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老家 ...


  •   走出李家所在的社区一段距离后,林语才停了下来。
      她打开了怀中一直抱着的箱子。
      箱子有两个矿泉水瓶大小,里面装着一台早被市场所淘汰的破旧滑盖手机,一本崭新的户口本和一些钱。
      那台手机是林父早几年用坏了的,林语拿去修好后就一直用到现在。庆幸的是,它□□到现在还没坏。
      这本户口本是王燕香在派出所领回她时一起办理的,说是她户口落在李家也不好,干脆一人一个户口本算了。
      这些钱则是她从小攒下的,随身携带,满打满算也不超过三百块。
      林语知道自己回不去林家了,也不打算回去。
      她真正打算回去的,是爷爷奶奶那边的老家。
      林语从小没见过爷爷奶奶几次,只有逢年过节时,林父才会带她回老家看一眼。
      后来她八岁时,爷爷去世了。
      不到一年,奶奶也去世了。
      老家离城市太远,在里面住着的大部分是老人家,后来都陆陆续续搬走了,变成了一个很是荒芜的村庄。村子里空置的房屋也很少有人修缮,自从父母去世后,林父就再也没回去过。
      林语想来想去,竟然觉得那是一个好地方。
      老家在同省外市一个叫平阴镇水西村的地方。
      李家所在的小区里高速路口很近,每天有一辆大巴会经过平阴镇,时间是早上五六点左右。
      林语蹲在路口边等,五月的天气,说冷不冷,说热不热,但夜晚终归有些寒意。
      过了十二点,四周楼房透出星星点点的灯火开始相继熄灭,只有几盏路灯还顽固地映照着这条不算宽阔的道路,将她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像一抹幽魂。
      远处隐约传来三轮板车刺耳的轱辘声,林语警惕地起身,躲进了绿化带的草丛中。
      那响声渐行渐近,伴随着越发嘈杂的声音,一道踩着三轮车的身影出现在了林语的视线中。
      那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妇女,穿着一件油渍斑斑的衬衣,后头拉着的全是锅碗瓢盆与廉价的折叠板凳,一眼便教人看出是做夜市大排档生意的。
      尽管林语身材瘦弱,但绿化带的草丛仍是遮不住她的身形,女人看见她后,惊讶地停了下来。
      林语不知所措地看着对方,好一会,那女人才道:“姑娘,怎么这么晚还在外面?”
      林语抿了抿唇,轻声道:“我正准备回家。”
      那女人打量她半晌,突然叹了口气,从兜里翻出一张二十块,递了出来:“这么晚了,也没有公交车了,给点钱你打车回去吧。”
      她摇了摇头,没上去接。
      那女人见状什么也没说,却将手头的钱丢在了地上,踩着三轮板车就走了。
      直到那阵刺耳的轱辘声完全消失,林语才慢慢走了出来,她盯着地上那二十块钱半晌,最终还是将它捡了起来。
      她将钱放进了小箱子里,继续站在路边等着。
      也不知过了多久,天微微亮时,一辆车窗前贴着“平阴”字眼的破旧大巴正快速行驶而来,林语毫不犹豫地挥手上车。
      这种走一段国道又走一段高速的城际大巴上通常都有个售票员,这段不下于300公里的路程,收了林语105块。
      还剩两百了,去到老家还能坚持多久?林语这么想着,看着窗外不断飞速倒带的画面,眼中不由露出了一丝迷茫。
      6小时后,平阴镇到了。
      林语下了车后,并未往车站外走,因为她还得转车去水西村。
      依稀记得小时候,每次在平阴镇转车时,她都得等好长一段时间,因为去水西村的人很少,往往一个人都没有,所以发车时间往往间隔很长,等上一两个小时都是正常的。
      如果不是这条路线上还有去其他村子的人,可能这辆班车都会被取消。
      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的林语万万没想到,她一买票就立即能上车。更令她惊讶的是,去往水西村的那台车辆一扫记忆中破旧狭小,只有十几个座位的印象,变得崭新又宽敞,与大城市里头的公交车一模一样,且座无虚席,跟记忆中寥寥几人的场景相差巨大。
      还没来得及产生更多的情绪,接下来的场景更让林语吃惊,只见一路上风景宜人,道路开阔,连乡村小路都铺满了水泥,看起来平坦规整许多。
      那些零星散乱的破旧瓦房几乎全被一栋栋小别墅所替代,尽管那些“别墅”中西结合,造型迥异,审美奇特,但总的来说,与当年贫困的模样大相径庭,因为自建房的关系,许多外出务工者也回来了,到处都能看到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致。
      林语心情有些沉重起来,她原本打算一个人回老家躲着,毕竟老家人烟稀少,房屋废弃,她一个人生活也没什么人关注。
      但人口多起来的话,就不是那么理想了。
      万幸的是,经过开头那一段热闹的路程后,车窗外的景象逐渐变得萧条,车上的人也相继下了车,转眼间,就只剩下寥寥几人。
      林语终于感受到了那股久违的熟悉,尽管这段本该杂草丛生,泥泞不堪的道路也已经被水泥地给覆盖,但总得来说,四周环境并没有差别太多,窗外那一闪而逝的零星排布着的房屋,也依旧是红砖黑瓦,透出最原始的乡土气息。
      当车子开到一个岔路口时,突然停了下来,林语犹豫了一会,司机那不耐烦的声音才传了出来:“赶紧下车,这是最后一站水西村,再不下车往回走了!”
      闻言,林语忙不迭地下了车,看着那辆班车一个大转弯后,猛地窜了出去,速度比起搭着乘客时快了不少。
      在这下车的,除了林语还有一个看起来年纪颇大的老奶奶,她佝偻着背,目露好奇地看了她一眼,倒也没说什么。
      林语记得这条岔路口,这就是水西村口,再往前走两百米不到就可以看到一排排老式的房屋,依坡而建,远看高低错落,近看实则每户都离得很近,甚至不少屋子的距离都是一墙之隔。
      走了几步后,印入她眼帘的景象与她记忆中几乎一模一样,但是,也只是几乎。
      因为其间有一座房屋,十分抢眼,跟周围环境可谓格格不入。
      那是一栋仿古建筑,风格类似晋派建筑,朱漆大门,斗拱飞檐,两人高的围墙都遮不住里头的隐约可见的檐角,虽然被高墙隐蔽了里面的空间,却也能看出主人家的品味与豪气。
      记忆中,水西村是有那么一座复古豪宅,位置也刚好与她家比邻,但印象中并没有修缮得如此震撼。林语看着那栋建筑,愣了好一会,才将目光转移到离它最近的一座房屋。
      红砖黑瓦,院门紧闭,围墙还倒塌了半边,露出里面杂草丛生的景象。好在当年,为了方便当时还在世的老人家走路,门前铺了块水泥地,不然更是难看。
      那正是林家老宅。
      林语赶忙跑过去,从已经塌了围墙走进去,印象中钥匙放在屋子窗边上,被一块砖头压住。林家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里头也就摆着两张床,一口锅,几对碗筷,以及几张凳子和一张桌子。
      而这些事物都非常老旧,就算是拿去废品回收站,也收不回几个钱,林父当年便十分宽心地将钥匙扔在那里了。
      老家的窗是没有玻璃的,只有几根细小的铁柱将空间分隔,杜绝了较大的活物进入,她踮起脚,将手从窗口伸入,摸索着将钥匙拿了出来。
      那两把钥匙通体发黑,看着早已生锈,林语却还是用它捅开了锁。
      里头果然还是记忆中的模样,不算大的客厅,只摆放着几张桌凳,反倒将空间衬得空旷无比。
      许久未见光的屋子里散发着一股难言的霉臭味,林语呆站在那,有些不知道怎么办了。
      离开李家的信念依旧很坚定,凭着这股意念,她一路辗转到这,可是接下来要怎么办,她却一点都不知道。

      林泽绍一动不动的坐在藤架下,盯着面前那口大缸已经有半小时了,就像一座雕像,与这深宅大院的事物融为一体。
      他来到水西村已经整整半年了,远离城市并没有让他的身体有所好转,老毛病依旧。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别说大城市里的娱乐措施了,就连贩卖最基本生活所需的超市也没有一间。
      如果不是家人听信某道长的话,也不至于劳心劳力地将他送来这种地方。
      他从小就体弱多病,什么支气管炎,哮喘、风湿,贫血,心力衰竭等等慢性病全得了个遍,尽管都不是什么重病难疾,但只要一出现点小毛病,即刻就牵连出其他病况,严重时危及生命。
      尽管林家家境优越,从小就带林泽绍看遍中西名医,但仍然无法改变他免疫力低下且多病的体质,无法在医学上得到解决方法的林家只好将希望寄予宗教。
      此时的他原本应该在大学里度过他最后的学生生涯,却不料在上着课时突然晕厥倒地,醒来时才发现自己身上插了数根管子。
      他这才知道,因前几日过于费神研究论文,加上前一晚没睡好,导致心力衰减,心脏一时供血不上,幸好及时送医完成了手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出院后的林泽绍被家人强制要求休学了,这时,一向主张宗教意念治疗法的林母突然想起几年前带儿子去某道场祈福时,有位道长预言他在今年破太岁,病情加重,会动一场大手术,手术后如果不想办法化解太岁煞,将熬不过明年。
      林母当时听了不舒服,可还是半信半疑地捐了不少钱,甚至买了一些庇佑法宝带回家,但久而久之就忘了。
      直到林泽绍突然发生事故,才蓦地想起这么一回事,立刻急忙忙地去找那道士求化解之法了。
      求来的化解之法玄之又玄,说是他出生时,正逢林家老宅迁移,时辰有所冲突,导致生来体虚身弱,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得选一个良辰吉日,将老宅重新翻新修缮一遍,再逢他生日那天,将人送去老宅住满一年,方可离开。
      同时还得注意两点,一是除林泽绍外,不许他人入住林家老宅,同时也不许找人住在附近照顾他起居,必须得由他一个人呆在那。二是每逢初一、十五才能走出水西村,其余时间必须呆在水西村辖区里,哪都不能去。
      林母对化解之法深信不疑,但她也担心放任体弱多病的林泽绍一个人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会出事,于是便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专门派人在平阴镇上待着,每逢初一十五,便派车去接林泽绍,但无奈老宅离林家现居地太远,这一来一回时间也太过紧张,往往都是林泽绍想去哪就去哪。
      为了方便儿子在老宅的生活,林母在平阴镇又是捐钱修路,又是搞开发,直到林泽绍无奈地表示,并不想周围环境整天充斥着起楼打桩的声音,林母这才作罢。
      外部条件尚且兴师动众地改善,内部就更别提了,短短两个月时间,林家老宅从内到外焕然一新,外部延续了仿古晋派建筑风格,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包括里头的院落、格局也非常端整古朴。
      但屋子里头的布置却十分具有现代气息,4G无线、液晶投影、声控灯光、指纹门禁、自动窗帘……等等,一眼看去与都市生活并无不同。
      考虑到身处穷乡僻壤却又暴露出惹人眼红的财力,林家为了提高安全等级,便在四周都安装了监控,无死角的那种,林泽绍谢绝了林母想要远程观看监控的想法,答应对方会每日定时查看,这才为自己谋得了些许隐私权。
      每天,林泽绍的日常便是,起床—看监控—玩游戏,发呆—看监控—玩游戏,发呆—看监控—睡觉。
      他觉得再这样过半年,他会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废人。
      漫无边际的思考了一会人生,林泽绍结束了发呆时间,开始进入看监控的例程。
      “……”当他在监控里发现一个陌生女孩身影时,他的神情是麻木的。这不是因为他司空见惯,恰恰相反,正是他的过于震惊,导致了他面部表情的失调。
      要知道,除了他一开始搬进来时监控还能偶尔拍到几个人因为好奇在附近走来走去,后来就再也没见到有人来这窥探了。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