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2、相亲 ...

  •   郑娴对这对出身尊贵的婆媳的斗争早有耳闻,两位都是厉害的主,不过她到底共情徐夫人一些,闻言软声劝解道:“人活一世,老天爷不会让人事事都占全了,祂老人家已经给了您太多,得再给您添几块绊脚的石头,这磕磕绊绊的一辈子才长久。夫人日后必定平安顺遂,称心如意。”

      徐夫人展颜笑道:“那便借你吉言了。”

      说到养儿育女,两位儿女众多的母亲便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徐夫人虽高傲,但并不目中无人,待人接物合乎规矩体统,她身上很好的展现着世家女和大家宗妇的教养,至少和郑娴面上看去详谈甚欢。

      “我观令郎仪表堂堂,也常听侯爷提起,不知可否婚配?”徐夫人终于说到今天的正事。

      两家私下里早已商量好了,今日不过是过明路,郑娴便笑道:“还没呢,我这长子不大开窍,在金城时便已开始相看,他总以西北不宁推脱,便耽搁到现在。”

      “这正巧了,府上有适婚的姑娘,郑夫人看看配得上你家大公子不?”徐夫人笑道。

      郑娴也谦虚道:“哪里哪里,在金城便听说侯府的姑娘自小便请了先生传道授业,对琴棋书画皆有涉猎。今日见府上的几位小姐,都是才貌双全的淑女。我家的几个孩子都是边关那粗野之地长大的,怕是配不上贵府姑娘。”

      “哪里,阿娴说笑了,读书识字是为明理,琴棋书画是为了陶冶性情,不过都是锦上添花,终究还是过日子要紧。何况令郎这般年纪就有军功在身,更莫说模样品性得到侯爷认可,有什么配不上的。”

      先前见到姜洵,徐夫人心道宣平侯所言不假,那样的功劳和相貌,整个汴京能比过他的年轻人少之又少,若家世和出身好些,她怕是会同意将小女儿嫁过去。“府上的十娘,名唤沅瑛,开了春,正月十七便满十八了。郑夫人瞧瞧,配得上你家的公子不?”

      在场的几个女孩微微后退一步,杨姨娘又上前来牵出沅娘到徐夫人跟前来,向徐夫人和郑娴行礼。

      姜明仪默默看着,默默听着,一见是刚才那让她惊艳的姑娘,心道若这亲事成了,姜洵可太有艳福了。再者这位十姑娘给她感觉是深藏不露的宅斗高手。

      只是不知她这样的身份和相貌,看不看得上自家哥哥。

      郑娴也为沅娘的容色惊叹片刻,又观其通身做派和行为反应,更满意了几分,“十姑娘好相貌,便是我见了也觉喜欢。倒是我家那小子配不上十姑娘。”

      这倒是她心里的实话,她在边关多年,管着几家大铺子,又和西域行商的商队做生意,练就一身识人的本事,她一见便知这位十姑娘是个聪明的。

      徐夫人看沅娘的眼神有几分赞赏,也有几分警告,对郑娴笑道:“若论相貌,沅娘在府中未嫁的姑娘中最为出众。所谓少年英雄配佳人,这不正好?”说着,便差人去请宣平侯并在那边说话的姜成父子再过来一趟。

      因结亲在金城已商量好,人选也已在昨日定好,今日便是正式相看走流程。

      宣平侯一行人很快便到了徐夫人的院子。

      姜洵身材颀长,气质冷硬清冽,兼之容貌随了郑娴的精致漂亮,堪堪往那一站便让人移不开眼。他自小长在边城,又跟着姜成在军营里摸爬滚打,通身气度和山温水暖的汴京养出来的温润公子不同,那一身清正的气质和利落干脆的举止,很是偏然飒爽。

      徐夫人这回认真打量姜洵片刻,冲郑娴道:“夫人谦虚了,令郎较之京城各世家男儿不逞多让。此前对令郎英勇杀敌之事早有耳闻,原以为是个彪悍的大块头,不曾想生得如此周正儒雅。侯爷的眼光果然不错。”

      “夫人过誉了。”郑娴被恭维一番,心中欢喜。

      徐夫人道:“侯爷,这门婚事得趁早定下,否则这样出色的女婿便被别家抢去了。您看咱们家的沅娘配得上大公子否?”

      宣平侯很是钟意姜洵,闻言笑道:“阿成意下如何?”

      姜成老实,道:“若洵儿能娶侯爷之女,是他亦是我们家三生有幸。属下心中实在欢喜,愿为不孝子向府上十姑娘提亲。”

      宣平侯哈哈笑道:“如此就最好不过了。阿洵亦是我最看重的后辈,心中不二女婿人选。”

      徐夫人也乐得锦上添花,道:“那便恭喜侯爷,觅得如意佳婿了。正巧两个孩子都在,不妨让他们见上一见,总比那盲婚哑嫁的好。”

      郑娴适时开口,“今日上门实在唐突,我们一家又初到汴京,万事也没个准备。为着十姑娘的名声,让两个孩子隔着屏风见礼便好。等来日正式上门提亲,再让他们正式相见可好?”

      家中一切事宜,姜成都听郑娴的,听妻子言之有理,便不住的点头。徐夫人倒高看郑娴一眼,道:“郑夫人思虑周到。”便让人引着姜洵去侧边屏风那里。

      有男客在,未嫁的姑娘们便待在了绣苍松飞鹤祥云的屏风后边。见姜洵朝这边走来,其余几位或拿团扇挡住了脸,或朝后退了退。

      今日相亲的主角便稍稍上前一步,隔着如烟如雾的屏风,向姜洵行了一福礼。她趁机飞快打量隔得不远的年轻男子一眼,很快恢复端庄守礼的淑女。

      姜洵也向屏风那侧看不清脸庞的女子行了一君子之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对着眼前云山烟雾般的可能成为他妻子的女子,心中生出几番神往,却也始终矜持守礼,不曾有半分不妥之处。

      郑娴又送了一份见面礼给张沅瑛,这门亲事便暂时口头定了下来,只等择吉日上门正式提亲。

      宣平侯府留了午饭,一家人在侯府用了膳食便回家。他们需要尽快在汴京买一座宅子,正式安顿下来,总不能姜洵的婚礼在宣平侯的别院办。古代结婚,也是要有房有车有家产才可。

      “终于回来了,那宅子实在压抑憋闷得很。”离开侯府,姜焕伸了个懒腰呼吸新鲜空气,和姜明仪咬耳朵。

      姜明仪点头,表示所见略同。

      侯府确实气派,有一股说不出的腐朽之意,那种门第森严,规矩古板的板正之感压得人难以呼吸。又或许,这是她这个乡巴佬的酸腐之见。

      李秀仪回头看了一眼恢弘气派的宣平侯府,一言不发的钻进马车里。时至今日,她仍会为门第而自卑。煊赫的宣平侯府,是她只能仰望的地方。她今日的行为举止,言谈教养合乎规矩,但在宣平侯那些庶女面前仍差了一截。

      这就是生来小姐命和农女命的区别吗?不,她绝不认输,这辈子她要做人上人,要比永宁公主更尊贵体面。

      想到前世的张沅瑛,和姜洵恩爱和睦,情深意笃,日子虽有波折,却也相知相守的过来了。

      那时候她见着姜家一家人多么羡慕啊!

      但凭什么?一个庶女,凭什么能成为侯夫人,诰命加身,儿女成群,一个贱人生的贱女,凭什么过得这么好?她决不能让这门婚事结成,就算成了,她也不会让那个庶女好过。

      看着平静的郑娴,想到那个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她要不要从中撮合,趁机得一个人情?

      无论如何,她得试一试。

      张沅瑛拿着玉镯子看了片刻,把它装入绣兰草图样的荷包中,放入抽屉里锁好。移步到圆形镂空雕花的木窗前,抚弄摆在香案上的古琴。

      这门婚事看起来也没那么糟糕,至少忠武将军夫妻是实诚人,待人接物得体,看起来也和善。最重要的是,姜洵比她想象中的更好,那股精气神和汴京的膏粱纨绔截然不同,相貌也是难得的俊朗,像古诗词里少女的春闺梦里人。

      她不得不承认,她是个肤浅的俗人,即便只隔着屏风,她也心动了。若真成了亲,只看脸她也过得去的。都是盲婚哑嫁,与其被指给其他男人,倒不如嫁了知根知底的姜洵。

      至少父亲和姨娘不会害她。

      脑中思绪万千,所奏琴声也多了几分缠绵之意。

      书意怀抱一支红梅跑回来,兴冲冲的对张沅瑛道:“姑娘,你看这梅花插瓶摆在哪里好?”

      沅瑛的思绪回到现实,停止抚琴去看那支红梅,这支梅花的枝条形势不错,枝丫多而不杂,像工笔画大家精心布置而成,堪堪插在汝窑瓷瓶里,便是一幅传世佳作。

      “交给我吧。”她挪动脚步,抱着瓷瓶放到炕桌上的棋盘边,窗上糊着碧色的霞影纱,和红梅相映成趣。

      “恭喜十姐姐,觅得如意郎君了。”人还未到,幸灾乐祸的声音已传遍整个偏厅。

      沅娘很快便看到她的几个姐姐妹妹,有徐夫人这边的,也有公主那边的,“那我便承诸位姐妹的吉言了。”凭她的手段,她可以将这门婚事搅黄,但今日一见觉得没那么遭,甚至比她想的好一点。就算自己看走了眼,她也能把日子过下去。

      其中粉衣少女掩嘴娇笑道:“这才口头议婚,十姐姐就自认是姜家媳妇了,真是不知羞。”

      沅娘吩咐婢女们上茶,闻言也道:“父母之命,我自是认这门亲事的。不是芷娘先恭贺我的?”

      “父亲的眼光自是不会差,不过我听说那姜洵祖上都是务农出身,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那忠武将军也是被家里逼着投军,机缘巧合救了父亲几次,侥幸封了正四品官。”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2章 相亲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