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上上签 ...

  •   翌日清早,姜宅的仆从洒扫庭院,准备迎接功臣归来。郑娴则带着姜焕、姜明仪和李秀仪去报恩寺上香。

      马车辚辚行驶在金城的大街上,姜明仪还不曾认真看过这座边境重镇,虽是雍州首府,但更像她前世老家的小镇,不过规模尚且可观。

      因地形限制,所有街道和房屋沿着黄河谷地修建,街道、城墙大开大合,很符合西北粗犷豪迈的印象。

      这里多山且寒冷,房屋也修得不高,多由砖石修建,低矮错落,倒也别有一番风致。

      西北的冬天比她前世老家来得更浓烈,这个季节已是北风卷地,草木枯黄了,虽未下雪,天上还有太阳,但凉意已有透骨之势。

      不过因与乌戎和梁国接壤,边境贸易倒是做得不错,商人们来此贩卖西边和北边的良马、皮革、玉石和香料,把中原的粮食、茶叶、瓷器和丝绸等物卖给西域人。

      往来的商人,屯田士兵的家眷,还有祖祖辈辈扎根于此的人们,让这片苦寒之地多了些许繁华与热闹。

      姜明仪还没看够金城的景致,马车已在报恩寺前停下。

      西北多战事,常有血光,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人们寄情于神佛,在金城修筑了规模宏大的佛寺,供奉着佛陀和诸位菩萨和金刚,皆以金箔为他们塑身。

      报恩寺占地广,名气也响亮,来此祈福上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姜明仪打量这座雕梁画栋、高屋建瓴的庙宇,为它的华美和精致而感叹。她跟在郑娴身后,学着她的样子,挨个参拜庙里的神佛菩萨。

      希望前世的父母家人平安,希望自己能在这个世界好好活下去。

      她拜得无比虔诚,引来李秀仪奇怪的目光。

      姜明仪无视她,接着参拜。她还有伥鬼嫌疑,在寺庙里绝不落单,也不乱跑,时刻跟在郑娴或者姜焕身边,坚决不落人口实。

      郑娴为求心安,去求了签,得了一支上上签,解签师傅告诉她,未来一切是好,让她安心。“施主苦尽甘来,或许会有小波折,但总归是好,凭你的能力与智计,一切淡然处之即可。”

      郑娴大喜过望,送上不菲的谢礼,拿着签文,又欣喜的去添香油钱。

      即便是原身也不了解郑娴的底细,只知道她是被卖入青楼的良家女,抵死不屈从老鸨的安排,从青楼中逃出来,遇到回乡探亲的姜成。姜成救下了她,两人在一年后才结为夫妇。

      而郑娴从未提起过娘家,也从不说起她入青楼之前的事。在那之前,她经历过什么不为人知的苦难?

      思索间,姜明仪跟上郑娴的脚步,前去寻找主持方丈。

      “阿秀呢?”没见到李秀仪,郑娴便问道。

      姜明仪回头看了一眼,说:“她在求签。”不过看上去结果不怎样,李秀眉头紧蹙,脸上有愠色,模样又恼怒又害怕。

      她拿着签走到解签的师傅面前,坐下之后脸色也是一阵青一阵白的。

      解签师傅笑眯眯的看着签文,又看了看脸色不怎么好的李秀仪,耐心劝解说:“虽是中签,却也不好不坏。你已经踏入富贵之门,必然不会再受苦。不过施主应当切记,莫要贪心,害人之心不可有,也莫要觊觎不属于你的东西。知足常乐,才可一世平安。”

      李秀仪看着和尚如弥勒佛般的笑脸,一肚子气无处撒,她敬神佛,不敢对和尚撒气,匆忙道了一声谢,拿着签文便走了。

      她不信,她是重生的,已经掌握先机,她一定会得到最好的一切。到那时,她一定要回来让这和尚知道他说错了。

      郑娴捐了一百两香油钱,又郑重谢过佛祖之后,才启程回家。

      “终于恢复正常了,可以出门了。阿宁,胡记的炙羊肉可好吃了,明天我带你去吧!”姜焕在家中憋坏了,一颗心早已飞到外面的天地。

      姜明仪跟着他趴在车窗口,看外面的街景,应和着他的话:“好呀,我们也可以买一些羊肉在家里烤。”

      “不错不错。”姜焕很赞同她的想法。

      “下次马球会我带你一起吧,在家里你炼熟了,还得‘战场’上见真章。”姜焕开始憧憬热闹的马球会,那才是他大显身手的阵地。

      姜明仪也摩拳擦掌,“到时候我和三哥一起大杀四方!”

      拜完了佛,兄妹两个一直叽叽喳喳地说话,说的都是吃喝玩乐的闲事,想到丈夫和长子在战场辛苦,为家族争夺荣耀和地位,郑娴便看两个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儿女不大顺眼,板着脸训斥道:

      “你们父亲和大哥快要回来了,都安生些别惹事。他们在外舍命拼杀,保家卫国,在这个节骨眼上,你们好意思享乐?”

      姜焕还欲辩解,姜明仪很快认错,用眼神制止少年别嘴硬,从善如流地道歉:“阿娘,我们错了,是我和三哥不懂事。阿爹和大哥拿血汗换来我们一家的荣耀,我们应该体谅他们的辛苦和不易。我们知道错了。”

      在郑娴再欲说教之前,她又马上开口,“我会做梁国的宫廷名菜烤全羊,这次我也和杨姨一起下厨,做菜为阿爹和大哥接风洗尘吧。”

      郑娴见她知情识趣的认错,便不再揪着不放:“如此也好。”

      姜宅忙忙碌碌,一家人都在准备迎接姜成和姜洵回家,得到消息的卫云弛,翌日一早便上门道贺,恭贺姜家父子建立奇功。

      为生意和家族之事,他着急回蜀中,便提前来上门道贺。

      “兴许下次见面,便在京城了。如有能用到卫某之处,还请夫人不要客气。”卫家是蜀中数一数二的富豪,除了大本营所在的蜀州,家中产业遍布大周各地。

      家中一直想进京城分一杯羹,让家族更上一层楼,现在他搭上宣平侯和姜成,可以争取一二。家中老父亲安排他走西域,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了,胜算颇大。

      他也不想继续做最底层的商人,想要家里的儿子考科举进科场,需得好生经营一番。

      他送的礼是一尊西域高昌国的和田玉佛像,两箱丝绸和精细的纱罗,以及女孩戴着玩儿的珊瑚珠串和两坛上等葡萄酒。

      这样的礼是再正常不过的人情往来,郑娴寒暄后便收下了,姜成老家是蜀州下辖的县城,若日后回蜀州,需和卫家打交道,和卫云驰结交没有坏处。

      大周打了打胜仗,金城上下满是胜利的喜悦,街边酒楼茶肆聚集起形形色色的人,正眉飞色舞地谈论不久前的战事,夸张地说着大周军的英勇,讲述着将领和军士的骁悍。

      宣平侯,姜成、姜洵父子和那位一战成名的小将被频繁提起,人们对高门府邸的公侯赞不绝口,但也更喜欢底层草根逆袭,这对泥腿子出身的父子让他们津津乐道。

      征战的军将陆续回城,姜成和姜洵父子跟随宣平侯将战场清扫干净后最后才回来。得到消息的姜宅上下人等,早就在家门口翘首以盼。

      哒哒的急促的马蹄声传入耳中,眼尖的姜焕眸光迸发出异样的神采,兴奋地说道:“来了来了,爹和大哥回来了!”他振奋地便向来者挥手,又朝内院大声喊叫。

      听到声音的姜明仪赶出来,她见到姜成和一个英挺的年轻人策马赶过来,他们很快勒住缰绳,利落的翻身下马。

      父子身上都穿着铠甲,残留着战场的烟尘、肃杀和血腥之气,将近半年的搏杀,父子二人变得黝黑沧桑,不过眼神犀利如鹰,冷毅坚定。

      沙场郎官,像挺拔的松柏,姜洵活脱脱就像历史剧和小说里走出来的少年将军,意气风发,俊朗不凡。他长得像郑娴,脸庞很是英俊漂亮,不过边关的风沙塑造他坚毅的线条和性格,让他看起来勇武英挺。

      如斯美少年,姜明仪看得有一点呆。

      姜洵也在看姜明仪,他大步走到她面前,认真端详一阵,眼中涌现愤恨、欣喜、不可置信的神采。他轻轻拭去姜明仪脸上的烟灰,忍不住问道:“脸上怎么脏兮兮的?”

      姜明仪从被俊秀美少年的震惊中回神,听到他的话更是如临大敌:“什么!有吗?”连忙用袖子去擦拭他刚才摩挲过的地方。

      出了大糗,姜明仪别别扭扭的很不自在。

      姜洵见到她生动的神情,也忍俊不禁,“回来就好。”大战结束,返回金城的路上,父亲才告诉她姜明仪回家的事,不论她变成什么样子,一家人团聚,总是让人欣喜。

      姜焕笑着替姜明仪辩解:“宁宁听说爹和大哥今天回来,亲自下厨烤了一只羊,还做了几道新菜并一些小点心。这不弄得像小花猫儿一样。”

      姜成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这下有口福的,得好好尝尝宁宁的手艺。”

      “快进去吧。”郑娴见他们其乐融融,担心李秀仪吃味,开口催促说。进家门后,又催促他们去沐浴换衣。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