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青莲 16 ...

  •   隔壁大壮告诉媳妇那家来人了,“听着是个女人,大晚上的搬家,也不知道从哪儿搬来的?看着是个独轮车,应该不会远。”

      “收拾了好几天,现在搬过来一定是城里的,明儿我去看看。”大壮媳妇道。隔壁那家他们一直想买下来,可钱一直没攒出来。以前没买成,现在买不起,没想到已经有了人家。

      青莲一夜没睡好,反复检查着门窗,就怕有人进来,一早天刚亮便起来,听到隔壁水桶扁担响她也想去挑水,家里一口水都没有,想做早饭洗洗脸都不成。

      青莲站在院子听着那边动静,人走了又回来,倒水声传来,这是一趟。时间约十分钟。那沉重快速的脚步声一定是男人,换做她怕是再十分钟。

      男人又走了,水桶与扁担钩子摩擦传来噶哟噶哟声,接着另一个隔壁也有了声音,青莲这才挑起水桶走出家门,回身将大门锁上。

      她跟着前面的人朝着街的另一头走去,早上挑水的人很多,到了井边居然排起了队,有人用木桶,有人用铁的,像她用洋铁皮的有一半。水桶在井里翻了一下,扁担左右摇摆,一桶水便满了,手拎上来,换成另一桶。两桶水挂扁担钩上,人一哈腰,跳起来就走。

      在黄家呆了两年多的好处就是练出了很多生活技能,青莲开门时隔壁男人又出去了,两人照了各面,大壮点点头。

      青莲也点点头,一看那人就是干体力的。另一个隔壁人也出来了,却是个女人,四十上岁,中等身材,盘了发,粗布裤细棉布花袄,收拾的很干净,动作也很麻溜。女人朝青莲一笑:“刚搬来吗?”
      “是,刚搬来!”青莲快步进院倒水,接着下一趟。女人在回来时稍等了一下青莲,“昨天还没看到你呢?什么时候搬来的?”
      “是晚上,不说搬家要在晚上吗?”

      “是有这个说法,怕冲撞了,我先生姓张,在县里学校教书。”
      “张太太”青莲不知道该怎么介绍自己,只是这样称呼了一下对方。
      “叫我嫂子就好,邻居吗,不用客套。”张太太还是很喜欢人叫她太太的,太太一词代表着身份,与百姓不同。
      “嫂子”

      张太太从青莲打扮上判断不出结没结婚?但体形看似是生养过的,尤其胸前饱满的两团,圆流的屁股,这得多勾人?她心中鄙夷脸上却不带出来。

      第三挑张太太便与青莲一起来回,“你家先生做什么的?”
      “我是从婆家赶出来的,他们儿子出洋不要我了。”她与黄家的事早晚会被人知道,倒不如不瞒着。
      “你给他们生孩子了吗?”
      “嗯,生了个儿子,刚两岁,孩子能离开我了就把我赶出来了。”

      女人奇怪青莲说这些毫不觉得羞耻,只是很淡,还真是个可怜的女人,被夫家抛弃的女人。张太太是有优越感的,起码她有丈夫,丈夫还是个文化人。张太太心中对青莲有同情有怜悯,她说着自家情况,他们三个孩子,都在读书,老大已经去了北平读书了,老二老三也在读书,“她俩是女孩,叫芸芸和宣萱。”

      女孩能读书青莲很羡慕,她的字都是师傅师姐教的,如果没师傅师姐她不会认识一个字。
      “原来您家是书香门第,怪不得看您与众不同。”
      张太太笑意更浓了,说话也亲热起来。

      两人遇到隔壁大壮时张太太说那家姓薛,以前家里有条船跑漕运,后来船被鬼子炸沉了,老爷子也死了,兄弟也死了一个,现在家里就剩下大壮一家和一个哭瞎眼的老娘,他弟弟撇下的一个孩子,弟媳走了人家,孩子也由他们养着。

      青莲知道了张太太原来是个大嘴巴,起码是这条街各家各户她都知道闷清。青莲将一缸水挑满就不挑了,关起门来重新将屋里外面擦洗收拾了一遍,直到有人敲门。

      有一个四十左右的女人,很结实泼辣的样子,拿了一把韭菜:“我是你隔壁薛家嫂子,昨天听大壮说你搬来了,这不刚腾出空来看看,这是家里长的韭菜,别嫌弃!”

      青莲接过道了谢,请女人进来,女人进来四处看了看,“怎么就你一个人?”
      “嗯,就我一个。”
      女人倒没再问,说有啥事就叫他们,邻里住着别见外等等。
      青莲看看没啥可给人的,就想着今天整一锅豆包给两边邻居送一下。送走薛嫂子,青莲才知道家里缺很多东西,就如菜板面板,擀面杖,酱油醋的,真是啥也没有。

      做了一锅粥吃了一碗便出门想置办东西,还有就是她想将自己做的药丸拿去卖做以后的营生。这是她第一次上街,来了县城两年多居然是第一次上街。她对一切都是陌生的,记住了来时的路,记住了一个个标志。向人打听着买东西的地方,卖菜的地方,药店等等。

      县城最热闹的地方是一座桥头,桥下是一条漕运河,河道往来着船只。河两岸分布着商铺货摊,叫卖声不断。店铺也很多,青莲看到了黄胜达,他站在一家名叫百货货栈的铺子前与人说话。

      青莲没着急买东西,而是听价问价,看人们手中用的钱,现在人们都在用叫金圆券和法币的纸币。黄太太告诉过她,银元是硬通货,万不得已不能用。现在用纸币,就是经常贬值,到手就尽量变成东西,不然睡一觉本来能买一只鸡的钱就变成了只能买一个鸡蛋。

      她不理解贬值的意思,但黄太太比喻的她明白。所以她先打听价钱,做到心里有数,她怕到了药店被掌柜糊弄,所以也做到心里有数。

      青莲对金钱没什么概念,因为她没买过东西,在黄家她缺什么黄家会准备。
      即使她对金钱再没概念看到人们是一捆捆一袋袋用钱时也惊愕到了,这?人们手里为什么有这么多钱?没看到他们有多富有啊?

      在知道一斤玉米面都要两万三一斤后她明白了,这就是黄太太说的贬值,钱不值钱。
      细布八十九万一匹,一石米八十万,一把剪子都要二十几万。酱油醋的单位都是万一碗米饭据说两万五。

      青莲问完了价格就去药店问药,中药店药很全,什么六神丸、女金丸、半夏天麻丸、安宫丸、醒脑丸、七香丸、天一丸,看得青莲有些目眩,只是药铺不收药丸。

      青莲怅然出来,如果药丸卖不掉她以后的生活就有问题,不能花老本,现在使用大洋的市面上几乎看不到,她也不敢用。

      想着家里还有那么多东西要添置,青莲坐在药铺前发愁。
      一对夫妻扶着一个咳嗽的老人从药铺出来,男人气愤地低声说着店铺黑心,一副药要那么贵!女人说没办法,有病不治行吗?再说现在啥不贵?

      男人背起老人:“要是管用多钱咱们认了,可花了钱却不管用!这不坑人吗?”
      “大夫不说中药慢吗?”
      “慢!已经吃了他们三天药了,你看有用吗?”

      青莲听着对话一咬牙,不管如何她都想试试,起身追上那三人:“大哥大嫂,老人这是啥病?我有师傅做的药丸,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们?”

      女人和男人同时打量青莲,看不像是骗人的才道:“说是是气管炎,你有药?”
      青莲点头,“让我给老人把把脉,要真是气管炎我的药丸多少会管用,要是加上施针效果会更好。”

      男人当即将老人放下让青莲把脉,青莲确定是气管炎才找出管肺管炎的药丸,“一天两粒,早晚各一丸,先吃三天,管用你再来,我三天后在桥头等你们。这三天的药丸先不用付钱,不管用就不要钱了。”

      夫妻俩很意外,带着怀疑接过药丸,听老人继续咳嗽谢过后背着老人走了。
      药铺掌柜的正好出来倒废茶水看到这一幕来了兴致,“小先生,进来咱们谈谈。”
      青莲一看还是那个掌柜的,不知道叫她何事?刚才连看都没看她的药丸。

      “坐,小先生师从何人?能不能让我看看你刚才的药丸?”
      青莲给了他一丸药道:“我师父是日月岛的妙月师太。”青莲为了能卖出药只得抬出妙月。

      “哦?你是妙月的弟子?”掌柜真的感觉很意外。他打量青莲后思索回忆着,日月岛那座尼姑庵小有名气,都知道妙月师太精通医理,几种药丸效果更是非常好,他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你是那个小尼姑?”

      青莲点头:“正是青莲”
      掌柜爽朗地笑起来:“原来是你啊!早说啊,哎呀!真是的!你都有什么丸药?”
      青莲将盒子拿出来,里面慢慢一盒,蜡纸外面都有名字:“风寒清热丸,肺管炎丸,消炎止痛丸、止泻丸,我只跟师傅学了这几种丸药。”

      掌柜的闻了闻手里那粒丸药,抠了一点尝了尝,点点头:“是这个药丸,你师傅配的药丸是很好,这样吧,你做好了就拿过来在我这儿卖,不过我要抽两成。”

      “好!谢谢!太谢谢了!请问怎么称呼您?”
      “鄙人姓冯,你叫我冯叔,我与你师傅有多面之缘,你还小怕是忘了我了。”冯贵才又将青莲打量一番问她住哪儿?是否嫁人?怎么躲过了那场劫难。

      青莲简单说了一下自己幸免于难的事,自己住的街道,其他不想说,只说家里还有药丸,三天后送来。三天后也是与那对夫妻约好的时间。
      “冯叔,我可不可以先买一些药材回去?”她试探着拿出一块银元。
      冯贵才一看银元满脸是笑:“可以,当然可以。”现在买东西用银元的少之又少,冯贵才多了很多猜想。
note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青莲 16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