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29 ...

  •   懒,是一种病。
      该怎么改?
      不是抖抖肩膀,便能抖落的。
      是要刮骨、放血,才能排出来的。
      唐万年和孙耀英是下定决心,要努力想赚钱的法子了。

      孙耀英兜里一直装着钱,她没去楚家,在村里见到了在外面玩耍的楚昭南,便塞给他五十块钱。
      虽然楚昭南倔脾气不肯要,孙耀英仍旧坚持给。
      钱送出去了,孙耀英才算是舒了心口的这口闷气。
      输人不输阵。
      钱,可以慢慢赚,人品不能丢。

      唐万年在家酝酿了两天,过了农历十五,才去楚家的齿轮厂。
      厂里过了初十便开工了,楚向忱已经来上班。
      “怎么没去家里?”楚向忱打开书柜门,从里面拿出一条未开封的烟,抽出一盒,上面写着:555。
      这是当时最贵的香烟,称为三个五。
      有些家庭条件好些的,买烟,有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就用孩子的作业本,卷上两根烟丝,就当烟了。
      楚向忱撕开一盒,抽出一根递给唐万年,“刚复工有点忙,想着这两天去你家坐坐。”
      “你忙,我过来是一样的。”唐万年坐在实木的沙发上,他拘束得像个第一天上学的小学生。

      “家里过年挺好的?”楚向忱闲话唠家常。
      “还行,这几天闲了。”唐万年双手接过楚向忱递过来的香烟,他没点,捏在手里,贵的香烟的确比用作业本卷起来的烟丝要细腻得多,“年后一两个月,气温升高,正是下鱼苗的好时候,准备过几天去买鱼苗。”
      “嗯。”楚向忱准备出门,叫王姐过来。

      唐万年忙站起来,“不是来找你领钱的,是有事儿和你商量。”
      “什么事儿?有话坐下说,别拘谨。”楚向忱在办公桌后面坐下,姿态放松、表情耐心,听取员工做报告一样的表情。
      唐万年把想法一秃噜说出来,“想和你商量一下,鱼塘我自己家承包。”边说边观察着楚向忱的表情,怎么说呢,就跟和领导提涨工资一样的忐忑,一边想“这是我的正常要求,我可以提的”,一边又在打退堂鼓“是不是提得太高了”。

      “是我哪里做得不合适?有不合适的你尽管提出来,我尽量改。”楚向忱收起脸上的笑。
      唐万年赶紧摆手说,“没有没有,你很支持配合我的工作,你有这么大个工厂,不差鱼塘这点小钱,能拉着我一块承包鱼塘,说白了,就是想拉我一把,帮衬我一下,我心里感激你。”
      楚向忱耐心听着,并不打断,可能恭维的话,他听得太多了,反而清楚,“但是”后面的话才是重点。
      “鱼塘,对你来说,可有可无,赚钱还是不赚钱都行,可对我家,对我来说……说俗气点,我想赚钱。”唐万年豁出去一样,一向注重脸面的人,不要面子了,“咱们两家可以做朋友,咱俩能做兄弟,一块做生意,时间长了,关系反而生分了。”

      “承包鱼塘的钱够吗?”楚向忱又问。
      “紧巴一下够了。”唐万年说,“万事开头难。”
      “也行。”楚向忱说,“有需要了说句话。”
      “好嘞。”走出唐家的齿轮厂,唐万年抹了下额头,竟然汗津津的。

      年后一两个月、五月下旬到六月下旬、七八月都是下鱼苗的好时候。
      唐万年是想和楚向忱一块做生意的,学学本领,可两家的生意就要两家人商量,没有机动性。
      过了年,唐念念就满五岁了,她回唐家已经一年。
      这一年,兔年,闰六月,全球人口达到五十亿。
      这一年,四月份,发行了第四套人民币,恢复了五十元、一百元的大面额人民币。
      这一年,王杰唱了《一场游戏一场梦》。
      可对刚五岁的唐念念来说,全世界的人口好像只有坪市这么些,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似乎就是坪市,最大的CBD,就是村里的十字路口。
      半年去一次市区,平时采购在集市,见得最多的是左邻右舍,站在这家的院子里,便能听到隔壁四四方方天空下打骂孩子、夫妻吵架的声音。
      五大乡太小了。
      可对五岁的唐念念来说,却是太大了。
      攒钱终于突破了百元的天花板,可唐念念仍旧走不出五大乡。

      春暖后,趁着农忙前,孙耀英去串门走亲戚,去了大北村,听说那里的人养长毛兔。
      “一年剃三次毛,一斤能卖百十块钱,价格高的时候,能过一百。”孙耀英出去一趟之后,就跟学习到了新知识一样,回来便迫不及待地说给唐万年听,“我看着养兔子也容易,就是吃喝拉撒的。”
      “兔毛怎么卖?”唐万年问销路。
      孙耀英说,“大北村养兔子的多了,收兔毛的会去村里收购,我让俊英帮忙留几只兔子。”

      “养兔子?养在哪里?”唐万年打量着院子里巴掌大小的地方,对照着大门和堂屋门的是一条路,路两边是开辟出来的菜园,没有空余地方能养兔子。
      再说家里有狗,富贵和招财不一定会咬兔子,但白色毛茸茸的长毛兔,和小鸡仔一样被两只狗团来团去的,兔毛大概是卖不了什么好价钱的。

      “刚开始养得少,就弄个笼子养,数量多了,再盖个兔舍。”孙耀英说,“我看大北村里养兔子的人家就是这样做的,两排三四层的兔舍,多的话能养百十只兔子,一次兔毛就能卖一千多块钱。”
      “你想试就试试吧。”

      俊英阿姨家的兔子新下的崽,分了五只给孙耀英。
      还没满月的小兔子,浑身红彤彤的像只小老鼠,眯着没睁开的眼睛在用破旧毛衣做成的兔窝里,转来转去。
      没有母兔子可以喂奶,孙耀英用注射器,加上黄色的软胶管子,一点点地推到小兔子嘴里。
      一周左右,兔子身上开始泛白,手摸上有层软软的细毛;十天左右,兔毛变长,兔子眼睛红亮的颜色漂亮得犹如红宝石。到了二十天左右,白得犹如一团柔软的白云。

      唐念念最喜欢坐在太阳底下,把小兔子抱在腿上,顺着毛茸茸的兔毛,喂它吃红萝卜或者青菜叶子。
      “小白兔、白又白、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兔子生长期快,两三个月,便能剃毛或者拔毛,天热前,还能再剃毛一次。
      五只兔子,个头偏小,毛没有剃下来多少。

      提前喂了药,被拎着耳朵的兔子害怕,第一次剃毛的孙耀英紧张,稍不留意就伤到了兔子的皮毛,还好数量少,一个多小时就搞定了。
      孙耀英把兔毛装在袋子里,送去俊英阿姨家,等她家卖兔毛了,能一起卖掉。
      过了几天,孙耀英去俊英阿姨家,回来拿了几张零钱,她高兴得不行,“兔子挺好养啊。”
      兔子长大些,又从别家找来了公兔做配,兔子加上小兔子,数量翻了两倍。

      孙耀英对兔子是真的上了心,没事儿就钻进有七八步长的兔舍里,看着她的兔子去了。
      兔子吃萝卜、吃青菜,吃草、吃西瓜皮、吃红薯梗。
      唐念念她们几个有了新的日常工作,被孙耀英打发去河堤上、田野里,去找草、去摘红薯梗。

      等鱼塘起鱼、等这一波兔子长大卖了兔毛……
      眼瞅着唐家的日子要步入正轨,走上上坡路,在唐念念的多次明示暗示下,唐万年终于动了送孩子去坪市上学的念头,可突然地,被一场大雨给毁了七八成。
      五大乡地势平,没有山能挡风雨,村后面是一条宽河,泄洪还算可以,没有怎么泛滥过。可地势平坦又有两道堤坝加持的五大乡,是处在泄洪区。
      一场下了几天的大雨,让隔着几千亩土地五大村对面的村庄处在水深火热中。
      眼瞅着狭窄的河道拥堵,水要冲回村里,只能泄洪。
      往哪里泄呢?
      不能伤及人命、房屋等固定资产,那最好的泄洪区,就是这几千亩的土地。

      可最无情的是什么?
      是火是水。
      放出去的水,就是来势汹汹的猛兽,嘶吼着狂奔着。
      有趴伏在浮板上的野兔、有低飞的飞鸟、有水里游着的鱼……
      很多人站在河堤上,看着自家的庄稼被淹没,心疼得直抹眼泪。
      可庄稼哪里有人命重要。

      庄稼淹了可以再长,可处在田野里的鱼塘被泄洪的水冲过,高出了地面两三米,鱼塘里的鱼全部混入洪水里,冲了个干干净净。
      警报一天拉四五遍,不少人去河堤上看水势,回来后紧急地打包行李,说“水就差一平指就能漫过河堤,这河堤下面的村庄就是拍在大锅里的炖肉了。”

      孙耀英连着哭了几天了,声音嘶哑,“可能我们没有赚钱的命,把东西收拾一下吧,下次拉警报就真的该走了,先活命重要。”
      唐万年动也不动,“你们走吧,等水退了,我还得去鱼塘看看鱼。”
      “哪里还有鱼,全部跑完了,昨天还见别人从水里打捞鱼。”孙耀英把唐万年从地上扯起来,“算了,以后咱们不做生意了,穷着至少保本,不会这样血本无归。”

      血本无归,可不就是嘛!
      雨下下停停,持续了好几天。
      雨停了,一夜过去,几乎漫过河堤的洪水竟然全部退了。
      到底是存了怜悯,没有真的漫过河堤。

      唐万年没有骑自行,穿着雨鞋,迫不及待去鱼塘。
      半天不见回来。
      孙耀英不放心,跟着去了田地里。
      唐万年蹲在鱼塘边上,盯着浑浊的水,直愣愣地发呆。
      “鱼跑了就跑了吧,再下鱼苗,现在温度正适合,不算晚。”孙耀英劝慰唐万年,“就当上一批鱼苗钱,被洪水冲走了。”
      “淤泥这么厚,要不试试种莲藕?”唐万年突然说。
      “你还要折腾?”
      唐万年说,“这几天我心里憋着一股劲,就觉得一定要把鱼塘弄好。鱼塘好了,咱家的日子才能真正的好,孩子们还指望我们送他们去城里上学。”
      吃了甜头嚼了苦头,尝出了生活的真正滋味儿。

      鱼塘吃了亏,得了赔偿,兔毛收购价却是往上长了些,刚好孙耀英又扩了数量,卖了个好价格。
      两边均衡之后,还是多少赚了钱的。
      五月底、六月初,又是一年农忙。
      用镰刀割麦子、把麦子拉到场子里、用石碾碾压麦秆,脱粒,整个过程叫打场、晒麦子、装袋子、交公粮、卖小麦、种大豆种玉米……
      和去年,一样的步骤。
      不同的是,今年清闲许多。

      唐念念和去年不一样,今年她发现了一个新的赚钱办法。
      摘杨树芽。
      哪里要砍树,唐念念就和同龄人一起,手里提着一个编织袋子,麻溜地跑过去,利索地撇下一大根树杈,拖着到干净又空旷的地方,把树杈上的杨树芽一个个地摘下来,放进编织袋里。

      唐念念没见过杨树芽,不知道这个能有什么用,她见别人说这个能赚钱,便跟着做了。
      一个上午,能摘两三斤的杨树芽。
      春天的杨树芽是黏糊糊的,一天下来,手上沾了黑漆漆的胶,要洗上十几次才能洗干净。
      有人说,这个能当菜吃,有人说,这个是要熬了做胶水,有人说,这个是要作假掺在真蜂蜜里,伪装成假蜂胶。
      后来唐念念再也没摘过杨树芽。
      赚钱可以,缺德可不行。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29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