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4、澹如此 ...

  •   城楼高接碧落的青云,城墙上满壁描画着绵延无绝的万里河山,这满壁山河用金箔绘成,一片金碧辉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知是哪位能工巧匠之作。

      大队的车马驶进金缕门,江\青川坐在马车之中拨开帘帷,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这一年他年满十七,此番江解两家正共往帝子破为赴春宴。

      江春入旧年,折旧的暖阳跌在江\青川的指尖,他望着金缕门的奇盛,又被鸾飞街上的景致夺了眼睛。马车的车轮带起一阵扬尘,扬尘立即又被马蹄踏平,马鞍上骑坐着十九岁的解家郎。

      解平岭手拉马辔,长腿垂在两边,脚蹬马镫,他身后背着一架琴,不远不近的跟着前面那辆马车,望着那道窃玉的旧阳。

      车马入了万里城速度慢了下来,不多时停在客栈前,出门来迎的人一圈紫色长纱遮面,紫纱下是一身郁紫广袖,遥遥望着像是天地间一株醉蝶花。

      那人身沾酒香,含着笑道:“恭候已久。”

      解平岭停了马,跨腿而下,黑靴点地,回道:“亓官公子不必客气,一切照旧。”

      亓官春溪也不多言,只再回了一句“解公子放心”,就招手让人将车马停好,又让人引诸人上了楼。

      客房是按照去年规制早就分好的,江解两家城主早就先一步往帝子破议事了,是以这一程路上大小事宜都由解平岭来安置。

      解平岭站在亓官春溪一侧看着江解两家家眷门生纷纷登楼,亓官将来人过目一遍,眉头一皱,片刻,果然就有小厮小跑到亓官一边低头道——出了问题。

      解平岭就见江婉儿陪着江\青川二人一同从楼上下来了。

      亓官春溪也看过去:“解公子今年可没说多了一位佳公子啊。”

      解平岭看着江\青川的衫擦过楼梯角,惹了灰,回头对亓官道:“还有多的房吗?”

      亓官无奈笑出声:“按着往年规制——没了。”他看着下了楼梯的二人走近,建议道:“不若在哪间房里搭张床,两人住一间吧?”

      江婉儿先点了点头,率先道:“那川儿住我那间吧,阿姐去和别个合住一晚,明日便要上路,这一晚也不碍事的。”

      江\青川见阿姐这么说,哪里好意思,连阻道:“婉儿姐姐一人好好歇吧,川儿再寻就是了。”

      可是他虽这么说,却又不知和谁住一块儿才好。要是云浪小弟这次一同来了,这问题倒是能迎刃而解,和小弟挤一晚便是了。可这此同行多是女眷,两城的男子早同两位城主在上一批就先行出发了,江\青川一时不知再怎么说下去了。

      “请人把书仙的东西放我房里吧。”解平岭看向亓官春溪道,“他和我同住。”

      亓官这才知道这位是书仙江\青川,心道此人果然是一派文人风雅。他应了解平岭的话,跟着就吩咐了小厮再把人带上楼,江婉儿也点头先随人上去帮阿弟收拾屋子,留下江\青川却是在原地拔不开腿。

      鸾飞大街带着酒意的风吹进客楼,吹湿了江\青川的鬓发,那股不知何来的酒香,吹得江\青川有些醉。

      解平岭身上穿得是那件江\青川送的大氅,大氅略短,穿在解平岭身上还能露出一截小腿来,他背上的琴还在,人往后退了一步,手一扬氅衣也扬起来,挡住了穿堂而过的风,对江\青川道:“回房吧。”

      上楼梯时,解平岭刻意慢了几步,站在下几个台阶上为江\青川拂了衣角的灰。房内一切安排妥当,如亓官所说多加了一张简易木塌,这张木塌与原本房中床榻隔着一张屏风,二人回了房便隔着一张屏风各歇了一阵。

      江\青川一路舟车劳顿早已撑不住了,这会儿歇了再醒来整个人顿觉精神许多,他见屏风那边有声响,知道解平岭也起来了,就在塌上问道:“解公子,几时了?”

      外头天色突转郁郁,云往地上压,把白日罩成了近晚。

      屏风那边传过来解平岭的声音:“方是酉时,夜雨将至,这外头是沉云积聚才显得天昏,书仙还可再歇会儿。”

      “嗯。”江\青川半倚在塌上,懒懒的回声,“歇好了,再睡就要头疼了。”

      江\青川说完“头疼”二字就听屏风一侧传来清弦之声,其声幽幽宛若空谷幽响,清濯人心,隔绝尘俗,在这他乡客房之中仿佛落地归根,一扫积天乌云阴霾。

      一曲作罢,江\青川已神思清明,他坐起道:“没想到解公子于琴艺也有如此深造。”

      “我这用的书仙琴,弹的书仙曲,一知半解班门弄斧,只想着一慰书仙心而已。”

      “琴可顺手?”

      解平岭收了琴,抱在手里,绕过屏风走来,把琴搁在江\青川床头:“琴有主风,自然顺手。旧弦新续,书仙别介意。”

      江\青川看着那把修好的旧琴,仿佛看到了那段不期而遇的旧情,他没动琴,坐在榻上道了一句:“多谢解公子。”

      解平岭倒像是蓄意已久,非要提起来一样,他穿着单衣站在窗边,目光落在江\青川的泪痣上片刻,移眼看向窗外积云:“我七年前听遍书仙琴曲,那日一晌贪欢无意一闻琴音,自觉胜过万千琴客。书仙曲子里拨得是世外桃源、松月晨露,我自不能忘。”

      “久在樊笼内,借琴聊表其心罢了,解公子过誉。”江\青川看他目光在窗外,才敢看着他的衣摆,淡蓝的单衣有几道剑痕。

      “樊笼待久了,不如去外头看看?”解平岭看回来,问道。

      夜雨将至,暖阳不再,起风料峭,解平岭不敢带着江\青川在街上多逛,带他进了一间灯火通明的文人铺子。

      铺子里茶香满溢,七八卷字卷挂在墙上,江\青川认得这些个个都是名家手笔。几个人围在书案前,解平岭与江\青川逛了一圈字画,听见一旁几人争执。

      “城碑用我这个好,你那个字简直!简直不堪入目!”

      “我的字是差了一些,但你那文!狗屁不通!简直丢人!”

      江\青川此时心情明畅,闻声走进人群便问道:“诸君所争何事啊?”

      那争论的面红耳赤的两位上了年纪的老者见说话的公子和颜悦色、风度不凡,便你争我抢的说起了缘由。

      原来是这万里城中近来修建城碑,城中征招万里城城志。只要文章显著服众便能刻于城碑之上,这城碑摆在城门之下,不论所著者是谁,将来自会成一段佳话,因此万里城中文人皆争相比试。但此文一需文采斐然,二需字骨风雅,万里城中精其一道的人倒还不少,但两者都精通的却找不出来一个。

      这几位半百文人便是精其一道的佼佼者,因此他们在这里互相挑剔互不相让。

      江\青川在这嘈杂的你一言我一语中捋出条理,终于明白,他拱手向各位老者鞠了一躬,笑道:“不若让我试试?”

      “你?”那几位脸色更差,满眼质疑。

      “不错,他。”一直站在几步外解平岭走来,掷地有声道。

      那几位不认得江\青川,倒是认识解平岭,连忙行礼喊了解公子为江\青川退开了位置。

      江\青川回头看了一眼解平岭,两人相视一笑。

      他提起砚上未干的笔,铺开宣纸,压上一方碧玉镇纸,一字方出,墨宝未干,就听旁边人惊呼道:“书仙!这位是书仙!今日神仙来了!”

      那两位老者捂住叫唤的人的嘴:“我等已知,勿扰书仙!”

      江\青川临案走笔,恍若未闻,他左手拉着右边天青衣袖,右手握笔婉若游龙,在宣纸上没有停顿,一气呵成,数百字万里城风光跃然纸上。

      他放下衣袖,将笔搁在回砚台,退身而出。

      众人一时涌上,看着字卷啧啧惊叹。其中一位老者手悬在那份城志上空,似要落泪,颤音念道:“宛若天街,世人称羡!世人称羡呐!”

      他最后那一句不知说得是万里城的鸾飞街,还是江\青川之墨迹。

      江\青川退回到解平岭一侧,脸上还带着那股笑:“可好?”

      “书仙落笔,天下无双。”解平岭递给江\青川一盏热茶,“可否为我写一卷字?”

      江\青川听着解郎的话心情更好,接过解郎递来的盏就喝进嘴里,等到回味出茶味的时候已经喝下肚半盏。他没说什么,把最后一口茶咽下肚,又回案旁,将茶盏放在案角,重放宣纸,执笔沾墨。

      这文人堂外风雨交加,如世上滚滚红尘纷繁,堂内却寂静悄然,墨香如烟,避开了万千世俗,出尘绝世,别无杂念。

      江\青川舌尖还余茶甘,他感受到身后的注视,又仿佛自己身处无人之地,手下飘逸翩然,字卷顿成。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江\青川回首念道。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4章 澹如此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