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初次交锋) ...


  •   第二章
      (初次交锋)

      一天前。
      因不能亲征,后导致心脏跳动不适,产生疲乏、头晕、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表现的魏怀帝,心症病又犯了,医官在东殿内室给病床上的魏怀帝看结束病情,出去内室走着步摇摇头,他对此病症一副无奈。
      政事堂。
      毕轨,立刻召集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紧急议事。
      此次议事的核心是,诏旨让刚奉命出征的信德王回来。政事堂,宰相、执政议事的办公处所,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分理众事,供职者称为堂后官,地位极为重要。堂下设舍人院,有知制诰或直舍人,负责撰拟诏旨。可,毕轨内心并不想去这么的做。 因为,魏怀帝身患心症,没有儿子,对改革是支持的,而信德王萧舒回来,可能涉及到皇位。信德王萧舒是魏怀帝的亲弟弟。可,皇位继承人?毕轨认为,绝不能是信德王萧舒。
      在改革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朝中很多旧派对改革强烈反对。所以,不影响改革,毕轨觉得最好的结果是:皇家宗室中选出一个岁小,可控制的皇位继承人。
      建州城。
      武库门口,杂作把戎帐搬上马车,马车开始一辆辆往北城门。建州辖境四县,建州城中有户四千五百二十七,人口十二万二千七百七十八。西秦时分上党置建兴郡,北汉安永二年改置建州,辖高都、平、安平、泰宁四县。北齐改置建州道行台,前晋复为建兴。后魏开皇三年又复为建州,自北齐起建州郡太守治府均在于北城中大街。
      兵器坊离武库不远,设有:监一人,正四品上;丞一人,正七品上。所属有弩坊和甲坊。监,掌缮甲弩,以时送输武库。所属物料作坊,作坊物料库掌收铁锡、什物、油漆等物;皮角库掌收皮革、筋角,以供弩坊和甲坊之用。上午,簿籍盛宪陪同萧舒和虎豹营两名的营将来到东大街,听了陪同身旁的盛宪介绍后,萧舒这时对建州城的历史与辖境及城中的人口有了了解。
      “那?”前处马车一辆辆的往城门口,萧舒看着那些马车上装载的戎帐说。
      “哦,是往上泽村。”盛宪回。
      上泽村位于建州城北十四里处,马车到村,兵士前去卸下戎帐;兵器坊离萧舒他们脚下不远,在颍川郡时,就听说建州的铁好,用建州的铁制作兵器,器难易折断。
      萧舒脑海里思考。
      他,
      一边走一边考虑。
      既然领虎豹营军来到了建州,萧舒觉得不妨去兵器坊看看。
      弩坊在东,甲坊在西,为了取材料方便,作坊物料库在两坊之中。弩坊: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出纳矛槊、弓矢、排弩、刃镞、杂作及工匠。监作二人。有府二人,史五人,典事二人。毕轨改革,兵校工匠法实施后兵器、旗帜、戎帐等按规定制作程式,赏罚按工匠制作精粗利钝,各郡的兵器坊增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使兵器的制造品质大为改观。
      萧舒一行人来到弩坊。
      听了弩坊令对手里支钢镞羽箭的介绍,萧舒明白了情况,正是因为清楚了,所以现在不需要回答些什么,他回到府中便召集众人到中堂间议事。当年临平之战,前晋在临平一带同北燕军队发生的战事。
      双方依托有利地形,命令兵士固守营垒。
      “蹶张。”
      “射。”前晋的具弩在那一时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但并没有到□□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弩亦弓属,相传为黄帝所造,亦名窝弓、其发矢不仗人力,而用机括,力强而及远,较弓为烈。战场中,这种具弩由一人立于地以脚踏具弩,然后举弩勾其机发射,最大射程可达四百多米开外,可贯穿重甲,令北燕军胆寒。前排弩兵射完箭紧接着后退,中排弩兵上前,三排弩兵以此轮流向敌阵发射。
      “后退。”
      “蹶张。”
      “发肩膺之间,杀敌于百步之外”,军种常见的具弩则有“具弩”、“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八石具弩”和“十石具弩”。计算强度的单位:引满一石之弩,需相当于一石(约三十公斤)重物之力。三石弩约射一百八十九米,四石弩射二百五十二米,以此类推十石弩的射程可达六百米以上。西秦时期,对弩兵的考核的要求之一就是要能够挽十二石弩(西秦时期,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进。”
      “射。”
      当双方阵前箭阵对射数轮之后,两国阵前左右两翼的骑兵开始冲锋,前晋又派出轻装精骑兵向北燕发动多次攻击,北余数战不利,被迫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以待救援。北燕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北燕主将组织成四支突围部队,轮番冲击了前晋四、五次后仍不能突围。最后,主将被前晋乱箭射死,十万军向前晋投降。
      北燕所用武器为胡弓,其特点是大弓梢、拉力较大,弓体用牛角、木材、和牛筋等材料制成。属于筋角反曲复合弓。这种弓使得它拉力可以做得很大,用来射重箭。十分强大。当年,前晋弩兵对胡弓并没有优势。胡弓注重的是“稳”和“准”,和北魏注重的弩“射程”和“效率”特点恰好相反。
      “不。”议事中,武猛参军遂宁对目前建州弩兵的箭镞改良后说,“前晋弩身重,可以用重箭,保证一定的效率;重箭的出速度低,那就近距离使用,箭的速度、动能损失不大。前晋弩实际就是这样,通过合理的战术安排,让它们的箭获得足够的“穿透力”和“杀伤力”,充分发挥武器的作用。箭镞的飞行速度和准确性与尾羽的关系密切。尾羽太多,飞行速度慢;太少,稳定性差。尾羽以雕翎为最上,角鹰羽次之,鸱枭羽又次之。装雁鹅羽的箭遇风易斜窜,质量就更差。箭镞,之前用呈扁的平锐角三角形。而我后魏,现在弩兵使用的是钢镞,为增大镞杀伤效力和适合锻造,以替代优质羽的供应不足。
      嗯。萧舒对遂宁的话很满意。
      夜晚,府内侍女到中堂间奉上茶饮,打断了议事,府内侍女离去,行军都彦超看她们里去后说:“奇袭倒不怕,河水深浅的地方,都派重兵防守,我相信北燕不会学前叶国主之鉴。”史延嗣很担心北燕越上泽河、过长社坡来奇袭通往上泽道上的粮草辎重,彦超对他的话说。
      “此战是关键。”孟观回。
      巡检尉景崇为人明敏巧辩,后被继位的信帝收为牙将,屡次升迁,拜通事舍人,历任引进阁门使,每次监军征伐,必用之。信帝时,景崇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不过这是后话了,暂时不提。
      “不过,四义原在北,而壶关在西南,我们怎么让燕赵联军到四义原呢?”
      景崇说的很对。固祁静静地考虑,心中甚为恐惧,当年前晋与前秦为争夺建州曾发生多次争战。史料记载,前秦存勖败弘肇于壶关,东攻建州,前晋刘存纪在长社坡驰救,曰:“建州要害,不可失也”。既而争建州,往往兵渡上泽河。
      “我想诱燕赵军走长社坡东,天溪水出天溪关南,三泉并导,渊深不测,北流注于白水。亦谓之北流泉。又有源漳泉,在东北三里,东流入于丹水。然后回车入甲乙坂道,至之险要。”
      呵呵。马步军右厢都樊赫,付之一笑。
      “你的意思,重险而入四义原。”
      “就是此计。”固祁坚定的说。
      清晨。
      探子回城来报,燕赵军有出城的动向。军需令邡渭回到了上泽村,让兵士支起戎帐,把堆放在外的粮草辎重推进去。下泽村方面,夏牟率一支军队去进驻,守护上泽村,以防止赵、燕联军知道粮道,派精兵出壶关城渡河过长社坡。固祁,这时也率一支军队出发。目的是“诱”。绕天溪关南二十里,北往白水,又东过源漳溪,经崦坂地,最后经过数日,燕赵联军果然上当。如固祁之计设想,燕赵联军出了甲乙坂道……。此计,固祁使用了“一食二鸟”计,既疲敌、用逐渐消耗,又转移了敌对自己这一方不利的视线。
      五月十日。
      四义原。
      北赵都督王蒙以中军陈于四义原北,副将北赵虎臣郝经领右军其东,北燕大将杜阳领左军其西。众颇严整,摆出大战架势。后魏方面,孟观、门下仪从事固祁、武猛参军遂宁、参将彦超、紧随萧舒以中军陈于四义原南,史延嗣领精骑在中间列阵,虎豹营指挥使赵思绾领虎豹营护卫萧舒。马步军右厢都樊赫领右军,马步军左厢都胡重领左军。
      北赵方中军。
      王蒙骑于马上领着身边诸将在阵前对建州方中军看了,兵很少,不足二万人,及时三军全加起来也没有四万人,而自己一方有燕赵合兵有九万。“今天不但要一举击败建州军,还要让燕国人看看我们赵军的厉害。”他高估了建州军的实力有点后悔联盟北燕这样讲。十分的无视建州。
      诸将也觉得王蒙此话很对,都表示同意。
      “远处看,头戴束冠,模样十分年少,建州中军阵前那个骑白马小将应该是刚到建州的信德王吧!”王蒙动着下巴胡子继续地说,“与我交战,一枪就能刺他下马。”
      “呵呵。”副将王得中一笑。
      西面。
      北燕阵。
      阵前。
      大将杜阳头戴铁盔,穿铁甲,用鞭驱马往前面进几步,建州左军的阵势和军容,他观察后觉得是强敌,不能贸然进攻,这不比被杜阳击败的乐阳军。杜阳,北燕大将,燕云人,少时随父杜询(北燕兵屯魏博),于“银枪节效军”中习武差遣,北燕主图取燕西之地时,杜阳因功升燕西边州别置经略,赐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后再因功,进爵为燕西郡王。
      这时,东北风。
      午后。
      突然又转为南风。
      “射。”北赵军的弩手与北燕军的弓手听令,同时向建州军方向射箭。
      箭雨铺天。
      “射。”看到箭雨射来,建州军弩手听到军令,立刻反击。
      “后退。”建州军前排弩兵退至到第三排。“蹶张。”
      “进。”中排弩兵举弩上前。
      “射。”中排弩兵射出箭雨。
      数轮箭雨对射结束。
      北赵中军。
      “都督,出击吧。”王得中向王蒙进言。
      王蒙,北赵鹿州人,早年是北赵河东州都督武旻的部将。武旻死后,王蒙任河东州都督,擅长重骑兵冲锋。四义原之战中,指挥北赵东军,击溃后魏建州军樊赫右军,阵斩樊赫右军几员骑将,几获全胜。后因战马倒地,被斩杀,遂致大败。
      风。
      这时,吹起王蒙铁盔上的帽樱。
      “命东军精骑出击。”他道。
      “我看风势对我军不利。”右边部将周光逊对王蒙劝诫,但这会劝诫已无用,抵挡不住胜利的渴望。王蒙不听。
      “出击。”
      “得令。”王得中领令,骑马持赤旗来到东军,东军副将北赵虎臣郝经、部将宋顾坤领令,率八千余精骑出阵,去冲击建州樊赫的右军。“冲啊。”八千余精骑来势很猛,马踏过的地方飞溅起了尘土。骑在马上的樊赫见前方弥起混天尘土,慌令身边精骑出阵。
      三千建州右军精骑对仗北赵东军的八千余精骑,面对这种敌众我寡局面,建州中军阵前的众人难免不为那三千建州右军精骑捏一把汗。
      而此刻萧舒,反而更加镇定,他展现出过人的稳重。
      北燕阵。
      前锋点检张遂见北赵东军八千余精骑与建州樊赫的右军三千精骑交上手。
      “将军,机不可失。”他对杜阳说。
      “强敌也。”
      “将军。”
      “……。”
      夜晚。
      四义原北中军大营。
      杜阳认清了王蒙只是匹夫之勇,不足与谋事,他在提醒明日一战中东军不可轻敌时,被王蒙愤愤然说:“将军,不要再说了。”气的杜阳离开大营。
      第二天上午。
      王蒙再命东军精骑继续进攻建州右军,交战不久,阵斩樊赫右军几员骑将,樊赫怯战,见抵挡不住,就率数百余骑兵南逃。建州右军被击溃,有上千步兵解甲投降。
      萧舒看到战事紧急,右军被击溃,建州濒临溃败的边缘,于是亲自领军,当时他只是督战,并不会作战。萧舒先令武猛参军遂宁、参将彦超各领两千虎豹骑向前冲锋,又令马步军左厢都胡重领左军从左翼出击,自己率余下的虎豹营军从右翼出击,虎豹营指挥使赵思绾领一千虎豹骑随萧舒出击。赵思绾身先士卒,迎敌血战,主将奋勇,士卒更是拼死力战,无不以一当百,北燕军抵挡不住。赵思绾跃马猛射,连毙数十敌将,后魏军的士气更加高涨。遂宁、彦超各领两千虎豹骑,左右夹击,以死拼杀,顿挫敌锋。
      下午。
      混战中,北赵虎臣郝经被斩,王蒙见状,率军冲入混战,战至傍晚十分,大家都精疲力尽,王蒙突然马倒,后魏兵涌上将其斩杀。北赵军见都督被斩,士气低落,阵脚大乱。萧舒举旗收兵。
      北燕阵。
      阵前。
      杜阳怒王蒙不听昨晚劝告。
      他,
      领军而还……。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