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7、第 27 章 ...
-
一场大雨过后,天空被洗过一样,蓝得透亮。
奶奶在做饭,两个小孩跟小姑姑杨元月一起玩。村道里泥泞不堪,杨元月不想她们出去乱跑,就哄她俩坐在屋檐下看彩虹。
夏天的暴雨过后,总能看到漂亮的彩虹。
杨梅梅看到彩虹,想起了自己的彩虹镯子,去奶奶房间的抽屉翻找。她的东西放在一起,奶奶很少扔掉,都给她收的好好的。杨梅梅找到彩虹镯子,让小姑姑给自己戴上。
“真好看!”
听到小姑姑夸她,杨梅梅更来劲了,在抽屉里翻她的各种宝贝给小姑姑看。
“你看,我的糖纸。”
杨梅梅从抽屉里翻出一叠彩色糖纸,这些大多是过年时吃糖攒下的,村里许多小朋友都会收集好看的糖纸,杨梅梅的尤其多,因为小朋友跟她玩得好就会送糖纸给她。
收集的糖纸也是挑选的,纸包装的不要,塑料包装的要是颜色好看也可以留下,最受欢迎的是玻璃纸的。
糖纸铺平,最好的是可以夹在书里面,没有书可以夹就压在褥子下。杨梅梅的糖纸全部压在爷爷的石头枕头下压平的,为了让爷爷给她压糖纸,她可没少给爷爷灌迷魂汤,说了好多好话。
红色的糖纸覆在眼睛上,看到的人变成了红色,天空也变成了红色。
小孩子之间还会赌糖纸。选一面平整的墙壁,每个人都将手尽可能的举高,将糖纸放的高高的,然后松手后退,后退的时候会带起一点风,风会引着糖纸飘远,谁飘得远,谁就赢了。
小孩子们觉得这个游戏需要一点好运气,所以他们总是在玩之前,在手心哈几口气,仿佛这样可以带来好运。
·
杨奶奶去村里借了一大碗玉米面回来。玉米面这东西以前常吃,自从麦子够吃了,大家都不爱吃这个了,家里也没准备。不过她今天要给小女儿做她最爱吃的搅团,需要掺些在里面。
玉米面和麦面粉混合,调成糊糊,锅里的水烧开后,将糊糊倒进去,顺着一个方向一直搅一直搅。
杨元月知道妈妈在做她喜欢吃的饭,忍不住就去厨房看看,两个小的自然也跟来了。杨梅梅就是跟在奶奶屁股后面长大的,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除了院子就是厨房。
杨梅梅模仿奶奶的样子,小屁股扭得不停,逗笑了小姑姑,她自己也跟着笑。
杨奶奶一边搅动,一边回头,见杨梅梅的怪样子,笑着骂她一句:“小坏蛋。”
厨房里充满了烟火气,杨奶奶脖子上搭着毛巾,流汗了,她就擦一下。大夏天,做饭可是件苦差事。
等锅里搅匀了,杨奶奶又从碗里抓了一把玉米面,一边均匀地撒进锅里,一边继续搅,嘴里还有空给杨梅梅灌耳音:“俗话说‘搅团要好,七十二搅。’要不咋说叫搅团呢,搅不好可做不出来。”
等搅团差不多做好了,杨奶奶就盖上锅盖给它焖着。这得焖个几分钟呢。
“元月,你摇一桶井水上来。”
杨奶奶在案板上调汁子,吃搅团可少不了炒的韭菜段。七月的韭菜不如初春那会儿好吃,不过一个碗里放一点,倒也行。
杨元月一直住校读书,家里的活很少干,打水也手生。一圈一圈慢悠悠放井绳,杨梅梅和蒋文文就站得远远的,握着小拳头,“小姑姑,我给你加油鼓劲!”
蒋文文也握着小拳头,一脸使劲:“我也一起。加油!加油!!”
杨元月使劲摇着井轱辘,打水的桶稍微小一些,对她来说有点重,但还摇得动。
她嫂子王英扫完卧室,掀开门帘看到两个小的,抬头一看,随口说:“文文,你这是想拉屎了啊。”
蒋文文没明白舅妈的话,老老实实地回答:“妗子,我不想拉。”他们这里有的人会管舅妈叫妗子或者妗妗。
听懂了的杨元月受到了暴击。她一面稳住身体压着井轱辘,防止井轱辘脱离控制,一面忍笑忍得痛苦,“嫂子,哈哈哈,你咋想到的,哈哈哈,你还别说,还真像!”
王英放下笤帚,帮着压井轱辘,拍笑得太厉害的杨元月的肩膀,笑啥笑,笑得这么夸张,一会儿给孩子笑哭了,就知道好玩了。
“我自己来,我自己来!嫂子你可别动,我让你干这个,妈不得打我啊?”杨元月这下倒是忍住笑了,赶紧把桶摇上来。
“妈要做鱼鱼吧?天热,吃凉鱼最舒服!”
“可不是,天热没胃口,就凉鱼啊、凉面啊、凉皮啊吃起来最舒服。”
刚打上来的井水沁凉,倒在盆里,将做好的搅团舀在漏勺里,轻轻晃动,搅团就变成小蝌蚪形状落在凉水中,像小鱼游在水中,大家喜欢叫它鱼鱼,因为凉吃,也说凉鱼。
杨大姑端着一小盆浆水进来。村里没啥秘密,杨元月回来才几个小时,杨腊月已经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她一贯笑得豪迈,跟杨元月打招呼,“我就猜妈肯定要给你做搅团,浆水肯定来不及腌,这是我婆婆做的,我端一盆过来。”
“太好了,我刚还跟妈说,吃鱼鱼还是得吃浆水鱼鱼才好吃。”杨元月接过盆,将浆水倒到自家盆里,洗了大姐的盆。杨奶奶拿过盆给她舀了一盆鱼鱼和一碗搅团,“带回家尝尝。”
蒋文文见妈妈端着好吃的走了,她也就跟着妈妈一起走了。杨腊月一个人能端盆,可碗就端不下了,搅团是热的,碗也不敢给蒋文文端,杨元月就端着碗给她送回去,顺便跟她家长辈打个招呼。两家有亲,她回家了也该去打声招呼,免得被人说目中无人。
“别久待,家里等你吃饭呢。”
“哎,知道了。”
等人走了,杨奶奶又支使杨梅梅,“梅梅,去喊太婆回家吃饭。再看看你爷回来了不?”
杨梅梅一阵风地就去大门口了,经过前院时,太婆在门道口坐着乘凉,她就喊:“太婆,回家吃饭了。”
不等太婆回答,她就跑去大门外了。爷爷和太爷等雨停了就去地里了,刚才风大雨急,他们担心才出不久的玉米苗要被打倒。
杨梅梅还记得小姑姑说的不能踩泥,就站在门口石头上,双手做喇叭状,喊:“爷——爷——”
杨爷爷估摸时间差不多已经往回走了,两人刚进村子。村道是土路,这雨一停,又是水,又是泥的,杨爷爷正跟人打趣,说:“咱们这可真是‘水泥路’呢。”
村道里有些人家已经开始吃饭了,端着碗靠着门框,一边吃一边跟邻家、对门聊天。
杨爷爷正说得热闹,听到杨梅梅喊,他扬着脖子长长的应一声:“哦——,回来咧!”
他加快了脚步,不过路过一些大水坑时,他还是忍不住要用锄头把地平一平,这样路干了就能平整一些。
·
杨元月打好洗脸水,把毛巾搭在脸盆边。杨爷爷和太爷回来洗干净,就能吃饭了。
虽然村子里去门口吃饭很常见,不过杨梅梅家里不允许这样做,每天吃饭,大家都要围坐在桌子边吃。
搅团要夹着吃,夹一块下来就吃一块,每一块上面都沾着汁子,配上炒熟的韭菜段和灵魂的油泼辣子。
杨梅梅的饭没有辣椒,不过她今天不吵着要吃辣椒了,因为汁子里还有她没吃过的芝麻盐。
白芝麻小火炒熟,加盐研磨。炒熟的芝麻香带着淡淡的咸味,杨梅梅偷偷地空口吃了不少。
浆水鱼鱼就要用勺子吃了,每一勺鱼鱼都要带上浆水汁子,酸溜溜的汁子闻着就口水横流,一口下去胃口大开。
大人不用勺子,他们将碗沿递到嘴边,筷子一拨,鱼鱼就和浆水一起呼噜着吃掉了。
“一只鱼,二只鱼……”
“梅梅,错啦,鱼要说一条鱼。”小姑姑认真地纠正。
杨梅梅:“一条鱼,二条鱼,三条鱼……”前面的数得还行,到后面超出她学习范围的,杨梅梅就开始乱数了。
鱼鱼太小了,吃饱小肚肚要吃好多条,不够数了!
·
太阳晒了一下午,到傍晚时,村道里就可以走人了。看完了动画片,天还大亮着,杨元月带着杨梅梅出去玩,在大姐家聊了一会儿,出门时多了条小尾巴,就是蒋文文了。
杨梅梅在路口远远看到了太爷,就指着那边喊:“太爷在坡地放羊。”
杨元月也是闲逛,就说:“那咱们去找太爷吧。”
坡地是一片斜坡,不好整理成田地,就一直荒着,长了许多荒草。盛夏时节,狗尾巴草最茂盛。狗尾巴草毛茸茸的,他们更喜欢叫它毛毛草。
杨元月跟太爷说话闲聊,一边随手摘了一些毛毛草。太爷跟杨爷爷脾气很像,对子女严厉,对孙辈就和蔼许多。
杨梅梅和蒋文文也挑选饱满的毛毛草摘了许多,她们还把毛毛草送给小姑姑,因为小姑姑好像挺喜欢毛毛草,揪了不少。
杨元月将毛毛草绕啊绕,很快就绕出来一只小兔子,上边两只长长的大耳朵晃悠。杨元月小时候特别喜欢编兔子,这些年一直在城里住校上学,没机会想这些,这时候玩起来还挺怀念。
“手生了,编得没有小时候好看了。”
杨梅梅可一点不觉得,她觉得好看极了,眨巴着大眼睛问小姑姑:“小姑姑,你给我编一只小兔子吧?”
杨元月大手一挥,十分爽快,“你俩去摘毛毛草,我给你们一人编两只。”
最后不止有两只毛兔子,两个小姑娘还戴了花环回家。小姑姑手巧,审美在线,编的花环都格外好看。
动画片放完了,村里的小孩子就陆续出来,他们很快就聚在了一起,杨梅梅不知什么时候成了孩子王,这些小孩子都喜欢找她。
杨元月在这个傍晚体验了一把小孩子的热情,编花环编得手酸。不过效果也是很明显的,等小孩子们要回家时,一个个都记得跟她说:“小姑姑,再见!”
咦?谁是你家小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