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人间伤怀 ...

  •   回到雩园之后,梅乔冷静下来,开始思索自己当时对季衡的反应是不是过于激烈了……毕竟他只是染风寒,脑袋尚不清醒,还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在梦里态度放肆一些也是有的,他自己以前做梦还总去揪他父亲引以为美的飘髯,要是他梅乔误以为自己在做梦,真的去揪老爷子的胡子的话,老爷子一准儿得气得吹胡子瞪眼。
      设身处地,若是他梅乔被人撞破梦里的阴私,因此得咎的话,定然是觉得委屈的。毕竟梦里虽然是些有的没的,但现实之中他绝对不会去做。因为那只是梦啊……
      一想就释怀了,梅乔心情转好,看着雩园的下人都笑眯眯的。
      算准季衡休沐的当天,梅乔就准备了一些精致的点心和酒水要去找季衡和他重修旧好,谁知道这一去却扑了个空,季衡的宅子里只剩下一两个守门的老仆,梅乔一问才知道季衡已经离京,但没有说是去了哪里,索性一时半会儿是不能回来的。
      梅乔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明明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从胡思乱想的泥沼里脱身出来,好容易积攒了一身的气力。季衡这一走浑似让他一拳打到棉花上,极是不痛快!
      后来再听说季衡的消息却已经是在冠军侯沈修的府上。
      沈修四十有余,依然是龙精虎猛的年纪,这日侯府大宴众宾,为的本是沈嗣宗的弄璋之喜,沈侯爷抱孙子。他的长子沈继业也有孩子,不过是个女孩儿。后嗣儿女齐全,沈侯自是高兴溢于言表。
      梅乔因为之前为沈侯画舆图,也因为季衡的关系和沈嗣宗有几分交情,于是也得了侯府的请帖,便准备了一个镂空的万象玉球作为礼物。单只这一个小玩意儿,就把这个月宫里发给他的俸禄用了大半!
      宴席上去的都是朝中权贵,当然是武官居多的,大都是些战功显赫的侯爷伯爷,像新晋的安陆侯谢晖,靖安侯世子周太清,淮安侯许道嘉。后辈之中梅乔唯一认识的就是江憬了。江憬身为沈嗣宗的至交好友,当然也在受邀之列。
      江憬送的是一把巴掌大的小木剑,上边雕琢着古雅的花纹,剑柄上还嵌着一块冰花玉。
      梅乔看他脸色不大好,便去关照他。
      江憬面色是有些苍白的,勉强笑了笑道:“我许是读书读得头脑发昏,不妨事,过些时候就好了。”
      说完便径自走开,梅乔看着他的背影,竟无端觉得他十分落寞。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句诗来,天际十分寒色,人间几许伤怀。
      沈后沈嗣宗抱着襁褓里自己的孩儿小心翼翼又眉飞色舞,眉眼之间全是初为人父的喜悦和激动,他在人群里扫了一圈却没有看到江憬,便问梅乔:“韫之,玉郎呢?我刚刚还看见他在这儿!”
      梅乔含笑道:“他身体不适,或许在别处。你找他有事?”
      沈嗣宗看了一眼怀里的小婴儿,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原是想让我孩儿认他做义父的,让他也欢喜欢喜。”
      梅乔眼帘低了一低,道:“这事不急于一时,日后再说不迟。”
      沈嗣宗这才点了点头。
      到了晚间,众宾在后花园听戏,沈嗣宗这才有了空闲,梅乔便去问他季衡的去向。一问才知道原是季衡的父亲生病卧榻不起,他告了假回去博阳侍疾。
      国朝最重孝道,索性京郊练兵也不是非他不可,是以吏部很快就准了他的假。
      梅乔从沈嗣宗这里得了信,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可想来想去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入了二月,礼部开始如火如荼准备起会试,考进士的举子们开始杜门不出做最后的准备。但参加武举的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了。
      原是昨日朝廷收到了乌桓递来的国书,言说两国交好,但右贤王的儿子死在南国,虽说嫌疑在番人和元戎人那里,但南国却也难免护卫不利的责任,是以这件事翻不过去。乌桓归附虽是不可能了,但姻亲还是要结的,就如之前所商定的,南国公主嫁冒轮,许诺的草场和马匹非但不会少,而且还能再加五分之一。但条件是南国出兵,与乌桓击退元戎大军。
      是的,元戎和乌桓打起来了。
      对于大南来说,无论乌桓还是元戎,都有数不尽的国仇家恨,二十年前在北方乌桓势大的时候,对大南可是一点也不心慈手软,手段狠辣之处比元戎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如今,大南不能因为以往种种仇恨而坐视元戎对乌桓下手。
      这几年乌桓窝在大漠里,也没有名将,战斗力不比元戎。若是元戎把乌桓歼灭,北方地界,就再也没有人能与元戎抗衡,届时元戎的手爪能伸向的,就只能是大南,所以乌桓不能被灭,最好这两国哪个都不要被灭,两相掣肘,两败俱伤才好。
      是以出于种种考量,大南出兵北境已成定局。
      于是官家大手一挥,那些已经进京准备在校场争夺武状元的举人们都被征到了军队里。按照官家的想法,在京做武状元有什么意思!直接去战场上杀敌那才是真本事!
      此次统辖三军的仍然是沈修,副帅变成了安陆侯。季衡也被召回,但事态紧急没有回京城,而是直接到了京郊,整顿军队,当即便随军北上了。沈嗣宗虽对娇妻幼子不舍,但国事当头,容不得他的眷顾,只得收拾行囊,随军离京。
      ……
      大军开拔后两日,会试就在贡院举行。礼部的官员上上下下忙得脚不沾地,走路都脚步虚浮,两眼发黑。
      这一科定光七年的进士科考试江憬江恪都在应试之列。梅乔虽不曾见识过这种场面,但他对二人信心满满。
      这几日四皇子李煊被皇帝叫去暖阁听事,梅乔得了信,也就没再进宫。金玉坊那边玉溪生的新作已经付梓,梅乔从中得到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润笔费。这两日笑得嘴都没合拢过,雩园的婢子见了这样含情带笑的脸,一个个面色飞霞,不好意思看他,却又忍不住看他。
      梅乔这边原本就高兴得不能自已,又听说四皇子那边暂时也不用去了。得了闲梅乔这就带着自己的侄儿梅闳去游颐山。
      正是春日迟迟,草熏风暖。
      青石溪从山缝里蜿蜒而下,一树红粉的辛夷花一半开得繁盛,一半还对艳阳高高地擎着花苞。松树依然是不变的青绿颜色,倒是隔溪的柳树,树色尚且鹅黄,如堆云,似流烟,珊珊可爱。
      日中时分,二人来到山顶,山顶有一座古刹名叫红叶寺。
      小沙弥热情地把人迎进庙里,这寺中香火鼎盛,信众不少。经过大殿的时候,梅乔支着耳朵就听到一个女郎祈愿他的意中人科考高中迎娶她。
      梅乔笑了笑,转问小沙弥:“小师傅,你们这里很灵验吗?”
      那小沙弥年岁看着比秋生还要小一些,故作老成道:“小僧觉得是灵验的,施主不妨试试?”
      梅乔笑着摇头:“小师父还是先带我去吃斋饭吧。”
      梅闳低声问:“小叔,你是不信佛家吗?”
      梅乔含笑摇头,他倒不是不信,只是他的师父郁离子是个道士,他自小跟着郁离子学画,虽说学画,但也学了不少道门义理,算得上半个道生,是以当初那玄青道长称他居士。
      进了道门,再去求佛庇佑,恐怕有点不合适的。
      这寺里有专供香客的素斋,梅乔与梅闳叔侄二人便在寺里用了午馔。
      二人用过饭,梅闳便到大殿祝祷。
      梅乔好奇问他求的什么。
      梅闳只是眨眼笑着,回答说:“我替小叔求的好姻缘呐。”
      梅乔猝不及防被他这回答噎了一下,一脸复杂:“你替我求什么姻缘?”
      梅闳道:“祖父一早来信嘱我父亲,说要他留意这京中有没有那家女子堪为良配,要给小叔你寻个女郎做妻呢。”
      梅乔大惊:“什么!这么大的事怎么二兄他没和我说过?!”
      他此话一出,梅闳便知道自己说漏嘴了。
      那梅公原是不想自己的儿子和皇家结亲的,免得到最后还要搅合进皇位之争。有了元和公主的事情,老人家便一门心思要给幼子找个好女孩,早早娶妻,也免生出这一干麻烦来。但幼子总推阻,老人家这才瞒着他给他找。
      梅乔问:“那我二兄找得怎么样了?不会已经找到合适的了吧?”
      梅闳摇了摇头。
      梅乔这才舒了口气。
      梅闳道:“父亲还在看,拿着京城里适龄名门女郎的画像,看得眼睛都花了,愣是没有挑出来。”
      梅乔扯了扯嘴角:还真是难为他了。
      ……
      下山的时候,二人在溪边看到一位挑水上山的老僧,错肩而过的时候那老僧宣了声佛号叫住梅乔:“梅施主。”
      梅乔回神打量他,却是陌生面目,问道:“大师傅怎么知道我姓梅?”
      那僧人笑道:“我见过梅施主啊。”
      梅乔皱眉,却实在想不起来自己什么时候见过他。
      还待再问,那僧人却挑着两桶水上山了。口中幽幽渺渺唱着几句诗。
      “闲过了,总成痴,种花事业无人问,对花情味争谁知……”
      音调有种莫名的熟悉……
      对了!是他!是那日梅乔离家出走男扮女装出玉川的时候,那位赶着牛车把他和江恪秋生载出城的老丈!那时候老丈不收他们车资,他梅乔还向江恪夸耀。
      他说:瞧瞧我们玉川的民风,如此朴善,比之富春如何啊?
      这个老丈后来竟做了僧人么?可是他又怎么知道我姓梅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4章 人间伤怀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