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9、宜远见 ...


  •   与季玄默不得相见的三日里,任晶莹通过任光熹与文嬷嬷,知道了季玄默登基为皇帝之后的许多事迹。

      皇权平稳交接,没有发生兄弟阋墙的状况。因上皇季隐之病重,将皇位禅让于协助他处理国政六年有余的季玄默,且禅让的非常仁义,他不仅在禅让诏书里声明——今后的皇帝位将由季玄默一脉嫡传继承;还召集了自己的四个儿子于百官前,当众严肃叮嘱儿子们要孝忠新皇帝,不可有异心。

      季玄默对待禅让于己的皇兄也很仁义,自皇兄移居懿园,他每月前去探望四次,给予皇兄的衣食用度丰足;还在皇兄无意让家眷们同居在懿园时,跟皇兄商议之下,赐给四个皇侄各一处府邸,与其母一同搬入府邸居住。他下令给五位皇嫂的月俸增加两倍,还用心栽培四个皇侄,即使是对待年幼患病导致失声的三皇侄也不例外,让他们在太学学习的同时,分别在学部、财部、刑部、工部任居要职,跟随侍郎官学习任职本领,领取俸禄。

      任晶莹较为关心的季嫆的生母,得四皇子主动提出孝奉,她与四皇子生母的关系也如姐妹般亲近,搬入了四皇子府邸。

      季玄默在登基之后,就充分发挥出了他强悍而坚决的掌控力。

      他颁布广纳人才的诏书,也重申弘扬教育的重要立场,言明在三年之后的公职官员将全部从学成的太学学生中择取,有志之士可以把握这三年入仕的机会自荐为官,吏部将不拘一格选拔录用人才。他还特赦所有在狱与流贬的官员,贪腐者除外。

      他颁旨改革地方官职,将全国重新划分成五十二个郡,每个郡下设四十个县,为各郡百姓登记郡籍。各郡仍设有『知郡』执掌行政权,增设与『知郡』同等权力的武将官职『郡守』,领兵驻扎于郡,对郡内管辖实施的政令需二人意见一致方可推行。各郡的『郡守』必须是武将出身,均由掌管兵权的上将军直接任命,而他就是军功赫赫的上将军,一直牢牢掌握着天下兵权。他任命信任的武将为各郡的『郡守』,将麾下百万大军分布安扎在各郡,稳定全国局势,督促朝廷颁布的政策能得以落实,自然而然的把由国库承担的军队开支转移至各郡,并严肃军纪,明令各军不得松懈操练,不可寻衅滋事扰民。

      他重视农垦,颁旨增设农部,由左丞相兼任农部尚书,完善农部的制定,负责为百姓谋福,帮助百姓更好的垦荒、耕田、播种、灌溉、收割、储藏。并下令控制粮价,严禁欺压百姓。

      他重视商业,颁旨增设商部,由右丞相兼任商部尚书,完善商部的制定,负责为商人谋福,帮助商人更合理的经营生意,成为富好行德的良商,并下令设立官商勾结的重罪刑法。

      他重视天下人,尤其对被大盛帝国征服灭国的异族子民。他颁布诏书,将在太源山脉修建一处雄壮的『神宫』,由工部尚书秦纶主持修建,用以供奉古今诸国的祖先与神灵。『神宫』建成之后,会把各国的祖先与众子民崇奉的神灵都请入『神宫』供奉,仁义善待异族,尊敬子民的信仰,天下人皆可自由出入『神宫』对自己的祖先与信奉的神灵进行祭拜、祈愿、还愿。

      他对天下苍生有恻隐之心,颁布圣旨:严禁刑讯逼供,狱审必须秉公依法审理,慎判死刑,重申废除腰斩、凌迟、车裂之残忍死刑方式,重申废除夷族、连坐之酷刑。他还下令督促刑部,投入智慧去逐步制定与落实一套更加开明严谨的律法。

      短短三个月,季玄默就颁布了多道改革的政令,对官员知人善任,励精图治,经德秉哲,赢得了黎民百姓与商人的拥戴;他使武将入仕,更加赢得了将士的效忠。他的行为,彰显出帝国的兼容与他的仁政,以安民心。

      新年到来,季玄默下旨改年号为元培。

      大年初一,各藩属国使团进殿朝贺新年,只见来者皆是各藩属国的世子,史无前例,这个现象看似偶然。

      各藩属国心里清楚,当他们前来朝贺新年,入帝国边境时,得到该郡的郡守亲自相迎,若有世子在使团之列则直接放行,若无世子在列,郡守则不放行,和气相劝:“王上统管藩属国,初登基为皇的第一年,国王不亲自前来朝贺,理应也要让世子前来。”无论如何解释,郡守不见世子绝不放行,各藩属国为赶上大年初一的朝拜,免得耽搁之后落得理亏,不得不让世子前来才被放行。

      以各藩属国世子为首的使团们齐聚于殿,一番朝贺之后,季玄默则请学部尚书程让进殿,宣讲学部推行的进展。程让出身于书香大家,世代研究百家学术,深谙经学奥义,是季玄默自幼以来的太傅之一。他已知天命之年,阔步入殿中,一派儒雅的大家风范。

      程让当众述职,全国初步计划兴办幼年学堂一千所,已竣工学堂三百所,已召为师者六百余人,于二月开放首批适龄孩童入学,并把制定完成的□□材给诸世子传阅。太学的兴办亦同步进行,分学科建址,八科学址相邻,全部于今年五月竣工,八月招取考生入学,也把八科的首版教材给诸世子传阅。

      藩属国世子们传阅教材,不难发现,幼年学堂的教育,提倡统一整齐的和平秩序,主张仁义,教育孩童懂得明辨是非道理,知道善恶礼法的因果,乃是为人处世之智的启蒙。少年太学的教育,则提倡教育学以致为国用,律法、武术、算数、医药、军事、文艺、水利、土木,学优则入仕,为达到统一整齐的和平秩序提供解决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教材在藩属国世子们手里传阅,由十二位太傅潜心三年编撰而成的《君王学》,程让道:“此乃专供帝国皇子所学。”

      在帝国学习了一年的孟国世子在程让的邀请下,道出了真诚的感慨:“帝国皇子所学五十二门学科,涵盖天下古今知识,学术之深广,犹如浩瀚汪洋,非帝国的文化财富强盛则难以归纳,非与皇子一起学习则难以有幸见识。”

      确实如此,这套《君王学》是古今知识集大成,专为教育皇太子,使其博古通今,将来登基为皇帝,能富有智慧的决策国务。而今,这套著作,开放给在帝国学习的藩属国世子,作为使世子们前来学习的重要依据——帝国拿出最核心的学术真诚相待。

      季玄默顺势说道:“诸位世子各肩负为国为民的责任,需博览学识,理应享有帝国皇子同等教育。今后,诸位世子就在帝国学习。”

      两年前,季玄默提出让各藩属国的世子在帝都学习,并非强制,这两年只有五位世子来过帝都学习。而今,此举措俨然就是强制。

      留质于帝国!藩属国世子们面面相觑,又不约而同的仰望高坐龙椅的皇帝,皇帝也在沉默的观看他们,犹如沉默厚德的天地,稳重的观看众生,丝毫不见侵略威吓之意,散发出一种博大平和的气度,有着值得众生安心信任的强大。

      季玄默平和的道:“你们能否在帝都学习,朕会询问你们父王的意见。”

      当藩属国世子从惊愕中清醒时,已无法提出异议,因为皇帝说了会询问他们的父王,显然是无需他们的意见。

      接下来,藩属国世子们知道了皇帝此举,是有备而来,他们应是必须留在帝都学习,因为他们的父王也无法提出异议了。

      季玄默道:“你们在帝都期间,住在朕的朝臣家中,可得到如亲人般的照应。孟国世子孟延平住在农部尚书韩全家,任国世子任光熹住在学部尚书程让家,茳国世子茳宇住在户部尚书张继吉家……”

      二十五位藩属国世子都被安置进朝臣家,且都是朝中重臣。皇帝的坚定用心,一目了然。

      一片肃静的寂然中,任光熹率先识时务的上前表态,恭敬的道:“任国世子任光熹拜谢皇帝圣恩。”

      季玄默道:“朕希望你们都能学有所成,学成归国之后大有作为。”

      其他世子不得不随着拜谢圣恩,这里是帝都,面对的是平和而坚定的皇帝,容不得他们的意见,他们不得不谨慎迎合皇帝,以免遭到后患。

      当任晶莹得知此事,结合季玄默的为政举措,立刻意识到季玄默深谋的远见,这种远见卓识足以证明他的自信,他的自信来源于他是真正的文武双全,支撑他的雄心壮志,落实为坚定的责任——让帝国真正的富强、文明。

      大年初四,是季玄默与任晶莹三日未见的相见之日。清晨,旭日初升,任晶莹就早起梳妆了,对镜自照一番,迫不及待的想要早些见到季玄默,去皇宫里找他。

      殊不知,她刚踏出寝殿,就看到了不远处的季玄默,他在等她,他比她起的还要早,比她还想早些相见。

      任晶莹愉快地奔向他,带着满身心汹涌的热情,就像是春风奔向大地,倾注全部旺盛的生命力。

      季玄默望着她奔赴而来,二人会心而笑。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