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 47 章 ...

  •   那书生本想叱他,但可能是饱餐一顿的感觉太过舒适。于是懒洋洋地解释道,“以前不想同你说,是因为你看着伶俐,实则嘴上没个把门的。”

      小童立时不忿,刚想反驳,听自家主子又道,“母亲在家,事事依我。看着对我甚好,实则……哼,连父亲都被她瞒过去了。”原本自己还能藏拙,可是自从考了府试案首,而二弟挂在榜尾之后,母亲什么打算,自己还能不知?

      因要在原籍考试,秋闱前还能住在书院里,母亲远在京城无法插手。可秋闱过后就是春闱,自己只能回家住下。若不是另有居心,那晚风晚月二女,为何安排到自己院中服侍?

      既然要给自己说亲,怎地还要先往院子里安排侍妾?京城里那家敢在成亲前落亲家面子的?他看母亲其实就是想把这门亲事说给二弟。

      好在那蒋家女儿,自己也不想娶。听说她是唯一嫡女,对待庶妹刻薄,想来也不是什么性格好的。

      算了算了,不想这些糟心事。还是等韩永到了,大家一块儿好好温习,争取春闱榜上有名,到时谋个外任官,管他父亲母亲的,谁也管不了他。

      书生姓章,其父在朝中为官,官职只至五品,如今希望能让儿子和在吏部任职的蒋家结亲,自己好向上再挪一挪。他原配难产早逝,生下个男孩就是这书生章治,一年后就续娶新人,很快又有了第二个儿子章淙。

      章治自小懂事,知道母亲待自己和弟弟不同。那时章父还在外放,能为他亲自启蒙,且章淙还小,继母也没有什么旁的心思。直到他十五岁起回原籍参加县试,得了第二名,二弟勉强通过考试,两相有了客观对比,让章治的继母心里着急,才在这科考和婚事上想给这个继子使绊子。

      好在章治也不是什么都不晓得的人,他早早就外出去书院读书,平时借口学习也很少回家。后来父亲回京任职之后,自己更是脱离了继母的管控。只是考完了秋闱,下一场就是会试,全天下的举子都要汇集京城参加会试以及之后的殿试,他不能继续在书院读下去,得早早回京,可是刚回家没两天,继母就给他房里塞了两个妖妖绕绕的婢女,章治若是真放松了,也就不用试图在这次春闱有所斩获。

      他从前在原籍一起读书的同窗也来信,准备提前适应京城的水土气候,不日就要到京城。于是他干脆假借对亲事不满大闹一场,从家里搬出来。就在城内找个地方租下,只等同窗韩永到来。

      可惜他从前不管是在书院读书还是在家,衣食住行四样总是有人打理好的。如今因为闹翻了出来,章父特地交代不准给银钱,不准带小厮婢女。只让他身边这个十二岁的砚童跟随,想来过不了几天,章治就只能低头回家。

      但出乎章父的预料,章治自己手里也有些私房,虽然不多,但是在外头长租一个小一点的住处是够用了。他已经住了十来天,倒也过得不错。

      可惜章治大手大脚惯了,从来君子远庖厨的两人吃了几天酒楼的饭菜后,银钱就基本告罄,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隔壁又传来阵阵香味,砚童决定用自己的方法换一顿饱饭吃,这才有了方才一事。

      “郎君,就算您不回家去。但是在外住着,总得有个章程不是?您这是真打算一直到来年春闱都不回去了?”

      “不回不回,回去锦衣玉食,也比不上身处这陋室。”回去了还得应付母亲和她斗智斗勇,还不如在这里安心些呢。

      “那这吃饭可怎么办?”您现在是吃饱了,可若是还不想办法,这挨饿的时候可就太多了。

      也许是吃饱了饭,让章治脑袋也能转动,他略一思忖,便道,“你回家一趟找冯妈妈诉诉苦,就说我挨不住了就要回家。母亲一定会私下里给你银子。”

      “可是老爷不是严令禁止全家上下谁给您钱吗?”

      “若论谁最不想我回家,非母亲莫属。在她看来,外面哪里比得上家里吃穿不愁,最好我在外面挨饿受冻,春闱不中,亲事说给二弟,这样父亲也更看中二弟。”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她还想要好名声,一定会私下让冯妈妈给你银子。”

      砚童一拍掌,哈哈,有银子就行。

      可是,“银子拿回来之后呢?郎君还是像之前一样天天去酒楼吃吗?那多少钱都不够的。”

      “你看你家郎君傻吗?”还酒楼呢,他砸吧砸吧嘴,觉得方才那一顿饭实在是美味极了,“隔壁住的什么人?你再去探探,若是可以,看能不能将咱俩的三餐给包圆了,回头给银子就是。”就像请个做饭婆子一样。

      砚童睁大眼睛,“隔壁住了两个美貌姊姊,我看人家肯定不愿意给你做三餐。”不过如果是那两个美貌姊姊做饭做菜,看着就干净,吃着也放心。

      “你去试试,不问一下怎么知道呢?”若是不行,也不是自己丢脸。“不行,咱们就问问周围其他邻居,看看有没有人能做饭的。实在不行,就得等韩兄到了再说。”

      砚童的时间被安排得好满,但谁叫他是书童呢?只好先回章家要银子去。

      等来回一趟已经到了太阳西斜,还得厚着脸皮再敲开隔壁美貌姊姊们的院门。

      这回还是红雀开门,一见砚童,有些好笑,“小哥是来还碟子筷子了?”她就是看着来人两手空空才问的。

      “那个……”他忘了,“一会儿就还回来。”还没洗呢。

      “那你是过来借鸡子的?”红雀又问。

      砚童脸一红,“……正是。又来叨扰娘子。”立马补充道,“中午的饭前,我也带来了。”

      见过蹭饭的,没见过这么蹭饭的。就算给钱,难道总这么赶着吃饭点过来加餐?有一有二就有三,这小童再可爱,总不能让他和他主人一而再再而三来蹭饭。

      砚童见红雀脸上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连忙将来意说了。

      请自家做饭?这个事情得找娘子才是。

      让砚童进了院子,看他眼巴巴地盯着二人方才煮好的葱酱拌面那一副馋的咽口水的样子,红雀又忍不住想笑。

      连香这回不比中午,将砚童和他主人的情况问个清楚。那时只是一餐饭,邻居甚至不用打照面,也不需要问清楚,就可以给予一点帮助。但是此时砚童的提议就涉及到钱,不由得她不细致。

      红雀想着连香必定要拒绝的。

      她见连香自从写书以来,收入着实不低,而给人家做饭,不就是厨娘么?娘子已经可以写书赚那么多,何必给人做厨娘这份活。

      在她心里,做厨娘乃是一份低等的活计。

      可是连香又是另外一种想法。她现在要写的书稿和做饭有关系,自己经常要买原材料试验菜谱。自己和红雀两个人,总是吃不完那么多,就算宋娘子回来也吃不完。若是加上章治和砚童两人的分量,也算是刚好,而且还能分担买原材料的成本。

      连香从来也不小瞧一文钱,积少成多也不是少数。她现在尤其喜欢自己住着这小院,心里打算有朝一日将这院子买下作为自己的资产。因此更是不嫌钱多。

      既然做饭是一定要做的,多两个人也不多多少,而且只做十来天的时间,还能得一笔钱,何乐而不为?再者看这小哥的性格,他主人想来也不难相处,身为来参加来年春闱的举子,应当是人品行事都较为令人放心的。

      两人说定了钱数、日期等,连香让砚童在外稍候,自己回房里写了一份简单的契约,交给他,“拿回去让你主人签个字。”

      砚童伸手接过纸,很是稀奇地扫了一眼。他没料到这个娘子竟然识字,应该说在他的认知里,只有官宦家的娘子们才有可能识字。没有停留,手里捧着纸,又是一溜小跑回了自己住处。

      章治看了这份契约,心中啧啧称奇。

      明明只是请人做饭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也能写得条理分明,详细列了两方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砚童又说这份契书乃是其中一个娘子所写,倒让章治对自己的邻居有了些好奇。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可做不出现在跑去人家院子里的无礼事情。

      迅速研好墨,提笔签下自己大名。

      吹了吹墨迹,交给砚童让他送回去。临走前问,“她们晚间做的是什么饭菜?”

      砚童都已经一只脚迈出门,又探回个身子,“面。”香得很,不知我这回去能不能分得一口。

      趁着砚童回去请章治签名的功夫,连香一边快速和红雀解释了一下自己为什么同意,一边给人家准备晚餐。

      她还剩下一小团面,便炒了姜葱和胡瓜和鸡蛋,倒入中午剩下的酱汁,加水等着烧开,这边稍微擀一擀面团,成了长条,一手托着一手揪面片往沸腾的锅里下。等面煮的差不多,再加了一把小青菜。这就是西北地区的特色——揪面片。

      连香把揪面片盛出来,装了两大碗,觉得太烫了那小哥没法拿,便装到竹篮里面,用布盖在顶上防止落灰,提出来给了砚童。

      提着篮子回到自己住处,二人迫不及待地打开布盖,只见两碗色泽鲜艳的面汤,还在腾腾地冒着香气,浓稠的汤汁里面,是层层的面片,上面撒的葱花,和黄色的鸡子、碧绿的青菜相得益彰,令人垂涎欲滴。

      二人于是大快朵颐,风卷残云过后,章治又打着饱嗝道,“母亲要是知道我现在吃的比书院还好,肯定后悔把我赶出来。”

      砚童道,“郎君,想那么些作甚,什么时候才开始温习功课啊?”人家做得再好吃,毕竟不是家里,郎君还是考取个功名,回家也就什么都不怕了。

      章治揉揉眼睛,“唉,吃得太饱,容易犯困,我得先歇会。你去把碗筷都收拾了吧,尽快给人家送回去。”说罢伸个懒腰,回房躺着去了。

      留下目瞪口呆的砚童,最后无奈地洗涮去了。

      双方这么你来我往了七八日,期间连香外出时也终于见过砚童和他主人章治一道出门,看他身形,确实是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弱书生,怪不得连自理都成问题。

      而章治也发觉这个技能下得厨房,又能写得一手好字的娘子,原来是个气质清冷的佳人,见到自己微微颔首示意,登时心生好感。不过也就仅限于此,等韩永一来,他就得另外招厨娘过来专门做饭。

      连香出门,不是为了买菜,就是为了去书铺。

      这一回已经过去好几天了,也不知自己那本《玉兰记》卖的怎么样了。因此按照先前约好的时间,特地去传文斋问周掌柜。

      周掌柜在铺子里,正立在一个中年文士身旁,小声说些什么。

      连香走过来,正好那中年文士抬起头来,二人打了个对眼。她见周掌柜在忙着,便准备移步到旁边的四宝铺子里,打算挑些纸张买回去好写稿。这是周掌柜也瞧见她,连忙唤道,“连娘子。”

      他很是热心地邀请连香过来,并为中年文士作了介绍。

      原来这人便是周掌柜这间传文斋,和其他多间文斋的东家,季宣。

      季宣已过而立之年,蓄了短须,双目狭长,脸部轮廓柔和,也许做的是书商,经营书铺,整个人也散发着一股书卷气,如果放到现代,绝对像个儒雅不俗的高校老师。他向连香颔首道,“连娘子,久闻大名,今日才得见一面,果真有林下之风,实是有幸。”

      “不过一俗人,当不得季郎君谬赞。”连香连忙谦让,“郎君举止闲雅,风采极佳,又在京城开有诸多文斋,可知有逸群之才。”

      “连娘子这是夸赞过了。”季宣微微一笑,“我听周掌柜说,是娘子的兄长写出了先前大卖的《十载恩仇录》和最近的《玉兰记》,又是娘子提出的连载之法,和书铺中设免费阅览区这一构想。真是令季某大长见识。”

      连香不知他提出这些只是为了寒暄还是有其他用意,只好谦虚回应。

      继续夸赞了这两本书写得好,他对作者是如何的仰慕之后,季宣又提出一个让连香为难的请求,“不知娘子可否为季某引见娘子兄长?也好商谈日后合作。”

      连香只觉季宣目光灼灼,看向自己。

      “我知晓娘子兄长腿脚不便,我可亲自前往拜访。”他又补充道,“并非是不信任娘子,只是涉及到书稿内容,若有需要删改增添的,总是麻烦娘子也不好。”

      这下把自己的托词都给堵在肚子里说不出口了。

  •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上午学车,下午回来昏昏欲睡。整个下午加晚上才码够一章,而且质量不高,写得不顺畅。
    下章争取进入状态。




    求什么

    评论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