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雨遇(上) ...


  •   知意似乎被刻意遗忘了。

      虽然知意本人觉得,多一段缓冲期挺好,可显而易见,其他人并不那么想。

      七月初一请完大安后,庞宝林带着袁才人又来找了一次知意,所言内容并无新意,无非是知意是因姝夫人的请求才能入宫,现在知意与姝夫人关系冷淡,顺婕妤又是个没什么宠爱的,自然无人引荐她,怕是永熙帝已经忘了知意这个人云云。

      知意翻动着刚借来的《太上感应篇》,曼声道:“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庞妹妹,还是少些心思为好。”

      庞才人废了好大一番口舌,见知意还是不为所动,跺了跺脚,满脸“孺子不可教也”,拉着袁才人气鼓鼓地走了。袁才人张口似要说什么,但终究也没出声。

      知意目送两人出了门,叹道:“这袁才人无甚主见,柔柔弱弱的,圣上应当会喜欢吧。”

      弦歌问道:“小主觉得……圣上喜欢柔弱的女子?”

      知意笑着摇了摇头,心道:不,我觉得圣上喜欢没脑子的。

      * * *

      皇帝喜欢什么样的人,永远是后宫里最大的谈资,也是无数先辈同仁前赴后继,尽量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两开花,用尽一生努力钻研的重大专项课题。

      根据知意目前为止收集到的信息,永熙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对女色一道没表现出什么兴趣——不排除是装出来哄先帝的,毕竟君子要求“不好女色”,至于怎么做到既“不好女色”,又不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就要看个人的发挥了。

      永熙帝的发挥显然不是太好,太子时期,东宫妃妾并没人生下孩子。

      永熙帝登基后,原太子良娣、现在的姝夫人郭灵然较为得宠,不过第一次选秀后,丽妃章宵月入宫,在君恩上与姝夫人平分秋色,直到现在,已经隐隐压了姝夫人一头了。

      不过,这两位宠妃都没有诞下子嗣。不知为何,永熙帝在子嗣一道上颇为艰难,只有过三个孩子:登基后第一年,顺婕妤诞下大公主;永熙三年,恬贵嫔生了二公主;永熙四年,温慈夫人生下小皇子,原本这就是皇长子了,可惜,不满月而夭。

      至于温慈夫人是否得宠,尽管知意在家时听说的是“二小姐颇得圣心”,可这一个多月来,知意暗地里打听,发现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

      实际上,申二小姐的宠爱一直平平,能怀上龙胎也是因为命太好或是太差,总之中了那个几率罢了。怀孕后,她也只是多得了些赏赐,皇上去看望的次数都不多,到她被赐死了,皇上也不见得有多伤心。要不是姝夫人刻意提着,又有知意入宫帮忙刷存在感,可能过几个月,宫里就没人记得这位温慈夫人了。

      总之,申二姑娘大体上是够不上宠妃二字的。若说皇上喜欢过的,东宫老人姝夫人,第一次选秀的丽妃,第二次选秀的韵才人、纯才人,再勉强加上庞宝林罢了。

      若把以上诸位取个交集,归纳相同属性……

      知意只能勉强得出结论:这几位都不是什么“心思细腻、心机深沉”之人,属于一眼能望到底的。至于歌舞才艺、饱读诗书之类的属性,在永熙帝眼中,大概率算不上加分项。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这届秀女里最美的穗风和余良人宠爱平平,因为她们看起来……都不够“简单”。

      按这个思路下去,要获得圣上垂爱,可能知意应该先装个傻,cos成一个无脑乐天少女。

      想到这里,知意猛地摇了摇头:不行,这个结论有些太蠢了,或许自己还该继续观察观察。

      * * *

      知意尚想继续耐心观察,可她的下人们——对,说的就是重华宫大礼包六人组——却有些耐不住了。

      在董皇后的治理下,紫微城里总的来说,还算比较守规矩。很多宫斗剧里,不得宠妃嫔会被各种被虐待,譬如伙食是馊的啦,动辄被逼着做粗活啦,被克扣分例炭啦,甚至被下人们欺负虐待啦,总之惨的是五花八门,天马行空。但这些,在紫微城里,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尽管知意入宫近两月后,四舍五入仍是个隐形人,该她有的银俸月例从未少过,每日分例的菜蔬瓜果、按月分发的香料布匹等也一点不少,下四时八节的赏赐时,知意的名字也没被漏过。平心而论,董以安对皇后这份终身制工作,不说事必躬亲,赞一句尽心尽力总是没问题的。

      可虽然银钱上没什么短缺,但在后宫,主子不受宠,奴才们也难免受些鸡零狗碎的闲气。之前三伏天那会,暑气重,知意便命吴安去尚食局取些分例外冰块,可虽然让拿着银子去了,最后吴安还是空手而归。

      也没办法,夏天的冰块不愁没人要,尚食局自然先供着得宠的妃嫔。

      这样的事情多了,难免人心浮动。大礼包六人组又都是重华宫出来的,因着姝夫人得宠,本就在内廷司有些人脉。既然这个小主不行,那下人们,自然要各显神通了。

      都决定要走了,那干活自然也懒怠了,虽还不敢彻底不把知意放在眼里——毕竟若是申宝林真怒了,去请来宫正司的人,那他们少说也得挨一顿板子——可许多活计,也是能磨洋工则磨洋工,能应付了事就应付了事了。

      * * *

      七月初五这日,知意本想去找德妃还书,顺便再借两本演义小说。可临动身前,吴安与小禄子借口去尚服局取丝绵,小福子和小喜子说要去花房搬些新盆栽,若风、若雨两个则说今日轮到她们去尚仪局听课,都推了搬书、理书、晒书这又累又麻烦又没油水的活计。弦歌、雅音又在赶制万寿节的贺礼,实在脱不开身,于是知意无奈之下,干脆决定自力更生,独自一人抱着书往毓秀宫去了。

      虽说七月流火,但帝都的秋老虎还是有些厉害,知意尽量挑着阴凉处走,依然出了一身薄汗。经过上林苑南角时,知意有些累了,抬头望了望万里晴空,抱怨道:“连着几日都这样热,连朵云都没有,也不知道蒸发的水都去哪了!”

      结果正应了“祸从口中”这话,知意刚抱怨完,还没走上几步路呢,忽然间看见满园枝叶舞动。起风了。

      暴雨来的猝不及防,天穹迅速从半晴半阴转成黑云压城之势,旋即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知意从看到乌云开始,就毫不讲风度地抱着书开始发足狂奔,终于在暴雨落下之前跑进了上林苑的鉴碧亭。刚在亭中坐下,还没喘上几口气呢,就看见豆大的雨点铺天盖地地落下,连成了一道道水鞭,噼里啪啦地抽在琉璃瓦上,猛烈而冷酷。

      知意额手称庆:“还好,没辜负我当初体侧满分的八百米跑。”

      不过知意虽然没淋着几滴雨,但发髻却被吹散了,原本齐整盘着的长发现在已经风鬟雾鬓,连绾发的玉钗都歪了。此处无梳无镜,实在无法抢救发型,于是知意干脆把头发散了下来,松松地在脑后随意一挽,准备到了毓秀宫再说。

      可知意也没想到,她刚挽好长发,就见两个人全身湿淋淋地跑了进来,定睛一看:嚯,这不是她从没说过话的夫君永熙帝,还有御前总管太监赵伦赵公公么。

      所以……这应该算是他们二人的初遇?

      不得不说,因避雨而巧遇,真是传奇话本里用滥了的桥段,明清小说里的才子佳人,十个里有七个是那么遇见的,这七个里,又有起码五个男主是在进京赶考的路上。

      不过知意尽管内心戏丰富,但见赵伦看向自己后,还是马上反应了过来,跪下道:“嫔妾行云轩宝林申氏参见陛下,陛下万安。”

      永熙帝条件反射似的应了声:“平身。”呆了呆后,又说,“你……你就是申宝林?”

      知意福身,恭谨道:“回陛下,是。”

      永熙帝盯着知意的脸,看了好一会,终于再次开口道:“你……和你的姐姐,长得很像。”

      知意道:“很多人都那么说……不过嫔妾上次见姐姐,也是四年前的事了。”

      “是啊,妃嫔入宫后,就没什么机会见家人了……”永熙帝叹息道。

      知意道:“不是的,陛下。姐姐怀着龙嗣的时候,母亲曾几次入宫,陪伴姐姐。陛下还赏过两匹蜀锦给母亲……想来陛下国事繁忙,已经忘了这些小事。”

      知意记得此事,主要是因为这两匹蜀锦被申夫人塞进了她的箱子里,绕了一个大圈后,又回了紫微城。

      永熙帝道:“……是么,我不太记得了。你母亲回去后,自是把宫里的事都和你说了?”

      知意一直保持着屈膝的姿势,小腿都有些酸了,但皇上没说“免礼”,知意也只能继续努力凹姿势,口中道:“是,母亲告诉嫔妾,紫微城和天上的仙宫似的,什么都有,什么都是好的。连用的蜡烛,都比我们家的亮堂些。”

      永熙帝道:“是么……那……啊,免礼。”他终于注意到了知意还屈膝行着礼。

      知意站直了身子,第一次正面与永熙帝对视着。

      永熙帝虽是剑眉星目、挺鼻薄唇,但看起来并不英武,反而只能称作秀气,若不是身长八尺有余,光凭这气质,说一句“文弱”都不违和。现下他淋了半身雨,黑发上尚滴着水,玉冠也歪在了一边,就更和风度翩翩、玉树临风之类的词扯不上关系了、

      见知意看着自己,永熙帝竟仿佛有些不好意思,移开了自己的视线,问道:“你……申宝林……”

      知意低头应道:“是。”

      永熙帝深吸了两口气,问道:“那……你喜欢入宫吗?你喜欢紫微城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