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不为瓦全 ...

  •   却说梅乔出宫时已经戌时末了,街巷里边行人甚少,雩园门前依稀站了个人影,提着一盏灯笼,梅乔定睛一看,不是江恪是谁!
      两人之间距离渐近,只见江恪长身玉立,手中提着灯笼,暖黄色的灯光映得他的脸庞比白日里温暖冲和不少。
      梅乔不由得鼻子泛酸,泛完酸梅乔也奇了:我这是怎么了?
      他自己也是说不清楚……其实是他在宫中受了冷眼和刁难,当时不觉得如何,现今他回来住所,有人在门口提灯相候,灯火分明温暖得直入心底,这一冷一热对比分明。
      梅乔整理好心神,笑问:“子严是在等我?”
      江恪低低地嗯了一声。
      虽然再简单不过,但是梅乔就是觉得江恪真是大大的有心!大大的好人!
      园子里的下人大都已经歇下,所以此刻的雩园倒是十分安静,偌大的园子只有两人不轻不重不疾不徐的脚步声……和梅乔腹中不合时宜的抗议声……
      梅乔尴尬不已,抬眼瞧瞧江恪,他却好似顾着梅乔的面子,装作未闻。
      不过梅乔实在忍不住,不好意思地问道:“子严,还有没有吃的啊?”
      江恪眉梢微动:“怎么?在宫中没有吃东西?”
      两人一边走,梅乔一边苦着脸开始诉苦:“那可不是嘛!光禄寺的饭菜即便放在我跟前我也是下不去嘴的,那饭菜闻着看着还成,吃到嘴里却另是一种糟心滋味了……更何况人家也不给饭菜,别说饭菜了,就是连口茶水,连块点心也是不曾有的……不仅如此,就连宫人们都不给个笑脸,倒教我好生委屈……”
      江恪知道他是有意在他这里卖惨,却也不戳穿他,反而觉得高兴,心想:他当是在我面前才会这样,于是道:“既然如此,随我来。”
      梅乔一听便知道是有吃的了!便十分积极地跟在江恪身边,还从江恪手中取走灯笼,殷勤地照起路来……
      原来,园子里的厨娘和伙夫都睡下了,江恪就带着梅乔来到厨房。
      别说梅乔,就是江恪也是第一次来这里,两人摸索半天才点上油灯。江恪扫了一眼灶间,便绑起袖子,梅乔大吃一惊赶忙拉住他:“你这是要生火做饭?”
      江恪倒是奇怪地看着他:“是。不过你若会你自己做也可以。”
      一听梅乔连连摆手,他说还可以,做就不成了。
      江恪见他没话说便舀水往锅子里倒,手臂一紧,梅乔又拉住他:“这怎么成,怎好让你做这等事!”
      确实,以江恪的身份本不必做这些的,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今晚他竟不想假手他人……
      江恪拂开他的手,一边添水一边道:“无妨,从前游学之时也曾露宿野外,生火做饭这种事不曾少做,你不必放在心上。”
      听他这样说梅乔心里才稍稍宽慰一些,只是不知道江阁老江同知要是知道他们富春江氏的大好儿郎屈尊为我梅乔洗手做羹汤会作何感想……会不会……算了画面委实不敢想……
      梅乔一边絮絮叨叨地讲起今日在宫中的遭遇,一边看着江恪在灶间有条不紊地烧火,煮面条,切菜,修长利落的身影隔着氤氲的水汽,朦朦胧胧颇觉不真实……
      江恪发觉他停了话头直直盯着自己看,只做未见,说道:“只是可惜了你那两幅画。”
      梅乔却狡黠地翘着嘴角笑了笑,便是水汽弥漫也掩不住他眼里得意的神采:“不可惜不可惜,帝后那幅画我给她留着,就当是感念今上没有让我入宫作画师绝我参政之路途的恩德,而后来那幅嘛,虽然确实花了我不少精力,但我梅乔宁可毁了,也不愿落在她手里。”
      原来是梅乔一早就从四皇子口中得知皇后养了只猫,所以提前有所准备。当时梅乔被知会画那幅尽善尽美的画时,暗中把藏在袖中的一点香薷粉末撒入墨水里,那时内监摆脸子不给梅乔磨墨正好方便了梅乔施为。这香薷粉末会使猫儿兴奋,松奴夜间便会被这粉末的味道吸引了去,那幅画现在肯定已经毁在猫爪之下了,皇后肯定想不到毁了这幅画就是她自己养的那只猫……不过她本来就不是喜欢梅乔的画,就算毁了对她来说也无甚关紧……
      江恪微笑着摇了摇头,似乎是在笑他颇有些孩子气。
      说话之间江恪已经把做好的面盛了出来,只见面条如丝如线,细滑非常,面汤颜色淡白而微黄,面碗中间是翠绿的一些青菜和细小的葱花。热气腾腾的一碗面就在面前,梅乔忍不住食指大动。
      二人对坐在小小的矮几上,油灯摇摇曳曳,使得灯下的两人眉目生辉。
      江恪在一旁看着他急着大快朵颐却又因为面太烫而不得不小心翼翼的模样不由得心头一动,却又不动声色地移开眼去……

      次日一早,凤仪宫传来一声喊叫,冯大监匆匆赶来查看,却见桌上的两幅画,一副完好,而另一幅却是残破已极,面目全非。冯大监看了看画上的爪痕和梅花脚印,当即就清楚了这是谁干的好事!可不就是皇后娘娘的那只波斯猫吗!
      冯大监喊道:“松主子呢?快去把松主子找来!”
      “是。”

      与京城不同,西北霜天晓角,近几日越发寒冷,京军不似边军习惯了北地的苦寒,晚上把毛毡絮被裹了满身却还是被生生冻醒,只得几个人挤在一起相互取暖,一大早起来就不住地打喷嚏,整个军营里吸鼻涕的声音此起彼伏,沈修招呼火头军,煮了姜汤分下去,一人一碗直喝得胃里冒火,更有甚者连姜片都嚼碎了抻着脖子咽下去……
      不过这并非长久之计,是以今日沈修升起中军大帐,召集众将商议战事,沈嗣宗原本品级并不够格参与会议,但一来由于他战功颇显,二来也是众人想在沈修这个主帅面前卖个好,所以便一致把沈嗣宗叫来听会。
      沈嗣宗也知晓其中的弯弯绕绕,便按刀在一侧静静听众人议事。
      原来,京中旨意下来,追封岳老将军为靖国公,妻王氏为一品诰命,赐冠服。灵柩发回安葬,其孙岳展鹏承其父祖教诲,尽忠国家,捍卫疆土,升为指挥使,归后军节制……

      季衡今日并不出关巡查,只在关中操练手下士卒,一操练就是两个时辰,军汉们一个个大汗淋漓,实在闷热,就把盔甲下边的袍子解了,一身衣装松松垮垮颇不像样,路过的医官一看,胡子险些揪掉一把,连忙呲着牙喊:“你们这群浑汉!还不赶紧穿好衣服?要是得了风寒,别想爷看你们一眼!”
      军营里最不能惹的人可不就是军医嘛!这些军汉嘿嘿一笑,笑骂着还是乖乖把衣服穿好。
      医官路过火头军时看到了操练回来的季衡便朝季衡抱了抱拳,季衡抱拳回礼。
      烧火的老胡瞧着医官的背影,笑呵呵同季衡聊起来:“指挥你和韩先生认识?”
      季衡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从怀中取出一块棉布,一边抽出腰刀一边回答:“韩先生的儿子在我麾下。”
      老胡当即了然,定是季指挥对韩先生的儿子多有照拂。
      老胡一边添火一边打量这个年轻人,只见他正拿着棉布细细擦拭一把雁翎刀,明明年纪轻轻却好像心事重重的样子,而且闷葫芦一样话也忒少。老胡不太明白为什么这几天这位季指挥老往他这边跑,看着他也不像那样赵大是吃嘴的人啊,这可不奇怪吗?
      季衡似无意道:“将交十月,元戎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退兵……”
      老胡道他难得主动开口聊天,便笑着搭话:“是啊,往年可没见他们敢在我们的地界上窝缩这么长时间!”
      季衡问道:“敢问,往年是个什么情形?”
      老胡长年待在西北边关,自然对元戎人的动向很是熟悉,拨了拨锅底下的柴火道:“指挥是打南边来的,兴许不知道。其实啊,元戎人年年都会越界来打谷草,尤其是秋收之后。因为元戎人一到冬天就没粮食,北边苦寒也种不出来粮食,总不能都等着饿死,所以每年都要集结军队来欺负边民和西去的商队,劫掠粮食和人口,烧杀抢掠,抢完了风一样就溜啦!等边军追上去的时候,他们早就跑回去草原深处,再遇上大风雪,你追也追不得,你说这找谁说理去……唉,不过今年奇了怪了,这都马上入十月了,他也不跑,还敢攻城,你说这可不奇怪吗?”
      季衡点了点头,把擦好的雁翎刀收入鞘中,又道:“我听一些兄弟们说胡老在边关有二三十年了?难怪对元戎十分了解。”
      老胡如今年纪将近五十,一听人提起年轻时候就忍不住老毛病犯了,开始回忆自己当初的英勇事迹。
      听到老胡把自己夸得如何如何神勇,杀敌只如砍瓜切菜,敌人如何如何屁滚尿流的时候,季衡不禁嘴角抽搐……
      老胡刚说完也反应过来自己说得有点过了,只好干笑两声,惋惜地拍了拍自己的右腿:“唉,我这条腿啊,就是当初和乌桓人交战的时候被箭射伤的,从那以后就不利索了,就只能窝在火头军给兄弟们开火拎勺了……你都不知道乌桓人的箭有多厉害!还带着倒钩,光是往外拔都能把你伤口绞得稀巴烂!”
      听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季衡精神一振,当即打断他想要跑偏的话头:“当时的乌桓统帅可是呼耶颂?”
      老胡倒是惊讶:“那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你年纪轻轻竟然知道?”
      季衡道:“我也是听人说的,不过并不清楚。”
      老胡点了点头,感叹道:“那呼耶颂虽然是敌国将军,但我老胡还是得承认那可真是世上少有的猛人!”
      他说着还竖起了拇指,又继续说:“呼耶颂是乌桓的王族,封了个那什么……哦!对了,是右贤王!领兵打仗可是好手!当年咱大南的军队和他交锋都没讨到好!最惨的一回啊……”
      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周围,又回过头来压低声音:“主帅都战死啦!就是岳老将军的大儿子!那回死的还有当今圣上的哥哥升王,当时的副帅裕王也重伤了……唉,你说说……”
      先帝两子出战,一死一伤,龙颜震怒自不必说……
      季衡问道:“那现今呼耶颂还健在吗?”
      老胡颇可惜地摇了摇头:“早不在了,十几年前就不在了!那位要是还在,那轮得到元戎人兴风作浪?早先啊,整个北边都是乌桓人的一言堂,就是因为呼耶颂的大军,不过听说啊,后来乌桓朝廷内乱啦!呼耶颂就是被暗算才死的。他死后,乌桓没了这等能人,也就歇菜了,没过几年就被元戎人欺负得不成样子,赶回西北沙漠的老窝里了。”
      季衡点了点头,原来如此……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2章 不为瓦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