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9、青莲 4 ...

  •   青莲的确不会收拾鱼,她觉得剥鱼鳞是非常残忍的事,她看着三表婶和王翠非常快速地用大拇手指逆鳞而上,鱼鳞刷刷往下落着,鱼的肚子破开一点去掉苦胆就算完事,内脏听说是干净的,因为冬天鱼不吃东西,所以鱼的内脏可以吃。

      青莲忍不住为那些鱼默念往生咒,但愿这些鱼死后不要再轮回到畜生道。随后自我安慰那些鱼的死是为了挽救生灵,死得其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熬鱼很简单,没有油,只有一碗咸菜汤,盐和味道都有了,出来的鱼没有想想的腥。青莲分到了一条半大的鲫鱼,她已经学会了吐刺,但偶尔还是会被小刺扎到,所以她一点不喜欢吃鱼,但看到王家所有人吃的那么香又不得不吃下去。倒是鱼汤好喝,比菜粥好喝。

      王继生看到青莲喝了一碗鱼汤脸上有了阳光般的笑。可能是夏河村人口少,住的稀稀拉拉,鬼子扫荡了好几个村子就是没来夏河村。

      “鬼子来了我们就跑进苇子荡,他们想找都难!”李兰说道。青莲点点头,她没进过苇子荡,听着是一大片芦苇。而且很大,这边土地盐碱都没人愿意来,所以人烟稀少。老天爷不会断人绝路,地不好水多,苇塘多。

      进而鱼虾多,野鸭水鸟多,螃蟹也多。李兰说着开春后去找野鸭蛋,夏天去摸鱼,秋天照螃蟹,“就是这个冬天啊!”李兰叹口气。冬天比什么时候都忙,忙着编席编篓子,打苇帘,穿盖帘,做鞋,好像一年中最忙的就是冬天了。

      青莲听什么都觉得新鲜,有时候很细想出去看看,却不能出去。她开始用苇子劈条的边角落学编篓子,不管怎么注意手上依旧经常被划破。当她将自己编的一个巴掌大的小线篓托在掌心时,她是那么的开心,她也会编东西了!

      王大娘会用苇子编枕头,里面填充蒲草杆上的絮或芦苇絮,村里没有布料去做枕头,几乎都是用各种东西编制的,最多的是用蒲草编的,蒲草比较柔软结实耐用。

      冬天家家的外门帘子就是用蒲草编的,厚厚的挡风,还有坐的墩子,也是用蒲草做的,只是这个卖不了几个钱,一般家家都会,只要够用就不会做了。最实用的是蒲草编的鞋,编的放小孩子的簸箕,编的各种垫子。

      就如王兰说的,整个冬天大家都忙着干活,一刻不停。几个小孩子在炕上玩闹,稍大的男孩早跑出去了,倒是女孩乖乖地跟着干点活。青莲也学着给自己做鞋,用蒲草和麻绳做,这种鞋不如千层底的布鞋禁穿,很费,每人每年都要消耗几双。

      全家布鞋每年做几双,主要是给男人。青莲会做布鞋,庵里她们的衣服鞋袜都是自己做。青莲很努力地学着各项技能,也尽可能地帮着做其他事,例如照看孩子,帮着某个小屁孩去擦屁股,换掉尿湿了的尿布。

      开始很恶心,但女人们都在做事,仿佛只有她相对没正经事做。孩子哭了,王大娘顾不过来青莲便上去哄。
      “继林尿了,给他换换尿布就行。”干活的三表婶道。青莲便笨拙地帮着换,一次两次下来也就会了。至于帮几个小孩子擦擦屁股打扫一下卫生也成了正常事,孩子多,大人都有手上的活,谁的空谁管一下孩子。

      王家人不得不承认青莲是聪明手巧的,这不没几天就编了一双蒲草鞋。青莲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当第一双鞋做成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做了自己的做别人的。等新年的时候青莲已经编了一箩筐的蒲草鞋了。

      年前赶大集卖了几条席子和一些物件,买了火柴和盐等必须品。今年收入还算可以,多买了几斤棉花纺线织布给家里人添置一下衣服。
      赶大集回来的王大柱和王二锁还带了一小袋混合面,据说是日本人发给百姓的。女人们将混合面倒出来一看不认识,灰褐色,有股很怪的味道,摸了有颗粒感。

      王玉梅抓了一点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又添了一下尝尝,“说不出是啥?有点牙碜,能吃吗?小日本会那么好心?”

      “说是混合面,里面有大米白面、豆粉豆饼、土豆菜,说了很多,说是有营养,吃了对身体好,我问过别人,听说能吃,就是味道不咋的。”王大柱道。
      “不管好不好,今儿先尝尝”王大娘吩咐媳妇们就做混合面的菜团子。结果蒸出来灰不溜秋的,有些硬,咬一口依旧觉得很怪的味道。

      “吃吧!总之是能入口的”王大爷囫囵着咽下去,细嚼了他怕吃不下。老爷子吃了,大伙跟着吃,不管如何,大伙是吃饱了。

      “下次再去看看,要是白给的就要”能吃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全家吃完了没有中毒迹象都安心。
      青莲也吃了,她经常听顾大哥他们说鬼子很坏,杀了很多中国人,占了中国很多地方,怎么会好心给他们粮食?

      果然,吃过混合面菜团子后全家几乎都拉肚子,可不吃只能吃干菜鱼汤了,家里一把玉米面也没了。混合面继续吃,再次去县城要混合面时,混合面已经停发了,而是卖,要八毛一斤。没领过的却可以免费领一次。

      这是什么道理?
      “这是鬼子在摸底,整座县城有多少人也就知道了。”
      “知道了干什么?难道还想全杀光?”
      “这回不杀了,要抓壮丁帮着他们干活,还有收税,可都按人头的!你看着吧,柜子的东西哪有那么好吃?”
      “是不好吃,吃了混合面不是拉肚子就是拉不出屎来,人越吃越瘦,没一点力气。他们就是想把我们中国人赶尽杀绝!”

      王大柱听了人们的议论心中胆寒,幸好自己只是领了一次,可家里几口人住在哪儿还是被问了去。回来跟老爹兄弟们一说都担心起来,抓壮丁主要是抓男人,可家里没男人了剩下女人孩子怎么活?”

      “你都把咱们家人报上去了?”王大爷不死心地问,希望有漏网的吧!
      “嗯,连青莲也报上去了,那混合面是按人口给的,谁知道他们设了套?”王大柱一把抓住自己的头发就扯,他真个死脑子!干啥要占便宜?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全家人在忧心忡忡中等到了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新年!
      过年头两天王家的灶一直烧着,不是炖肉炖鱼办年货,而是烧水,过了年就是新的开始,全家都要洗干净。屋里外面也要打扫一遍辞旧迎新。

      青莲很久没洗过澡了,在这里也不能洗,但可以将头发洗干净,身上擦擦,脚洗干净,为此王家是买了一块肥皂的,窗户上也换了新窗纸。

      家里多了口锅也没闲着,王大娘指挥着媳妇姑娘将家里人的衣服都用开水煮煮,衣服扔下去,水面便飘起一层大小不一,模样一样的虱子,很多都是肥嘟嘟的,看着让人起鸡皮疙瘩。青莲尽管头皮发麻依旧用棍子不停搅动,终于可以消灭那些恼人的家伙了,开始她来被咬的一夜夜睡不着,皮肤都被挠破。

      最让人恶心的是王家人已经习以为常,偶尔从身上摸到一个还能放嘴里咯嘣一下咬死。青莲奋力搅动着——
      李兰和李翠相互用篦子梳理着头发,趁着湿,头发上的虮子(虱子的幼虫)会被梳理下来。王玉梅等人也在给孩子们梳理,这一下终于干净了。

      被子被晒到了外面,那些爬在缝隙里的虱子很快被翻找出来,王大娘用牙齿一行行嗑着边缝里的虮子,这一次扫除最大限度地在消灭着那些小动物。青莲终于感觉到了久违的清爽。几个小孩子也被她收拾干净了,一个个干干净净看着就舒心。

      新年除了忙碌对穷苦人来说只是一个时间概念,每人长一岁,王家做了菜团子,熬了一锅鱼算是过新年了。

      对王继生来说这个年最大的惊喜就是得了一件合身的棉袄和一双青莲送的蒲草鞋。棉衣是用他爹的棉衣改的。庵里的布料分给每家一件,王玉梅给丈夫做了一件棉衣,旧的那件给儿子改了,儿子的自然给闺女,大闺女的给小闺女——

      最后落到王玉梅手里便成了几块碎布头留作打补丁用。

      新年一过人们便开始出动了,去收拾地,用沤了一冬的肥铺到地里增加肥力。他们的土地只有一茬,就是玉米。房前屋后也种菜,就是长不好。长不好能凑合着吃,就如韭菜大葱大蒜还是要种。

      青莲的头发已经长出了一寸多,穿上藏青色的衣服很像假小子,只是这个小子太腼腆,太柔弱。开春各家相互走动就多了,人肯定瞒不住。

      “还是那么说,就是亲戚,逃荒来的!”王大爷当即道。
      “她这个头发可不好瞒啊!”王大娘发愁了。
      “那就在家再养几个月,城里不是实行短头发吗?”
      这还真是个好主意,可要留到那么长估计还要小半年。

      家里连干菜也要干了,王家开始砸黄菜干枝,黄菜是河边盐碱地最常见的一种野菜,或者叫野草,他们吃的干菜大多来自这种菜。开春后,尤其夏季,沟边地头都是这东西,就是吃着发苦发涩,要用水煮了洗过多次才能人吃,不然一样会拉肚子。

      干枝子砸出细粉过筛子煮了吃,还好有干鱼干虾帮着一起果腹。青莲现在吃这东西已经没了恶心罪恶感,虽然不如王家人麻溜,也不需要一根小鱼挑刺挑半天了。

      最可怜的就是小孩子,王家八个孩子除了王继生已经十二了,王继红王继勇九岁,剩下的都在五六岁和两三岁样子,最小的王继林不过刚学会走路。他们每天能得到的不过一口面糊糊,一碗鱼汤。

      还好有王继生不予余力执着地去弄鱼,隔几天家里便有新鲜鱼吃。王家卖席子的钱也有部分要买一点米面给几个小孩子做食物。

      “开了河好了,等野菜出来就好了”青莲听到的这话最多,开河船就可以走了,抓到鱼的机会就多,要是网到大的还可以卖钱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9章 青莲 4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