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二奶奶家在附近,这边动静大,她出来看热闹,发现杨梅梅呆愣愣的,以为她被吓着了,了解了事情的始末,她一手牵着杨梅梅,一手牵着蒋文文,去找妯娌。
杨梅梅奶奶在洗衣服。早上的床单和杨梅梅的衣服已经晾起来了,杨奶奶现在在洗被套枕套。她一个月不在家,杨爷爷虽然打扫房间,但没换床单被罩这些床品,杨奶奶就换下来洗。
太爷太婆年纪大了,他们房间的床品和衣服现在也是杨奶奶换洗,杨奶奶就趁着天好一起换了,这下子要洗的东西就很多了,杨奶奶就把洗衣机搬出来用。
他们家有一台半自动的双缸洗衣机,是杨红岩结婚时,杨奶奶置办的,婚后也是一家子用,平时就放在开间门后的角落里,盖得严严实实,保护得很好。
杨奶奶嫌费电,平时洗衣服随手就搓了,洗衣机还是杨妈妈用得多。
·
“月桂啊,在家不?”
“在呢,二嫂子,来了啊!”
“没啥事,你忙你的,我跟你说说话。”二奶奶自己去屋檐下拿了板凳,在院子里坐下。
洗衣机洗的衣服,杨奶奶觉得不够干净,都要再用肥皂搓一遍。她面前放着个大盆,里面是刚洗衣机洗过一遍的衣服。这盆就是平时给杨梅梅洗澡那个,也是家里的洗衣盆,特别大。
二奶奶跟杨奶奶讲起来,“你离得远没听见,刚才啊……”
“她也是糊涂,你说家里就剩那一条根了,还不好好教?一味护着顶啥用?男娃子要撑门户呢,不教好了害的还不是自家?”杨奶奶听说抢东西抢到了孙女头上,也是生气。
“你思量思量,我怕她找来你家要赔偿。你也不是不知道,她自己拉的下脸皮,胡搅蛮缠的,把个年纪轻轻的娃现在也教得没皮没脸的。”
“哼,她敢来就试试!”杨奶奶冷笑一声,“大家就是看她可怜不计较,她要敢占便宜占到我这里来,那我就得跟她理论理论了。”
“好了好了,知道你厉害,别气,我就是说说,以防万一。省的她问到你面前了,你不知道咋回事,被占了便宜。”
杨爷爷年轻时出去工作,杨奶奶一个人操持家里家外,上头孝敬老人,下头养大四个子女,不硬气可办不到。
·
大人间说话,小孩子不感兴趣,蒋文文和杨梅梅就想去玩,可现在这时节,正是树木茂盛的时候,村里泡桐树又很多,她俩想了想要是等下头顶的树给自己下个毛毛虫雨……算了算了,去后院玩吧,后院空旷。
草地上有蝴蝶,两人追着蝴蝶跑,不过她们准头不行,动作也不够迅速,所以总也逮不到蝴蝶。两人跑累了,就地蹲着歇息。
杨梅梅捡了一根小树枝,捅着地面,提议道:“咱们挖地道吧。”
蒋文文问:“那咱们挖个什么样的?”
她们前几天看了老电影《地道战》,里面讲战争时期的故事,是妈妈要看,她俩跟着看的。大部分看不懂,不过人们在各种地方挖地道,可以突然消失和出现,这个她们还是看得懂的。
杨梅梅开始规划,“就当这里是锅,从这里挖到这边,这边是井里,我们要挖一口井在这里。”
蒋文文完善计划:“这里是屋顶,这边要做一个小房子。”
“好。”
两人设计好就吭哧吭哧动手了,小木棍在地面戳啊戳,地面上的洞洞就越来越大。
胜利在望,两人各挖了一个坑,还将坑中间连通了。一人伸一只手,两只小手指在连通的洞洞中接触,俩新晋菜鸟建筑师就特别有成就感地嘿嘿笑。
“梅梅,吃饭了!”
杨奶奶在后门口站着朝这边喊,杨梅梅忙站起来,抖一抖脚上的土,奔着朝奶奶跑去。
“哟,你干啥了?这么脏?!”
杨梅梅特别骄傲地挺起小胸膛:“我挖地道了。”
蒋文文也臭屁地挺起小胸膛,“我也挖了!”
杨奶奶:头疼!
“赶紧洗一洗。”杨奶奶给洗澡的大盆里倒上水,兑上开水,把两人剥得光溜溜的,从头洗刷到脚,搓着满是泥的小脚丫子,杨奶奶猛然想起来,“对了,给我看看你头上有没有染上虱子?”
二堂嫂刚说了不少话,杨奶奶已经知道她们经常一起玩的杨豆豆头上长虱子了,虱子这东西一起玩可能就会传染的。
杨奶奶给两人仔细翻看了头发,幸运的是,两人都没被传染虱子。不过杨奶奶还是趁机教育两个小娃娃:“以后要勤洗头勤洗澡,不然就跟豆豆一样,头上长虱子,就只能剃光头了。”
杨梅梅惊喜地捂住自己的小脑袋,“那就变成一休哥那样吗?”一休哥可是很聪明的,杨梅梅很喜欢。
杨奶奶不知道一休哥是谁,不过杨梅梅表情不对劲,这可不是她要的效果,于是杨奶奶继续说:“虱子会吸你脑袋里的血,然后小孩子就会变笨,你要不要变笨蛋啊?”
杨梅梅猛摇头:“不要!不要!!”
杨奶奶给她俩擦干水,套上小背心和小短裤,抱到板凳上坐着,给她俩找干净的鞋子。衣服鞋子都是杨梅梅的,她俩同一年的,身高鞋码都差不多。
蒋文文和杨梅梅都翘着小脚丫坐着,等奶奶拿了鞋子过来穿上,她俩就乖乖去摆板凳。爷爷已经把饭桌摆在开间了。
天气暖和之后,他们就开始在开间吃饭,这里前后两道门打开后,通风特别好。
杨奶奶回家了,爷爷就想吃一顿手擀面。虽然过去一个月他们没少吃面条,可对于爱吃面的爷爷来说,机器压的面条总不如手擀面劲道好吃。
他们今天中午吃蘸水面。手擀面切宽条,做biangbiang面,煮熟后连汤盛在小盆里,蘸汁一定要有蒜泥和辣椒面,泼热油之后,要加足味的醋和酱油,滴几滴芝麻香油。
爷爷又在摇头晃脑地给孙女教学了,“梅梅,你瞧,这个面条从盆里夹出来到蘸汁的碗里,像不像搭了一座桥?嘿嘿,所以蘸水面也叫过桥面了。”
“我也要过桥!”杨梅梅一下子就来劲了。
大姑在家等蒋文文回家吃饭等不着,跑出来找她,结果蒋文文在这边已经吃上了。大姑不好意思地说蒋文文:“咱家饭也做好了,快跟我回去吃!”
蒋文文平时很听话,一叫就走了,今天玩得正高兴呢,毫不犹豫地拒绝:“我不,我要在外婆家吃过桥面。”
啥过桥面?不就是蘸汁吃的裤带面。
杨大姑心里嘀咕,不过她不敢说出来。这花哨花样一听就是她爹干的。
杨大姑叫不动女儿,走的时候把两人换下来的脏衣服鞋子拿走了,说洗好晾干送过来。嫂子怀相不好,家里家务都是妈妈干,大姑也心疼。
·
吃完饭,杨奶奶和杨爷爷搭着梯子,从上房顶上的阁楼里取凉席。天热了,该换凉席了。
以前,梯子就立在阁楼入口处,自从杨梅梅开始能爬高上低了,家里的梯子就倒放在上房前面屋檐下了,就怕一个不注意,杨梅梅爬上去给摔着了。
杨梅梅喊着要睡凉席,不过刚取下来的凉席还要擦洗干净,晾干之后才能用。杨奶奶就把屋檐下晾粮食的竹席给她铺在开间地上,上面铺上床单给她睡。竹席比凉席粗糙,平时家里炕上在褥子底下也铺一层竹席隔尘。
杨梅梅和蒋文文一人一床毛巾被,各自枕着小枕头,就在开间午睡。杨奶奶干完活,觉得不困,就拿了一双鞋垫,坐在竹席边上,盘腿缝鞋垫。
家里人多,鞋垫总是很费。
杨爷爷在另一边找着空,也躺下了。他睡觉不喜欢枕头,总是要枕一块枕头样子的石头,觉得凉快。杨爷爷跟杨奶奶小声说了会儿话,很快就睡意来袭,开间响起了规律的鼾声。
热烈的阳光照射着大地,树叶纹丝不动,蝉鸣从远处传来,杨奶奶手中的线穿过鞋垫时的声音伴着杨家几人午睡。
·
宁静的日子一晃而过,转眼进入了七月,天气愈发炎热了。菜地里的菜开始扎堆成熟,吃不完的菜被杨奶奶整理好拿去菜摊卖掉,一些不及卖掉的就被杨奶奶收拾出来做腌菜。杨奶奶把小号的腌菜罐子洗净晾干,打算再腌一些糖蒜来吃。
“妈!”
大门口进来一位年轻丽人,素面朝天,齐耳短发,背着挎包,脸上挂着大大的笑容。
杨奶奶见到她也十分高兴,把手在围裙上擦几下,就迎上去,“元月,你咋回来了?”
“我工作分配下来了,过几天就去报道,我回来看看你们。”杨元月是家里读书读得最多的一位,也是家里老小。
杨奶奶问得急切:“分配好了啊,去哪里?”
杨元月握着杨奶奶胳膊,一边进屋一边回:“就在省城,区政府的计生办。”
“啊哟,你个未婚的小姑娘,咋分去计生办呀?”杨奶奶有点不愿意。
“妈,现在计划生育抓得严,计生办也是热门去处哩。”杨元月倒是很满意这个工作。开始她分配到省城下属的一个新区去工作,离家远得很,她和一个家在那边的同学换了现在的工作。
杨奶奶不懂这些,也就随口一说,计生办怎么也是政府部门的,要说不让孩子去也是不可能。
母女俩说得正热闹,外面突然一声炸雷,杨奶奶看着突然阴沉下来的天,“要下大雨了,我去找找梅梅和文文去,她俩不知道野哪里去了。”
家里大人出动,一个去前院,一个去后院,很快村道里开始喊:“梅——梅——,文——文——”
杨奶奶顺着村道一路喊一路走,在村北边大口井附近找到了两人,她俩正看热闹呢。这大口井是两口井,直径有三四米,平时给村里没井的人供应日常用水,春秋季也供应田里的灌溉。大口井周围围着一群人,有大人,有小孩,人群中心正在吵吵,村里出名的傻媳妇正哭着喊着要跳井,旁边热心人拉着她,她家里婆婆和太婆婆正在骂人,身边也有人拉着劝。
杨奶奶巡视人群,找杨梅梅和蒋文文,一边听了一耳朵事情始末。
傻媳妇蒸馒头把锅烧干了,一盆凉水浇下去,锅底掉了。补锅底要花不少钱,家里当家的婆婆可不要生气么?
头上的雨点开始滴,杨奶奶找到了杨梅梅和蒋文文,一手抱一个,就往家里跑。夏天的雨来得急,雨点很快就变得密集,然后变成倾盆大雨。
杨奶奶跑得气喘吁吁,杨梅梅和蒋文文咯咯笑,还喊着要去淋雨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