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我是王易。”

      王易的话犹如平静湖面扔下一个石子,打破了静谧。

      “你是王易?那先前的王易又是谁?”

      “他是我跟随的主上,我朝陛下的长孙,东宫长子,太孙殿下。”王易没有直呼其名。

      呵呵……

      还真是不知说些什么好。

      从偏僻的铜陵镇王家村到京城里的皇族人物,这都能联系上。连香忽然有了种该来的早晚都会来的感觉。

      从前回想起连香幼时的记忆,那些曾经一闪而过的人影,哪怕是幼时的连香记不住认不出,后来接受记忆的连香也知道那些人非富即贵。就是连父自己,也是朝中官员。

      但是那样的生活,连香并不羡慕,也没有打算重新寻回。连父已经去世,也没有跟她交代任何关于从前的事情,既然如此,说明父亲不想让过去的生活牵扯到现在的连香。如今她只想和从前原身的各种关系做一个切割,包括这个婚姻关系。然后开始过自己的日子。

      没想到啊。回来的王易不是王易,而是天潢贵胄,自己还被牵连进针对这个皇室子弟的刺杀事件当中,虽然自己的角色更像是个无辜的路人甲。

      再一个,连香看了眼王易,这才发现他和先前那个假王易真太孙容貌上的区别,不知道的时候不会去特别在意,这时才能看出二人从眉毛到眼睛到嘴巴,其实都不是一样的,只是五官合成了整体,确实挺相像。

      这么说来——连香脑海里闪过现代看过的各种关于这类型的小说电视的信息——他就是一个替身?

      她这么想的,也就是这么问的。

      “没错,娘子聪慧。”虽无明确这么说过,但他确实行的是替身之事。在军中以太孙为饵诱敌,或者太孙有秘事要处理须得离开时,自己就会以太孙的身份出现。

      “当初殿下在与狄戎国交战时,因有人陷害而落入狄戎军队包围,我们被裹挟进狄戎国境内,死伤许多兄弟才冲出包围。朝中盛传殿下贪生怕死降了敌国,因此当我们重回我国境内时,就有人不断前来刺杀,生怕他们的谎言被戳穿。我身为替身,在回来路途中自当吸引那些人的注意,以帮助殿下避开险情。结果拖累了娘子。”

      连香想了想,所以这位太孙来到王家村,也是王易的主意咯。谁能想到他一个亲卫,老家就在临江府的一个镇的村子里。又有谁能想到太孙会躲在那里呢。

      至于王家村众人,许是几年没见过王易,一下子也没认出来这并非本人。所以太孙才在那几天没有和王家村的任何人接触,连王成的车也没有坐,走路去的镇上。

      至于自己这个路人甲……

      连香想到自己跟随太孙一路东行,对方确实也说过有可能会遇到危险,并不算拖累自己。说到底,她还是对太孙能把自己带出王家村心怀谢意。

      再说这个真王易,昨日在船上还救了自己,避免被箭矢击中。“不算拖累,你也救了我。”至于救人,那也是自己的主意,结果自然是自己承担。

      “这次在河边的袭击,本与娘子并不相干。但因为在鹿角县殿下的踪迹就被人发觉,为了让追击之人认定我就是殿下,因此特地从客栈起便与娘子同行。”王易看向连香,“因此娘子昨日如果没有和我一同去江边码头,没有同我一道上船,也根本不会遇险。”

      连香愕然,“你是说,你知晓人家要追杀太孙,于是你自己顶上去,为了不让人怀疑你不是太孙,就顺带把我给捎上了?”

      “是的。是我对不住娘子。”王易有歉意,却并不后悔。

      也许是他脸上的神情太过于坚定,连香竟然看出了其中的意味。这让她不禁来了气。

      “你是太孙属下,你有为了太孙赴死的决心,就能替我决定我的生死了?你可曾问过我的意愿?”

      王易抿唇道,“是我对不住娘子。”

      “对不起我?”他这副低眉顺眼我错了但是再来一次我还要这么干的态度更加激怒了连香。“你以为光对不起我就完了吗?”

      她直起身子,冷声道,“你自己的性命,难道单凭自己就能决定生死了?你将爹娘置于何地?你做好了赴死的打算,可想过爹娘只得你一个儿子?若是你死了,他们该怎么办?正是因为你什么也不想,爹娘听闻你的死讯,这才……”她没有说下去,因为她看到王易的脸唰地变得惨白。

      “我并非什么也不想。”王易闭着眼喃喃道,“战场上刀剑无眼,十死九生,当初我头一次出战,若不是殿下,恐怕也早已不再世上。因此自当以命偿还。我本想赶回家成亲生子,好延续血脉。这样即便我不幸身亡,也能为二老留个念想。只是,只是未曾来得及。”他离乡五年,再也没见过爹娘,如今阴阳两隔,自责和痛苦也在折磨着他。

      什么话?

      成亲生子延续血脉?你问过我的意见没有?成亲就是为了给你生个孩子?

      连香正欲发作,忽然想起当时和王易成亲的也不是自己,而是原身。就算王易赶回来圆房乃至于生子的也不是自己,还是原身。自己有什么好气的。再者说,自己在和平社会里待得久了,忘了在战争年代里,生儿育女本身就是人类为了繁衍延续的重大任务,自己也不能一概以“不尊重女性”而处之。

      于是这口气便暂且忍下。

      可是忍得难受不就对不起自己吗?

      于是她换了个方式出气。

      “好,就算太孙救过你,你觉得应该以命偿还。可是你的生命,本身就是爹娘给的,你可曾征得他们同意?他们可曾说过让你放心赴死?你就算偿还,也应该先偿还爹娘的养育之恩啊!如今呢?你的太孙殿下活着,你也还活着,可是爹娘却死了!而且是心忧你才病死的!”她看出王易的痛苦所在,正是如此,她才要特地挑着他的痛苦根源,狠狠地踩,用力地戳。

      王易双拳逐渐紧握,露出青筋,他脸上的肌肉也在抽动,显然是痛苦万分。这痛苦不是□□上的——□□的痛苦反而容易忍耐——而是精神上的凌迟。

      连香有些后悔,戳心窝的话说来容易,但是看他如今浑身紧绷,万一烙过的伤口再崩裂开来,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急忙靠近前去,抓住他相当于自残的手,用力掰开他的指头,道,“王易你别这样了,我只是气不过,故意这样说气你的。”

      “不,你没说错。”王易任由她掰开自己的拳头,放松了肌肉,“是我不孝,害死了爹娘。我枉为人子。”

      “唉,那时候,你不也是不知道?你也不想这样,爹娘是知道的。路途太远,你又身陷敌国,否则若是有个消息传回来,也不至于如此。”连香没想到自己竟然开始劝起了对方。

      “不,我既然身为殿下的替身,早就知晓身上承担的责任巨大,风险巨大。我早就该将事情跟父母言明,否则也不至于让他们身受打击,一时不能寰转。”

      连香一时也不知自己该怎么劝他,因为王易说的是大实话。你早知道自己干这一行危险很大,早早告知父母,二老心里可能也好承受。平日里的家书尽是报喜不报忧,结果人失踪在战场上,二老经受不了。谁能知道那样必死的局面也给他们走出一条生路来呢?

      于是决定换一个角度,吸引他的注意力。

      “太孙救了你一命,就值得让你这样为他付出吗?”问这句话实际上是让他不要后悔,让他再次坚定已经做了的选择。

      “殿下……”王易眼中最开始有些茫然,然后似乎稍微回了点神,“殿下在军中,与士兵们同食同睡,遇到战事也率先冲在前方杀敌……”

      最开始,刘挚是高高在上的贵人。

      他们这些底层的士兵们,知道这名小将乃是天潢贵胄,不对,当时的他甚至连天潢贵胄这四个字都不知晓是什么意思,他听闻是皇帝的孙子也来到军中,吓了一大跳。

      皇帝的孙子,也来军中干什么?

      那时候的殿下,还白净瘦弱得很呢。当然,这只是外表上看起来而已。实际上刘挚生在东宫,又是太子长子,圣上的长孙,自小有名师教导击剑之术。他们对仗起来,没人能打得过刘挚。只是军中的生活和东宫,其实相差太远,战场上的厮杀,也非平时对招时的一招一式可以相比。战场上没有避让,没有击伤,出招必定就是杀招,如若不然,似得就是自己。

      刘挚不愧是名师教导,很快就将自己的剑法调整过来,战场上带领着自己的一队亲卫,迅速成为一股让敌人不可小觑的力量,也是那时将王易给顺带救下。

      他既然走军中路子,必然是要看兵书的。《三略》中云:“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是谓将礼”,《六韬》中云:“士卒皆定,将乃就舍;炊者皆饱,将乃敢食;军未举食,将不先食。”古有吴起、冯异,今有死战沙场的魏国公。他谨记兵书所言,若是连这些苦头都吃不了,还怎么谈以后更为艰难的道路。要说起华服美食,京城中的生活难道不更养尊处优吗?可是他既然选择了来边疆,也就意味着他有远比华服美食更高的追求。

      当然这些王易都不知道,他所看到的是刘挚与他们共同在操练场上挥汗如雨,和他们共同吃着伙房送来的冷硬胡饼,和他们一起倒头睡在透风的营帐里,结果染了一头虱子急的跳脚,和他们一同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中穿插,一起哀悼那些牺牲的同袍们。他听到刘挚许下宏大的愿望,他要将狄戎国打败,让狄戎狠狠地败,让狄戎一次惨败过后,不得不休养生息几十年,这样才能使得边关无战事,才能使得边关百姓得以安居乐业,而不是祖祖辈辈都笼罩在随时应对狄戎人向南侵袭的阴影之中。

      等到王易成为刘挚替身的人选之后,他才知晓刘挚那宏愿的意义所在。

      为了使自己变得更像殿下,他也不得不认字、读书,也要学和殿下一样的剑法。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他才懂得了为何殿下会看着边关被劫掠村庄的满目疮痍而沉默——尽管那一队施以暴行的狄戎国人被他们全都砍了脑袋。他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战场上——那绝不仅仅只是因为响应征召,不是许多同来军中的人那样,参军——出战——战死或归乡。他终于看懂了“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这样的句子究竟有着怎样的含义。

      简而言之,正是因为跟随着刘挚,王易——这个出身乡野的小子,意外地懂得了什么是军人的使命,什么是军人的荣誉感。尽管这使命他还不能用言语表达,这荣誉他还不能与谁分享,但王易知晓,自己只需要跟随殿下的脚步,就可以实现那一切。在军中如此,离开军中之后,亦是如此。

      身为替身,他知道了更多的事情。

      譬如为什么殿下来到了军中,为什么殿下会屡遭危险,会什么这一次会被人围困,身陷敌国。

      京城里的人,又是为了什么不愿意让殿下回归?

      说到底,不过是那把龙椅。

      殿下在军中屡屡立功,那些在京中骄奢淫逸之人怕这把龙椅因此让殿下得了去。可是,那些人……呵呵,他们配吗?他们有什么资格?那些高高在上不知民间疾苦,为了争权夺利而不惜牺牲底层军士姓名的人,怎么能让那种人坐上世间最高、最尊贵的位置呢?

      他,王易,一个乡下来的穷小子,也知晓谁人能对百姓好。

      因此他,王易,选择追随殿下,心甘情愿,无怨无尤,哪怕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王易从前只是知晓自己要这么做,但是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今天在精神剧烈冲击下,在连香的无意一问下,他沉默地想了许多,他回溯过往,探究自己行为的起因,在长时间的思考中,他再一次确定了自己早就知道的答案。

      “殿下,将成一代英主。”王易坚定地说。

  •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存稿,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始忙起来。趁着越写越开心,赶紧存稿吧~~
    楼下大中午的开始修剪树枝,机器轰鸣声太吵,搅和得我写得磕磕巴巴的。
    明明上一章还是很顺畅啊……
    关于这个认错人的事情,我十来岁的时候,就把我爸爸和我大伯父认错了。他们相差两岁,其实站在一起也很容易分辨出,当时在火车站接我只有我大伯父,结果我竟然认错了。说明长得像这件事情,不一定要一模一样也是有可能认错人的。好比夏雨和张一山,也是同理吧。
    这时候的王易,对于结婚的态度,是延续血脉。(这不是活该吗?)
    但是正因为是这样,他才有机会和连香展露自己的三观,并且在以后才能慢慢地修正。
    也是这一次,连香发觉他是一个有信仰的人。这很重要,因为信仰的力量也是巨大的。和知识并列。
    连香因为知识而吸引人,王易因为信仰而变得迷人。有了信仰,他才不是那个从乡下出来什么都不懂的愣头青。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