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杨姨娘 ...

  •   杨姨娘不紧不慢地回答:“能被夫人挑中,去金城侍奉侯爷,是妾的荣幸。”她也算徐夫人安插在宣平侯身边的眼线,除了战场,宣平侯在官场和日常的琐事徐夫人知道得一清二楚。

      徐夫人慢慢啜饮着茶水,用审问的口气问道:“侯爷想把瑶娘嫁给那个姜洵,是否有此事。”

      杨姨娘思索了片刻,赔笑着说道:“应当有此事。忠武将军三次救侯爷于危难,也是侯爷最信赖的左膀右臂,侯爷也欣赏姜家那后生。在金城时,侯爷也曾感慨,若他有姜大公子那样的子孙便终生无憾了。想来,侯爷是很愿意让他做女婿的。”

      “阖府上下你最了解那家子,说说看吧,那姜洵是个什么人物,让侯爷如此看中。”徐夫人兴趣不大,但仍然问道。

      “说起来,那姜大公子是个年轻有为的俊后生,虽是武将,却有一副好相貌,模样端正,气度高华。他自小在军营里长大,家教也严苛,能文能武,也没有旁的不良嗜好,立身正,是个品行端正的青年。妾这些年也见过一些人,私心觉着,他也只比侯爷和璟公子差一点。”杨姨娘认真道。

      徐夫人闻言不屑地嗤笑一声:“你倒欣赏这个后生。”甭管杨姨娘将人夸得天花乱坠,她始终瞧不上门第低、家底薄、官衔不高的武夫。

      杨姨娘老实承认,含笑道:“不瞒夫人,妾的确欣赏姜大公子,也妄想着沅娘能嫁他。不说姜大公子本人,他家里人也是极好的。妾在金城与郑氏往来颇多,也算了解她。妾还想着,姜家人口简单,也没有复杂的人情往来。于妾而言,是满意这桩婚事的。只是十姑娘是庶女,这样好的亲事恐落不到她头上。”

      她坦承直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听得徐夫人又嗤笑一声,半含不屑。女孩儿中的一个姑娘更是羞红了脸,急得跺脚,嗔怪地喊道:“姨娘……”

      徐夫人看了那姑娘一眼,这回喜笑颜开,道:“沅娘大了,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害羞了。既然你也相中了那姜洵,回头我便和侯爷说说,保准让你得到如意佳婿。”

      甭管杨姨娘把姜洵吹得天花乱坠,把姜家说得千好万好,她一点儿也看不上。她的女儿出身高贵,千金万金的娇小姐,比公主还尊贵些,日后做皇后也使得,哪能嫁给门第不高的莽夫?

      今夜张斯淮回来,她必须和他好好说说。

      现在杨姨娘愿意把唯一的女儿嫁过去,她乐见其成。家里妾室多,个个都不省心,这个杨姨娘虽也有些小心思,但总归是个省心不惹事的老实人,她生的沅娘也是个聪明规矩的。自己也乐得做个好人。

      杨姨娘喜出望外,连忙高兴得起身行礼道谢,“有夫人出面说和,妾这心里就踏实了,妾身拜谢夫人。”她郑重其事的跪下,向徐夫人磕头。

      徐夫人见她如此,心道果然是小门小户出身,就是眼皮子浅,遇到个稍微出色的青年就眼巴巴的贴上去。“快起来吧,我也乐得沅娘能嫁到好人家家里去。”

      “你也多年未归,又长途跋涉,母女两个好生说说话吧。”言罢,便让杨姨娘退下。

      杨姨娘谢过徐夫人,便拉着刚才那羞红了脸的姑娘离开。

      徐夫人见还有几个女孩儿在,便让她们也退下。

      宫中宴会戌时才散,各大臣回到家中也到亥时,宣平侯抵达侯府时已快深夜,听说母亲还在等他,便直接去正院请安。他的夫人和姨娘们都在,宣平侯只觉头一痛,硬着头皮去请安问候。

      接着一众姨娘挨个来向他行礼问好,她们身上的脂粉香气熏得他头更痛了。

      永宁公主已激动的走到宣平侯面前,紧握着他的双臂,上上下下打量,昏黄的眼睛变得清明精神起来,溢满泪水,“我的儿……”

      宣平侯每年过年会回京述职和过年,每年都会上演一出母慈子孝的戏,如今宣平侯已是驾轻就熟。和公主母亲熟练的相看泪眼,母慈子孝一番后:“今日夜已深,儿子先向母亲问安,待到明日再行大礼,叙天伦之乐。请母亲早些歇息。”

      “是是是,你长途跋涉辛苦了,快去沐浴歇息吧。”永宁公主拭泪说道。

      宣平侯无视各位姨娘送来的秋波,行礼拜别公主,叫上亲卫去前院书房。

      谢姨娘眼疾手快,有公主撑腰在府上颇有势力,便跟在宣平侯身后,掐着嗓子,用已经不年轻的声音说道:“侯爷一路辛苦,妾已备好酒菜和热水,为侯爷接风洗尘,请侯爷移步风华院。”

      宣平侯脚下未停,直接道:“已到夜半之时,再进食不利养生。你且回去歇着,不必跟来。张桦,请谢姨娘回风华院。”

      谢姨娘目光含泪,委委屈屈地看向宣平侯:“侯爷,妾……”

      张斯淮看得浑身一颤,谢姨娘上了年纪,仍然一身媚骨,不过年轻时是赏心悦目,上了年纪再做小女儿之态便是造作了。他强忍着不适,将谢姨娘请走。

      自己则大步去往外院书房。

      半夜,郑娴也等回一身酒气的姜成,帮着他梳洗换衣后,将变得粘人不已的大男人送上床榻。

      许是今天太高兴,他现在还在傻乐,就像乡下那摇着尾巴,一双湿漉漉的眼睛盯着你的大土狗。

      郑娴喂了他一碗醒酒汤,揉了揉他的头,待处理好府上剩余事物后,也上床睡下了。

      高床软枕一夜好眠,姜明仪歇息一夜精神恢复了八成,穿好衣裳,站在屋子里伸了个懒腰,便迫不及待的打开房门和窗户。

      院子里种了一丛腊梅,此时冷香扑鼻。姜明仪出门,摘了几朵黄色的小花放在怀里,整个人都充满香气。

      她洗漱装扮完毕,才循着记忆去找姜焕,想着结伴去向父母问安。

      姜焕择床,加上到京城的兴奋,一夜都不曾睡好,听到姜明仪的声音,便立刻起来了。

      “……等用了早膳,若没什么其他事,我们去逛汴京吧,我还没看过帝都的风光呢。”姜焕好玩乐,早就想去吃吉祥居的醉鹅,悦来楼的席面,八仙楼的炒菜。

      在玩乐上兄妹两个臭味相投,姜明仪也道:“到时我们和阿爹阿娘说,先去探探路,打听打听消息。”

      “就是!”姜焕拊掌笑道。

      初到京城第一夜,一家人少有睡得安稳的,皆早早起身,见礼过后一起用了早点,郑娴见那兄妹二人坐不住,便道:“今日都先待在府上,陛下的赏赐今天会送来,咱们一家人必须整整齐齐的领赏谢恩。明日要去宣平侯府拜访,好生在家学些规矩,免得出门闹笑话。”

      闻言,兄妹两个只得作罢。想到已到汴京,总有机会出门闲逛,便也不那么难过。又听说今上有赏赐,便又期待起来。

      为迎接天子的使者,郑娴又压着他们整理仪容,教他们一些拜见贵人们的规矩。

      姜明仪整理着发髻上冒出的碎发,用桂花油将它们梳理好,听了郑娴讲述的多条注意事项,便忍不住好奇道:“阿娘,你也是第一次接圣旨,怎如此熟悉?连公侯显贵家的规矩也一清二楚,倒像您从小就明白一样。”

      兄弟三人和姜成也有此疑惑,听后也都看向郑娴,郑娴不疾不徐,道:“此次进京,为避免出错被旁人耻笑,我曾拜访知州夫人,也向杨姨娘取过经,将汴京高门那些规矩学了个七八成,指点你们也算绰绰有余了。”

      “还是阿娘有先见之明。”姜明仪的口风转变自如,迅速夸起郑娴来。知州夫人和杨姨娘都在汴京高门圈子里混过,即便没有混入核心,但于见识上也比他们这些人强上许多。

      李秀仪则默默喝着茶,她知道郑娴的见识和身份不止于此,只是她不好大喇喇的去那家人家里说郑娴是他们失踪数年的亲人。

      上辈子是怎样的情形呢?她记不太清了,左右会在未来四个月内相认,她也就顺其自然吧。姜家的好前程暂时无需她使力气,自会有天安排。

      她必须成为一个高门闺秀,学会一切贵女必备的技艺、才学和手段,必须培养忠于自己的心腹和得力的下属,以及攒下安身立命的钱财。

      现在不是和姜明仪斗的时候。

      到巳时二刻,宫里的宫监带着圣旨来宣达皇帝的旨意和赏赐。姜家上下严阵以待,姜明仪第一次见这阵仗,好奇之余,也不得不屈下膝盖,顺从的聆听天音。

      今日送来的是银钱等黄白之物,圣旨大意是感念忠武将军忠勇,在收复夏川、利州、兴州三地中立下不世之功,今赏银两万两,丝绸锦缎一百匹,古董书画若干,各色皮货若干。

      姜明仪不知道今天的赏赐是什么等级,耳朵里只听到两万两白银。暗道大周国库果然富庶,加上这笔钱,他们可以在汴京买一座安家的大豪宅。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9章 杨姨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