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青云 ...

  •   踩着古木露出地表的树根,迈过匍匐于地上的藤蔓,之华在林间穿行,游刃有余,丝毫不会在这过密过大的林子里迷路。
      身为山神的她,本就是对这座山最熟悉的人。
      茂密的绿林逐渐变得稀疏,枝杈间,一座茅草屋在林外显露,毛竹搭建的支架墙壁,其上铺着茅草芒叶,这便是这山中神仙的处所了。
      陶潜说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刘禹锡说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杜甫说过,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孔子更说过,何陋之有?
      所以堂堂神仙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茅草房中,也就没什么可让人惊讶的了。
      其实原本连这样的一个茅草屋都不会有。之华万万载修习,始终都是坐卧于山中,天为帐,地为床,偶或休憩于林间高木之上,山泉石洞之中,如果不是后来……
      之华悠悠然朝着茅草屋走去,走到一半,微风拂过,带来一阵簌簌风穿林而过之声,落叶纷纷坠下落在脚边,之华侧耳倾听,却突然停住了,她面朝前方出声。
      “青云,出来。”
      风声叶声之中,她的声音很平静。对于山间鸟兽她自然不必发声,但是对于其他……
      她的四周一片空阔,除了树木藤蔓一无所有,不禁令人怀疑她在自言自语。然而下一瞬,从少女头顶的古木上边猛地坠下一个身影,引起斑驳日影和阵阵鸟鸣,林间鸟雀受惊地扑棱着翅膀飞起,之华却一步未退。
      她平静地望着面前之人轻巧落地,随即在她面前半跪下身。
      眼前的青年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一身古铜色的皮肤被黑衣包裹,明明论体格足以将她笼罩,却一声不吭地深伏着头颈,一副任她制裁的模样。
      面前之人一直跟着她,她是知道的,至于为什么要隐瞒行踪,自然是因为她今日要去看望刚刚产崽的白狐,恐怕会吓到小狐狸们,所以昨日便嘱咐他不得跟着她,然而他还是来了。
      毕竟即便是幼狐,嗅到狼的气味也依旧会惊惧。
      是了,眼前之人便是她从狼穴中“捡”出来的。
      忘记了说,之华最近染上了一个坏习惯,那就是她不仅喜爱动物幼崽,还捡回了几个人类幼崽。
      而青云,就是她捡回来的第一个。
      *
      现在想想,将青云捡回来似乎还没过多久。
      对于活了数万万岁的老神仙来说,几年或是几十年,实在算不得长,几乎像是一瞬。所以她还能记得当时的情形。
      那时山中已经许久没有新的生命降生了,生活在这山中的鸟兽与她的仙气相系,大多通灵,所以幼崽不是一窝一窝地生,也不喜换伴侣。所以之华正百无聊赖。
      就在这个时候,狼王突然给她叼回了一只幼崽,不过不是狼崽,而是人类的幼崽。
      他那时候大概几岁?还是十几岁?之华对凡人的年纪不太了解,不过他看上去小小的一团,虽然在狼王口中张牙舞爪的样子,却瞬间抓住了已许久没有幼崽抚慰的之华的心。
      于是她收下了他。
      狼王告诉她,这是它们族中成员在靠近山脚的地方找到的。
      这座山既享有仙山之名,山上的一切,无论鱼虫鸟兽,草木藤蔓都受尊崇,便没有猎户上山捕猎,也没有镇民进山伐木。
      所以这个人类幼崽是被丢弃在那儿的。
      因为狼族中也有好些年没有幼崽出生了,所以狼群留下了他,又用山间灵草抚育他,教导他做狼的准则,全当他是族中一员。
      但是狼王也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不说仙凡有别,便是狼与人也大有区别,它们留下他当狼教养,或许是害了他,也是乱了他的命法。
      但是救已经救了,也没有办法,所以它们只能又养了他几年,将他交给山主处理,无论是按照他本来的命法身死,还是继续教养,都遵从山主的吩咐。
      狼王无言地伏跪在地上,深埋着头颈,请求责罚。
      之华倒是觉得没什么。她的确遵从仙凡有别,绝不随意干涉凡人的生活,但是这个人类幼崽既已经出没在她的地界上,又被狼群养育了数年,便算作是这山间的一员,岐云山里的生灵。
      当然,也就再也不能回到凡尘。
      这世上从没有什么事是毫无代价的,而这就是他因她而改变必死命途的代价。
      于是之华打发走了狼王,留下了只穿着一件兽皮,如狼一般四脚着地只会嚎叫的幼崽,开始苦恼着怎么养他。
      她不能把他再交由狼王教养,他的生母又已经不知所踪,仔细想来,竟然只能由她这个好心的老神仙来将他带大。
      所幸在狼王嘴里拼命挣扎的幼崽在她怀里倒很是乖巧听话,不知是不是因为吃了她山间的灵草,知晓她是山主的缘故。
      她喂给他山泉野果,林间仙草,像喂许久以前那只失却了母亲的白虎一样喂养他,时不时再跑一趟山下给他购些衣物,居然也就这样慢慢地将他养大了。
      既是凡人,又是山主养大的幼崽,之华给他起名为“青云”,取自《楚辞·九歌·东君》中的“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就像她自己的名字出自《诗经·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一样。
      之华不记得曾经是谁跟她说过“女诗经、男楚辞、文论语、武周易”,名字要衍生于经典之说,但是这样取名还是挺方便的。
      活了太久的后果就是,许多事情慢慢地就记不清楚了,在过长的生命中,之华不知结识过多少仙凡,对于这些尘封已久的记忆,她选择模糊化处理。
      *
      回忆只是一瞬。眼前的青年虽然高大,但是他的年纪在之华看来也不过是个孩童罢了,她当然不会与他计较。
      “走吧……”
      之华淡淡道,没有计较他未经允许跟着她出来的事情,她绕过他,朝着茅草屋走去。
      之华喜静,又在山上独自苦修了漫长岁月,山中生灵都无需她发声即可领会她的心意,已经不习惯出声了。但是她知道,她要是不说这么一句的话,他会一直在那儿跪到天荒地老。
      身后传来一阵声响,之华知道,他已经站起身,跟在了她的后面。
      青年紧紧跟在少女身后三步处,不紧不慢,亦步亦趋,似乎无论到哪里都会跟着她去。他们两人一前一后地向着树林外走,山静鸟鸣,没一个人出声,气氛却默契融洽。
      两人都不是多话的人。多年默契,他们本也就是这么相处的。
      青年看上去二十岁左右,且不论他常年吞食灵草,成长缓慢,这还未必是他的真实年龄,只说这个年纪的男子在凡间已经要加冠了,也就是说即将成人,无论如何也不该被当做孩童看待。
      然而之华常年待在山间,对于幼崽的定义有一个更加宽泛也更原始的理解。所有生灵在未达到性成熟之前,在她眼中都算作是幼崽。也就是说,在它们初次XX,并拥有自己的下一代之前,都可算作是未成年。
      而这个定义对于她身边的青云来说,恐怕还有些不同。因为他既为她所救,便不能再属于凡尘,所以即便不再是幼崽她也不能放他离开。更何况,这山上并没有雌性人类,也就是说,他找不到一个同族XX,自然也就难以摆脱幼崽的身份。
      所以之华究竟要将他养到多少岁,这还真是个问题。
      当然,即便她赶他走,青年究竟会不会走,这也是个问题。
      很大的概率上他大概会跪在山脚,从日跪到夜,从春跪到冬,从落雨跪到天晴。他只会一声不吭地跪着,直到她于心不忍地将他带回来为止。
      之华一直怀疑自己当初带回来养的不是桀骜难驯的狼崽,而是忠心耿耿的犬崽,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如此轻易地便归顺了她,任她为主仿佛已为她所驯服。
      之华朝东他绝不朝西,之华朝西他绝不朝东,除了偶尔在是否跟随她的问题上倔强顽固,在其他方面简直是言听计从。
      将青云从狼穴里抱回来之后,之华花了很长时间才改变他嚎叫、四脚着地和吃生肉的习惯。虽然他和她生活在这山林之间,就算真的一直像狼一样生活大抵也没什么关系,但是之华还是觉得,凡人还是养成个凡人的样子比较好。
      虽然前期花费了之华许多功夫,但事实是,当他学会直立行走,自行找食吃之后,之华便再没有花过什么心思,完完全全地放养了。
      狼吃狐狸,狐狸吃野兔,野兔吃青草。山中自有自己的规矩和准则,不可随意破坏。即便这山里的动物通灵,也有不可更改的本性。
      而对于青云来说,他远离世俗的程度比岐云山里的草木鱼虫还要深一些,因为是山神所养的缘故,所以为了维持这个平衡,之华禁止他在山中捕猎。如果实在想要吃肉的话,之华会带他下山买。
      对于未开灵智的那些家猪鸡鸭,之华没有那么多的善心。
      但是除此之外之华对他无所限制,任他在山中跑跳玩耍的结果就是,之华最后将一个凡人养成了一个似人却又不像人的——凡人。
      或许用山精一类的东西来形容要更形象些。
      因为生长在山中,又是山主所养的幼崽的缘故,山中的生灵们对他很友善。
      狼教会他奔跑觅食,狐狸教他怎样伺机埋伏,猴子教导他在山野跳跃飞奔,鹰教他锻炼视线和作战勇猛。
      各种绝技堆叠的结果,可不就是似人非人吗?
      总而言之,在之华未曾注意到的时候,她捡回来的狼崽就被养成了狐崽、猴崽、鹰崽、虎崽,还有——人崽。
      一只狼学会爬树会有多麻烦,且看青云是怎样在树冠上一路跟踪她就知道了。
      现在的情况是,就算之华放他回归尘世,他也绝对无法融入。
      之华觉得,如果时间可以倒流的话,她一定会亲自教导他,绝不假以人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章 青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