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3、第 163 章 ...

  •   梅盛阳看起来是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可席间的表现却让人匪夷所思。疑点一,他带着贴身保镖,说明安全受到威胁。王小月猜测,与其说是风光回乡,倒不如说是回乡试探风向。疑点二,身边的那名女子不是发妻,听彼此的称呼就能判断,人到中年,不带发妻回乡,却带这么个女人回乡,对方思想龌蹉,绝不是善类。疑点三,跟自家兄弟喝酒,不能坦诚以待,精明算计,难道发小多年不见,喝个酒,弟兄还能算计他不成?很明显,他不是防备梅老三或者梅家贵来算计自己,而是,自己要算计发小们。亲兄弟都算计,内心歹毒,在外面……自然是不能不防的。疑点四,就是他看自己的眼神,透着阴毒和狡诈,明显不怀好意,都说朋友妻不可欺,自己还是他发小的老婆,就敢这样公然打主意,还不知以前是怎么欺负自家老三的呢!这个人做人没底线,又绝非善类,王小月不得不防。
      “弟妹不厚道,”梅盛阳见第一招被众人挡开,借着酒劲儿,撇开了众人,奋力朝着王小月扑了过来,想借机轻薄。一股酒气扑面而来,王小月机警地条件反射般侧身躲过。对方一个重心不稳,直直地扑到了地上。嗯,又摸着了点信息,没有练家子的功底。事情发生得太快,两位保镖都没反应过来。等到梅盛阳已经趴在地上了,才一脸惊慌地过来扶起,换得梅盛阳好一阵骂骂咧咧。
      对方还不死心,继续装酒醉,继续扑。这一次,老张有所防备,直接挡在王小月的前面硬生生接住对方的“熊抱”:“这位兄台看来是喝多了,还是扶下去好好歇歇吧,免得闹笑话。搞得兄弟不和,就不好了。”
      “谁说我醉了?我没醉。”耳边却听见梅家大嫂地嘀咕:“敢惹老三媳妇,他是活腻味了,找死也不看看日子。”
      又听见小雨的声音:“三嫂,盛阳哥哥怕是喝多了,这样撒酒疯。”
      他抬眼又看向王小月,却见她依旧目光温和,既不恼怒,也不慌张,仿佛一切云淡风轻一般,只是……看向自己的眼神感觉洞察力极强,仿佛自己的那点儿小心思她已全然看透,却完全不放在眼里。内心不自觉生出点儿寒意。
      “是,盛阳兄弟看起来好像是喝多了,大哥大嫂,麻烦帮忙把他扶回去吧!好歹是自家兄弟,得好好照应着。”
      二哥的声音:“小月,你别计较,那是老三打小最好的兄弟。”
      “大哥,没啥的,他不过是喝多了。我跟小月先扶三哥回去,你们帮帮忙,照应一下这里的场子。抱歉,先失陪了。”
      又听见那位张经理的声音:“小严的车已经在外面候着了,我找几个人,帮你把老三扶上。”
      “我的家事,你叫小严干嘛?怕我搞不定?”
      “多个人,多个帮手。”
      “贵哥也在,能有什么事?”
      老张看了看梅家贵:“就他那样?能帮你什么?”
      “没他,我也搞得定。家宴而已。”
      “快走吧,这里有我。还有老大、老二呢!”
      “那,谢了。”
      梅盛阳又抬眼看了看王小月,不期然正好遇上对方也看向自己,递过来一个含蓄而礼貌的微笑,目光依旧温和,不急不躁,很优雅的样子。他瞬间被勾了魂。

      天冷,餐厅外灯火阑珊,空中还飘了点小雪,小雨和王小月快速将梅老三扶进车里。
      刚刚从餐厅出来,路过路边一个拐角,却见一个老头,穿得有些单薄,坐在路边的马路牙子上,身边立着个旅行箱,手上拿着个信封,一脸的失魂落魄。这么冷的天,还下着雪,王小月怜老惜弱的爱心有些泛滥,不禁侧目多看了两眼。
      “小严哥哥,等一下。”
      很懂王小月心思的小严将车弯在了路边。王小月下车过去查看。
      “大爷,怎么坐这儿了?”
      老人茫然地看向她,目光有些失神。
      “大爷,我不是坏人,天冷您坐这里,会冻出病来的。你是……一个人?还是跟朋友走散了?要不,咱先报警,让警察来帮您吧!”
      “小姑娘,”因为常年练功,整个人显得年轻态,王小月目测大概也就二十多岁,担得起“小姑娘”的“荣誉称号”吧?
      “我是从台湾来的。”老人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救星,有些语无伦次,“我,我,我真的是从台湾来的。你看,我这里有返乡证,我不是骗子。我,我还有中华民国的居民身份证,我还有,我还有军官证,我有军官证,我是民国六十三年晋升的上将,我是国民党党员,我是国民党军官……”他忽的从自己的贴身小包里掏出一大摞证件,“我不骗人,我说的都是真的,都是真的。”
      王小月怔怔地看着他,有些发懵。这是……回到民国了?青天白日的,哪里突然冒出的国民党军官?
      “老先生,您贵姓?”
      “我姓赵,姓赵。”也许是沿途没有人肯听他唠叨,现在终于有人愿意听他说话了,老头有些激动。
      “您今年高寿呀?”
      “哦,我今年八十九了,是民国三十七年跟着蒋委员长一起去的台湾。然后,民国三十八年,大陆就沦陷了。”
      这是……时空穿越了吗?怎么还搞出“民国”了?什么“大陆沦陷”?什么民国三十八年?他的话,怎么自己听不懂呢?
      “老先生,什么‘沦陷’?什么‘民国’?”
      “哦,你们叫‘解放’,民国三十八年,你们叫‘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是哪一年?难道是1949年?老先生……这是……回乡探亲?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一个人从台湾千里迢迢回乡探亲?身边居然没有一个亲人作陪?怎么可能?说书的吧?王小月有些诧异地看着对方,这,怎么能让人相信哪!你说他不是骗人的?谁信!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头,拿这么些个东西用来蒙人,是不是成本太高了些?那一口的台湾腔,可得好久,才能练出来哟!这老头,若真是老千那也绝对是个高人哪!
      毕竟是艺高人胆大,王小月被人骗的经历实在有限,先不管真假,看看对方到底想干啥再说。
      “老先生,您……”她想了想措辞,顺着他的话问道,“回大陆,是找亲戚吗?”
      老头赶紧将那个信封递到自己跟前,“小姑娘,我找这个,这个地址。你能帮我看看在哪儿吗?这里变得……都不认识了。”
      嗯,这几年城市房地产如火如荼,一片片的老城区,城郊,都成了地产开发商嘴里的肥肉,整个城市拆成一片。王小月定睛看了看那个信封上地址,瞬间惊愕不已。
      这事儿,你问别人,还真是问不出来,若问王小月,她倒是知晓一二。信封上的地址,指向梅家村一个破旧的土屋,是个很老很老的地址名称。城市还没开始拆迁前,里面住着一位孤老,人称赵婆。这样的孤老,村里有好几位,都是王小月来到梅家村以后,一并照顾的对象。赵婆无儿无女,属于外来户,村里人不是很待见她,虽不说欺负,但很少有人搭理。据说,□□的时候,吃了很多苦,丧失了劳动能力。王小月见她可怜,常常接济。几年前走的,最后几个月还是自己和梅姨照料的。临死前,赵婆将自己的一个银镯子递到王小月的手里,啥也没说,就闭了眼。想来,那镯子,只怕是老人一生唯一值钱的东西了,现在还在自己的首饰盒里封存着呢!
      因为赡养了老人,那土屋在村里几个人的见证下,一纸文书,村里人大度地送给了同样无儿无女的梅姨。反正一个年久失修的破房子,谁会在乎。王小月有先见之明,在村里大拆迁之前,推了那土屋,就在原址建了栋占地两百平米的三层小洋楼,梅姨说她乱花钱,自己一个人住,要不了那么大,可小月才不傻呢!后来,又按照要求办齐了相关手续,让在外漂泊多年的梅姨正式在自己的村子里落户,归根。
      果然,过了没两年,村里开始了大拆迁,梅姨那个三层的小洋楼拆出了六套房。如今梅姨虽然没有工作,但守着这六套房,过起了“包租婆”的日子,别提过得有多滋润了,这还多亏了赵婆土屋这块地的福呢!
      信封上落款的名字写着“李英子”。这是赵婆的真实姓名。那年给赵婆立碑,才想起来没人知道她的名字,最后问了公公。话说这村长梅家祖,还真是个百事通。一口就道出了赵婆的名字。当时,一直奇怪,明明叫“李英子”,为啥大家不叫她“李婆”,而叫她“赵婆”呢!公公说,赵婆嫁了人,夫家姓赵。
      难道,这位赵老先生是……不会这么巧吧?
      “赵先生,您是要找——李英子?”
      “嗯,走的时候,没来得及,将她丢下了。”
      “可是……”多年没有回来,自个都八十多了,怎么可能希冀……王小月愣愣地看着长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小姑娘,我真是从台湾来的,真的。”
      室外有些冷,看着长者身上有些单薄的袄子,想着:台湾地处海洋气候,大概不会有W市这样的倒春寒天气。她从身上褪下那件御寒的裘衣,披在长者身上。又从车里取来自己的暖手炉,递给长者。
      “赵先生,咱们还是先找个地方歇脚再说吧!”
      “小姑娘,你人真好,我不是骗子。”
      “我知道,老爷子,咱先找个酒店,这么晚了,咱先住下,您看行不行。”
      这事儿,看起来,还真的有点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