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侯府双姝 ...

  •   “姜家在汴京毫无根基,不说亲朋好友,连宅子都没有,家资更是少得可怜。那些从底层爬上来的有几个好东西,不是贪慕富贵,便是负心薄情,我倒是怕日后姐姐的嫁妆也难以保全。”气质清雅的娇娥忧心忡忡地说道。

      张沅瑛忍不住在心里冷笑,听着着看似关心实则嘲讽的话,面上仍然滴水不漏:“芷娘这话说得不对,父亲既然眼光不差,看中的自然不会是投机取巧的草包。传回京城的战报做不了假,忠武将军追随父亲收回夏川和利州两州,那姜家大郎在收复青州和兴州也是头功。

      “务农从来不是什么低贱之业,自古士农工商,即便天子也要鼓励耕织,农耕为国之根本,天下兴盛之基石,妹妹这谪仙般的人物,不也食五谷杂粮么?

      “至于未来,这门婚事全权由父亲和夫人做主,我作为子女,自是完全服从,日后会怎样也是命数,我若过得不好,便由我自己受着,还由不得芷娘你来置喙。”

      另一穿着喜庆,长相也喜庆,只是眉眼和嘴唇有些刻薄的姑娘嗤笑道:“十一妹也是好心担心十妹,便被如此抢白,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张沅瑛笑呵呵地看着来看笑话的姐妹们:“既然诸位姐妹如此关心我,不如去父亲那里为我说说情,沅娘一定感激不尽。”

      张芷瑛姐妹几人想看一向冷静自持的沅娘恼羞成怒的模样,也想看她阳奉阴违触怒父侯的下场,不想她油盐不进,反一副顺从的模样,一时拿不准她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府上她俩一直别矛头,被比较着长大。

      “既然姐姐愿意被安排去报恩,咱们也不好说什么了。都走吧。”在沅娘这里,她们口头上几乎讨不到什么好,那就等以后再看了,日后有她难过的时候,那时候再去看笑话也不迟。

      姊妹都走了,张芷瑛复又折返回来,屏退了丫头婢女,她才轻摇纨扇,看着这间布置精雅阔朗的闺房,缓缓地道:“姐姐这些年给夫人做枪使,一直和我们作对,到头来又得到什么好处呢?”

      她的母亲谢姨娘,便是公主做主明媒正娶抬进府里的贵妾,外祖父如今做着江南富庶行省的知府,几个舅舅在官场和商界也多有进益,又有公主撑腰,在京城的贵妇人中,不比徐夫人差。

      她的长兄是侯府的长子,如今在南边做着官,娶的也是侯门嫡出小姐,膝下儿女双全,二哥也考中了进士,是翰林院的庶吉士,议婚的也是太师府的小姐。

      而她,才貌双全,是京城里才貌双全的豪门贵女,其诗画受到当世大家吴行之的称赞,满京城里,除了公主谁也越不过她。她应该是汴京城最受瞩目的侯门贵女。

      偏偏家里有个处处和她别苗头的张沅瑛,容貌和性情胜她一筹,虽不善诗画,却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写得一手好字,文章做得不错,又擅女工,较之京城最出色的绣娘不逞多让。

      时人称她们为宣平双姝。

      不论走到哪里,她们都会被人比较,分个高低。她们二人也在府里较劲多年,各自站在各自的阵营,不说斗得你死我活,却也成了针锋相对的仇敌。

      现在看来,自己更胜一筹才对。她们虽都是宣平侯之女,但背后的助力却差得远。自己母亲是官家嫡女,有得力的外祖父和舅舅姨母表兄等人,而杨姨娘不过是举人之女,因家中遭逢变故被迫卖身给徐夫人进府做姨娘,不说助力,不拖后腿已是烧高香。

      她还有嫡亲兄弟,而张沅瑛只能单打独斗,徐氏高兴了帮把手,不高兴了便抛在一旁。而她母亲会真心帮她打算,绝不会把她推出去报恩。

      杨姨娘眼皮子浅,见到个姜洵就当宝,眼巴巴的把亲女儿推过去。

      “到头来,你不过只是夫人手里的刀,现在用不上了,便鸟尽弓藏。坏事推你顶上,好的轮不上你。那姜家被她说得天花乱坠,若真有那么好,她早留给瑶娘了。

      “哦,还有呢,徐家表哥对你情根深种,隔三差五就要来府里一回,每回都给你带好东西,可真是羡煞了我们这帮姊妹了。

      “还有赵王府的世子表兄,也对你青眼有加,隔那么半个月,便要找借口来见你一面,甚至不顾自己病中的妻子。那时候我真以为妹妹会成为辅国公府的世子夫人,或者赵王府的世子继夫人呢。想不到啊,最后却许了务农出身毫无根基的姜家……”

      “芷娘慎言!我与辅国公的表兄和赵王府的两位表兄发乎情止乎礼,从未私相授受有任何越举之事!你若再胡说八道,那就到祖母和父亲面前辩个是非黑白!”张沅瑛义正言辞的高声打断张芷瑛。

      张芷瑛拿纨扇遮住双唇,含笑道:“哎呀姐姐息怒,是我失言了。这事儿自由心证,咱们便不多说了。”她阴阳怪气的,很是嘲讽。

      “正如兰娘说的,我很为姐姐你日后的日子担心呢。有个粗鄙务农出身的公公,有个来历不明的婆婆,夫君刀口舔血只知道舞刀弄枪,你一腔才情怕是要对牛弹琴无用武之地了。有头有脸的人家才不会贪媳妇的嫁妆,也不知道你的嫁妆能留到几时。”

      “芷娘,你笑也笑够了,说也说够了,我不反驳你。姜家没你说的那么差,日后我也不会让你看笑话。热闹瞧完了,可以走了吧。”张沅瑛走到门边,做了个请的动作。

      “你嘴硬的样子真是好笑,那我就等着,谁输谁赢日后见分晓。”她轻摇着团扇,眼神轻讽的上下扫了沅娘一眼,施施然离开。“想我以前竟然和你这样的人斗气争高低,真是可笑。”她神态轻慢,言语微嘲,轻声笑着离开。

      张沅瑛没有反驳,也没有闲情逸致再和芷娘争论什么。亲事不好她认了,但她不会就此自暴自弃,她一定要把日子过好,也不会再去争那些无谓的名声,日子是自己过的,舒心最重要。

      她也不想再和府里的姐妹打机锋,不想再被徐夫人挡枪使斗下去。姨娘说姜家人口简单,没有复杂的人亲往来和争斗,那时她便觉得姜家或可一试。现在,她便心无杂念的等着姜家来提亲,定亲议婚和成婚。她们要嘲讽,便嘲笑去吧。

      见了张沅瑛,姜家上下无不满意,郑娴动作快,自己在家翻着老黄历看日子,准备挑个好时候上门提亲。

      不翻不知道,一翻发现后日就是适合提亲的日子,便张罗着去官媒那里请冰人正式上门提亲,同时又准备求亲礼物,一时间忙碌得不得了。

      宣平侯府门第高,一应礼数和礼品不能堕了侯府的脸面,女子一生的大日子,该有的礼数也要做全了,不能怠慢。聘雁则是姜洵想方设法自己亲自捕来的,这大冷天在汴京弄一只活蹦乱跳的大野雁也着实不易。

      原想着出门闲逛的姜明仪和姜焕,也被拉着做事,不是清点礼物,便是帮着跑腿。他们家现在不缺银子,现买的都是汴京的好东西,加上从金城带回来的西域珠宝玉石、乌戎得来的各色皮革毛裘,大箱子一字摆开也甚有气势。

      等礼数全了,姜成和郑娴,便带着姜洵还有请来的官媒,带着礼物去宣平侯府提亲。

      今日几个兄弟姐妹在家,闲着无事姜明仪便和姜洵外出闲逛,准备好生看一看富贵繁华的汴京城。

      “阿秀要不要一起去?”今日得空,姜栩初来乍到也想外出瞧瞧。

      李秀仪揉了揉太阳穴,声音虚弱地道:“近日精神不济,我想在家歇歇。二哥你们去吧。”

      姜栩没再强求,告辞后便去追姜焕和姜明仪。

      待家中无人了,李秀仪才写了写了一封信,命锦茵送到靖宁侯府,“记住了,一定要送到郭老夫人手上。”

      锦茵迟疑片刻,便依命照做,拿着信出了门。

      她初到京城,不熟悉路程,一路问着去靖宁侯府。汴京城大,她又不识字,看不懂路标也不识各家门牌匾额,中途走错了几次,临近中午才走到勋贵们住的康宁坊。

      “锦茵,她来这里做什么?”姜明仪眼尖,一眼看到蹑手蹑脚,对着靖宁侯府露怯不敢上前的小丫头。

      靖宁侯府虽不及宣平侯府,却也是豪门勋贵,门楣高,房屋阔朗,更兼是皇后的娘家,自是富贵气派。

      兄妹三个一路吃一路买,言语间谈到京城的顶级豪门,便想去见识见识其他高门府邸,便拐来了这片矜贵森然的坊市,刚来不久,便见到鬼鬼祟祟的锦茵。

      姜栩想到李秀仪今晨的话,很快明白她在撒谎,便大步走到锦茵面前,语气不善地问道:“四小姐身体不适,你不在家侍候,跑这么远来这里做什么?”

      锦茵初入姜家不久,还未学全规矩,也未学会圆滑通融,被姜栩虎着脸一训斥,立刻说道:“我……是阿秀小姐叫我来的,她交了一封信给我,让我送到靖宁侯府的郭老夫人手上。我才来,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只是遵从阿秀小姐的吩咐……”

      姜栩见她胆小怯懦的模样,道:“把信给我。”在京城,他们家只与宣平侯府稍有牵扯,其他权贵没有半点交情,更莫说皇后的娘家。

      锦茵犹犹豫豫,咬牙把信递到姜栩手上。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