那么证明你的生活存在迷惘,这也正是你感到生活乏味而忙碌的原因。
      如果你愿意尝试去消除这一迷惘,请从计划开始。我并不建议所有人在一开始都有一个清晰而远大的目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样的目标会随时面临倒塌的可能。并且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幸运,从一开始就找对自己的天赋和兴趣。正如梭罗所说,生活是一场由我们主导的试验,我们需要承受上千次的尝试。不应该轻易设限,太过具体的规划反而可能会限制一个人的发展。当我们对自己向往的生活拥有了一定描述后,我们可以开始规划年度的计划。当然,大多数人都有年度计划,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无法实现年度计划。原因是没有驱动和支撑年度计划实施的,更为详细的安排,比如每日时间表,每月评估,季度监控等。如果你能按照年度计划,把所需要做的事情,一一分配到三百六十五天的每一天,你就会开始发现,二十四小时不够用了,你没有多余的时间再去关心别人的事情,因为别人的生活而失落或者忧心忡忡,因为网络中一点点新奇的事情而兴奋一整天。你的每一天都在关注和提升自己。当你实现了年度计划的所有目标时,你会发现,这样的成就感将激发你提出另一个更为远大的计划,以指导你下一年的生活。年复一年,当你与你向往的生活越来越接近时,你关心的范围会逐渐缩小,你的兴趣会越来越集中,你的目标会越来越清晰。当我们的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逐渐缩短的同时,由他们之间差距所造成的迷惘也会慢慢消失。生活的重心也将重新回到我们自己本身。
      假如你无法回答这两组问题,那么你还有两种方法,第一,尝试借鉴他人的年度计划,并加以改动成为自己的年度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你同样可以修改计划,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等到第二年时,对于这两组问题,你或许会有了自己肯定的答案。迷惘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迟迟没有改变他的欲望和计划。第二,独自出门旅行,在这个过程中,给自己一段时间,寻找你想成为的人,寻找你想要的生活,然后再开始你的年度计划。
      迷惘期虽然结束,但是大部分人依旧不快乐。因此,我们进入了第二个问题,人为什么不快乐?用三个词语可以简单概括,desire——欲望,contrast——反差,the sense of belonging——归属感。
      梭罗认为有三样东西在人类社会中占有绝对的地位。food——食物,clothing——衣服,shelter——房屋。
      食物,包括水,是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食,色,性也。吃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强调的不是生物原理,也不是食物的发展史,而是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对于吃的欲望,这是控制欲望的基础。印度的甘地曾说过,想控制自己的欲望,要从口欲开始。网络上流行的毒鸡汤也告诉我们,如果连体重都控制不了,如何控制自己的人生。吃,是人类的基本欲望。想要控制欲望,必须从最基本的开始。那么,人为什么要控制欲望?首先,什么是欲望。欲望,即你想得到的,无分大小,同样也是无穷无尽的。人在不同的阶段,随着自身的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欲望。也有些欲望是从生到死,如影随形的,这便是我们的生理欲望。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曾把欲望分为五个等级,生理欲望正是处在最低的一层。欲望的无穷性,是人们感到不快乐的根源。一旦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人便会产生沮丧、伤心、痛苦,难过等一系列情绪。这些情绪一方面可以激发人的潜能,一方面也会摧毁人的心理防线。因此,合理控制欲望是调节情绪的重要部分。当个体的欲望产生损害他人的影响时,控制它更为重要。控制欲望,并不代表没有欲望,对他人无害的良□□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人的前行。但是,当欲望影响到他人的利益甚至生命时,它不再仅仅是欲望,而是宰割社会和生命的利刃。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意味着对生活的满足,对生命的释然——若不是我的,便不奢求。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抛弃对生活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是勇敢去争取,一旦无法得到,便不再执着。道家言“顺其自然”也是这样的道理,佛家讲“应无所住”同样蕴含如此的意义。不去努力,你怎知此物此事非此情非你所有;既然已知此物此事非此情非你所有,又何必执着。
      衣服,十九世纪时梭罗已经提到,衣服除了遮体避寒外,能够显示人的地位。至今,我们还用蓝领、白领、金领,来暗示社会不同等级的工作。这种由社会不同地位等一系列原因产生的反差,是人们感到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当你将自己与其他人进行比较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默认了他在某一方面具有比你更强的优势,而把自己放在了较低的位置。这种由内心虚拟的反差,实际上不一定存在,会把人逼入心理的死角,虽然会产生反超的动力,但更多的会带来压力和负面情绪。相反,当站在平等的角度上,而非对比角度,考虑这一问题时,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其优势和劣势,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产生的巨大动力和快乐才是良性的竞争和循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反差,两个人相爱,其中一方认为对方比自己优秀很多,或者其中一方感到对方的爱比自己的少,感情上的不平衡,同样会产生负面的情绪。因此人们常说,不平等的爱通常是没有结果的。事物是相对的,反差是普遍存在的,但无论佛道儒认为,一切的极点是空,是道,是相同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反差也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差异。学会正确认识反差,理解反差,摒弃反差,才能真正找到快乐。
      房屋,shelter一般指避难所,可以寻求庇护的地方,由天然的、自然的材料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shelter和construction的意义越来越相近,因此我在这里把shelter延伸为房屋的意思。在猿人时期,人类的避难场所,多数可能仅为一个矮小的山洞,或是两根木头和成片树叶搭起来的狭小空间。渐渐的,当人类学会了建造,我们从山洞来到了木屋,如今来到钢筋混泥土的时代。当我们遇到困难或者感到痛苦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躲进属于自己的空间——房间。房屋是现代人的避难所,躲避危机,寻找安全感的地方。因此,现代社会常常把拥有一幢房子,当成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一种象征。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现代人都可以将房屋当成自己的避难所,还有很多人依旧过着风餐露宿的生活,他们的避难所很可能只是你路过的一个桥洞。梭罗更喜欢称其为the warmth of the affections——温情,我把它理解为一种归属感。归属感,是人们感到快乐的主要来源。
      人活在世上,孤独是最可怕的疾病。我们需要shelter,需要避难之处,需要房屋,更重要的,我们需要的是其给予我们的温暖和情怀。这种温暖和情怀提醒着我们,在这世上,我们并非孤身一人,总有一处地方,可以容我们挡风遮雨,容我们卸下防备,容我们重新做回自己。因此,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不是这个shelter有多么的富丽堂皇,而是在这个shelter中给予我们归属感的人,家人,爱人,挚友,他们使我们感到快乐与满足。

  • 作者有话要说:  有旧文,能看到的都是有缘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