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把这个拿去。”
刚回到家母亲就把用一包塑料袋把我堵在门口。
“什么啊?”
“把这个送到外婆那里去,炸鱼。”
“啊?你做了炸鱼?”这件事情在我家的发生几率相当于哈雷彗星的拜访。
母亲耸了一下肩:“你舅舅拿来的。反正我们今天晚上不在这里吃饭,你拿去给你外婆和……姐姐……”
“噢——等等,我们今晚不在家里吃在哪里?”我在重新系鞋带的时候才反应过来。
母亲双手抱胸,靠门站着:“我也不知道,今晚有饭局,可以带家属。不过还没通知在哪里。”
我站起来点了点脚,把鞋子调到感觉舒服的位置:“好了,我走了。”
“站住。”母亲突然伸出手来——把住我的头发看了看,“怎么变成褐色的了……嗯,这里还是黑的……”
“被太阳晒的。”头发拂得脸痒痒的。
“居然还有白的?一根,拔掉!”
果然头皮一紧:“啊,啊!”本来想要提醒她得从发根拔起的,不过自己的母亲替自己拔白头发还真是罕见的体验。
“怎么不把头发梳梳好……”不消说,我今天又“插电”了,“真是……那么大人了,白头发都长了……”
随即在我头顶上撸了一下:“路上小心点,快去。”
呈现SHOCK状态的我麻木地移开步子——母亲大人今天真……言情……
外婆的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大隐隐于市——新型住宅区中间的被保护老建筑。一进后院就看到姐在井台边上研究秋日最后的——蚂蚱?
哦,不对,是蚂蚁搬家。
“蚂蚁搬家就会下雨吗?”我在她旁边蹲下。
“不清楚啊。秋天的雨已经很多了。房子里面湿湿的,我都不敢往墙壁上面靠呢。”然后她抬起头看看我,“你是……”
“小晴。你妹妹。”
“我妹妹是小雨。”她奇怪的看着我,“不过我认识你的。”
“姐——”老天爷!
我无奈地一把捂住脸,像举白旗似的拿出拿袋炸鱼:“姐,这个拿好,舅舅的炸鱼。”
“小东爸爸的炸鱼?”
“嗯。”奇怪了?难道我的魅力不及我那个钻在书堆里面几乎不离开寄宿学校的表弟?不公啊——
姐已经打开了塑料袋,一股子好闻的味道就飘散在马绊草和苜蓿的庭院里
“可不可以先吃啊?”
“不行,没洗过手不准吃。”谁让你又忘记我的,啊?
“可是等会儿就冷掉了。”她嗅了嗅那个味道,“那就可惜了。”
“是吗?”我凑近看看那个袋子,突然“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起一块,“好东西不能浪费……”
“啊……你,你——小晴你又偷吃!”
果然,我N年以前差点把一盘炸鱼偷吃光的事情她记得很清楚呢。
“好了,别愣着了,冷掉就可惜了。”我眨眨眼,“外婆不管的。”
“对,我不管你们吃不吃的。不过,两个人都去洗手!”还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我慢慢回头面对那副细方框眼镜:“外婆,我来以前洗过的,我的手是干净的。”
“细菌到处都有。快去洗干净!”
“好好好。”
“我说了要先洗得嘛……”姐咕哝着也站起来跟在我后面。
走在最前面的外婆立马回头:“你也是,明明年纪比较大,这种天气还在外面草地里面玩……唉——还说要找什么珠珠……把我这里弄得乱七八糟。”
“珠珠……”姐疑惑地咕哝着,“什么啊……”
算了,对她的记性老天爷也要认输的。
房里餐桌上已经摆好例行公事的外婆茶——两块康元饼干和一大杯热豆浆。
“外婆,我放下东西就得走的,其实,,妈妈在等我回去。”
“所以外婆没有煮红枣鸡蛋汤,把豆浆喝掉,带着饼干走。”
“噢。”我乖乖坐下,端起杯子。
“你呀,也是大人了。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我都已经教过你了。我教给你的和教给你妈妈的是基本一样的,做人呢,复杂的不要讲,基本的就可以了。凡是忍着点,多替别人想想,不要让别人用忍的态度来对你,那就可以了。”
豆浆下去了30%。
“你们呢,平时也挺好的,怎么就是对家里面的人要原形毕露呢?到底是母女两个……我教来教去怎么都一样的? 我教过的学生100个人就是100个人的样子,没什么人像你们一样的难教育。”
50%了。
“你妈妈对你爸爸家里的人有成见我知道,你呢?有没有意见我不管,不过你要知道你做的事情会影响到别人对你家里人的看法,你知道吗?”
“嗯。”我放下那剩下的40%,点了点头。很郑重其事的样子,姐在旁边偷笑。
“知道就好,但是要做得到。那,这次回去要给你爸爸和他家里面道歉的,清楚吗?”
“是。”
“和你妈妈找个机会谈谈原因,她现在不问你,不过她其实还是想知道的,她只是在等你去告诉她,你也就不要指望她先来问你了——你们两个人这时候都一样的。”
80%OVER。
“嗯,还有阿,告诉老三——你舅舅,叫他下次炸鱼的时候不用再少放酱油了,茶油用完了也不用再买了,太贵。反正——都用不着了……”
“外婆……你就当改改口味吧,这样子健康一点。茶油不会贵到哪里去的……”
“我是黑鱼汤吃得发腻。你外公真叫受累了,那个时候每天只能吃鱼,他最喜欢的是排骨汤啊……”
……
“小东也是,老三也是,这家的男人只要吃猪肉,真是。”
“今年——我也学会做排骨汤了呢。”老道好像也喜欢排骨……
“那你今年年关要来厨房打下手了。真的大了呢。”外婆站起来找镜布擦眼镜
“我也来帮忙!我可以敲核桃壳,弄汤圆。”姐在旁边插嘴。
“年关——听起来不错啊。”我喝下了最后的10%,“好了,要走了。”
“拿好饼干。”最后的BONUS。
“路上小心点。”
果然是母女阿。
跨出门口以前,姐突然拉住我:“小晴是你!”
……
“嗯,是我。”
“我一直在想有件事情要做。现在看到你才知道。我记起来了!”
她郑重其事的把一件东西套在我的手上。
“夜明珠。”
一串已经很旧的塑料珠子。应该不能再发光了吧。
“带着,晚上。路上要小心。”
“噢,知道了。”
回去的时候风有点凉,但是感觉空气湿漉漉的,香樟叶子上面还能淌出味道来。梧桐的影子稀疏了不少,傍晚的光线恰到好处的把树干上的白斑映出闪光的感觉。天色?灰蓝色,泰戈尔说过什么来着“蓝色睫毛上的化妆水”还是“睫毛上的蓝色化妆水”?
跳上花坛细细的水泥围栏,走起平衡木来。这个镇很小,来往的人不会把异样的眼神扔在你身上,呵呵,他们都把精神集中在自己的家方面,一下班就心无旁骛的往回赶。路上的自行车流看起来像一条指向标。
身侧贴着冬青丛,手指划过矮黄杨,脚尖点着步避开倒伏的麦冬草——最后,往前一跳,站定——10分!整整好好落在下一截15公分宽的水泥拦上。
心情真好,都几岁的人了,偶尔也开始发发小神经。
最后在以前常来的小花坛前面站定,枸杞和牵牛已经看不到了呢。那棵不知道年纪的紫藤已经如同妖精一样把整个长亭给缠绕封印了。能来这里,不错呢,至少赶到了银杏的金色风华。
最后留意到的是三角枫的火红色。到了春天这个立场不坚定的家伙就又要变回绿色了。
手机又响了起来,还是《教父圆舞曲》一板一眼的腔调。
“喂——”
“喂——”
“你好吗?”
“我很好,谢谢,你呢?”
“我也是。”
然后两个人开始傻笑,这一段是以前帮他排练怎么教小女孩英语会话时候的中文场景“解释说明”。
“你怎么还记着这个啊?”
“我记忆突然恢复了,今天突然想到了很多事情。”
“你不是一向记性都很好吗……”
“不,不不,这次不一样呢。以前总是记得烦恼的事情,这次居然想起很多好事情了。”
“……哦……怪不得今天心情不错呢。”
“嗯……是啊。”
“很好啊。”
“嗯—”
突然讶异地发现,此时此刻,不再拥有言辞。
这就是——满足感吗?
连话都不想要说了的舒畅感觉?
“喂?喂?”
“啊,啊,我还在。”连忙回过神来。
“今天……我……其实挺高兴的。”
“嗯……”
“谢谢。”
说完就赶快挂了电话,他在干什么呢?这个家伙。
无所谓了,得快点回家去。
当然——得“路上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