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老地方 ...

  •   她们说的老地方,是在城南老街的一档夜宵摊子。
      它家的红薯粉和臭豆腐是公认的好吃。初中时,她们的学校在城东,住在城北。尽管离得很远,她们还是会经常在晚自习结束后踩着单车溜出来偷食。
      “这里变化蛮大的。”于慧环顾四周道:“以前就在街边,一张小桌子,几条小板凳,借着路灯吃,下雨还没得吃。现在居然还有门面了。”
      “那都多少年前的事了!早几年在步行街那边开了一家分店。也不单只做夜宵,中午就开门,到凌晨三点左右才结束营业,生意好的不行!后来城区改造,老店这边的人流量减少了,总店就改到步行街那边了。这边老店没有再扩大,来这儿的基本都是老食客。”荣子一边抽纸巾出来擦桌子,一边不以为然的说道:“你吃啥?还是老三样?”
      “行,就来老三样。”
      老三样是嗦螺、红薯粉、臭豆腐。因为人不太多,而且这些很多都是半成品再加工,堂食很快,十分钟不到就上齐了。
      嗦螺个头不大,钳了螺尾,汤汁浸着嗦螺,油光锃亮。味道不算太辣,辛香味十足,又加了紫苏,别有一番滋味。于慧熟练的夹起放在嘴里一啜,螺肉就出来了,看来螺肉很新鲜,也没有沙。蘸着汤汁,鲜香入味,嚼劲十足。
      红薯粉用的是本地的红薯圆粉,配的海带汤。除了红薯粉、海带丝,还有猪红、韭菜。海带丝用的是带头位置,肉质厚实,猪红嫩滑,韭菜增香增色,汤头酸辣鲜,很是开胃。哧溜哧溜吸着热乎乎地进肚。
      臭豆腐,黑乎乎的外皮,闻着有淡淡的特有臭味。炸的外皮酥脆,内里中空。他家也不象其他方有的地方会放些咸菜粒譬如酸豆角粒或者萝卜粒调味。它家只放秘制蒜汁,用筷子戳个小洞,臭豆腐浸上秘制酱料,嗯,好吃好吃。好这口的,吃的停不下嘴。
      上了菜,两人就顾不得再聊天,你争我夺的,很快吃了个盘光碗光。
      于慧不顾形象的打了个饱嗝,摊在椅子上:“太撑了,得歇会。”
      荣子被逗得哈哈大笑:“你也就这点出息!两毛钱就能打发你!”
      “说实话,都多少年没吃过了。味道真的一点没变!”于慧摸着肚子说:“你不提我还真没想,这一吃,真是馋得不行。”
      “是呀,早前萍子在家时,你每次回来第一顿饭,我们仨必是约在这里。”荣子感叹道:“后来萍子也外出打工了,一年回一趟。你呢,三五年也不回来一趟,就我一个留在家里,凑不齐人,一个人也没兴趣过来,吃得也少了。”
      “萍子现在还好吗?”于慧问道:“我上次听你说她结婚了。”
      “生了个女儿,只比静静小一岁。你也知道,她老公那边也没啥亲人,去年正好她娘家附近有一个小套间转手,她就买下来了。按我们这边的风俗,新房前三年不空居。去年、今年明年三年都会回家过年。”
      “呀,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你们都当妈妈了。”
      “你呢?还没解决?快点解决终身大事,再晚,你生宝宝就是高龄产妇,风险太大了。”
      “这不缘份没到吗!”于慧打了个哈哈,岔开话题道“说正事。家里我也不认识几个人,你帮我打听打听房子征收的事情呗!”
      “对了,你说的房子是怎么回事?”
      “是我妈妈那边的祖屋,在平安街那边。这次就是特意回来过户的。听说会征用,我想找人打听一下具体情况。”
      “那是帮你约艳子出来,还是怎么样?”
      “你帮我问问吧。毕业都快小二十年了,我都不记得艳子长啥样,估计她也不记得我了!”
      “那能怪谁?要么几年不回来,要么回来总是形色匆匆。毕业之外,你就没参加过同学聚会。同学群你也不加,除了我,你在家里还认识谁?”
      她嘿嘿一笑,不做声了。
      吃过饭,时间还早。两人挽着手在附近消食。
      城南老街其实位置不错。北面是人民医院,过来不远处是中心公园和体育广场,沿着公园路向前,是县老招待所,老招待所隔壁就是城南老街。城南老街另一边是第二中学。以前校门正开在城南老街方向,每天进进出出的好不热闹。第二中学重建之后,校门改到另一面,城南老街便门庭冷落,日渐萧条。
      “你还记得不?这里以前有一个歌舞厅。”路过老招待所,荣子指着侧面一处铁锁高挂的铁门道。“我还记得,当时我在省城,你在一中读高中,萍子在护校学护士。每个月底我回来,我们都是招待所歌舞厅跳舞、老地方宵夜一条龙。”
      “哈哈哈,我还记得每次跳舞都是你和萍子搭档。你跳男步,萍子跳女步。”
      “是呀,我们跳舞,你就只顾着吃零食。从入场一直吃到退场。”荣子说:“每次教你跳舞,脚都被你踩烂。”
      于慧不由会心一笑。当时她正在长身体,胃里装了个无底洞,老是吃不饱。只要看到食物,就会本能的塞进胃里,自然也就分不出精神投注在其他事物上。除了最初几次被她俩逼着下场学跳舞,就会不停地踩脚,后面无论她俩怎么劝都不肯下场,只肯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吃着东西看她们玩。那时,她也不觉得无聊,因为可以一直吃东西,倒觉得是难得的幸福时光。只是时至今日,她仍是学不会跳舞。
      “那时多好,我们仨一直在一起。现在,聚都聚不齐。”荣子有些惆怅地感叹道。
      萍子、荣子和她小学是校友,但并不认识。小学于慧上的实验班,五年级就毕业参加初试。初一时跟荣子的哥哥勇哥成了同学,后来因为黄疸性肝炎休学一期。第二年复学后跟荣子、萍子又成了同班同学。
      最初,她和萍子是同桌,荣子隔了一条过道坐在她旁边。小姑娘的友谊很单纯,一点小事,今天恼了,明天好了。我和她好,你和我好,所以我们都是好朋友。
      荣子家条件最好,于爸爸是单位实权干部,母亲也是公务员,所以零花钱最多。时不时的就投喂其他小伙伴,“要有义气”、“有福同享”。
      第一次被约到荣子家做作业,见到勇哥,她才发现荣子和勇哥是兄妹俩。到了快中午的时候,荣子兄妹俩热情的留饭。他们父母没在家,勇哥就自己熟练地做了一道糖醋排骨。那是她第一次吃到糖醋排骨,琥珀油亮,干香滋润,甜酸醇厚。当时,她家吃肉都是定量的,最喜欢的是大块大块的肉。她矜持地只吃了一碗米饭,但把每一块骨头都仔仔细细地啃干净,还感叹从来不知道骨头也这么好吃。
      萍子家是两姐弟。萍子虽然是长姐,读书时却一直是个娇滴滴的小公主,家里的弟弟比她小两岁,还要让着她。长大后倒成了里里外外一把抓的能手。
      萍子家的妈妈认识于慧的父母。萍子的家在于爸爸公司附近。以前于慧一家住在于爸爸的单位家属楼,大家都是老街坊。萍子妈妈说于慧妈妈是个很能干、很热情的人:“可惜身体不好。”自认识,萍子妈妈隔三差五地就一力邀请于慧去她家玩:“都不是外人呀。以前我跟你妈妈感情挺好的。”
      至于她,十岁那年,于爸爸就和方阿姨再婚了。方阿姨有一女一儿,女儿比她大一岁多,儿子比她小三个月。方阿姨单位效益不好,时不时发不出工资,只有于爸爸一份全额工资,两个大人、三个小孩,而且三个小孩同时读书,经济很拮据。再加上再婚家庭,很多事情一言难尽。长身体的时候,她总也吃不饱,两个小伙伴经常会带她打牙祭。可以这么说,整个青春期都是在荣子和萍子时不时的接济中渡过。
      初中之后,荣子去到省城读会计,后来又进修了大专。萍子初中毕业后读了护士,于慧则选择了高中。
      即使仨人分开,感情却没有变淡。于慧高中的三年,她们除了互相写信,每个月荣子回家还要再聚一聚。
      三年后,于慧高考落榜,因为家庭的原因不再考虑继续复读,选择外出打工,最先离开。然后是萍子在医院实习了两年后,发现自己并不喜欢这个工作,也决定外出打工。荣子因为考了公务员,倒一直在家。最初不回家的日子,大家靠写信联系。过年回家,大家就会约到一起聚聚。后来,工作变动,通讯地址变化,联系就变少了。那时通信没有这么发达,手机、电脑都属于比较奢侈地东西,因此,除了最开始的两年,她还能偶尔跟萍子联系上,后来大家都为了生活奔波,渐渐联系中断。不过,因为荣子人联系方式一直都不曾变化,她们俩倒会时不时跟荣子联系,通过荣子知道对方的消息。慢慢也习惯了这种联系方式。
      “今晚到我家住吧。我家那个人带着女儿回老家了,就我一个人在家。”荣子说:“咱们好好聊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